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Barthel(BI)指数、改良的Fulg-Meyer(FMA)法评定患侧上肢手指水肿、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水肿、肩痛、关节活动度、Barthel指数及FMA-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74.07%),P0.05。结论: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激光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偏瘫肩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丽  雷飚 《激光杂志》2012,(3):48-49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于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期间治疗的脑中风偏瘫患者共106例,研究半导体激光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9例采用半导体激光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中频电疗合并运动疗法治疗,治疗2至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64.41%,总有效率98.31%;对照组治愈率25.53%,总有效率93.62%,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提示,半导体激光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偏瘫肩痛是一种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金涛  马素兰 《激光杂志》2015,(2):155-156,159
目的:观察半导体低强度激光联合电针及康复干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电针加早期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仪照射治疗。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及治疗后其临床疗效。结果:干预3周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4.
探究半导体激光照射与微波联用药物治疗护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疗效。选择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微波联用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及曲马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据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4例;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Z=3.391, P=0.001)。半导体激光与微波联用药物能有效护理治疗PHN。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联合针刺治疗组和单纯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2组采用共同的针灸治疗人员,但联合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评分(VAS)和下腰痛评分(JOA)联合激光治疗组均较单纯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JOA疗效评价,联合激光治疗组改善率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坐骨神经痛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探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鲜芦荟湿敷及护理治疗脑卒中患者留置针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并发静脉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鲜芦荟湿敷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半导体激光体外照射及护理干预治疗静脉炎。对两组治疗前后静脉炎治疗有效率及主观疼痛级别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治疗有效率为93.94%,和对照组有效率81.82%相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静脉疼痛级别和对照组相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鲜芦荟湿敷及护理治疗脑卒中患者静脉炎,能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复教育对脑卒中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10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以及康复训练,观察组除了进行以上护理、治疗、康复训练外再给予有针对性的、全程的康复教育。利用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MBR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上肢运动功能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具有明显的差异,采取康复教育的观察组中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教育对脑卒中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8.
袁红梅  何增义 《激光杂志》2014,(4):53-53,55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联合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和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结合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结果:采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观察组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半导体激光结合运动疗法并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能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及中频电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使用中频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和电针治疗,两组采用相同护理措施,10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3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中频电治疗及护理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消炎,止痛,改善颞颌关节和恢复咀嚼肌功能的作用,且优于单纯中频电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综合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急性带状疱疹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氦氖激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综合治疗;观察组仅加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氦氖激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综合治疗急性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对骨折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骨折后疼痛患者66例,骨折已行复位固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组两组,单纯药物组使用美洛昔康,7.5mg/次,2次/日。联合激光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距离皮肤3cm,照射面积10cm2,每个痛点照射5min,1次∕日。两组均于治疗前、干预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周、两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单纯药物组的VAS评分0.63±0.74,联合半导体激光组的VAS评分0.36±0.48,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比单纯药物治疗更能有效减轻骨折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康复新及莫匹罗星治疗癌症患者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长期卧床且合并有压疮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压疮传统常规换药方法;观察组采取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康复新及莫匹罗星治疗。治疗护理30d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康复新及莫匹罗星治疗癌症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缩短了压疮愈合时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康复新及莫匹罗星治疗癌症患者压疮,可有效改善压疮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况,方法简单,治愈时间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观察组采取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治愈率分别为33.96%、81.13%,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0%、96.23%。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安全可靠,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骶管注射。两组均采取每周治疗1次。分别于治疗3次后、治疗3月后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次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7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有效率为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能加速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电针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素兰  金涛 《激光杂志》2015,36(3):125-127
