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钾铁矾的制备及其对U(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黄钾铁矾对溶液中U(Ⅵ)的吸附效果,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黄钾铁矾,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理化特性。利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和U(Ⅵ)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对于U(Ⅵ)的吸附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离子强度则对吸附过程没有影响, 表明黄钾铁矾对U(Ⅵ)的吸附机理为内层表面络合。吸附在100 min内基本达平衡,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表明U(Ⅵ)的吸附是单层吸附。在溶液的pH=7.0、298 K时,黄钾铁矾对U(Ⅵ)的最大吸附量为154 mg/g。最佳吸附条件为:固液比1.0 g/L、U(Ⅵ)初始浓度为0.42 mmol/L、298 K、pH=7.0,达到平衡时的吸附量为(76.0±1.4) mg/g(n=3),去除率达到了(88.0±1.3)%(n=3)。以上结果表明,黄钾铁矾可以作为含U(Ⅵ)废水处理的潜在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2.
章佩群  陶祝良 《核技术》1996,19(1):50-53
用体外模拟实验结合^59Fe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就脂肪,维生素,锌,钙等对植物性食物铁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膳食配置是抗高铁的生物利用率的重要环节,如维生素C和适量的烹调用油有利于铁的吸收,而同时食用有大量锌,钙等远元素的强化食品则对铁的吸收有一定阻碍。  相似文献   

3.
Q铁(四极铁)在同步加速器或储存环中担任聚焦元件,如果它们的横向位置偏离了设计值,加速器将产生束流轨道的畸变。本工作主要研究在通过平面网测量获得各Q铁的水平位置偏移时,通过轨道的拟合,使需要调节的Q铁数量和径向位移调节量尽量小的一种方法,在储存环的位移准直监测和调整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用穆斯堡尔谱(MS)、X射线波长色散谱(WDS)及X射线衍射(XRD)联合观察了一种以钾铬为助剂的乙苯脱氢铁催化剂。 新制备的铁催化剂的穆斯堡尔谱如图EB。它是由多组六线磁分裂谱叠加而成的复杂谱。它与已知的部分倒置尖晶石的穆斯堡尔谱十分相似。研究还表明,Cr很可能处于Fe八面体的近邻A位。  相似文献   

5.
铁屏蔽T(d,n)^4He源的模拟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onte Carlo法模拟了用铁屏蔽T(d,n)^4He快中子源时不同条件下的透射率随铁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n,2n)反应对快中子慢化的作用,使较低能量的中子产生了累积效应,并分析了反射中子二次进入屏蔽体时透射率的变化规律。推荐了多层屏蔽体的铁的适当厚度,与国外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同位素》2007,20(1):10-10
放射性纳米铁核素药物,其可以是将纳米铁经原子能辐照,将一个中子打入铁的原子核中,或是将纳米铁放入加速器中,利用慢中子的反应,使其成为半衰期为46~48天的放射性铁纳米核素制备而成。本发明不定期公开了这种放射性纳米铁核素药物在医药中的应用。这种应用包括可以采用交链剂与任何药物交链在一起来制备即可进行化疗,又可进行治疗的药物,同时可以被定位治疗。可以与胶粘剂混合来制备外用贴剂。可以与能植入人体的材料混合来制备植入性药物。这种放射性纳米铁核素药物在半衰期过后,形成的纳米铁能够被生物机体所代谢和利用,以补充人体对铁的需求,解决了现有介入疗法中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钱琴芳  陈吉棣 《核技术》1996,19(4):215-218
用中子活化分析,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和血液分析测定了37名儿童运动员在分别补充0、8、16mg/d的铁三个月后头发和血液中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补铁后男运动员铁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发铁随补铁量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多数女运动员有相似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氧化态和硫化态的Fe-Mo/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了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并结合噻吩脱硫活性测试和XRD分析探讨了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及活性相。实验结果表明,不同Fe/Mo原子比的催化剂基体样品,其穆斯堡尔谱主要由钼酸铁Fe_2(MoO_4)_3的双峰和α-FeOOH的双峰以不同比例叠加而成。负载于氧化铝上后,穆斯堡尔谱产生明显变化,表明其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硫化后,得到Fe_(1-x)S的磁分裂谱,此外在中间部分还叠加了一个δ=0.35mm/s、△=0.78mm/s的双蜂。由于这组双峰的出现是以催化剂中Mo的存在为条件,  相似文献   

