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反后坐装置的工作状态是影响火炮工作可靠性和射击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依据自动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反后坐装置的工作状态对自动机工作可靠性和火炮射击精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提高自动机工作可靠性和火炮射击精度的角度明确了反后坐装置维护保养工作的要点,对指导火炮的维护保养工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动机是火炮研制的关键和难点之一.不同型号的火炮自动机体现不同的设计思想.某中口径舰炮采用炮身短后坐式自动机循环规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高射速、高精度和轻型化.通过建立自动机运动数学模型,对该舰炮自动机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计算,建立了以后坐复进位移为参数的自动机循环图,研究中对该舰炮自动机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该舰炮自动机的运动规律和特点.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对火炮自动机的设计、试验和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于火炮结构而言,加速度响应量可分为弹性振动加速度和刚体运动加速度。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强冲击刚体运动加速度传感器,以解决火炮尤其是大口径火炮后坐部分后坐刚体运动加速度测量,消除传统测量方法测量信号中出现的结构应力波或弹性波干扰现象。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机械原理,将微型角加速度敏感元件的角量转化为运动物体的线量。敏感元件不固定在运动物体上,完全隔离由于弹性波引起的信号干扰,确保输出量仅为刚体运动加速度信号。它也是其他物体大行程刚体运动加速度测量的理想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解析火炮的反后坐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两大部件组成 在火炮发展史上,有几个特别重要的里程碑,其中之一就是火炮反后坐装置的发明,它结束了刚性炮架的时代,进入了弹性炮架的时代。通俗的说,火炮的反后坐装置就是一个“弹簧”,是火炮射击时一个有特殊功能的缓冲和复位装置:在火炮射击时,反后坐装置通过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产生一定的后坐力,从而控制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规律(速度和行程);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使后坐部分在后坐终止时再能自动返回到射击前的初始位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你Q我A     
Q:请分别说明一下链式炮、机关炮、自动炮?浙江遂昌县钟声远A:自动炮:配有自动机和供弹系统,能自动连续发射的火炮称为自动炮。自动炮通常包括:高炮、航炮和小口径舰炮,也包括部分坦克炮、自行火炮、大口径舰炮和海岸炮。自动炮所配置的自动机能自动完成输弹、关闩、击发、开闩、抽筒、排链和抛壳等弹药循环装填的机械动作,确保火炮按一定的射速连续发射。依据驱动能源的不同,火炮自动机又分为后坐式、导气式(也称内能源)、外能源或混合能源多种不同类型。后坐式自动机,是利用火炮后坐能量驱动的自动机;导气式自动机,是利用从炮管导出的部…  相似文献   

6.
读者信箱     
问:什么是枪管长后坐式? 安徽芜湖市马旭峰 答:枪管长后坐式是管退式自动方式(又称枪管后坐式)的一种,其特征是:枪管后坐的距离与枪机后坐的距离相等。由于枪管在整个后坐行程中都要参加运动,自动机的后坐和复进速度都很慢,故射速很低,而且枪身质量大,因此,这种自动方式已经被淘汰,基本没有使用的了。  相似文献   

7.
膨胀波火炮是在保持弹丸炮口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提前开启闩体使发射药气体后喷,从而大幅度减小火炮的后坐动量的一种新发射原理.该火炮是解决火炮系统威力和机动性矛盾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应用两相流内弹道理论,针对某口径火炮发射过程建立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开启闩体后波的传播的运动规律,指出了该火炮减小后坐动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液压为动力源的火炮后坐模拟试验方法是否与实弹射击相似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关键参数的模拟相似度评估方法。根据火炮结构原理及运动特性,选取最大后坐位移、最大后坐速度等5个关键参数为相似元,采用对比最值的方式计算各关键参数的相似度值,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关键参数的权重系数,最后开展模拟相似度评估。评估结果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有效性,为动力后坐模拟试验装置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于身管后坐式自动机,后坐体的质量是自动机能否可靠地自动循环运动的重要参数。针对该问题,通过对自动机运动循环和弹药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后坐运动微分方程和内弹道方程,运用Matlab编制后坐运动计算模块,对后坐体质量估算值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其运动性能参数能够满足性能指标要求,同时也为管后坐式自动机的后坐体质量优化设计提供一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考虑火炮后坐过程中后坐部分与火炮其他部分的动力学耦合效应,推导出在反后坐装置作用下,火炮后坐运动基本方程组,建立了火炮反后坐装置动力学耦合模型。基于拉格朗日插值和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火炮耦合运动的存在,后坐阻力规律与设计时后坐阻力规律相差较大,最大后坐阻カ小于设计时最大后坐阻力。基于动力学耦合模型和优化设计方法,以后坐过程中的最大后坐阻力最小为优化目标,节制杆各圆锥段直径为设计变量,火炮最大后坐长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后坐阻カ优化模型。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结果表明:火炮后坐过程中后坐阻力曲线更加平缓,最大后坐阻力小于优化前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缓冲装置对自动机后坐力、射击稳定性、系统的射击精度的影响至关重要,是现代自动机研究的重要部分。某中口径自动机采用弹簧-液压式缓冲装置,以该自动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 RecurDyn软件建立了其动态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自动机8连发后坐部分位移与后坐力曲线,与该样机实测8连发后坐部分位移曲线和后坐力曲线比较,相对误差在5%以内,表明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王长庚  徐万和  徐诚 《兵工学报》2014,35(5):741-747
为了研究枪械在人-枪系统中后坐作用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基于不同自动方式下枪械的内弹道特性、后坐机理以及枪机运动,结合刚体动力学和碰撞动力学,分别建立了在立姿射击时,考虑人-枪作用的导气式和自由枪机式两种枪械后坐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枪械在人-枪作用过程中的后坐作用力、后坐速度、肩部水平位移等特征物理量进行数值分析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自动方式的枪械后坐作用力、射手的后坐速度和位移随后坐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出现的次数和时间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水下压力与速度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静 《探测与控制学报》2006,28(2):13-15,18
导气式水下枪械测量系统包括压力和速度测量系统,利用应变式测压传感器和感应测速传感器分别获得膛压、气室压力和自动机速度,得到相应的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为水下枪械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座力炮动不平衡冲量的测试存在操作过程繁琐且不易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测 试装置。通过低阻尼滑轨和高精度传感器测试出无座力炮发射时的速度、位移,根据动量原理算出无座力炮的动不 平衡冲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平均测试误差为0.48%,可成功应用于无座力炮动不平衡冲量测试。  相似文献   

