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重型药疹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ED)、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 (SEM)、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BEN)。我们对 31例重型药疹进行了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系 1990年~ 2 0 0 0年在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药疹的诊断标准 [1 ] 。 31例中男 13例 ,女 18例。年龄 2岁~ 78岁 (2 8.6± 19.95岁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7例 ,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 10例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14例。2 结果我们对 31例重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潜伏期、有无发热、血常规有无异常 (白细胞增高 )、尿常规有无异常 (蛋白尿、血尿 )、…  相似文献   

2.
药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是药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的反应。近年来 ,随着大量新药进入临床 ,药疹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现就我科 1996年 10月至1999年 10月诊治的 186例药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6例中男 10 3例 ,女 83例 ,年龄 3~ 80岁 ,平均 36岁。用药至症状出现潜伏期 30min~ 2 0d ,再次或多次用药者潜伏期 2 0min~ 2 0h。全部病例中仅 2 0例承认有青霉素、磺胺类或解热镇痛药过敏史 ;有过敏疾病史者 18例。1.2 致敏药物与疹型 见表 1。从表 1中可以看出 ,本组致敏药物共 32种 ,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药疹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1 ]。现将 1 998年 1月至2 0 0 2年 1月 ,经我科治疗的 1 4 7例药疹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4 7例患者均为 1 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的门诊病人 ,其中男 79例 ,女 6 8例。年龄最小 5 d,最大 83岁 ,以青壮年 (2 0~ 4 0岁 )居多 ,共 75例。有药物过敏史 1 5例。1 .2 用药方法 :口服 6 7例 ,占 4 5 .5 8% ,肌注或静注 80例 ,占 5 4 .4 2 %。1 .3 潜伏期 :时间最短为服药后 2 0 m in,最长为 1 4 d,解热镇痛药和青霉素类大多潜伏期较短 ,头孢菌素类潜伏期较长。1 .4 致敏药…  相似文献   

4.
药疹是抗痨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我科于 1995年7月~ 2 0 0 1年 11月共收治抗痨药物引起的药疹患者 5 6例 ,现综合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 6例药疹患者中 ,男 4 0例 ,女 16例 ,年龄 8~6 1岁 ,平均 2 8岁 ,其中Ⅰ型肺结核 2例 ,Ⅱ型肺结核 9例 ,Ⅲ型肺结核 32例 ,Ⅳ型肺结核 4例 ,Ⅴ型肺结核 9例 ,占同期收治肺结核患者总数的 8.7%。初治患者 4 3例 ,复治患者 13例 ,痰菌涂片阳性者2 8例。药疹病程 3~ 15d ,潜伏期 4~ 2 1d ,平均7.5d。全部患者既往均无药物过敏史。1.2 致敏药物的确诊根据用药与皮疹发生的关系及药疹治愈…  相似文献   

5.
张凤娇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620-620,649
药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药物反应。近些年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 ,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我科在 1998~ 2 0 0 2年收治药疹患者共 72例 ,占皮肤科住院患者 1/ 5 ,为对药疹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有一基本了解 ,以利更合理地进行诊治 ,就此我们对皮肤科的药疹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中 ,男 38例 ,女 34例。年龄 5~ 73岁。用药到症状出现潜伏期 10分钟~15天 ,首次用药潜伏期为 2~ 15天 ,再次用药者潜伏期为 10分钟~ 4 8小时。在所有病例中有 15例曾有青霉素、解热镇痛及抗病毒药物过敏史 ,…  相似文献   

6.
我科1996~2004年共收治82例药疹患者,现对致敏药物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2004年共收治药疹患者82例,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12个月至82岁,平均32.5岁。病程为20分钟至23天。首次用药过敏平均潜伏期8.36天,再次过敏潜伏期为8分钟至24小时。药疹由单一用药引起38例,联合用药引起27例,中、西药联合用药引起7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10例。1.2临床诊断、分型和致敏药物分类按赵辨《临床皮肤病学》及《临床药物实用手册》。1.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者8例,红细胞减少者5例,血小板减少者2例,肝功谷丙转氨酶升高者6例。…  相似文献   

7.
60例药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性皮炎 (药疹 )是皮肤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医疗预防工作中药物的广泛应用 ,药疹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将我科近 5年来所见 60例药疹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1 .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皮肤科病人 ,其中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7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皮肤性病学》中药物性皮炎的诊断标准[1] 。首次用药后到症状出现 ,潜伏期最短为 4天 ,最长为 1 3天 ,再次用药患者潜伏期为 1 2~ 48小时。 60例患者中有磺胺过敏史 3例 ,青霉素过敏史 2例 ,解热镇痛药过敏史 1例 ,其余 54例均无药物过敏史。 5例患者为…  相似文献   

