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高膨胀止血材料经前鼻孔鼻腔深部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方法 36例鼻腔深部出血患者,应用高膨胀止血材料上下重叠,经前鼻孔填塞到鼻腔 后端封闭后鼻孔,鼻腔前端膨胀止血材料未压迫部分用碘仿凡士林纱条封闭,观察其疗效。结果 36例鼻腔深部出血患者,经本方法处理后,32例患者成功止血,4例患者治疗失败后经全麻鼻内镜下填塞止血成功。结论 高膨胀止血材料经前鼻孔鼻腔深部填塞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肾转移癌误诊为鼻腔海绵状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0岁。2年前左鼻间断出血,量少,每次到医院填塞止血。1年前在我科诊为鼻腔海绵关血管瘤,鼻内镜下行鼻腔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检确诊鼻腔海绵状血管瘤。2月前再次左鼻出血,以鼻腔海绵状血管瘤复发收入院。检查:外鼻无畸形,左侧中鼻道内淡红色新生物,质软,表面有伪膜。CT示左侧鼻腔内均质密度增高影(图1),  相似文献   

3.
例1男,61岁。因反复在鼻出血10年,加重2个月,于1986年2月15回收入院。自1976年初起,无明显诱因发生左鼻出血,量少,经冷水敷颈项,出血可自行停止。1978年9月突然左鼻出血不止,经鼻腔填塞后出血停止,但鼻腔填塞物不能拔除,在地方医院住院半年,经鼻腔填塞及对症处理,好转出院。1979年下半年又复发大出血,在湖医附二院住院6个余月,经结扎左上唇动脉,出血停止出院。出院后因常有鼻出血曾多次住院治疗,1985年12月又因鼻出血住院,查血色素为50g/L,给予输血,输血左鼻大出血,反复鼻腔填塞无效,经地方医院转本院治疗。家族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电凝止血的疗效,探索鼻内镜术后鼻腔不填塞或少填塞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术后采用电凝止血的7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止血疗效。结果 73例患者中,47(64.38%)例患者经电凝止血后,术腔无出血;17(23.28%)例患者术腔仍有渗血,加用止血纱布覆盖后,血止;9(12.32%)例患者有活动性出血,加用纱条填塞后,血止。结论鼻内镜术后电凝止血的疗效确切,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治疗老年人鼻腔后段出血三种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管栓塞术、鼻内镜下止血、鼻腔填塞3种方法治疗老年人鼻腔后段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鼻腔后段出血的老年患者105例分为3组,分别用血管栓塞术、鼻内镜下止血、鼻腔填塞治疗.观察出血情况,治疗后反应及有无复发.结果血管栓塞术较其它两种方法止血彻底,患者反应轻,复发率低.结论血管栓塞术治疗老年人鼻腔后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鼻腔填塞和鼻内镜下止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双极射频联合鼻腔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探讨治疗鼻腔深部出血更为完善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6月~2010年6月利用鼻内镜下双极射频联合鼻腔微型填塞治疗出血部位明确的鼻腔深部出血79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9例鼻腔深部出血,一次性治愈76例,术后患者痛苦小,随访1个月未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双极射频联合鼻腔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视野清晰、定位准确、止血可靠、患者术后痛苦少,是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1岁。左侧进行性鼻塞1年于2004年7月25日入院。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于同年7月28日在表面麻醉下行左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乳胶指套内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置于鼻前庭前端结扎后固定防止向后滑脱。予全身抗炎止血治疗。术后3d取除填塞物,见左鼻前庭充血、糜烂,遂用红霉素眼膏每日涂布,术后5d治愈出院。术后2个月复诊,见鼻小柱左侧、左鼻尖隐窝前缘瘢痕形成,鼻前孔轻度狭窄。  相似文献   

8.
