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煤灰负载水合氧化铁处理含磷(V)废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粉煤灰负载水合氧化铁去除水中HPO42-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吸附剂用量、HPO42-浓度、溶液pH值、溶液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及对HPO42-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平衡,其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方程. 粉煤灰经过改性对HPO42-有很强的去除能力,在吸附剂用量8.0 g/L,pH=3的条件下,粉煤灰负载水合氧化铁对HPO42-的去除率可达97%. 共存离子浓度在5~30 mg/L时,SO42-, NO32-, CO32-和Cl-等对HPO42-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而SiO32-的存在则明显抑制HPO42-的去除.  相似文献   

2.
共存阴离子对氢氧化铌吸附磷酸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氢氟酸法制备的氢氧化铌为吸附剂,以水溶液中磷酸根为吸附对象,考察了Cl-、SO42-、NO3-3种阴离子对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磷酸根质量浓度50mg/L、体积200mL,吸附剂用量0.1g,pH=2条件下,氢氧化铌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可达43.31mg/g。当3种共存阴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150mg/L时,氢氧化铌对各阴离子吸附顺序依次如下:PO43->>SO42->NO3->Cl-;PO43->>SO24->NO3->Cl-;PO43->>Cl-≈SO42->NO3-。共存阴离子Cl-、SO42-、NO3-存在与PO34-形成吸附竞争,均使氢氧化铌对PO34-吸附量减少。采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10mL)洗去氢氧化铌表面吸附的PO43-,并用蒸馏水进行冲洗,将所得滤液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到50mL,其解吸率为53.1%。吸附前后及解吸后的氢氧化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铌表面吸附的磷酸根并没有被完全解吸下来。  相似文献   

3.
邓慧 《精细化工》2013,30(1):80-84
将Zr(Ⅳ)负载在胶原纤维基质上制备吸附材料,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胶原纤维负载Zr(Ⅳ)(ZrCF)对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均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pH=4~9,胶原纤维负载Zr(Ⅳ)对氟离子保持较高的吸附容量;ZrCF吸附磷酸根的适宜pH=3.0~6.0。胶原纤维负载Zr(Ⅳ)对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胶原纤维负载Zr(Ⅳ)对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可以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水中常见的Cl-、NO3-、CO23-和SO24-对ZrCF吸附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影响不大,模拟地下水体系的动态实验结果表明,ZrCF对磷酸根的亲和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D301负载Fe(Ⅲ)去除饮用水中的As(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Fe(Ⅲ)改性的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饮用水中As(Ⅴ)的吸附性能,包括pH、温度、吸附时间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H<10时,D301-Fe对As(Ⅴ)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方程符合Langmuir等温线,吸附过程分为自发、放热、熵推动过程;D301-Fe对砷的吸附遵循二级动力学方程;当含As(Ⅴ)与SO42-、Cl-、F-共存时,D301-Fe对砷仍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而与PO43-共存时其对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基本低于40%。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柠檬酸、磷酸、氨水改性贝壳砂制备1种新型的除氟材料(CPAS),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它对氟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CPAS材料最佳条件为质量分数5%的柠檬酸以1∶5的固液比浸泡24 h,水洗、烘干,600℃焙烧1h,0.6 mol·L-1的磷酸以1∶30的固液比浸泡3h,氨水调pH为8,室温下老化3 h;在静态试验中,CPAS材料在pH 3~10范围内除氟率均高于97%,10h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符合Lagergren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共存阴离子Cl-、SO42-对材料除氟干扰很小;材料的除氟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35℃下对氟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达16.54 mg·g-1;通过动态柱吸附试验可得CPAS材料去除氟的能力为7.53 mg·g-1.  相似文献   

