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将带有不饱和双键的茂伦合物(对-(1-环戊二烯甲基)-苯乙烯)苯惭烯,二乙烯基苯进行共聚,再与乙基锂反应,最后与钛酸四丁酯络合的方法合成负载茂钛催化剂。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元素分析和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负载催化剂主要为对位取代功能化载体催化剂,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测定金属Ti的含量为1.19%(质量分数),此催化剂可用于苯乙烯的定向聚合。  相似文献   

2.
共聚法合成了负载茂钛催化剂,并与格氏试剂(RMgBr)组成催化体系,考察了催化反应温度、催化体系的组成、催化剂浓度和Mg/Ti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苯乙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化可提高催化活性,减少活性中心的偶联衰减,催化活性与负载催化剂的结构、反应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报道一种新的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CO)2FeCp)」2/「(CH3)2Si(CpMe)2YCl」2/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结果。研究了MMA/(Y+Fe)摩尔比、Al/(Y+Fe)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阐述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进展,重点介绍了茂金属催化剂的特点,开发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以卤素化合物为第三组分对NdCl3·nTBP/MgCl2-Al(i-Bu)3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卤素化合物的活性顺序为Al2(i-Bu)3Cl3≈ClCH2—CH=CH2>Si(CH3)2Cl2>AlEt2Cl>TiCl4;以Al2(i-Bu)3Cl2或ClCH2-CH=CH2作第三组分,采用Ip-Al-Nd三元陈化,Cl单加或内添加卤素化合物方式,均可以提高催化活性,聚合转化率在Cl/Nd值为1-6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经IR和13C-NMR测定表明,除St(CH3)2Cl2外,第三组分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以MoO_2Cl_2为主催化剂,(i-Bu)_2AlO为助催化剂,加氢汽油为溶剂,研究了该催化体系催化合成1,2—聚丁二烯的活性,并就聚合条件与单体转化率、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oO_2Cl_2以乙酸乙酯作增溶剂时,该催化体系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Mo/Bd=2×10~(-4)。50℃下聚合5小时,单体转化率可达95%以上,分子量在100万以上,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左右,1,2—链节含量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新型α—烯烃聚合制润滑油基础油的催化剂。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磷酸含量、水蒸气处理时间及H2还原时间的不同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组分Ni、Cr质量比为4时,产品运动粘度(20℃)最大,向载体中添加酸性组分,增强了其对Cr、Ni/γ—Al2O3—SiO2催化剂的调变作用,当酸体积分数为7%时催化剂活性最高。水蒸气处理时间不同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同,但与未处理的催化剂性能相比较,活性有了显著提高,当水蒸气处理时间为40h时,产品的运动粘度达到最大。氢气还原处理可将催化剂中负栽的金属还原为较低价态,增强了催化剂的活性,同时该催化剂再生性能较好,再生后催化剂的稳定性及寿命均优于新鲜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四种新型含氰乙基取代的茂金属化合物,Cp^CNCpMCl2(Cp^CN=C5H4CH2CH2CN,M=Ti(1),Zr(2),Cp^CNCpSmCl(3)和Cp^CNZrCl2(4)。用四元X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研究了其在乙烯聚合中的催化性能,两种茂锆化合物(2,4)的活性明显要高于茂(1)和茂(3)。以1作催化剂,MAO(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详细研究了聚合反应条件对催化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的聚合温度和Al/Ti比分别为60℃和1500。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活性迅速下降,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用DSC(差示扫描热分析仪)分析了聚合物的热性能,聚合物的熔点为130℃左右,结晶度为57%-65%。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了醇-酯混合溶剂对BF_3OEt_2在加氢汽油中的增溶情况和Ni-Al-(B+醇+酯)体系聚合行为的基础上,考察了水对该体系聚合活性、聚合物特性粘数、聚合反应速率、微观结构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_2O/Al(摩尔比)≤2.3,醇-酯混合溶剂是BF_3·OEt_2的良好增溶剂,由它增溶的催化体系聚合活性高,且可制得特性粘数高、分子量分布宽、Cis-1,4含量大于96%的聚丁二烯.  相似文献   

