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速器质谱(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MS)是基于加速器和离子探测器的一种高能质谱,属于一种同位素质谱( mass spectroscopy, MS),它克服了传统MS存在的分子本底和同量异位素本底干扰,因此同位素丰度灵敏度很高,对14 C( T1/2=5730 a)、10 Be( T1/2=1.5×106 a)和36 Cl( T1/2=3.0×105 a)等核素测量的丰度灵敏度均达10-15(传统MS的同位素丰度灵敏度最高为10-8).因此, AMS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简述AMS原理、技术和发展现状,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AMS技术,及该技术在核科学与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长寿命核素半衰期的测量(如79 Se ),核反应微小截面的测量(如238U(n,3n)236U),长寿命谷区裂变产物核测量以及129I的AMS测量作为核设施监测、核环境与核应急检测的新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加速器质谱(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是基于加速器和离子探测器的一种高能质谱,属于一种同位素质谱(mass spectroscopy,MS),它克服了传统MS存在的分子本底和同量异位素本底干扰,因此同位素丰度灵敏度很高,对14C(T1/2=5 730 a)、10Be(T1/2=1.5×106a)和36Cl(T1/2=3.0×105a)等核素测量的丰度灵敏度均达10-15(传统MS的同位素丰度灵敏度最高为10-8).因此,AMS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简述AMS原理、技术和发展现状,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AMS技术,及该技术在核科学与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长寿命核素半衰期的测量(如79Se),核反应微小截面的测量(如238U(n,3n)236U),长寿命谷区裂变产物核测量以及129I的AMS测量作为核设施监测、核环境与核应急检测的新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1]余学祥.GPS变形监测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与软件研制[D].武汉: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02. [2]余学祥,徐绍铨,吕伟才.GPS变形监测信息的单历元解算方法研究[J].测绘学报,2002,31(2):123-127. [3]余学祥,王庆,万德均,等.GPS变形监测信息高精度快速解算方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6):758-762. [4]Yu X X, Xu S Q, Lu W C. New method for solving GP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at single epoch[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3,13(2):159-165. [5]余学祥,徐绍铨,吕伟才.似单差模型的误差分析与算法改进[J].铁路航测,2002,28(3):1-4. [6]余学祥,徐绍铨,吕伟才.似单差法对起算数据的精度要求[J].工程勘察,2003(5):43-45. [7]徐绍铨,余学祥.隐蔽地区进行GPS变形监测方法的研究[J].铁路航测,2003,29(2):1-4. [8]徐绍铨,余学祥.用两颗GPS卫星进行变形监测的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24(1):77-80. [9]余学祥,张华海,吕伟才,等.卡尔曼滤波在GPS监测网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0(4):33-35. [10]余学祥,吕伟才.GPS监测网动态数据处理抗差Kalman滤波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29(6):553-557. [11]余学祥,吕伟才.抗差卡尔曼滤波模型及其在GPS监测网中的应用[J].测绘学报,2001,30(1):27-31.  相似文献   

4.
水利技术蒲山电厂灰场渗控系统排渗效果分析张俊霞,胡广伟,邱保卫,等(1-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戴村坝修复应急工程中的应用孙百启,张青竹,黄宜更,等(1-4)振冲截渗板墙在鄄城黄河堤防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王海峰,刘志强,单慧婕,等(1-6)小浪底国际工程中的索赔与反索赔问题分析张春满,李向阳(1-8)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软岩置换体施工张梦宇,刘光岩,谢晓利,等(1-11)沁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马吉星,葛玮,邢天明,等(1-13)黄河上游吉迈—玛曲区间降雨径流规律分析朱岐武,张尧旺,赵宏欣(1-16)泥沙饱和、和易性的旱坝泥沙固化、强化施工常振峰,范文君(…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无法动态监测土壤孔隙度(n)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热脉冲-时域反射(ThermoTDR)技术,利用改进后的Thermo-TDR探头在实验室内对不同质地土壤孔隙度和充气孔隙度(na)进行测定,并应用于野外原位动态监测土壤孔隙度,进而对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测定土壤充气孔隙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验表明,Thermo-TDR值与烘干法比较,室内测定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0.015,野外测定RMSE值为0.023,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可以准确反映土壤孔隙度的动态变化.探针间距r和热量q是影响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测定土壤孔隙度的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减少探针入土时摆动导致的探针间距变化可以有效降低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测定误差.Thermo-TDR技术测定迅速,准确性高且对土壤结构破坏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利技术黄河泥沙问题研究综述姚文艺,时明立,崔长江(1-1)增量动态规划在小浪底水利枢纽优化调度中的应用覃谷昌(1-4)黄河数字工程管理建设探析郭全明,李国力(1-8)濮阳黄河河段二级悬河现状及治理对策张新安,郭自超,王海滨,等(1-11)黄河下游河槽横断面宽深比变化规律及河型判别研究马吉星,张继宇(1-14)黄河堤防道路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时振彬,魏强,付义刚,等(1-16)水泵工况调节原理及变频调速节能潜力分析田丰,贾磊(1-18)东庄堰灌区配套改造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黎国胜(1-22)当前形势下堤防管理改革的思考郭兆娟,胡亚朋(1-25)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  相似文献   

