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电能质量的分析,设计了基于DSP和CPLD的电能质量检测装置,完成对电网信号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由于非同步采样造成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的误差,采用同步采样的实现方法.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采用基于加窗插值的FFT算法分析电力系统谐波,并对算法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能质量的分析,设计了基于DSP和CPLD的电能质量检测装置,完成对电网信号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由于非同步采样造成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的误差,采用同步采样的实现方法.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采用基于加窗插值的FFT算法分析电力系统谐波,并对算法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准确检测是提高电能质量的前提。针对传统采样方法中采样数据量大、采样时间较长以及压缩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重构,首先证明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稀疏性满足压缩感知的必备条件;采用自适应测量矩阵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数据进行压缩采样,同时,采用谱投影梯度实现了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精确重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压缩感知恢复算法不但可以降低采样数据量和压缩复杂度,其重构误差小,压缩性能指标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能质量谐波检测时,非同步采样会引起频谱泄露和谱间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电网电能质量远程监测系统。本系统采用硬件锁相同步频率跟踪技术,对三相电压、电流进行同步采样,减少频谱泄露和谱间干扰,采用FPGA片上FFT IP核实现256点的谐波运算,同时利用SOPC技术嵌入Nios Ⅱ软核处理器读取有效值和谐波运算结果,通过Marvell88E1111以太网络芯片把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对数据进一步处理与显示,进而达到对电能质量参数远程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相对传统单片机测量电能质量存在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新型DSP和ARM技术,结合高速路A/D模数转换器、双口RAM等硬件技术并结合软件算法,组成的电能质量监测仪实现了对电能质量的采样测量及分析,得出了电能质量的综合实验数据,并通过样机安装在电厂、供电部门使用,运行可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交流电参数的同步采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电力参数交流同步采样的定义和非同步采样产生的原因,对同步采样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这些实现方法的特点,阐明在实际应用中应针对测量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采样技术及相关算法进行数据处理,以提高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FPGA的多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数据采集系统在电能质量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硬件原理框图;并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化的分析,讨论了影响同步采样性能的因素.实际应用证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系统能有效地完成多路同步高速数据采集任务.  相似文献   

8.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控机、数据采集卡和网络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着重介绍了基于同步采样原理的数据采集卡的原理及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谐波、电压闪变等与电能质量有关的参数计算方法,简述了基于 Web的数据库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电能质量监测的精度和速度,设计了以FPGA为处理控制核心的监测装置.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信号采集单元、通信单元、电源单元等.软件方面,在FPGA上定制了NIOS II的嵌入式核心,优化了数据并行处理流程,在FPGA芯片内构建锁相倍频模块和FFT谐波分析算法模块,实现了对电能质量数据的同步采样和分析.测试表明,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和实时性能好的特点,符合国家关于电能质量监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结合数据采集系统在电能质量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硬件原理框图;并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化的分析,讨论了影响同步采样性能的因素.实际应用证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系统能有效地完成多路同步高速数据采集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需要对系统中的异常数据进行检测辨识与调整。在数据挖掘领域,模糊C均值聚类法(FCM)在处理小量低维的数据挖掘时是有效的,但是面向电力系统的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时要处理大量、高维的数据,这样FCM算法在时间性能上难以令人满意。本文基于采样技术对FCM算法进行改进,利用遗传算法对聚类结果进行优化,利用一种新的基于遗传优化的采样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FGO(Fuzzy FCM with Genetic Optimization),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实时动态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主导模式识别的抗噪性,提出一种FFT结合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加窗插值FFT算法求解各振荡模式的频率及其能量权重;然后利用神经网络分段逼近低频振荡信号,根据相邻两段的幅值变化求解衰减因子;最后拟合求出低频振荡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可靠、准确地识别低频振荡主导模式,与Pro...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基于FFT的电网谐波检测算法的原理;研究了用于减小同步采样误差的加窗插值FFT法和线性内插软同步采样法,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均可以有效的减小电网谐波检测中的同步采样误差。  相似文献   

14.
一种自适应变步长的功率控制技术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自适应变步长的功率控制算法。在此算法中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功率控制比特格式自动调整功率控制步长,然后与固定步长功率控制进行比较,可以更好的克服信道衰落所带来的影响。由于对接收功率测量的精确程度决定了功率控制的效果,因此在功率控制机制中功率测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提出了基于稀疏采样与差分演化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高频振荡抑制技术,以快速恢复系统平稳供电能力。构建了模块化电平换流器(MMC)高频阻抗模型,获得了链路时延对交流系统高频阻抗特性的影响,以及输电线路参数变化的联合效应。通过A/I转换器,基于差分演化的匹配跟踪算法,实现了高频阻抗信号的稀疏表示,降低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高频阻抗信号的采样率,合理设定附加RLC二阶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品质因数、补偿容量参数,可以抑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高频振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高频振荡抑制后电压信号可快速恢复正常,抑制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6.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我国配电网的普遍接线方式,故障选线技术日益受到重视.SVD算法(矢量奇异值算法)在理想条件下分析故障分量时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在低信噪比,小角度条件下.SVD算法的分辨能力的不足使得分析结果不明显.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VD算法的改进算法CSVD法,利用改进后的算法进行数据采样,对矩阵进行修正,根据不同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波形相似度及利用模极大值法计算经CSVD算法转换后的零序电流信号,利用各转换后的信号的首波头极性识别故障线路。通过PSCAD和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该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虚拟仪器测量电力系统谐波的精度,研究了电力系统谐波测量非同步采样加窗插值算法的原理,给出了用LabVIEW系统实现该算法的具体程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用LabVIEW实现该算法准确性高,实现方便,能快速地在普通PC机上完成信号的频谱分析.  相似文献   

18.
提出基于虚拟中心数据库的多数据源综合智能电力系统动态监视平台,该平台基于虚拟中心库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界面统一和数据共享,而不需对数据进行大量的转移和复制;采用考虑电力系统数据特点的高效无损数据压缩技术,提高平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存储和处理能力.并以该平台为基础开发基于PMU动态测量数据的各种电力系统监视和分析应用功能,主...  相似文献   

19.
在多用户OFDM系统中,为满足用户的服务质量要求并降低算法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QoS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将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算法分开进行,给出了基于QoS的子载波分配方案,并将用户分为VIP用户和普通用户,对两种用户分别采用不同的功率分配算法,在保证VIP用户达到所需要速率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普通用户的速率要求,使MU-OFDM系统成为一个具有服务质量保障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保证了VIP用户和普通用户的性能指标,又降低了算法的整体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20.
控制系统中任务的调度不仅影响系统的资源利用率,而且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是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分析了周期性实时任务,并给出了任务模型.基于此,采用了EDF调度算法,给出了任务的可测度性条件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与任务的采样周期和控制延迟之间的关系,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由于采样周期和控制延迟之间存仵相互影响,为此采用了浮点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采样周期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为了加快收敛速度和不陷入局部极值,采用了排序选择算法、算术交叉算子和非一致变异算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遗传算法,在保证系统中任务实时性的条件下,可以显著地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