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而肿瘤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的基本条件.因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治疗肿瘤的关键.本文就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及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很早就懂得利用栓塞肿瘤的滋养血管、切断肿瘤血供来治疗肿瘤。近年来,以肿瘤血管为目标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日益引起重视。我们就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而肿瘤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的基本条件。因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治疗肿瘤的关键。本文就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及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抑制血管生成在抗癌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血管研究近年在国外颇受重视。肿瘤生长必须依赖持续和广泛的血管生成。肿瘤可产生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转移生长因子、TNF 等。抑制血管生成即可阻止肿瘤的生长,这可能成为抗实体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肿瘤血管生成调节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子的调节。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对策在目前肿瘤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各种调节因子、抗血管生成的主要治疗靶标及研发现状作一综述,为肿瘤治疗的抗血管生成新靶标的设计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6.
 肿瘤干细胞(CSC)在肿瘤血管生成中有重要作用,血管生成因子、乏氧等介导了这一过程。CSC能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并且参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这可能是肿瘤启动和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深入研究CSC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对肿瘤的靶向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CT灌注成像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志平  施鑫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12):1140-1143
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点,对其生长、侵袭及转移起到关键性作用。早期已有研究证实抑制血管生成可以增强治疗肿瘤的疗效。但传统分析肿瘤血管生成的标准方法为组织病理学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有创且间接评估肿瘤血管,不能提供体内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信息。CT灌注成像(CTPI)作为一种无创、定量的方法,可以用来评估活体内肿瘤的血流动力学,以及监测抗血管生成疗效,本文就CTPI在肿瘤血管生成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复发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以肿瘤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为靶点,研制血管生成抑制剂,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成为肿瘤防治的新途径.本文就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的30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作用于血管生成的抗肿瘤药物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生长转移具有血管依赖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物能破坏或抑制血管生成,有效阻止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之一,也是肿瘤防治的一条新途径。本文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物的种类,临床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步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能有效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近年来,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治疗是研究热点。除此之外,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以低剂量、频繁或持续、短间歇的方式给药亦可产生抗血管生成作用,此时,药物的靶点是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而非肿瘤细胞,这种治疗模式称为“抗血管生成化疗”。本文就近年来抗血管生成化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套入式血管生成是最近报道的一种与出芽式血管生成完全不同的肿瘤血管生成方式。套入式血管生成的关键环节是跨血管管腔微柱的形成,根据微柱出现的位置、时间和频率的不同,套入式血管生成存在着不同的方式。对这一新的血管生成过程的研究,可为建立肿瘤新的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法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套入式血管生成是最近报道的一种与出芽式血管生成完全不同的肿瘤血管生成方式。套入式血管生成的关键环节是跨血管管腔微柱的形成,根据微柱出现的位置、时间和频率的不同, 套入式血管生成存在着不同的方式。对这一新的血管生成过程的研究,可为建立肿瘤新的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法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复发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以肿瘤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为靶点,研制血管生成抑制剂,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成为肿瘤防治的新途径。本文就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的30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有血管网络中生成新生血管的生理过程.在肿瘤微环境中,一个不断增长的肿瘤的动态平衡有利于转向持续促血管生成状态.自人类认识到可以通过抵抗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后,抗血管生成药物应运而生并已被应用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包括肺癌.本文就肿瘤血管生成以及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复发的基础。肿瘤血管生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血管生长刺激因子和血管生长抑制因子作用平衡与否,决定了血管生成是促进还是抑制。抗血管生成作为肿瘤治疗新方法,已成为重要的抗肿瘤策略。基因治疗则使抗血管生成治疗更具有靶向性。本文就该领域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最重要的一种血管生成刺激因子。VEGF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 ,以诱导肿瘤血管生成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而VEGF在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0引言 肿瘤血管生成这一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Folkmant提出,称为“血管生成开关”;当肿瘤体积达N2mm。时,肿瘤需要独立的血供,血管生成在维持肿瘤快速生长中起关键性作用[1]。肿瘤血管生成方式包括出芽式、套入式、血管生成拟态、马赛克血管等,其中出芽方式最早报道且适用于大多数肿瘤。该过程包括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管状结构,基底膜形成以及血流贯通等诸多环节。该过程主要由血管调节因子(包括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起中心调控作用,肿瘤细胞、炎症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纤维原细胞等,从而促进肿瘤血管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当两者的平衡被打破,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占优势时,即发生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张宁宁  薛妍  刘文超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1):1253-1256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的关键步骤,其形成主要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作用失衡的结果。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治疗新视野,已发展为重要的抗肿瘤策略。基因治疗则使抗血管生成治疗更具有靶向性,使这一治疗策略产生新的飞跃。本文就该领域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离不开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受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共同调节。通过减少刺激因子生成或增强抑制因子的作用均可抑制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因此,血管生成因子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靶点,是当前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从发现新血管的形成与肿瘤生成具有密切关系以来,对于肿瘤血管是如何生成的,以及如何控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就成为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如一旦得以解决,无疑可为肿瘤的防治,开拓一个新的途径,本文就其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肿瘤血管生成和TAF的研究 肿瘤血管生成不同于其它病理、生理情况下的血管生成,其特点之一是肿瘤形成血管网的过程与其它组织不同。如Ausprunk分别将肿瘤组织,成人组织和胚胎组织植入鸡胚尿囊膜,发现移植瘤的新生血管只能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