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地层中注入热蒸汽是开发稠油油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注蒸汽过程中,伴随着水蒸汽压力、温度的不断变化,水蒸汽变为气液两相流体,蒸汽干度、密度、粘度等参数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应用Beggs-Brill方法计算注蒸汽过程中井筒压力场的分布,结合井筒传热模型计算了注入蒸汽到达井底时的蒸汽干度,并研究了井口注入参数,如注入蒸汽质量流量、注入压力、注入蒸汽干度对井底蒸汽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汽过程中应选用较大的注入速度、较低的井口注入压力和较高的井口干度,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注蒸汽过程中的热损失,提高井底蒸汽干度,还能缩短注蒸汽过程,提高注热效率。  相似文献   

2.
从C油藏的地质因素出发探讨该稠油油藏经过若干轮次蒸汽吞吐后,最适宜的转驱方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蒸汽吞吐后转接的不同温度的热水驱、蒸汽驱与常规水驱的开发效果,对比得出了320℃的蒸汽驱为最佳转驱方式。利用油藏工程论证及数值模拟法,确立了该区块最佳井网形式为反九点法井网,井距90 m,最优注采参数为:注汽速度50 t/d,采注比1.2,井底蒸汽干度0.5。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层稠油油藏依靠蒸汽吞吐降压开发,生产效果逐渐变差的问题,应用数值模拟研究对吞吐末期转蒸汽驱开发技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70m井距正方形井网有利于保证井底蒸汽干度达到方案设计要求,根据优选,要获得较好的蒸汽驱开发效果,井底蒸汽干度要达到50%,注汽强度为1.8t/d.ha.m。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实施蒸汽驱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利用热能,而蒸汽干度是影响蒸汽热能利用效率的首要因素,是衡量蒸汽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河南油田稠油注蒸汽开采在制汽系统、输汽系统、注入系统以及监测系统各个环节存在问题,进行提干提效技术研究,配套了地面高干注汽工艺、井筒全程保干技术、高效注汽工艺、以及热采井动态监测技术,通过加强地面和井筒一体化配套,从而保障热需求、控制热损失,从而提高蒸汽干度、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对改善稠油开发效果,提高稠油热采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蒸汽吞吐通过注蒸汽、焖井、开井生产三个阶段可以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流度比,从而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驱替效率,是一项有效的开采稠油的方式。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是热采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系统的研究了注汽强度、注汽速度、焖井时间、排液时间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对普通稠油油藏开发具有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井楼油田某试验井区为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和实际生产资料分析,系统深入研究了井楼油田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最佳转驱时机和转驱注采参数(注气速度、蒸汽井底干度、采注比、单井排液能力)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吞吐5个周期后,剩余油饱和度依然较高、热连通基本形成,地层压力相对较低,是蒸汽吞吐转驱的较佳时机。蒸汽驱最佳注汽速度为80t/d,单井排液能力达到40t/d,井底蒸汽干度在60%上蒸汽驱效果好,但最低不得低于40%。实验区的研究对整个井楼油田蒸汽吞吐转驱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蒸汽驱试验效果,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确定注蒸汽前合理的压力界限及降压方式,预测了合理的注汽参数,确定了注汽速度、井底蒸汽干度、采注比等关键因素,为蒸汽驱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M稠油油藏注采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萨克斯坦M稠油油藏的开发现状,利用测井、地质资料,建立了能够反映当前勘探开发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以此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分析了注汽速度、注汽温度、注汽干度、汽驱方式、注采井网等因素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注采参数,为M油田中区的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薄层稠油油藏利用蒸汽吞吐开发较长时间后,井底的油水分布情况发生改变,此时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明确油藏挖潜方向。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油层渗透率、孔隙度、厚度、注汽干度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得出了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的剩余油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稠油热采注蒸汽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汽吞吐是稠油开发的有效方法,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蒸汽注入量、注汽速度、蒸汽干度、焖井时间和蒸汽吞吐周期次数等,对稠油开发以及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大27-2油田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进行热采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影响采出液黏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稠油族组成、温度、含水率和产液速度。