三种鼻腔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手术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三种鼻腔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8月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5例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男49例,女26例,平均42 岁。Ⅱ型2期36例,Ⅱ 型3期21例,Ⅲ型18例。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行Messerklinger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随机予以凡士林油纱条、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瑞纳凝胶快速止血材料中的一种填塞鼻腔,每组25例,48~72?h后取出填塞物,观察患者鼻痛、头痛的程度及取出填塞物后的渗血情况,判断疗效。结果:凡士林油纱条组80%的患者出现鼻痛、头痛等症状,64%的患者抽出鼻腔填塞物后有渗血;瑞纳凝胶快速止血材料组60%的患者出现鼻痛、头痛等症状,12%的患者抽出鼻腔填塞物后有渗血;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组44%的患者出现鼻痛、头痛等症状,24%的患者抽出鼻腔填塞物后有渗血;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鼻腔填塞材料中凡士林油纱条疗效可靠,价格低廉,但痛苦明显;Merocel 高分子止血棉、瑞纳凝胶快速止血材料止血效果好,痛苦小,但价格略昂贵,临床应用中可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9岁。因车祸后反复左鼻腔出血半年余,于2006年9月21日入院。2006年2月骑摩托车摔倒,左侧头面部着地,当即昏迷约2h,双侧鼻腔出血凶猛,量多(具体不详),在当地医院行鼻腔填塞后出血停止,醒后感头部剧痛,左眼视物不清。头颅CT检查示:蝶窦、筛窦内见低密度软组织影,疑有蝶窦骨折,给予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1周后头痛缓解,伤口愈合出院,但左眼视物仍不清,伴后吸性痰中带血。出院2个月后,患者反复出现左侧鼻腔出血,出血量不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翼腭管内阻滞麻醉在鼻后部止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后部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一般都需鼻腔填塞压迫止血。为减轻患者在填塞时的痛苦,查清出血部位,我们在行鼻腔填塞前,先经口腔翼腭管内阻滞麻醉及药物压迫阻断供血血管,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45~69岁。均排除血管瘤、恶性肿瘤所致鼻出血。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35例。本次鼻出血发作行1次填塞压迫止血者33例(80.5%),2次者8例(19.5%)。2操作方法患者头后仰,大张口,注射针(5号牙科针头)从对侧尖牙与第一双尖牙之间往上、后、外方向,在腭大孔标志前方刺入腭粘膜进入孔口,然…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反复左鼻堵、鼻痛10个月”入院。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持续性鼻堵、鼻痛,症状下午明显,逐渐加重并出现左侧脓涕,偶有涕中带血,左侧头痛、溢泪、牙痛。8个月前于当地肿瘤医院就诊,诊为“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并行全麻下“左鼻侧切开鼻腔肿块切除术”,术后鼻堵、鼻痛、头痛、牙痛症状有所缓解。6个月前上述症状又出现,并再次于当地医院行“鼻内镜手术”,术后病理提示:左鼻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复查见鼻腔肿块反复生长、速度快,于局麻下清理术腔8次仍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5岁,因左鼻反复出血2h入院.入院后给予左侧前鼻孔填塞后左鼻出血停止.查体:患者脸色土黄,贫血貌,精神状态尚可,血压200/120 mmHg,左侧鼻腔填塞完好,无渗血,右侧鼻腔通畅,无出血.追问病史,患者自诉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史,仅于10余年前行阑尾切除术.入院后给予测血压2次/d,舌下含服卡托普利25 mg及口服依那普利10 mg降压,降压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止血绫浸片与膨胀海绵联合在治疗血液病鼻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09-01-2011-02期间血液病鼻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均经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治疗组应用rb-bFGF止血绫浸片联合膨胀海绵行前鼻孔填塞止血治疗,对照组应用凡士林纱进行鼻腔填塞。每例患者均对填塞后鼻腔疼痛评分和止血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止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填塞后再出血率、填塞不同时间鼻腔疼痛程度,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吸收性止血绫浸片联合膨胀海绵止血效果确切、创伤小、拔出填塞时鼻腔再出血发生率低且鼻腔填塞痛苦少,适合血液病鼻出血的局部填塞治疗。