9.
快堆以金属钠作为冷却剂,但杂质钙、钾和铁的存在对其导热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监测钠的品质,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同时测定钠中钙、钾和铁的方法。本实验在惰性气体-真空手套箱称取熔融钠,取出置于空气中氧化,然后缓慢滴加去离子水溶解金属钠,定容,最后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中的钙、钾和铁含量。此法对钙和铁的测定范围是2~50μg/g Na,对钾的测定范围是25~500μg/g Na。本方法已用于中国实验快堆核级钠中的杂质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了铁掺杂的纳米TiO2样品,XRD和透射电镜测量表明在600℃以下焙烧时为锐钛矿,颗粒度在10nm以下,样品在1000℃下焙烧时,转变为金红石相,颖粒度增大。EXAPS和穆谱表明,铁的确掺杂到TiO2晶格内,表现为3价。铁的掺杂改变了纯的TiO2的性质,对于锐铁矿相的掺铁纳米TiO2,其紫外-可见反射光谱给出在481nm处出观了新的吸收峰,;对于以金红石相为主的掺铁纳米TiO2,其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在512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11.
同位素铁靶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国基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2,36(4):401-402,453
介绍了同位素铁靶的制备技术,包括氧化铁的还原、铁粉的熔化和铁靶的制备。采用聚焦束溅射和滚轧制备技术能获得自支撑^56Fe靶的最小厚度分别为50和360μm/cm^2。  相似文献   

12.
束流轨道稳定性是同步辐射光源的重要性能指标。校正铁电源的稳定是储存环束流轨道稳定的重要前提。老的校正铁电源其稳定性已不能满足机器稳定运行的需要,因此,采用新的数字电源来代替老的模拟电源,与此对应的控制系统也要相应的改造。描述了新校正铁电源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及调试结果。运行结果表明,新校正铁控制系统很好地满足了机器运行和调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简叙辽东地区太古宙绿岩带地质背景,并结合太古宙绿岩带铁-铀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的阐述,提出太古宙绿岩带铀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前寒武纪主期性。讨论太古宙富铀钾质花岗岩相关的太古宙残留体内构造-蚀变岩控制铀矿的观点:提出古韧性剪切-破碎断裂带、太古宙基底岩体顶上凸起带之凹洼中的"突触"与碱交代岩等三位一体的构造空间和构造-蚀变岩定位层间-不整合破裂带关联-碱交代热液型铀矿的成矿模式,并且太古宙绿岩带铁-铀型铀矿围岩蚀变清楚,铀成矿谱系反映为初贫后富-叠加再造成矿的矿物组合;以复杂-叠加、脉络清楚的太古宙绿岩带构造环境相关的铀矿聚集区为例,探讨太古宙绿岩带铀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并认为太古宙绿岩带铁-铀型铀矿矿体埋藏深、隐伏性强、盲矿体多,潜在的找矿前景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纳米铁还原固定铼的动力学性质,实验中采用了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下对纳米铁降解ReO4-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为纳米铁处理锝提供依据.纳米铁还原铼的反应可能为:2ReO4- +2Fe0+2H+ →2ReO2 +Fe2O3+H2O,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满足阿伦尼乌斯(Arrhen...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种浓缩丰度分别为 61 4%和 2 3 4%的可活化稳定浓缩同位素54 Fe和58Fe作为示踪剂 ,结合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了北京地区健康育龄妇女膳食铁的生物利用率 ,并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粪便排出的总铁和以不易被吸收的镝元素监测浓缩同位素铁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以确定不同试验者的粪便收集次数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 ,受试妇女膳食铁的生物利用率为(1 4 9± 3 9) %。  相似文献   

16.
剥夺铁可能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战略。铁的剥夺可以通过使用铁螯合剂来实现。本研究评价了新型铁螯合剂2LL以及DFO、EDTA、DTPA的抗神经母细胞瘤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步激光-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了铁和镍同位素。用532nm脉冲激光蒸发铁-镍合及硫酸亚铁样品,蒸发产生的原子采用染料激光共振电离并由飞行时间质谱探测。  相似文献   

18.
稀土铁矿尘中钍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一种稀土铁矿尘样品中钍含量的测定方法。用 CL-TBP 萃淋树脂和743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钍,电沉积制源,然后进行α谱测量。本方法的全程回收率为94.3±3.2%,对铀和其他α核素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用本方法测定了部分稀土铁矿尘样品中钍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公海铁联运作为解决大宗乏燃料远距离运输的最佳方案,在国际上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运输模式,如果未来我国采用该运输模式,需探索相关核应急工作思路。本文调研梳理了国内外乏燃料公海铁联运核应急相关法规标准,参考借鉴国外乏燃料运输相关实践,提出我国乏燃料公海铁联运核应急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原位担载型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位担载法将铁系催化剂担载于煤表面,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的相态、配位环境以及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状态。采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和X射线衍射法对原位担载型铁系催化剂前驱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前驱体在煤表面以非晶态、高分散的形式存在,其化学组成主要为FeOOH,且催化剂前驱体的分散程度与载体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