7.
◆建筑材料与工艺对凝石技术本质的探讨………………………………………………………………………张育才(1-1)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浸渗新工艺………………………………………………吕一中(1-4)粒化高炉矿渣立式磨预粉磨技术应用研究…………………………………………………王英(1-8)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中的工程测量技术………………………………………………杜力立(1-12)影响比表面积(勃氏法)测定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唐越(1-16)◆机械、电气与自动化MP2000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 应用技术研究 ◇昆明谷堆村加芯搅拌桩试验研究…………………………………………陈颖辉,饶英伟(1-01)基于H.323企业视频会议系统的解决方案……………………王菽兰,赵东风, 何 勇(1-07)无线扩频通信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刘卫民,李天培, 杨 宇(1-11)《CAXA电子图板》实际应用与技巧……………………………………………… 王 瑛(1-15)AutoCAD在展开放样中的应用…………………………………………………… 刘登平(1-19)如何构建电子商务的INTERNET方案………………………………… 周丽娟,何 萍(1-2…  相似文献   

9.
厄米特三对角复模式的惯量(英文稿)邵燕灵,高玉斌(1-1)幂指函数的求导方法樊志良(1-8)一类矩阵中负元素的个数梅银珍,邵燕灵,胡红萍(1一11)一种小口径高炮弹药时间引信装定技术潘宏侠,武杰(1-14)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现状与展望程志刚,李瑞琴,董亚峰,黄莉(1-18)发动机气缸盖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吕彩琴,王良,苏铁熊(1-23)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机体的动力学仿真研究崔志琴,杨瑞峰(1-27)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的设计与试验彭跃湘,胡佳英(1-30)声发射技术在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中的应用梁润华,林都(1-34)语音识别中DTW特征匹配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论文文题作者(期-页码)地学与矿业工程基于GIS的地基液化判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李泽沛,李向新,方源敏,等(1-1)基于1:25万DEM昆明地区地貌形态特征分析王雷,朱杰勇,周燕(1-6)Surpac在大厂92号矿体经济评价中的应用杨建宇,秦德先,胡志军(2-1)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张述清,杨润书,朱明(2-4)GLScene在地形可视化应用中的研究黄云锴,黄艳华(2-7)云南澜沧铅矿综合成矿信息定量模型建立与预测陶莉,高建国,罗秋良,等(2-12)小龙潭布沼坝西北边坡的数值模拟研究杨溢,陈俊智,庙延钢,等(3-1)GIS二次开发中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醇(PVA)的应用日趋广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本工作用几种流变仪在较宽的温度(30℃~90℃)、浓度(0.1~19.9%重量百分数)和切变速率(10~(-1)~10~5·秒~(-1))范围内,测试了PVA水溶液流变性,为在各工业技术领域中应用PVA产品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4,20(4):109-111
电力工程微机母线保护在双母线加不完全旁路系统中的应用黄振华 谭兴强 (2 - 2 2 )……………………………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变压器状态综合分析方法符 杨 乔 飞 (3- 1 )…………………………………变频器在火力发电厂凝结水系统中的应用徐支援 邢善莲 (3- 7)………………………………………嘉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实时系统 (PI)的二次开发与应用杨 桦 (3 - 1 3)……………………………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软件靳 希 安 平 张承学 (4- 1 )……………………………………………逆变式高效永磁发电系统分析刘仲恕 朱 勇 (4- 6…  相似文献   

