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内外油漆涂料中苯系物安全限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苯系物的危害和来源,分析了国内外涂料中苯系物含量的安全限量标准,提出了控制涂料中苯系物含量的建议,为规范我国涂料生产和使用以及涂料中苯系物限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沁水盆地寺河矿无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四类不同煤体结构的煤样分别用苯、四氢呋喃(THF)和1-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剂进行萃取,结合柱层析法,对煤样萃取物进行了族组成分析.研究发现,随煤体结构破坏程度的增加,煤样的溶剂萃取率增大.其中NMP溶剂的萃取率最大,THF次之,苯溶剂萃取率最小;随着煤体结构破坏程度的增高,萃取物中的族组成呈现总烃的含量相对下降、非烃类化合物含量总体增加的变化规律.其中,饱和烃类含量减少,芳香烃含量和非烃含量相对增加,而沥青质组分的相对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印刷品的主要成分是油墨,印刷品中的油墨所含的苯、二甲苯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因此,本文将对绿色印刷品中苯系物的检测进行探讨,为检测印刷品中苯系物的含量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苯系物作为一级致癌物质,是对人体具有极大危害的挥发性有机物,其处理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苯系物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其中吸附法被认为是廉价、高效、可行的处理方法.对吸附法处理苯系物的材料进行分类总结,包括碳材料、黏土矿物类、沸石分子筛、二氧化硅气凝胶等.介绍了近几年来吸附法在处理苯系物方面的进展,并结合当下各种吸附材料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中苯含量的操作流程,对汽油中的苯含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相对定量校正因子、样品中添加内标物丁酮的体积、样品的体积、样品中苯与内标物丁酮面积的平均值之比、标准物质苯和丁酮的纯度以及气相色谱自身参数和微量进样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煤的超临界萃取液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昌华 《煤炭转化》1995,18(4):68-74
在半连续装置上,选用几种褐煤、烟煤及乐平煤进行了超临界水萃取液化研究。对反应活性较高的可保煤和乐平煤考察了不同溶剂、不同催化剂、不同温度段及不同压力对萃取结果的影响。对特征煤-乐平煤的萃取物进行了GC/FTIR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以甲苯为溶剂,在400 ̄430℃时萃取率较高,NaOH催化剂可提高萃取物中油含量。乐平煤萃取物主要是苯类、烷烃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7.
正赛默飞世尔科技近日发布测量涂料和胶黏剂中的苯系物及水分含量的解决方案。苯系物是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统称,属于单环芳烃类物质。苯属于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第一类致癌物;甲苯、乙苯、二甲苯在溶剂分类中属中等毒性溶剂;甲苯、二甲苯蒸气长期接触可影响肝、肾等的功能。苯系物主要来源于装修用的油漆、涂料、粘合剂、橡胶、树脂、装饰板材等材料中。与此同  相似文献   

8.
徐昕荣  马瑜璐  朱斌 《广东化工》2010,37(8):155-156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烟用粘合剂中残留的苯系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各种条件对测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4种残留苯系物的线性范围为1~100 m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3.2%,样品的回收率为94%~102%。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测定烟用粘合剂中苯系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陈虹  宗志敏  韩勇  魏贤勇 《煤炭转化》2008,31(1):14-16,20
用四氢呋喃/二硫化碳混合溶剂对义马煤进行了彻底萃取.在超声波辐射条件下用次氯酸钠水溶液氧化所得的萃余煤,用GC/MS对从反应混合物分离所得的水溶液中的苯可溶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苯可溶物中共鉴定出16种有机化合物,其中蒽的含量高达85%,其次是棕榈酸、蒽酮和蒽醌,含量各为3%左右,其他化合物的含量都小于1%.  相似文献   

10.
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和TVOC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苯系物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这两类污染物实验室分析方法作了初步研究.并对杭州市室内苯系物和TVOC污染物浓度分布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单体的盐酸盐合成及其优缺点;阐述了PBO的对苯二甲酸法、对苯二甲酞氯法、三甲基硅烷基化法、五氧化二磷调节法及预聚合法的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简述了PBO的纺丝方法。分析了PBO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其各项性能做了比较;论述了PBO纤维界面改性界面理论及改性处理方法。指出PBO纤维的综合性能优异,应加大PBO规模的生产方法和界面改性研究,实现PBO纤维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活性炭、壳聚糖、明矾和胃蛋白酶对于不同类明胶溶液的澄清作用,初步探索了反应温度、试剂用量及体系pH值对吸附絮凝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它们对降低明胶浊度,提高胶液透过率和脱色程度的影响规律,根据实验结果,找出了这四种方法对不同纯度明胶纯化的有效用量和合适的温度。  相似文献   

