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阐述了可重构型光分插复用设备(ROADM)进入波分网络的背景,并对ROADM的3种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未来ROADM的发展方向,即ROADM光层调度 OTN电层调度组合解决方案,以及中兴通讯推出的适应市场发展的设备功能类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新业务、新需求对本地传送网络的承载要求,针对这些需求,重点介绍了ROADM技术发展,分析了ROADM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ROADM技术在城域传送网中应用策略,未来城域传送网必然选择ROADM光层调度+OTN电层调度的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3.
对可重构光分插入复用器(ROADM)设备在中国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提出组网方案:在城域/本地传送网中,ROADM采用层次化组网,提高设备方向数和CDC(波长无关、方向无关、竞争无关)能力,通过汇聚层设备分摊压力的方式减轻对核心层设备的维度要求;在骨干传送网中,ROADM设备组网根据情况,可采用局部ROADM子网与点到点波分复用(WDM)系统相结合、区域ROADM子网、全网ROADM组网等3种组网结构,为客户直接提供灵活的波道出租业务,为IP网波道提供灵活、低成本的动态恢复能力,在故障条件下为维护部门提供灵活的波道调度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出可重构ROADM设备在中国运营商网络中的光电混合组网应用方案:在城域或本地传送网中,采用层次化的组网方式,提高CDC(波长无关、方向无关、竞争无关)能力,为了减轻核心层设备的维度,可将汇聚层设备压力进行分摊;在骨干传送网中,根据相应情况,可将点到点波分复用(WDM)结合局部ROADM子网系统,全网ROADM组网,以及区域ROADM子网等组网结构,为客户较少成本,提供灵活的动态恢复能力,维护部门通过灵活的波道调度能力解决故障。  相似文献   

5.
王凭  杨炜杰 《通讯世界》2016,(15):25-27
随着支持灵活调度波长的ROADM(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设备)设备在光传送网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OTN网络启用光层ASON成为了可能,本文针对目前制约上海本地OTN网络启用光层ASON的关键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ROADM)网络的发展历程、ROADM技术方案以及国内ROADM网络的部署情况。全面阐述了ROADM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光交叉连接(optical cross-connect,OXC)设备、高维度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ed switch,WSS)、波长无关/方向无关/竞争无关ROADM (colorless/directionless/contentionless ROADM,CDC-ROADM)、400 Gbit/s FlexGrid ROADM、下一代波长交换光网络(next-generation 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WSON2.0)智能控制平面技术。分析了现有ROADM网络应用场景与技术发展趋势,展望了ROADM全光交换网络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郭正跃 《电子技术》2013,(11):65-68
介绍TOTN(光传送网)的有关概念、特点和标准化进展,深入分析TOTN的技术优势和组网方式比较,论述了OTN在核心层和汇聚层的应用,对核心层采用ROADM(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还是SWXC的连接交叉技术以及以带调度层交叉组网方式进行了有益地探讨,提出了汇聚层采取OTN电交叉+大容量PID(Photonics Integration Device,光电集成器件)方式提高调度灵活性以及结合光交进行汇聚层的部署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简化的ROADM模块及其在传送网络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介绍了现在流行的实现动态可重新配置光上下路复用器(ROADM)模块的解决方案,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化的ROADM模块和网络结构,接着探讨了它在传送网络升级改造中可能的应用。该方案可用于提高新老设备的利用率,解决峰值时间和各站点间通信堵塞问题。文章还提出了一种用简化的ROADM实现环间业务动态调度的方法。文章所建议的ROADM模块具有成本低、对网络中其它信号干扰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业务发展的需求出发,详细讨论了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设备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波长阻塞器(Wavelength Blocker,WB)的ROADM实现方案,并针对实际应用测试了该ROADM节点设备的最大光信噪比(OSNR)代价.结果表明这种ROADM节点设备满足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的各种配置方案,比较了光交叉和电交叉的应用差别,介绍了ROADM在运营商中的主要应用,分析了ROADM中CDC架构的可扩展性,提出了未来具备CDC功能的ROADM架构,并分析了其在光层、电层联合组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TN42005060417简化的ROADM模块及其在传送网络升级改造中的应用/刘文,毛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通信研究.―2005,(2).―1~4.首先介绍了现在流行的实现动态可重新配置光上下路复用器(ROADM)模块的解决方案,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化的ROADM模块和网络结构,接着探讨了它在传送网络升级改造中可能的应用。该方案可用于提高新老设备的利用率,解决峰值时间和各站点间通信堵塞问题。文章还提出了一种用简化的ROADM实现环间业务动态调度的方法。文章所建议的ROADM模块具有成本低、对网络中其它信号干扰小等优点。图6表0参3TN42005060418…  相似文献   

