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和口服右旋糖酐铁分别联合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贫血的患者分为两组,静脉组应用蔗糖铁注射液,口服组应用右旋糖酐铁片.两组均联合应用EPO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静脉组Hb、Hct、SF及TSA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而且Hb、Hct、SF、TSAT水平也明显高于口服组,而口服组患者的Hb、RBC、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无明显的差异.结论:与口服铁剂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可更好地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的功能性缺铁,增加铁储备,提高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用铁剂蔗糖铁和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维铁缓释片分别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 P O)联合应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尿毒症、肾性贫血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1组、2组,三组均联合EPO治疗,EPO使用方法,3000IU/次,3次/周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静脉组给予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口服1组给予琥珀酸亚铁口服,口服2组给予维铁缓释片(每片含硫酸亚铁525mg)口服,疗程均16周.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静脉组和口服组血红蛋白(H 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均较治疗前提高,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口服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有效地纠正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提高EPO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比较蔗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结果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肾性贫血者77例,静脉给药组40例,口服铁剂组37例,除口服组血红蛋白(Hb)均值(90.34 g/L)高于静脉组(84.31 g/L,P<0.05)外,两组年龄、性别、身高、干体重等基础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两组均有升高,静脉组Hb、HCT比口服组升高更显著(P<0.001),且Hb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该组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治疗后均升高(P<0.001),且升高幅度大于口服组(P<0.001);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王红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121-122
目的 探讨静脉铁剂蔗糖铁和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分别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48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行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静脉组:每周2次透析时从透析管路静脉端将蔗糖铁100mg+10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口服组:100mg,3次/d,两组患者观察12周;均同时使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方法,3000IU/次,3次/周,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而静脉组升高幅度显著于口服组(P<0.01),两组患者应用EPO的剂量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而静脉组减少明显,静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组.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提高EPO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和口服右旋糖酐铁分别联合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贫血的患者分为两组,静脉组应用蔗糖铁注射液,口服组应用右旋糖酐铁片。2组均应用EPO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静脉组Hb、Hct、SF及TSA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而且Hb、Hct、SF、TSAT水平也明显高于口服组,而口服组患者的Hb、RBC、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口服铁剂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可更好地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的功能性缺铁,增加铁储备可提高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用铁剂蔗糖铁(铁泰)和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分别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46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行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静脉组第1周将蔗糖铁100mg透析结束时缓慢推注,3次/周,第2周以后每次用蔗糖铁100mg,2次/周,方法同上,直至完成补铁总量。口服组选取23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联合EPO治疗,EPO使用方法,3000IU/次,3次/周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结果]治疗后静脉组和口服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及红细胞压积(Hc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结论]蔗糖铁治疗有缺铁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其升高Hb、SF及Hct的作用比琥珀酸亚铁更快,上升幅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作为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朱征西 《广西医学》2012,34(4):447-450
目的 观察蔗糖铁联合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肾性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各18例,两组均给予EPO皮下注射,静脉组加用蔗糖铁100 m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于透析结束前30 min静滴,2次/周,直至完成总补铁量,以后每月用蔗糖铁100 mg维持.口服组加用富马酸亚铁颗粒200 mg,3次/d口服.两组均观察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Hb、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静脉组疗效好于口服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P<0.05).结论 蔗糖铁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MHD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效果,分析适合需补充铁剂的人群。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组)与口服铁剂组(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IU/kg。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蔗糖铁100~200mg,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治疗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组,且治疗费用降低,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且铁缺乏的需长期补铁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静脉用铁剂蔗糖铁(维乐福)和口服铁剂右旋糖酐铁分别与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4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静脉组20例,第1周将蔗糖铁20 mg溶于0.9%生理盐水200 ml中透析,以30~60滴/min缓慢滴入,每周2次,第2周以后每次用蔗糖铁100 mg,每周2次,方法同上,直至完成补铁总量。口服组20例,选取20例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口服右旋糖酐铁100 mg,每日3次。