13.
The Arrhenius‐type reaction rate parameters for the initiation reactions govern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several energetic ionic liquids (EILs) were determined by numerical techniques. The compounds chosen for this purpose were the energetic 4‐amino‐1,2,4‐triazolium nitrate (4ATN) and 1‐hydroxyethyl‐hydrazinium nitrate (HEHN). The supplementary compounds studied for comparison were 4‐amino‐1,2,4‐triazolium chloride (4ATCl) and ammonium nitrate (AN). The reaction rate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by an evolutionary genetic algorithm (GA) that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species evolution profiles from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generated by confined rapid thermolysis (CRT).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was simulated by applying conservation equations to the condensed and gas phases individually. The optimization module recovered the experimental species profiles with reasonable accuracy for all the compounds studied. The processes govern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se energetic compounds were found to be autocatalytic in nature, and the autocatalytic agents were the strong acids generated by the initial decomposition step.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for the unimolecular decomposition step for 4ATN, HEHN, and 4ATCl were 167–188 kJ mol−1 and 1016 s−1, respectively, similar to previously determined values for AN.  相似文献   

14.
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和硝酸钕分别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表面改性;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PP/HGB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PP/HGB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利用Jeziorny方程对PP和PP/HGB复合材料进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未经表面改性的HGB与PP的界面结合力差,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差。HGB经过KH550和硝酸钕表面改性后,提高了与PP的界面黏结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并且经过KH550和硝酸钕表面改性的HGB可以小幅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但降低PP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15.
GC-MS联用技术分析厚朴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小珍  蒋军辉  徐小娜  彭翔 《应用化工》2012,41(2):352-357,359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对湖南和四川两个产地的厚朴(分别简称湘朴和川朴)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共定性出111种挥发油化学成分,湘朴为89种,川朴为88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含量的87.74%和92.72%,共有组分66种。厚朴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醇及其同分异构体。湘朴与川朴挥发油中,α-桉叶醇的含量分别为7.91%和13.34%,β-桉叶醇的含量分别为23.88%和15.75%,γ-桉叶醇的含量分别为10.60%和9.68%。湘朴和川朴挥发油成分中含各自的特有组分,分别为23种和22种。二者挥发油成分在化合物含量和种类上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动态水力旋流器的结构、操作原理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对比分析了动态水力旋流器与静态水力旋流器在处理含油污水方面的不同利弊,总结了动态水力旋流器的主要结构特性、操作特性及分离性能,并归纳了动态水力旋流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香料烟中关键组分的制备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碱分离法制备土耳其香料烟中烟草关键组分。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烟叶碎片以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以φ(乙醇)=95%的水溶液回溶后再以乙酸乙酯复溶,过滤后滤液以w(硫酸)=5%的水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处理即得土耳其香料烟关键组分。对关键组分进行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酸性组分的酸值(77.8)明显高于中性组分(19.0),其中的重金属元素Pb和As均在国家食品安全范围之内;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相对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酸性组分共检测到55种成分,其中酸类28种,占峰面积的77.78%,十六酸占峰面积的48.24%;中性组分共检测到72种成分,其中酸类占峰面积的13.03%。两者成分上差别较大。进行卷烟添加评吸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组分使卷烟烟气柔和细腻,增强陈烟香,明显改善口感;中性组分增加卷烟甜润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Navisworks在新建涂装车间规划中的应用:使用数据整合将各专业的三维模型整合成完整的涂装车间模型;利用实时漫游进行浏览;利用校审工具进行测量,发布评审意见,制作漫游动画;利用干涉检测寻找干涉点,并生成报告反馈给专业部门修改。该软件的使用预防了各专业设备间干涉或不匹配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咔唑酮制药废液中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论述了制约废液提取锌盐的影响因素和操作方法.试验了不同氧化剂对废液中的有机物处理的氧化能力及其效果,研究了次氯酸钠的用量、加热温度及溶液pH值对氯化锌产品质量和产率的影响,探讨了降低氯化锌产品中碱式盐含量的操作方法,确定了次氯酸钠氧化制药废液中的有机物及制取氯化锌的工艺流程及控制条件,对于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性能及其与其他橡胶共混的研究进展,阐述了TPI的结晶特性和硫化特性,结合共混胶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其疲劳性能提高的原因,展望了TPI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