13.
水利水电工程滑动平均-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在降水预测中的应用……………………………马建琴,富可荣,冯启言(1)滩涂新建水闸沉降观测研究…………………………………………………………………………夏为(5)大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系统开发及应用…………………………………………李  相似文献   

14.
GPS技术在高层建筑物轴线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现代施工需求,本文结合GPS技术对重庆大学教学主楼轴线(垂直度)进行监测的工程实例,对这项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GPS进行轴线监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莲叶桐(Hernandia ovigera L.)树枝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EI-MS,1 H NMR,13C NMR)进行结构的鉴定,并对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研究。结果从莲叶桐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化合物鉴定分别是Tetrahydrofurofuranlignan 5-[(1S,3aR,4S,6aR)-4-(3,4,5-tr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3,4-c]furan-1-yl]-2H-1,3-benzodioxole(1)、Yatein(2)、去氧鬼臼毒素(3)、6β-羟基-胆甾-4-烯-3-酮(4)、(3β,5α,6β,22E)-Ergosterol-△8,14,22-Diene-3,5,6-triol(5)、β-谷甾醇(6),化合物(1)~(3)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莲叶桐树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水利技术流域变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法的微机处理原理鲁 南 ,菅瑞卿 ,刘洪波 ( 1-1)…………………………………………………………………………山东黄河涵闸砼老化病害机理分析及评估方法探讨张全林 ,葛爱春 ,于志波 ,等 ( 1-3)……………………………………………………………堤防加固中薄壁砼连续墙施工技术赵 超 ,温红杰 ,孙晓辉 ,等 ( 1-8)………………………………………………………………………………李家峡中化— 798化学灌浆施工技术应用张永军 ,刘小青 ( 1-10 )………………………………………………………………………………………  相似文献   

17.
《南昌水专学报》2007,26(6):78-78
支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深基坑工程研究现状王建华,徐中华(1-1)…………………………………………………………………………………光纤监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乔迎欣,黎剑华,贺跃华(1-13)…………………………………………………………………………………土坡稳定性分析中孔隙水压力系数的讨论…周宏,袁相权,章胜南(1-19)异重流对悬浮物沉淀过程的影响…………詹咏,朱雪诞,董洁霜,等(1-23)高填方桥台病害分析及钢花管注浆技术应用…………成尚锋,黎剑华(1-26)基于FCA的搜索引擎的信息检索模型及其实现许研,沈夏炯,…  相似文献   

18.
新型多级液幕喷雾洗涤式烟气脱硫技术的试验研究潘卫国 雷俊智 马其良等 ( 1 - 1 )………………新型真空开关触头材料的特性研究淡淑恒 张一尘 ( 1 - 6)………………………………………………汽包式锅炉炉水含硅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暂态过程分析孙玮恒 杨 桦 马 晖等 ( 1 - 9)…………凝汽器最经济真空运行工况的试验研究谢德宇 沈坤全 刘海晏 ( 1 - 1 3)………………………………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李 锋 汪海峰 朱 丹 ( 1 - 1 7)…………………………………电厂灰雨水处理系统的设计研究陈 颖 王卫斌 ( 1 - 2…  相似文献   

19.
第1期土木工程基于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损伤识别方法……………………姜绍飞,张春梅,金子巍,等(1)声发射技术在拱桥吊杆损伤监测中的应用……………………………………………李冬生,欧进萍(6)建立考虑节点域剪切变形的平面钢框架单元刚度矩阵…………………贾连光,白宏涛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变压器测温技术的不足,提出采用声表面波(SAW)-射频识别(RFID)系统在线监测变压器油温。首先,基于叉指换能器与反射栅的主要结构参数设计SAW标签,对SAW标签进行校准和通信距离测试;然后,采用SAW-RFID系统对某变电站变压器油温进行为期1 a的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与实际采用感温探头方法监测的变压器油温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测温方式的变压器油温误差不超过±0.8℃,SAW-RFID系统可代替传统测温方式实现变压器油温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