6.
采用沉淀法,通过控制反应pH,制备不同性能的氢氧化铝,对比研究不同氢氧化铝的吸附除磷性能。结果表明,pH值为10的条件下制备的氢氧化铝具有最佳吸附除磷效果。进一步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浓度、溶液pH、温度以及共存离子对氢氧化铝吸附磷酸盐的效果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对磷酸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方程,且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结果略优于Langmuir方程。反应溶液pH及温度对氢氧化铝的吸附性能均有显著影响,酸性条件下吸附效果更好,适当提高温度有助于磷酸盐的吸附。共存阳离子对磷的吸附几乎无影响,阴离子中CO_3~(-2)对氢氧化铝的阻碍最大,而Cl~-和SO_4~(-2)对磷的吸附影响不大,竞争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董蕊  刘元法  黄健花  王兴国 《硅酸盐通报》2011,30(5):1059-1063,1071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SO42-和NO3-在有机改性凹凸棒土上的单组分吸附行为和竞争吸附行为,提出了凹凸棒土的改性以及吸附阴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改性凹凸棒土对SO42-的吸附量大于NO3-,单组分吸附时对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拟合较好,竞争吸附时用LCA模型(Langmuir Competit...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4):859-862
为了阐明改性钢渣陶粒应用于水体除磷的可行性,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镧铁复合氧化物改性钢渣陶粒对低浓度磷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投加量、pH、共存离子等因素对除磷率的影响,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特性。采用NaOH作为再生剂,比较了吸附饱和的改性钢渣陶粒经不同条件再生处理后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初始磷浓度1 mg/L的溶液,吸附剂投加量5 g/L,pH为7时,除磷率高达99.07%;HCO_3-和SO_4-和SO_4(2-)对除磷的抑制作用较强。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使用1.5 mol/L NaOH浸泡60 min是较为合理的再生条件,一次再生后的除磷率仍可达98.51%。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解中和法制备了针铁矿,研究了海水中的无机阴离子Cl-、Br-、F-、SO42-和HCO3-对针铁矿吸附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SO42-、Cl-、Br-和F-时,针铁矿吸附低浓度磷酸盐受到抑制,吸附高浓度磷酸盐时得到促进;而HCO3-对针铁矿吸附磷有着很强的抑制能力;全部组分的主要无机阴离子共同存在时,针铁矿吸附磷受到抑制,酸性条件下的吸附量高于碱性条件。  相似文献   

10.
改性沸石除氟的动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阴离子型改性沸石应用于实际,通过动态吸附实验,对用改性沸石除氟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对影响除氟的pH、水力停留时间、溶液中可能共存的阴离子竞争影响、前水的氟浓度的几个主要的因素水平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出在原水pH为7.7、水力停留时间为80 min、氟离子浓度为5 mg/L时改性沸石除氟动态平衡吸附量最佳。溶液中的阴离子SO42-对除氟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阐明改性钢渣陶粒应用于水体除磷的可行性,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镧铁复合氧化物改性钢渣陶粒对低浓度磷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投加量、pH、共存离子等因素对除磷率的影响,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特性。采用NaOH作为再生剂,比较了吸附饱和的改性钢渣陶粒经不同条件再生处理后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初始磷浓度1 mg/L的溶液,吸附剂投加量5 g/L,pH为7时,除磷率高达99.07%;HCO_3~-和SO_4~(2-)对除磷的抑制作用较强。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使用1.5 mol/L NaOH浸泡60 min是较为合理的再生条件,一次再生后的除磷率仍可达98.51%。  相似文献   