12.
以二氯二茂钛(Cp2TiCl2)和α-二亚胺溴化镍催化剂(ArN=C(CH3)-C(CH3)=NAr, Ar=2,6-(iPr)2C6H3)(DMN)组成复合催化剂体系,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考察了温度和催化剂摩尔比对复合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发现,当复合催化剂在聚合温度为0 ℃时所得聚乙烯能均匀混合,而当在聚合温度50 ℃时所得聚乙烯混合物存在相分离.研究表明,当聚合温度为0 ℃时,复合催化剂活性与Cp2TiCl2摩尔分数XTi呈现线性关系,而当聚合温度为50 ℃时,复合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聚合活性随XTi的增大而增大,并在XTi=0.67时达到最大值.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结果也表明,单一Cp2TiCl2和DMN催化剂均为单活性中心;复合催化剂具有两种活性中心,两种活性中心分别对应于单一Cp2TiCl2和DMN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Ni(naph)_2-Al(i-Bu)_2OC_8H_(17)—BF_3OEt_2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动力学行为。聚合速率随Al/Ni增大而增大,Al/Ni>10后,速率变化趋于平缓。在最佳Al/B=0.5条件下,研究了聚合速率与单体、主催化剂浓度及温度的关系,分别求得了催化剂的利用率、活性中心浓度和增长链平均寿命等动,力学参数,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该体系属快引发,逐步增长类型。聚合速率方程为:表观活化能为37.85KJ/mol。  相似文献   

14.
由MoCl_4为主催化剂,(i-Bu)_3Al与酚类反应的产物(i-Bu)_2AlOAr为助催化剂所组成的催化体系,在加氢汽油中进行丁二烯聚合,考察了酚类的结构对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带有推电子基团的酚类可以提高丁二烯聚合的速度,其顺序为双酚A>间甲酚>β-萘酚>苯酚>对氯酚。测定了丁二烯聚合的总活化能Ea,催化剂利用率α,活性中心浓度[P],以及活性中心的平均寿期L。  相似文献   

15.
纳米SiO2存在下苯乙烯原位乳液聚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存在下,进行苯乙烯(St)原位乳液聚合,制备复合纳米级PS/SiO2微胶囊.着重研究了单体浓度、St/SiO2比、固含量、单体和引发剂的加料方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苯乙烯转化率和PS/SiO2微胶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位乳液聚合过程中,苯乙烯可插入纳米二氧化硅团聚体的缝隙,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使之崩裂和剥离,并使团聚的纳米二氧化硅重新分散到纳米尺度.St/SiO2比是影响复合微胶囊粒径的主要因素;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剥离程度加深,复合微胶囊的粒径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 Fe Cl3- Al( i- Bu) 3- phen胶体催化剂各组分的配比、加入顺序、陈化等制备方式影响催化活性的原因。在加氢汽油介质中 ,较佳 [Al]/[Fe]比值 ,能将 Fe Cl3颗粒表面的 Fe3+ 还原成 Fe2 + ,又与 Al( i- Bu) 3形成双电层使胶粒稳定。较佳的 [phen]/[Fe]比值保证有充分的 phen与 Fe2 +生成稳定的配合物 ,阻止 Al( i- Bu) 3将 Fe2 +还原成低价态 ( Fe+ ,Fe0 ) ,同时较佳配比制得的胶体催化剂颗粒小而均匀。因为生成活性位的反应是快速反应 ,只有 phen、Fe Cl3先于 Al( i- Bu) 3加入 ,才能有效阻止深度还原。所以最好的加料顺序是 phen+ Fe Cl3+ Al( i- Bu) 3;由于本体系是较稳定的胶体体系 ,在陈化时间为 4h、陈化温度在 - 1 5℃~ 2 0℃范围内几乎不影响催化剂活性。因为丁二烯聚合物能增加胶粒的稳定性 ,所以加丁二烯陈化优于不加丁二烯陈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两亲聚合物 P( C9-AA)作乳化剂 ,制备大颗粒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苯丙乳液的方法 ;讨论了乳化剂 ,温度及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P( C9-AA)作乳化剂时 ,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 1 .0 % ,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 1 .2 % ,90℃下可以合成性能良好的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研究了Ni(naph)_2—Al(i—Bu)_2OG_4H_9—BF_3·OEt_2体系在加氢汽油溶剂中对丁二烯的聚合行为,考察了不同Al/Ni、Al/B、Ni/Bd及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等的影响,并结合磁化半法对体系中Ni的价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Ni(naph)_2—Al(i—Bu)_2OC_4H_9—BF_3·OFt_2体系对丁二烯聚合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体系中镍主要以Ni(Ⅰ)形式存在。并发现,在Ni(naph)_2、Al(i—Bu)_3二元陈化液中加入C_4H_9OH(C_4H_9OH/Al的变化范围为0—1.2)可以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采用乙酰丙酮铁[Fe(acac)3,(acac为乙酰丙酮基)]/吡啶二亚胺/Al(i-Bu)3新型催化体系,在甲苯中催化乙烯聚合. 考察了催化剂组成、聚合条件、加料方式及不同吡啶二亚胺化合物对Fe(acac)3/吡啶二亚胺/Al(i-Bu)3体系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acac)3/吡啶二亚胺/Al(i-Bu)3催化体系能高活性(2.20×106 g/(mol·h))催化乙烯聚合,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Mw=35.3×104)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3.05~4.26,呈单峰分布. 所得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130.2~134.1℃),为线性聚乙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