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选择合适的柴油机喷油泵滚轮外形结构,可以解决滚轮与凸轮接触应力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提高滚轮与凸轮的使用寿命.本研究首先借助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喷油泵的凸轮挺柱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而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目前流行的几种滚轮外形进行优化研究,从而得出滚轮外形改变对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并通过Herz理论计算,验证了仿真结果的精确度并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接触力学理论合理建模,用有限元法对机车柴油机供油凸轮副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分析了凸轮副的接触应力和等效(Von Mises)应力的分布规律;针对凸轮副的边界应力集中问题,对滚轮进行母线修形,用有限元法对修形方案进行了初步的优化,并对修形效果进行了模拟。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母线修形可以避免机车柴油机供油凸轮副的边界应力集中,大大降低最大应力,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凸轮副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柱塞腔许用压力作为凸轮设计的限制因素,发展了一种混合型面凸轮设计计算法。其特点是柱塞腔许用压力大致等值地高于实际压力。由于充分利用了柱塞腔许用压力的潜力,故可进一步提高柱塞腔实际压力,缩短供油持续时间,改善燃烧。若无须改进喷射系统性能,利用这种凸轮可降低接触应力,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喷油泵凸轮廓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笔者叙述了在高供油率和高转速下,凸轮廓线供油段的选择原则,采用正弦鼻角的优越性和改善凸轮与滚轮体部件间冲击等问题。并介绍了一种计算凸轮接触应力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祎博  屠丹红  宋雅丽 《柴油机》2019,41(4):26-29, 34
针对某型船用柴油机配气凸轮机构凸轮副接触疲劳失效,从生产、加工质量着手,采用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分析、硬度检测、电镜扫描等手段排查材料是否存在缺陷;基于设计仿真分析凸轮滚轮的接触应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挺柱体导向块间隙过大,改变了凸轮与滚轮的接触状态,使其接触应力超过材料的疲劳极限是导致凸轮副疲劳失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大型柴油机滚轮内表面磨损,外表面拉毛,极大影响柴油机安全运行。现针对多次发生滚轮破坏事故的柴油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滚轮不同的内孔线型进行应力、变形以及接触应力等分析,得出使用内凸形滚轮优于直线型和内凹型的结论,并在工程应用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继杰 《内燃机》1991,(2):44-46
1定期检查供油提前角柴油机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之后,供油提前角会发生变化。因为喷油泵的调整螺钉或调整垫块、滚轮、滚轮体、滚轮销、凸轮、凸轮轴承及柱塞下端面都将产生磨损。在对喷油泵进行校验调整时,一般只进行供油量、各缸供油均匀性、供油间隔角、起作用转速及拉杆行程等的调校,并不分解检查、更换和修复磨损零件。由于传动机构与分泵零件的磨损,柱塞运动规律和供油特性势必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供油开始时间、喷射历程及供油量等。其结果使供油时刻滞后,喷射历程延长,喷雾质量下降,油耗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凸轮和滚轮间接触应力大,凸轮表面硬度低且发生龟裂,滚轮与滚轮轴间润滑不良,造成柴油机射油凸轮表面脱落.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措施,解决了凸轮表面脱落问题,使6200Z型柴油机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柴油机高压油泵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凸轮滚轮设计所需仿真计算学科多、学科间继承性差等问题,开发了多学科联合仿真平台(Hysim).基于该平台,依次完成了凸轮滚轮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动力学分析、强度分析、疲劳分析与型线优化.以凸轮滚轮接触应力为评价参数,通过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平台的有效性,表明该平台能...  相似文献   

10.
面向摩擦学设计的凸轮挺柱三维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凸轮挺柱之间接触应力的传统理论计算方法简化过多的问题,在考虑凸轮摩擦学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凸轮挺柱三维接触应力计算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并应用ANSYS软件对典型凸轮挺柱进行了接触应力计算分析,其结果不仅为凸轮挺柱机构的摩擦学设计提供了依据,也可用于常规设计中接触应力的校核。  相似文献   

11.
对喷油泵中的凸轮与滚轮这对摩擦副的润滑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喷油泵转速、凸轮以及滚轮表面加工质量、最小曲率半径等参数对润滑情况的影响比较大,而喷油泵的泵端压力、凸轮与滚轮的接触宽度、及材料对润滑情况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对某发动机气门机构建立了混合刚体-弹性体的参数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弹性动力学计算。通过回归方程对模型进行了优化,降低了摇臂的质量,在保证摇臂强度的同时改善了凸轮-滚子的接触性能,从而降低了磨损,提高了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WD618.44性能试验后的拆检过程中,发现活塞顶部有裂痕,且凸轮轴磨损严重,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情况,在保证不降低性能的条件下,配合活塞顶部避碰坑加深和动力学计算重新设计了高次方动力凸轮.新凸轮能有效减小飞脱量及降低凸轮接触应力,保证了使用可靠性.并且发动机其它性能指标优于或保持原机水平.  相似文献   

14.
配气凸轮与挺柱是内燃机中一对重要的摩擦副,本文介绍两种方法,分别将配气机构看作刚性或弹性的问题来计算凸轮与挺柱间接触应力。  相似文献   

15.
在对几种常见车用发动机凸轮型线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复合摆线Ⅱ型凸轮型线(FB2)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影响FB2型凸轮型线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FB2型凸轮型线设计灵活的特点,寻找出了复合函数型线各主要设计参数对型线性能的影响规律和设计调整方法。提出了通过改变型线的3个主要参数m、n、p,来实现改变丰满系数、正负加速度峰值、凸轮桃尖处的凸轮-挺柱接触应力等性能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能够更好地调节负加速度段的新型复合函数凸轮型线FH1。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预负荷空心圆柱滚子(HCR)轴承的承载性能进行分析。主要计算预负荷空心圆柱滚子轴承的最底部滚子和次底部滚子的等效应力、接触应力和滚子内圈拉应力的分布情况,分析滚子空心度和过盈量对轴承应力和额定载荷的影响。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到数据结果为预负荷空心圆柱滚子轴承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焦散线的光学方法来测定圆弧凸轮鼻端的接触应力,该方法比其它的实验方法简便、有效,并可定量地获得接触应力值,其实验分析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种针对表面硬化滚道三排圆柱滚子风电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首先,在卡迪尔坐标系中建立三排圆柱滚子风电主轴轴承的5自由度力学模型,分析计算在外部5个方向载荷联合作用下轴承的内部滚子载荷分布;然后,建立圆柱滚子与表面硬化滚道之间的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滚子接触载荷作用下滚道次表面的脉动应力分布;最后,根据Goodman方程将滚道脉动应力幅值转化为交变应力幅值,运用Basquin应力-寿命理论计算得到风电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轴承的下风向外圈滚道承受来自风轮的推力载荷,其疲劳寿命最短;径向外圈滚道承受风轮的重力载荷,其疲劳寿命最长。轴承的疲劳寿命取决于下风向滚道。  相似文献   

19.
搭建了LNG燃料发动机多点喷射进气系统模拟试验平台;根据原发动机的配气定时进行模拟平台进气顶置凸轮的设计,并采用GT-SUITE仿真软件对凸轮型线进行优化。通过气门升程、气门速度、跃度、落座力、凸轮与顶杆接触应力、气门弹簧受力等参数来评价所设计的凸轮型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设计的凸轮型线满足试验平台的设计要求,并与原型机的进气规律具有一致性。同时指出:实际应用中为检验该凸轮型线的设计是否合理,还须进行相关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