8.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一种重症药疹,病情进展快,常累及多个系统,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1992—2006年收治的6例确诊为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5.2(16~52)岁;平均潜伏期15.5(1~30)天。致病药物  相似文献   

9.
卡马西平引起药疹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 1998年 10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卡马西平引起药疹 11例 ,约占同期皮肤科住院患者的 1%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男 4例 ,女 7例。 15~ 2 5岁 7例 ,2 6~ 35岁 2例 ,36~ 5 0岁 2例。 9例为癫痫患者 ,2例因嗜酒致精神障碍 ,口服卡马西平 0 .1g,3次 /日。潜伏期 <5天 4例 ;5~ 30天 6例 ;1例为服药 1月余出现药疹。 11例患者中有青霉素过敏史 3例 ,解热镇痛药过敏史 1例 ,磺胺类药过敏史 1例 ,其余均无药敏史。皮疹类型麻疹样型 6例 ,多形红斑型 2例 ,荨麻疹型 2例 ,重症多形红斑型 1例。 4例患者有轻度视力…  相似文献   

10.
23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敏  吴旭红  蒋蕊 《黑龙江医学》2002,26(2):136-137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一种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起病急 ,进展快 ,病情危重。皮损初为弥漫性红斑 ,继而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 ,表皮大片剥脱、糜烂、易合并感染 ,形成烫伤样创面 ,粘膜和脏器也有明显的损害 ,如治疗护理不当 ,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死亡率甚高 ,故恰当的治疗与精心护理是必不可少的。现将我科收治 2 3例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 - 0 1~ 2 0 0 1- 11,我科共收治 2 3例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 ,男性 16例 ,女性 7例。年龄 2~ 78岁 ,平均年龄 32岁。大多数均为解热镇痛及抗生素类药物引起 ,经过抗过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药疹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现将我院自1996年 1月至 1999年 8月收治的中成药引起药疹的 2 4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 2 4例药疹患者中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6个月~ 6 0岁 ,平均年龄 (2 5 .8± 2 0 .1)岁 ,其中 14岁以下占 33% ,潜伏期 1~ 15天 ,全部病例发疹前均有明确用药史 ,其中有药物过敏史者 10例 ,致敏药物和药疹类型见表 1。1.2 治疗结果  2 4例患者均用皮质激素治疗 ,同时给抗组胺药、维生素 C、钙剂及外用药等 ,全部病例均获痊愈。表 1  2 4例药疹类型和致敏药物致敏药物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  相似文献   

12.
药疹又称为药物性皮炎 ,是药物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 ,随着新药品种增多及药物的广泛使用 ,药疹的发病率亦逐年递增趋势。为了探讨临床应用 ,药物与药疹的关系以及药疹发生的有关特点 ,现经我院自 1996年 12月~2 0 0 2年 12月共收住 13 8例药疹患者 ,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 8例药疹患者中 ,男 74例 ,女 64例 ,年龄3~ 71岁 ,平均 3 7.2岁 ,首次用药潜伏期为 4~ 2 5d ,平均 7d ,再次或多次应用者潜伏期为 0 .5~ 48h ,平均 12h ,住院天数为 4~ 40d ,平均 12d。1.2 致敏药物  1)抗生素类 62例 ,占 4…  相似文献   

13.
我科 1 996~ 2 0 0 0年间共收治 5 6例住院药疹患者 ,现将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5 6例药疹患者属常规治疗病例 ,即用药方式、剂量等均正常 ,皆符合变态反应药疹的诊断标准( 1) 。其中男2 1例 ,女 35例 ,年龄 1 0月~ 71岁 ,平均 37.2岁。既往病史 :5 6例中既往有药物过敏史 1 1例 ,主要为青霉素、磺胺类过敏。所有患者均否认既往有心、肝、肾疾病史。潜伏期 :最短 2 0分钟 ,最长 1 9天 ,平均 5 .86天。伴随症状 :5 6例中发热 1 6例 ,占 2 8.6% ,热程 1~ 7天 ,平均 2天。体温 37.6℃~ 39.7℃。有粘膜反应者 1 4例 ,占 2 5 %。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4.
本科于 1991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共收治重症药疹 4 5例 ,现作回顾性分析 ,并就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5例中 ,男 2 2例 ,女 2 3例 ;年龄 15个月至 76岁 ,平均 35 5岁。大疱表皮坏死松解型(BEN) 11例 ,重症多形红斑型 (SEM )和剥脱皮性皮炎型 (ED)各 17例。BEN型和SEM型潜伏期 4小时至 2 0天 (d) ,平均 5 5d ;ED型潜伏期 1d至 12 0d ,平均 2 6d。BEN型 :水疱、大疱、糜烂皮损占皮肤面积5%— 7% ,尼氏征阳性 6例 (55% ) ,粘膜损害 6例(55% )。SEM型 :伴皮肤水疱、大疱、糜烂者 10…  相似文献   