12.
采用P25型纳米TiO2和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ZnO粉体,在高压汞灯(主波长365nm)光源下,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催化剂用量、电解质(SO42-、Cl-、NO3-)对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SO42-会促进光催化反应进行,Cl-对反应有抑制作用,而NO3-对光催化反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蔡莉  刘建  胡希华 《应用化工》2012,41(2):190-194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PAM-Gel)为骨架,以氨基二乙酸(IDA)为接枝螯合剂,在甲醛参与下,依据Mannich反应,制得螯合基团接枝凝胶,并通过在(NH4)Fe(SO4)2溶液中螯合Fe3+离子,使凝胶获得改性,得到一种新的具有配体交换性能的从含氟水中除氟材料。研究了该种改性凝胶除氟材料制备条件及在高氟水中除氟的效率,结果表明,该除氟剂具有良好的除氟性能,在含氟100 mg/L溶液中,饱和吸附量可达31.70 mgF-/g-gel;对含氟5 mg/L的含氟水,经二次除氟,总除氟率可达83.43%,水中剩余氟离子浓度可达国家饮用水标准。实验表明,水中常见共存离子对氟的吸附率无影响,表现出该种材料对氟吸附的高度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初始pH值、溶解氧、H2O2浓度及水中常见阴离子对UV/Mn2+协同催化H2O2降解活性艳红X-3B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UV/Mn2+协同催化H2O2能有效地降解染料X-3B;在通入空气0.5L/min、pH值为4、H2O2浓度为10mmol/L的条件下,有利于UV/Mn2+对H2O2的协同催化,提高反应速率;NO3-、SO42-及Cl-等阴离子对X-3B的降解具有抑制作用,其中NO3-的抑制途径是阻碍紫外线透过溶液,而SO42-及Cl-则是直接和溶液中·OH反应产生抑制作用。SO42-及Cl-的抑制作用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但NO3-的抑制强弱和离子浓度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5.
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阴离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次进样测定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F-、Cl-、NO3-、SO42-、PO43-等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方法,选择了最佳色谱条件,各种离子能够完全分离。离子色谱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适合用于循环水中不同浓度阴离子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暖期北京大气PM10水溶性离子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大气细粒子的快速捕集及化学成分在线分析系统、离子色谱、RP1400a,研究了北京大气2004年1月3~12日可溶性PM10气溶胶颗粒中阴阳离子的组分和浓度变化范围、以及PM10在北京大气中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北京大气PM10中可溶性阴离子主要有Cl-,NO2-,NO3-,SO42-组成,阳离子主要有Na+,NH4+,K+,Ga2+,Mg2+组成.Cl-,NO3-,SO42-的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NO2-的变辐不大,浓度比较稳定,SO42-的组分最高.阳离子除NH4+外平均浓度都低于2 ug/m3,NH4+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与NO3-和SO42-浓度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北京大气PM10浓度偏高,空气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7.
吸附法具有容量大、耗能少、污染小、去除快、可循环等优点,在废水除磷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用于水量大和停留时间短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除磷。介绍了活性炭、生物质、金属(氢)氧化物、硅基介孔分子筛和黏土矿物等吸附剂及其改性态吸附剂除磷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共存离子、温度、粒径、p H、初始磷浓度、反应时间和改性方式等对除磷的影响。指出了吸附法除磷的不足和待改进之处,展望了吸附法除磷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唐朝春  陈惠民  刘名  叶鑫 《化工进展》2015,34(1):245-251
简介了 ZnAl 和 MgAl 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和除磷原理,制备方法主要有低饱和共沉淀法、尿素分解-均匀共沉淀法、焙烧复原法和水热合成法等,除磷原理主要是表面静电吸附、离子交换、羟基取代、配位络合和水滑石再水合过程的进入等。回顾了水滑石在改性方面的研究,改性水滑石较未改性水滑石除磷效果更佳;详细分析了除磷的各项影响因素,包括制备过程中的不同金属离子摩尔比、焙烧温度、尿素浓度等和反应过程中的 pH 值、共存离子、吸附剂用量、反应温度、吸附时间等,在以上这些因素中都存在一个除磷效果最佳的影响值。简述了在解吸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和1-辛烷等表面活性剂比常规的 Na2CO3 和 NaCl-NaOH 解吸载磷水滑石效果更优。指出了用纯水滑石除磷存在费用较高的问题,可与廉价材料复合改性解决该问题;总结表明了水滑石吸附除磷今后的热点主要是研究改性后水滑石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化学改性蛋壳制备1种新型表面羟基磷酸化的除氟材料HyPE,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它对氟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HyPE材料最佳条件为质量分数2.78%的磷酸以1:20的固液质量比浸泡6 h,氨水调pH为8,室温下老化3 h;在静态试验中,HyPE材料在pH为4~8时除氟率均高于92%,10 h可达到吸附平衡;共存阴离子Cl-、SO2-4对材料除氟干扰很小;材料的除氟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35℃下对氟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达13.37 mg·g-1;通过动态柱吸附试验可得HyPE材料去除氟的能力为4.62 mg·g-1.  相似文献   

20.
《广州化工》2021,49(18)
研究以颗粒生物炭(GBC)为原料,制备La@Zr改性颗粒生物炭(La@Zr-GBC),并研究了其动态除磷性能。结果表明,Thomas模型能较好拟合吸附数据,一定程度增加初始磷浓度有助于提高磷吸附量,低流量和酸性环境有利于的磷的吸附,共存离子Cl~-和SO_4~(3-)对磷吸附影响较小,但HCO_3~-抑制磷的吸附。采用1.0 mol/L NaOH为洗脱剂,经5次循环吸附和洗脱后,La@Zr-GBC对磷的吸附量下降了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