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成膜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增塑剂(甘油)、还原剂(Na2SO3)、交联剂(TG酶)对膜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最佳处理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5.0%、甘油1.5%、Na2SO3 0.1%、TG酶0.2%,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对膜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甘油含量,Na2SO3和TG酶的浓度对膜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成膜工艺及保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利用大豆分离蛋白(SPI)和甘油、亚硫酸钠、葡萄糖及果胶的复合制备出具有一定机械性能和阻湿性的可食性膜,同时测定其理化特性,得到较好的配方和工艺,并对其保鲜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对其与甘油制膜的成膜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大豆分离蛋白与甘油的比例、成膜pH值及其成膜温度对保鲜膜的各项性能-透水率、透光率、断裂应力、延伸率,及水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蛋白与甘油比例增大膜性能先达到最大然后下降。成膜温度与膜性能正相关。pH值必须远离6,但pH值高于9时膜性能没有显著提高颜色却显著变黄。综合分析得出最佳成膜大豆分离蛋白与甘油的比例为2.5∶1,pH值为8,温度为95℃。  相似文献   

4.
玉米蛋白膜是一种绿色包装,它具有良好的阻气性、阻油性、保香性、防湿性和防紫外线性,因此我们开发玉米蛋白膜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玉米醇溶蛋白的成膜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在80%乙醇中溶解效果良好,在40℃恒温条件下,可以在光滑的不锈钢板上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可食性薄膜。此外,添加油酸与甘油可以对膜的透明度与抗张强度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5.
可食性玉米醇溶蛋白成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玉米蛋白膜是一种绿色包装,它具有良好的阻气性、阻油性、保香性、防湿性和防紫外线性,因此我们开发玉米蛋白膜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玉米醇溶蛋白的成膜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在80%乙醇中溶解效果良好,在40℃恒温条件下,可以在光滑的不锈钢板上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可食性薄膜。此外,添加油酸与甘油可以对膜的透明度与抗张强度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6.
大豆分离蛋白成膜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成膜基质,研究了单宁、可溶性淀粉、微波、超声及干热处理对SPI膜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SPI成膜工艺,结果表明:单宁与可溶性淀粉可极显著(P<0.01)降低膜的透光率、水溶性、氧气及水蒸气透过性,可溶性淀粉可极显著(P<0.01)提高膜的抗拉伸强度;微波与超声处理可极显著(P<0.01)降低...  相似文献   

7.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在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上正发生较大变革,其中,可食性包装材料的研究特别引人注目。本文简单介绍了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膜的成膜机理、营养特性、机械特性、透气特性等,并综述了国内外在改善膜的应用特性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8.
可食性复合蛋白成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和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的制备,分析甘油添加量、pH值、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可食性复合蛋白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透光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以综合平衡法分析确定了大豆分离蛋白和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的优化制备条件:甘油添加量0.20 mL/g,pH 8,水浴温度80 ℃,水浴时间50 min.  相似文献   

9.
可食性大豆复合蛋白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食性大豆蛋白膜是指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添加增塑剂、交联剂等物质,通过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薄膜。与合成包装材料相比,可食性膜能被生物降解,无污染,还可以作为食品风味料、营养强化剂的载体。文中以大豆分离蛋白、瓜尔豆胶、硬脂酸为基质,制备复合型可食性膜。研究结果表明:水与乙醇的体积比、瓜尔豆胶含量、硬脂酸含量对复合膜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制备大豆蛋白复合膜技术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5.0%,水与乙醇体积比为80∶20,瓜尔豆胶加量为0.25%,硬脂酸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10.
还原剂影响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还原剂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 (SPI)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还原剂可明显提高SPI膜的抗拉强度 (TS) ,降低水蒸气迁移系数 (WVP) ,但伸长率 (E)有所下降。添加还原剂的SPI膜在 pH 7时机械强度和阻隔性最好 ,其中添加半胱氨酸的SPI膜 TS最大 ,为14.4 8MPa ,WVP最小 ,为 4 .6 1g·mm/m2 ·d·kPa  相似文献   