首先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影响旅大27-2油田稠油黏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采油井井筒数据建立旅大27-2油田稠油油藏流体流动性模型。最后根据蒸汽吞吐参数和生产数据建立稠油油藏井底流温图版以及稠油油藏采出液黏度图版。根据建立的井底流温图版,可以计算出旅大27-2油田稠油蒸汽吞吐不同阶段采出液井底流温和相应的地层温度;结合采出液黏度图版,可以计算出不同流动阶段、蒸汽吞吐不同时期采出液黏度,为油田生产以及措施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的主要方式是稠油热采,注汽质量是保证采收效果的根本,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保持注汽干度平稳,这是实现稠油采收率提高的重点。干度自控系统在注汽锅炉的正常使用,能够控制注汽干度,从而保证注汽质量。蒸汽干度决定了同等条件下单井注汽周期产量及油汽比,更是确保注汽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N2泡沫辅助蒸汽吞吐注汽参数优化设计,周期产油量只是注采参数的函数,其中主要参数有蒸汽干度、混注比、日注汽量、周期注气量和焖井时间,因此以这5个主要参数为优化变量研究注汽参数对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海26块是稠油热采区块,油田转热采吞吐试验初期,受井深、完井技术和井筒隔热工艺的影响,油井注汽过程中表现注汽压力高、蒸汽干度低、套管上涨等现象,造成蒸汽吞吐效果差。通过开展油藏参数和井身结构研究,分析油藏热采适用条件和井筒受热状况对非预应力套管完井产生的影响,优化注汽管柱和井筒隔热工艺,经过6年162井次的现场实践证明,深层稠油热采井筒隔技术在海26块应用是成功的,达到了保证注汽质量和提高热采吞吐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稠油热采已经成为国内稠油开发的主流手段,目前对于井下蒸汽干度测量和射孔层吸热效率评价缺乏直接有效的手段。为此中油测井辽河分公司提出六参数井下吸汽剖面测井方案,并开发出独立配套的吸汽剖面解释软件。软件利用井下仪器实测的井下流体密度、压力、温度、流量参数,结合油藏蒸汽饱和水和蒸汽特性关系,进而完成对蒸汽注入剖面的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孤东稠油油藏注入蒸汽难以进入油层深部,注汽压力高,给注汽带来许多困难,造成注汽效果差,注汽井有效期短,影响了开发效果.引进了二氧化碳热采增效技术,主要采取作业全过程防膨,注汽前挤二氧化碳,配套亚临界锅炉注汽,有效提高了注汽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稠油热采注汽锅炉多为直流锅炉,其产生的湿蒸汽干度≤80%,为了满足井底高干度蒸汽要求,设计球型汽水分离器,采用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及膜式分离原理,将蒸汽干度提高至95%以上,满足注汽要求。湿蒸汽为汽水二相流,蒸汽主干线和支线若采用侧三通,二管路内的蒸汽干度差别较大,直接影响各注汽井的注汽效果。采用正三通的入口或出口加装插入装置,可有效使二管路中蒸汽干度近视相等;当分支较多时(3-4路),设计加装整流器的球型等干度分配器,采用整流及对称性原理,实现各分支管路内蒸汽干度相等。同时,将标准孔板与文丘里管串联于湿蒸汽管道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解方程可计算出蒸汽质量流量与蒸汽干度,确保二相流计量的准确性及蒸汽干度的在线测量。通过湿蒸汽汽水分离及等干度分配计量技术研究,提高了注汽井的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18.
注汽热采是稠油油田开采的主要手段,此方法开采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蒸汽干度的高低。经研究表明,在注入相同的蒸汽量的情况下,蒸汽的干度越大,采收率越大,油汽比越高。只有较高干度值的饱和蒸汽才能对稠油有很强的驱动效果。但是干度太高,会使注汽锅炉水中的盐份大量附着在炉墙壁上,致使锅炉结垢,降低锅炉的热效率,甚至危及锅炉的运行安全;干度太低,通过管道传送到井底后干度就更低了,无法有效驱动稠油层,达不到开采稠油目的。可见,对饱和蒸汽的干度值进行实时、准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今国内外仍无工程上实用的干度仪,使其具有实时测量、准确度高、寿命长、造价低的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涡街联合法测量湿饱和蒸汽干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辽河油田稠油资源非常丰富,稠油的开采以注入蒸汽的热采方法为主,占稠油产量80%以上的稠油,是以注入蒸汽的方法采出的。注汽系统是稠油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耗能因素。为达到节能降耗、降低稠油开采成本的目的,近年来,不少高新配套技术在注汽系统上得到应用。本文通过从监测注汽锅炉烟气温度及氧含量和燃油(汽)节能器两个方面开展了提高注汽锅炉运行热效率研究。从理论分析、试验、设计、实际改造运行及节能效益等方面来看,均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辽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稠油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的开采方式。稠油热采在蒸汽吞吐末期一般转蒸汽驱开发,蒸汽驱现场往往存在一台锅炉同时向2-3口井注汽,或多台注汽锅炉为整个注汽管网供汽的现象,存在干度分配的偏差,为此提出以下一种新的等干度分配技术,保证了一台或多台注汽锅炉在同时注多口井时的注汽干度相同、注汽速度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