15.
熊英  徐双云  杨莉  王敏 《吉林医学》2014,(5):1115-1116
<正>药疹还有一个名称是药物性皮炎,重症药疹通常情况下是指重症多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和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此病病情重,且病情在短时间内会有较大变化,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导致败血症而死亡[1]。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13年5月16日收治"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患者:男,47岁、农民,已婚,于2013年5月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1984~1994年共收治18例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它是临床上急重症药疹,18例病人均获治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70岁。潜伏期3h~25d,发疹前均有明确的用药史。致敏药物依次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磺胺类、镇静催眠药等。其中1例为皮肤直接接触农药所致。1.1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首发皮疹较常见的依次为红斑、丘疹、红斑水疱、皮肤似烫伤样剥脱。有者伴粘膜损害,其中眼部粘膜受累10例,口腔粘膜受累12例,外阴粘膜受累6例。1.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化验15例白细胞升高…  相似文献   

17.
我科使用甲氨喋呤 (MTX)治疗红皮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 1995年 8月至 1998年 12月我科治疗且资料较完整的 14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4例中男性 12例 ,女性 2例 ,男女之比 6∶1,年龄 8~ 71岁 ,6 0岁以上 5例 ,2 0岁以下 1例 ,平均年龄 49 5岁 ,病程半天至 5月 ,平均 46 5 %。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浸润、肿胀、脱屑 ,符合红皮病诊断。以红皮病为首发症状者 3例 (均大于 5 0岁 ) ,继发于寻常型银屑病者 7例 (中年居多 ) ,泛发性湿疹 3例 (其中 1例儿童多因外用刺激性强不知名中药所致 ) ,药疹 1例。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8.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 ,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等途径进入人体后 ,在皮肤及粘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 ,严重时可累及其它系统。药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 ,近年来 ,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及患者自身滥用药物现象较突出 ,药疹现象呈上升趋势。现就我科 1 995~ 2 0 0 0年住院药疹患者 9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91例药疹患者中 ,男 4 7例 ,女 4 4例 ,年龄 6月~ 5 9岁 ,平均 31岁。病程 4~ 72天 ,平均 1 6天。潜伏期30分钟~ 30天 ,平均 5天。 1 0天以内发病者 75例(82 4 % ) ,1 1~ 2 0天发病者 1 4例 (1 5 .4 % ) ,2 1~ 30天发病…  相似文献   

19.
我院皮肤科于 1994~ 1999年共收治药疹患者 30 0例 ,现根据药疹临床发病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30 0例患者 ,其中男 15 9例 ,女 14 1例 ;年龄为 0 5~80岁 ,平均 38 2 5岁。呼吸系统疾病伴发药疹者 5 2 %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者 4 8% ,其他占 10 %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2 资料分析2 1 药疹类型 :见表 1。 30 0例药疹共分 9型。其中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剥脱皮炎型和重症多形红斑型为重症型药疹。从表中可见前 4型为药疹常见类型 ,患病率为 95 %。表 1 药疹类型与致敏药物关系比较 (% )药物 麻疹型或猩红热型 荨麻疹型固定型 …  相似文献   

20.
重症药疹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药诊是指皮损广泛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的药疹。此型患者病情严重 ,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病死率较高〔1〕。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我院共收治 4 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4 9例均为临床确诊的住院患者 ,男 31例 ,女 18例 ;年龄 4~ 75岁 ,中位年龄 38岁。既往有痛风史 6例 ,高血压病史 2例 ,癫痫史 2例 ,肺结核病史 1例 ,肾炎史 1例。1.2 皮疹类型与致敏药物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ED) 2 5例 ,占 5 1.0 2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 (TEN D) 13例 ,占 2 6 .5 3% ;重症大疱性多形红斑型药疹 (SJ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