11.
大豆分离蛋白在成膜后的营养特性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仕益  郭乾初 《食品科学》2002,23(4):139-142
采用胃蛋白酶和2,4,6-三硝基苯磺酸分别测定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随成膜溶液的pH升高而下降,并因一些增加蛋白交联的物质如单宁、阿魏酸和过氧化氢的添加而降低。蛋白膜的机械性与膜蛋白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存在一定负相关,即机械性能较强的膜,其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较低。不过,玉米淀粉似乎是个例外,它在改善机械特性的同时,也保持了大豆蛋白膜的营养。由于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成膜后,其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下降,因此将大豆蛋白膜称为生物可降解膜似乎比称作可食性膜更科学。  相似文献   

12.
13.
摘要: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性质,制备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的O/W乳液膜,采取单因素实验法比较O/W乳液膜与SPI膜的差异性,探究不同SPI质量浓度(20、30、40、50和60 mg/mL)对O/W乳液膜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O/W乳液膜的遮光性、机械性能、耐水性及热稳定性要优于SPI膜。随着SPI质量浓度的增加,O/W乳液膜的拉伸强度随之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蛋白质量浓度为60 mg/mL时,O/W乳液膜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为7.19 MPa,比蛋白膜的抗拉强度高出3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对O/W乳液膜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乳液膜的Tg为100 ℃,且红外光谱中酰胺Ⅲ带和1630 cm-1峰值发生了变化,表明共混组分之间的作用力增强,蛋白质形成了致密且稳定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大豆分离蛋白可食膜的生产工艺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赟彬  江娟 《食品科学》2012,33(6):100-104
选用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以卡拉胶添加量、甘油添加量、pH值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做正交试验,得到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基数,卡拉胶添加量8%,甘油0.4mL/g,料液比1:15(g/mL),调节pH值到7.0时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性能最佳。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水溶性为32.7%,水蒸气透过系数为2.348g ·mm/(m2 ·h ·kPa),抗拉强度为7.192MPa,断裂伸长率为128.1%。最佳膜的电镜分析结果:大豆分离蛋白分子在膜上的分布较均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膜的阻水性能,可以采用均质等方法加以改进,使大豆分离蛋白分子更好的分散在膜的表面,从而使膜具有更强的阻水性。  相似文献   

15.
乳化剂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可食性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11种乳化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抗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O_2透气量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蜂蜡和斯潘20对大豆分离蛋白膜具有最佳改善效果.进一步研究这两种乳化剂单一添加及复合使用时对膜综合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膜表面接触角、成膜溶液中巯基及二硫键数量优化乳化剂使用量,最终获得复合使用两种乳化剂时,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改善效果明显,其添加量为蜂蜡0.0845%,斯潘200.506%,甘油1.335%.  相似文献   

16.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制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成膜主料,添加增塑剂甘油、还原剂Na 2SO3制备大豆分离蛋白膜,研究了其实验室和工业化制膜工艺及其参数.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实验室制膜工艺参数为:大豆分离蛋白加水溶解,加热,同时采取桨式搅拌,搅拌速度为180r/min,加0.06%食用消泡剂对膜液进行消泡,在涂有0.05ml/100cm 2吐温80的不锈钢板上刮板成膜,在60℃下热风干燥2.0h,均湿,揭膜,贮存.工业化制膜工艺参数为:大豆分离蛋白在夹层锅中加水溶解,加热,同时搅拌,搅拌速度为30r/min,在紫铜带上成膜,紫铜带转速为1.5r/min,烘缸中通入蒸汽加热,蒸汽压力为0.25MPa(表压),卷膜,包装,贮存.该工艺已中试成功,可扩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大豆蛋白(SPI)膜为对象,从吸附动力学和水分吸附等温线研究了蛋白膜的水分吸附特性.SPI膜水分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受到所处相对湿度(RH)条件和增塑剂含量的影响.相对湿度和增塑剂含量越低,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TGase改性明显降低了蛋白膜的水分吸附速率及达到平衡的水分含量.SPI膜水分吸附等温线数据能很好地与GAB模型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