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 ,4 0岁。右侧鼻腔反复出血 10年。病初 ,右鼻腔经常间断性出血。触动鼻部或擤鼻时 ,极易发作 ,且出血量较多 ,但以棉球填塞鼻腔可止血。近 5年来 ,鼻尖区逐渐呈球形隆起 ,右侧鼻背出现搏动性团块状物 ,右眼眶内侧亦有明显血管搏动。每逢屏气用力 ,鼻出血发作时 ,出血量多、色鲜红 ,且不易自止。经多次鼻填塞止血治疗 ,未能控制出血频繁发作。 1周前 ,右鼻腔突然大出血。经当地作鼻填塞及输血处理之后 ,仍出血不止 ,遂急诊转入我院。当晚 ,右鼻腔突然再发大出血 ,量约 5 0 0ml。经紧急右鼻腔加压填塞凡士林纱条后 ,出血停止。同时予以…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38岁 ,于 1年前骑摩托车撞伤头部致脑挫裂伤、颅底骨折、左眼失明 ,收入我院脑外科治疗 ,但左眼视力至今无好转 ;半年来双侧鼻塞 ,进行性加重 ,双侧鼻腔反复出血 ,其出血次数逐渐频繁 ,出血量随时间逐渐增多。入院检查 :左眼球前凸 ,无光感 ,双侧鼻后孔可见暗红色新生物及凝血块。鼻窦CT报告 :鼻腔鼻窦息肉。病理报告 :黏膜慢性炎症伴部分区域出血、变性坏死。入院诊断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鼻息肉。入院后全身麻醉下行左鼻侧切开术 ,术中见新生物下方附以大量凝血块 ,在吸除凝血块时突然大量出血 ,即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 ,并请脑外…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直视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更为完善的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50例门诊非外伤、前鼻镜检查未能窥见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下检查并针对出血点选择性局部处理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0例患者采取鼻内镜直视下通过微填塞、激光、微波、高频电凝器等手段止血,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术后门诊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直视下选择局部处理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疗效肯定、优点明显,是治疗鼻深部出血有效、快捷、微创、值得普遍推广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鼻腔狭窄、出血位置隐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98年5月至1999年6月对39例鼻出血 病人采用鼻内窥镜直视下吸引点压止血法治疗,避免用油纱条的广泛填塞,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用1%的卡因棉片鼻腔内表面麻醉,鼻内窥镜直视下用吸引器将血液吸净,见出血点后,用吸引器头压住出血点约1分钟,血止。2例行2次点任完全止血,填塞与点压都是压迫止血,而填塞面积广,出血点受压力小,又影响静脉回流,有时又加重出血。鼻腔填塞容易使病人头痛,时间长,有时填塞不准确,继续出血。若患者有高血压,因填塞而致血压继续升高。吸引点压止血,具有准确、快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讨论眼动脉分出筛前动脉后伴随筛前神经同行,经过眶内壁筛前孔进入颅前窝,然后经筛板上部向前行走,同时分出小分支,分布于硬脑膜、额窦及前组筛房,后穿过鸡冠小缝进入鼻腔,分布于鼻中隔前上份及鼻腔外侧壁前上份.本组患者出血量多且病史长,所以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入院后因鼻出血较凶涌,当时难以明确出血部位即行多次鼻前孔或鼻后孔填塞,并用止血药及抗生素治疗,但仍有阵发性出血,而后经鼻腔顶部明胶海绵填塞后出血止.1例出血时间较短,仅0.5d,直接来院就诊,经吸引器吸除鼻腔内血液后,见血液自鼻中甲前端上方向下流淌,填塞明胶海绵后未再出血.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2岁。1987年7月10日因鼻口出血不止就诊。检查:双侧鼻腔内充填污秽树叶,除去后未见出血点,后鼻孔镜下见左侧鼻后孔处出血不止,出血点不清。即行左侧鼻前、后孔填塞,同时给予补液及抗生素预防感染。24小时后取出填塞物出院。1周后复诊,诉仍有少量鼻出血且张口受限。口腔科会诊建议针灸。次日,患者牙关紧闭,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呈“苦笑”面容伴角弓反张。外科会诊,拟以破伤风  相似文献   

20.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常规前鼻镜检查无法探查到出血部位的,或经前、后鼻孔填塞无效的鼻出血即难治性鼻出血,临床上处理起来较为棘手。而下鼻道穹隆部出血是难治性鼻出血最多见的情形之一,因其出血灶位置深在隐蔽,填塞物不易压迫到位,往往止血效果不佳;多次填塞可造成鼻腔黏膜损伤,而且鼻腔填塞对患者心理、生理上均伤害较大,尤其后鼻孔填塞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急性中耳炎、急性鼻一鼻窦炎、鼻部损伤、低氧血症、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对老年患者更具危险性。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并进行治疗已成为一种常规方法。我院2005-O1-2013-01门诊及住院的2200例鼻出血患者中,有98例患者经鼻内镜下探查明确出血灶位于下鼻道穹隆部,同期进行射频止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