联合EPO治疗,EPO使用方法,6 000 U/次,每日1次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结果:治疗后静脉组和口服组血红蛋白(Hb)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结论:蔗糖铁治疗有缺铁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其升高Hb的作用比右旋糖酐铁更快,上升幅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作为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分别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肾性贫血的患者分成两组,静脉组应用蔗糖铁注射液,口服组应用琥珀酸亚铁片,两组均同时用EP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及第8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铁蛋白(SF)、转铁饱和度(TSAT)、EPO用量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出现。结果:治疗后Hb、HCT、血清铁、SF、TSAT两组均有升高,静脉组比口服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静脉用铁剂蔗糖铁(森铁能)、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片(速力菲)分别与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36例,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及口服琥珀酸亚铁片进行补铁治疗,治疗时间为5周,观察时间共8周.治疗前,两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维持血液透析时间、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都合并使用同等剂量rHuEPO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时,静脉组Hb和口服组Hb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而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两组SF和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而静脉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总有效率静脉组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静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36,0%)明显低于口服组(15/36,41.7%).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有效纠正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提高铁利用率及rHuEPO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脉铁剂蔗糖铁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行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蔗糖铁和促红素组.蔗糖铁组:每周2 次透析时从透析管路静脉端将蔗糖铁100mg+15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促红素组:单用促红素治疗贫血.EPO 使用方法,6000IU/次,1-3 次/周,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Hct、血清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而静脉组升高幅度显著于促红素组(P<0.01),两组患者应用EPO 的剂量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而静脉组减少明显,静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组.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提高EPO 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蔗糖铁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正启 《海南医学》2008,19(5):79-80
目的比较静脉用铁剂蔗糖铁(森铁能)和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分别与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6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静脉治疗组和口服对照组,治疗组18例,根据公式计算总补铁量,应用蔗糖铁进行补铁治疗。对照组18例,口服琥珀酸亚铁(速力菲)100mg,每日3次。两组均联合EPO治疗6周,EPO使用方法,3000U/次,每周2次皮下注射。结果治疗后静脉组和口服组血红蛋白(Hb)均较治疗前提高,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静脉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补铁,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静脉用铁剂蔗糖铁(静脉组)和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口服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静脉组与口服组各20例均给予EPO3000IU/次,3次/w,皮下注射,疗程8周。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式计算总补铁量,静脉组将蔗糖铁10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48mL于血液透析后缓慢微泵,2次/w,直至完成补铁总量。口服组口服琥珀酸亚铁100mg,3次/d,直至完成补铁总量。结果治疗后4周及8周静脉组Hb、Hct及SF均高于口服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不良反应静脉组1例,口服组5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口服琥珀酸亚铁联合EPO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规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组每周给予0.9%生理盐水100 mL+铁剂(科莫非)100mg静脉滴入,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Hb、HCT、RBC、SF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有效地改善贫血症状,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与口服硫酸亚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蔗糖铁组和硫酸亚铁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治疗后蔗糖铁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高于硫酸亚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蔗糖铁组副作用发生少。结论:与口服硫酸亚铁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更有效补充肾性贫血所需的铁剂,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Hct、SF、TSAT等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9%)显著低于对照组(7.35%),P<0.05.结论 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肾性贫血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蔗糖铁组(治疗组)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组(对照组),两组均同时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观察患者治疗8周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上升幅度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均有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较口服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肾性贫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比较蔗糖铁注射液和多糖铁复合物在治疗肾性贫血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静脉补铁组(蔗糖铁组)33例和口服补铁组(多糖铁复合物组)29例,两组同时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皮下注射,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静脉组显著性高于口服组(P〈0.05)。总有效率静脉组为81.8%,口服组为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明显高于口服补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硫酸亚铁片分别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HD)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40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静脉组:应用蔗糖铁针剂100 m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每周2~3次静脉滴注;口服组:口服维铁缓释片(每片含硫酸亚铁525 mg),1片/次,1次/d,同时联合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6 000~9 000 u/周,皮下注射。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但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不良反应低于口服组。结论: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其升高Hb、SF及Hct的作用比口服补铁更快,上升幅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肾性贫血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