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中TGF-β1、Smad2、Smad4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分别使用血管紧张素Ⅱ(1×10-5mol/L)及血管紧张素Ⅱ(1×10-5mol/L)联合丹参酮ⅡA(25μg/ml)干预48h,分别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TGF-β1、Smad2、Smad4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血管紧张素Ⅱ上调肝星状细胞TGF-β1、Smad2、Smad4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1),而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在肝星状细胞中的这种诱导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P0.01)。结论:丹参酮ⅡA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对肝星状细胞TGF-β1/Smads通路的调控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转归,几乎能发生在身体的每个组织器官。纤维化以过多的细胞外基质沉积为特征,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乃至死亡。关于器官纤维化的研究很多,但其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上皮间质转化(EM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组织器官纤维化形成机制研究中备受关注。该文就EMT、TGF-β1、AngⅡ与各器官纤维化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予以综述,以更全面地认识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曾伟杰  陈灿  黄石安 《医学综述》2008,14(3):332-334
血管纤维化,作为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表现在过量的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导致血管管腔直径缩小及动脉管壁增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调节因子,参与了包括高血压、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TGF-β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关系密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作为TGF-β下游因子参与了其介导的纤维化。AngⅡ及CTGF阻断剂显示出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深入了解TGF-β及信号转导在血管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有望提供新的防治血管纤维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为有效且功能较多的多肽类物质之一。它有多个亚型,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为心血管系统是最重要的异构体,参与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炎症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促进心肌纤维化。而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脏病的共同病理基础,现就 TGF-β1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与动脉粥样硬化肾脏损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粉青  鹿育萨 《医学综述》2006,12(8):451-453
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蛋白激酶C(PKC)及各种细胞因子和血流动力学改变都可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而TGF-β可以调节肾脏细胞增殖与分化,干扰细胞外基质的代谢过程,在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超  ;武德梅  ;孙建洁 《医学综述》2014,(11):1961-1962
肾脏纤维化的特点是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积累、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形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重要的致纤维化因子,它参与肾脏纤维化的各个环节。TGF-β诱导足细胞凋亡、肾小球系膜细胞肥大、增殖并最终凋亡,以及ECM的合成,还可诱导内皮细胞间质转化为肾小球肌成纤维细胞,引起肾小球硬化。TGF-β促进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ECM生产和凋亡,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与心房纤维化相关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受体1和受体2(AT1-R、AT2-R)、Ⅰ型和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TGF)-β亚型1和2(TGF-β1、TGF-β2)等的基因表达改变,对风心病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信号机制作一初步探讨。方法和结果 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为内参照,通过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肌营养不良(MD)中的表达及与肌肉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分析和三免疫荧光标记检测杜氏肌营养不良(DMD)、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和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MD)患者肌肉活检标本中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AT1)受体和TGF-β1的表达及共同定位。结果: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在MD的萎缩肌肉中ACE、AT1受体和TGF-β1的免疫反应明显增强;三免疫荧光标记显示DMD和CMD肌肉的肌内膜和肌束膜中大多数激活的成纤维细胞表达ACE和TGF-β1,ACE和TGF-β1在萎缩肌肉内也共同定位。结论:病变局部ACE、AT1受体和TGF-β1表达增加,表明肌肉组织中RAS在MD时被激活,可能与TGF-β1共同参与MD的发病,并在肌肉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进  刘建 《医学综述》2007,13(24):1935-1937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近年来发现其重要成员血管紧张素Ⅱ在组织纤维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1-7)是新近发现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家族中的新成员,它不仅可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多种作用,还可明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和其他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抑制心、肾等多种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为抗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对血管紧张素(1-7)抑制组织纤维化的作用以及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肾脏慢性缺血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展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目前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低氧诱导因子-1(HI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ET-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纤维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阻断各细胞因子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过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和尿 TGF-β分别是肾脏损伤和肾小球硬化的标志。研究者观察了小剂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活动性肾脏损害患者尿蛋白和尿 TGF-β的影响,这一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Am J Kid Dis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已被大量试验证实与肾纤维化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Ang(1-7),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则表现出拮抗上述物质的作用,本文就RAS系统新成员及其细胞因子对肾纤维化的作用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肝纤维化发生机理的研究发现,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能刺激成纤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裂增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组新近发现的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超家族,这一家族除TGF-β外,还有活化素、抑制素等。现就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HSC的PDGF和TGF-β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脏对各种慢性肝损伤的代偿反应,许多种生长因子、血管活性物质、炎性因子和脂肪因子都被证实与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1],主要表现为肝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大量活化增殖、细胞外基质( extra cellular matrix, ECM)过度沉积等。在转基因小鼠中,单一的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仅起着轻微的调节作用[2]。许多研究证实肝纤维化是可逆的,然而单一的靶向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令人不满意[3]。这些事实表明肝纤维化机制的本质仍未揭露。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主要活性肽的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AngⅡ)在肝纤维化的进展中起着主要作用,能够刺激HSC活化、增殖,促进胶原合成,这一作用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密切相关[4],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因子或单一信号通路,不能体现出有机体内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本文就TGF-β1和Ang Ⅱ在肝纤维化中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及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组与32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GF-β1水平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组血清TGF-β1、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显著性,TGF-β1与Ang Ⅰ、Ang Ⅱ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TGF-β1和RAAS含量在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时显著增高,二者可共同作用加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是心脏功能失调和结构改变引发的终末阶段,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大和主动脉狭窄均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因。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广泛参与了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大和主动脉狭窄引发心脏重构的多个病理过程。其中,经典和非经典TGF-β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TGF-β信号通路通过复杂精细的调控网络精确控制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血管新生。其既能促进心肌肥大也能诱导心肌纤维化,进而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因此,未来精确调控TGF-β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中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9例CAN患者移植肾组织中AT1R和TGF-β1的表达情况,分析AT1R同TGF-β1表达和CAN病理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CAN移植肾组织中AT1R和TGF-β1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01),并随CAN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AT1R和TGF-β1两者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3,P<0.001及r=0.836,P<0.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AT Ⅱ)通过与AT1R结合,并通过TGF-β1的介导,在CAN移植肾的纤维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肝星形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促进HSC活化、细胞外基质合成的主要因子。在肝纤维化形成的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转导对HSC的作用非常重要。深入研究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可进一步阐述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属于二聚体多肽类生长因子家族,该家族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logy protein,BMP)和激活素(Activins)/抑制素(inhibins)。几乎体内的每个细胞都产生TGF-β并存在其受体。TGF-β参与胚胎生长发育、细胞增殖与分化,胞外基质的分泌、血管的生成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许多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和肾脏、肝脏等的纤维化,都与TGF-β的增多或减少有关,尤其是肿瘤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UO)致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以福辛普利为阳性对照,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福辛普利能降低血Scr、BUN、AngⅡ水平,抑制α-SMA、TGF-β1mRNA表达上调,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论福辛普利有早期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