15.
射击后火炮后坐、复进运动检测与评估是火炮发射安全性、动作可靠性与射击精度的保证。通过检测火炮射击时后坐、复进位移与复进机压力信号,并应用小波变换算法对测试信号进行滤波,分析得到火炮后坐位移与复进到位速度值;应用模糊理论建立了火炮后坐、复进运动动态模糊评估模型,并评估该火炮的实际射击状态。用实例验证了动态模糊评估模型及结果的正确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符合实际射击情况,为火炮后续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某浮动自动机缓冲器采用环形弹簧实现浮动技术。利用Recur Dyn软件建立自动机仿真模型。以User Subroutine方式建立一个x轴方向Translational平动力模拟缓冲器的作用,计算得到后坐部分位移曲线。与该样机实测后坐部分位移曲线对比,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形状基本一致,数值大小也相差较小,最大后坐位移计算值为16.4mm,试验实测值为16.1mm。计算中,环形弹簧加载与卸载的刚度均假定为线性,若采用实测离散数据,上述用户子程序中添加一插值子程序即可。该方法亦可应用于其他特殊弹簧的仿真分析中。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冲击响应谱特征提取的自动机裂纹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海广  潘宏侠  任海锋 《兵工学报》2016,37(9):1744-1752
针对武器自动机在动作过程中,机构相互碰撞产生的冲击振动信号,提出计算冲击振动信号的冲击响应谱,并提取冲击响应谱特征值,进而开展自动机部件裂纹故障识别的新方法。开展不同裂纹部件的射击试验,采集正常及故障条件下自动机部件碰撞冲击信号,并根据运动过程进行分离;计算分离后冲击信号最大冲击响应谱,根据冲击响应谱不同区域的冲击响应特征参数,提出冲击响应谱相对峰值比和相对峰值频率比的定义,并将相对峰值比、相对峰值频率比作为故障特征值进行提取;在不同裂纹故障条件下,对比故障特征值统计分布形态,完成不同故障条件的识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冲击响应谱特性提取可以准确有效地诊断自动机裂纹故障,是一种可以用来在线监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图像透视畸变校正的调炮速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调炮速度测试过程繁琐、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透视畸变校正的调炮速度测量方法。采用激光器、靶板、CCD相机和计算机构建调炮速度测量系统,利用CCD相机实时记录激光在靶板上的光斑位置,根据光斑的位移和时间解算出调炮速度。利用特征点成像,通过透视变换原理构建变换矩阵求得图像校正模型,进而实现光斑靶板图像的透视畸变校正,在校正后的图像上提取光斑并计算出光斑质心,获取光斑质心的位移和时间,最终解算出调炮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图像测量方法相比,利用该方法测量调炮速度的精度提高了10倍,满足靶场对高精度测量调炮速度的要求;该方法适用于靶场测试以及其他调炮速度的实际测量工程。  相似文献   

19.
齐玉辉  徐诚 《兵工学报》2016,37(8):1359-1364
大口径机枪在全射弹寿命过程中的自动机关键部位磨损和性能衰减情况对机构功能和动作可靠性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武器的使用性能和作战效能。以某型大口径机枪作为试验对象,测量全射弹寿命过程中自动机关键部位磨损情况和自动机性能衰减情况,统计自动机故障。研究结果与分析表明:全射弹寿命过程中的枪机闭锁支撑面磨损量和开闭锁曲线磨损量不大,枪机框导轨磨损量较大;随着射弹量的增加,自动机闭锁力逐渐变小,复进簧逐渐变短,后坐到位速度的均方差变大,自动机动作故障变多;自动机后坐到位速度的均方差增大,自动机动作故障增多与自动机关键部位磨损正相关。建立了闭锁力衰减经验公式、复进簧自由长度衰减经验公式、枪机框导轨磨损经验公式、枪机框后坐到位与复进到位撞击面的磨损经验公式,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可以用于推断该大口径机枪自动机部分性能衰减和磨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