12.
刘杰 《通讯世界》2018,(2):104-105
本文阐述了ROADM技术在光传输网络的应用需求,研究ROADM的设备结构、及其五种基本设备形态。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总结出三个适用于工程实施的ROADM网络模型,并给出其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ROADM的技术优势,主要结构类型,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当前ROADM标准化进展情况与发展趋势,还介绍了当前设备现状和现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王郁 《网络电信》2009,(9):47-48
随着WDM组网技术的成熟和应用,WDM网络管理也将随之发生改变,逐步向着可调度、智能化、面向业务运营的WDM网络管理方向发展。从WDM技术的发展看,最早的WDM系统是简单的点到点系统,并非真正意义的光层组网。后来为满足业务网分组化、带宽大颗粒化、动态化的组网需求,WDM网络建设逐渐采用ROADM、可调波长激光器以及波长转换等新技术,使系统具备波长通道的灵活调度能力,从而构建真正意义的光层网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波长选择开关的ROADM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ROADM)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实现远程节点上、下路和直通波长的配置.文章首先介绍了ROADM设备结构的演进过程,然后通过比较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SS)的结构的ROADM设备,采用不同逻辑实现方式获得了不同特性,最后探讨了WSS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光传送网(OTN)的广泛商用,可重构型光分插复用器(ROADM)技术逐渐成为OTN的重要光节点技术.文章分析了ROADM的3种主要技术,并针对不同的网络用途给出了选用建议.最后提出一种复合型ROADM设备形态,该设备形态结合了波长阻断器和波长选择开关型ROADM技术的优点,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ROADM)设备是光传送网的重要节点,通过软件配置,可以灵活实现波长上下,使网络具备重构功能.建立基于SNMP协议的网元管理系统是保证ROADM设备稳定灵活工作的前提,文章简述了ROADM设备的功能结构,并讨论了设备网管系统的建立和配置功能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8.
ROADM技术提供了波长灵活调度功能,同时也对线路色散的补偿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FEC前向纠错技术对ROADM系统应用中的色散如何进行自动补偿进行了探讨。通过对FEC解码纠错计数的统计值与波长路径上色散量关系的研究,寻求自动控制色散补偿器件调整色散补偿量的方法,力求解决波长路由变化带来的色散差异的自动补偿问题,使得ROADM系统更加稳健。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基于ROADM和灵活栅格技术的结合实现超100G光线路上的灵活封装和智能调度的解决方案。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控制平面的不同模块来实现更加高效支持灵活栅格的ROADM与整个超100G系统的协同统一工作,打造新一代智能弹性高速光网络的架构。  相似文献   

20.
杨兆华  雷非 《电信科学》2008,24(1):76-78
ROADM技术提供了波长灵活调度功能,同时也对线路色散的补偿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FEC技术对ROADM系统应用中的色散如何进行自动补偿进行了探讨.通过对FEC解码纠错计数的统计值与波长路径上色散量关系的研究,寻求自动控制色散补偿器件调整色散补偿量的方法,力求解决波长路由变化带来的色散差异的自动补偿问题,使得ROADM系统更加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