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林瑾文 《海峡药学》2000,12(Z1):103-104
我国卫生部于1996年4月10日发(1996)第30号<关于成立制订推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领导小组的通知>文,决定在我国建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自此以后便成为消费者纷纷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和 《海峡药学》1999,11(4):109-111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是现代药品管理分类的一种方法,也是发达国家药品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西方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从50年代开始就陆续实行了药品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法规。我国过去长期以来在药品管理上没有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成熟,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为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医疗保健制度,尤其是对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医疗制度的推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6月18日以局长令公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  相似文献   

3.
《齐鲁药事》2005,24(10):581-582
为积极推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2004年7月我局发布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4-2005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阶段性目标要求,为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对2005和2006年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4.
唐仲进  陈佶 《上海医药》2000,21(6):35-36
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正式实施了。本办法为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已现雏形,必将会提高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水平和人民科学用药水平。 1 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 建立并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于1997年1月作出的决定,该决定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也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完善药品的监督管理体制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赳,制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第二条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接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第三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第四条国家药品监督…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 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制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第二条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药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第三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第四条 国家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欧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框架,继而分析其重点监管领域和转换工作,以期对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研究欧盟管理经验、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与我国的差异。结果 欧盟药品分类管理体系完整、配套措施完善,重点领域监管严格,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结论 我国应在监管体系建立、标签、广告、配套措施管理及转换工作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为加快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今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出了关于加大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管理推进力度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5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关于加强流通领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9.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管理规定已陆续颁布并施行。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称“五部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我国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齐鲁药事》2005,24(12):707-709
<正>为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 类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 的顺利开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下发了 《关于加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宣传工作的 通知》(食药监法函[2005]46号),要求各地充分重 视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宣传工作,通过大力宣传,普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2004年4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安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国家药品标准药品中进行了非处方药的遴选,目前已公布了六批4326个非处方药制剂品种,初步对上市药品进行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经研究决定,从2004年开始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并对非处方药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利国利民,意 义十分重大。2006年是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向纵深 发展、全面推进的关键性一年,任务艰巨。为了落实 好“第二次全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会 议”的各项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保证这项工 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决定从今年10月份开始,在全 国开展一次广泛的药品分类管理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3.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药品管理模式,是按照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魏红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67-2068
我国自2000年1月1日实行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以来,现OTC已逐渐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月1日,国家<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从而使非处方药(OT℃)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由此而产生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2000年实行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患者拿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在药店就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药品。然而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已有八年了,百姓能否便利地买到处方药,又是否做到安全使用处方药,在农村的处方药销售和管理方面是否达到了法律要求,笔者就近年  相似文献   

17.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 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制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第二条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  相似文献   

18.
《齐鲁药事》2004,23(3):15-17
按照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安排,我局在国家药品标准药品中进行了非处方药的遴选,目前已公布了六批4326个非处方药制剂品种,初步对上市药品进行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经研究决定,从2004年开始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并对非处方药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与执业药师资格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应权 《医药导报》2001,20(8):533-5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简称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的建立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全面开展 ,对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带来积极的影响。伴随医药分开核算 ,大量非处方药(OTC)药房的建立 ,药品零售连锁店的兴起 ,OTC随着市场的发展对执业药师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1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是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的必然之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或发布法规将药品划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对药品分发、销售、使用、广告、价格进行分类管理 ,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品标准》1999,(3):86-87
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研究,提出了我国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若干意见,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