观察电针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电针腰夹脊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上红外线照射治疗.均为2个疗程,10天/疗程,并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后VAS、J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4年起选择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网球肘患者109例,采用随机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运用按、揉、捏、拿、滚等手法在患者肘部上下操作,再做适当的肘关节被动活动,约20分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主要照射肘部痛点,治疗10分钟,1次/每天,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三个疗程后,采用K.W.Lovett于1916年提出的"手检查法"评定疗效。改善率为100%时为康复,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至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肘部疼痛的评价内容,使用目测模拟评估法。评定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无法忍受。结果:109例网球肘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经30次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6%、66.7%,p<0.01)。②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治疗前后比较,在镇痛方面,两组在治疗10次和30次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缓解(3.05±0.12,0.82±0.22,4.97±0.37;3.97±0.32,2.86±0.49,4.77±0.25),治疗组治疗第30次后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0.82±0.22,2.86±0.49,p<0.01)。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网球肘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较常规推拿理伤手法治疗更有效。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网球肘患者疼痛的康复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光宗 《应用激光》2002,22(6):592-593
目的 :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穴位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 (Bell氏面瘫 )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半导体激光 (波长 81 0nm)照射翳风穴 1 0分钟。功率 5 0 0mW ,光斑直径 4mm。同时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 40例 ,每天 1次 ,每 1 0次为一疗程。并与单纯采用电针治疗 3 7例作比较。结果 :经 1~ 2疗程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8.4%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p <0 .0 5 ) .结论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 ,与单纯采用电针治疗相比 ,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改善踝关节扭伤患者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于2004年至8月至2007至8月选择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对踝关节扭伤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外踝扭伤者取昆仑,丘墟,申脉,阿是穴,阳陵泉,足三里;内踝扭伤者取太溪,照海,商丘,阿是穴,阳陵泉,足三里。患者坐位,用长5cm,直针为03mm毫针直刺进针,至患者有明显酸胀感为佳,接上G6805型电针治疗仪,断续波,频率35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20min后出针),结合推拿理筋复位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左手握患足掌部,右手托持足跟进行牵拉,同时以躁关节为轴心摇动患踝,继而实施扳压法:内踝伤向内翻跖屈扳动,另一手拇指着力于踝关节内侧间隙向外按压于疼痛的明显处,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为准,最后术者以两手掌跟分置患者内外踝对向挤压,并以双手拇指自踝关节前部分拨到足趾部,并在小腿前后、内外侧,及脚面,脚底进行放松按摩,每次20min,每天1次;并指导患者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如抬高患足,适当做跖趾关节和膝关节的伸屈运动),治疗组予以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主要照射踝关节扭伤的痛点,治疗10分钟至20分钟,1次/每天,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两个疗程后,采用K.W.Lovett于1916年提出的"手检查法"评定疗效。改善率为100%时为康复。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至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踝关节扭伤疼痛的评价内容,使用目测类比评估法。评定以0分表示无痛,lO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无法忍受。结果:71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经20次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2%,91.4%,P<0.01)。②疼痛视觉类比评估法(VAS)治疗前后比较:在镇痛方面,两组在治疗10次和20次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缓解(3.39±0.28,0.81±0.13,6.50±0.46;3.99±0.38,2.89±0.23,5.99±0.38),治疗组治疗第20次后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0.81±0.13,2.89±0.23,p<0.01)。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踝关节扭伤有明显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较常规电针结合推拿理筋复位手法治疗更有效。半导体激光照射对踝关节扭伤患者疼痛的康复治疗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磁疗综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被专科确诊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常规抗生素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磁疗综合治疗后联合手法排乳,对照组常规抗生素用药的基础上联合手法排乳。结果:治疗组一疗程后治愈率达85%,显效率96.7%,对照组一疗程后治愈率达51.7%,显效率72.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乳腺炎在常规则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磁疗综合治疗急性乳腺炎有明显临床疗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妇女尤其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3M伤口保护膜治疗老年人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进行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再使用3M伤口保护膜涂抹患处。对照组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只使用3M伤口保护膜涂抹患处。结果:两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老年人失禁性皮炎有明显疗效,它能促进老年人失禁性皮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