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浅度氯化法,经烷基化、分馏取得的洗涤剂烷基苯,单烷基苯含量一般在85~90%左右。由于正构烷烃经氯化反应后,除生成大量氯代烷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二氯代烷和少量的多氯代烷。二氯代烷在烷基化过程中,产生具有通式C_nH_(2n-8)的烃化物,主要是茚满和萘满,这些脂环化合物的结构比较复杂,在磺化后,可能使产品颜色加深。多氯代烷在烷基化过程中,产生多核稠环芳烃,例如一个或二个短链基取代的蒽、萘及菲,以及微量的烯基苯,不饱和的结构不明的烃化物,色素等,在磺化时都能生成具有极深色素的化合物。另外,在分馏过程中,不可避免混入微量高沸点烷基苯,主要是二苯烷,磺化后色泽加深。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煤焦油中重质芳烃的溶剂萃取规律,以煤焦油加氢产品中220~270℃馏分为原料,分别进行单一溶剂、复合溶剂、单级萃取以及多级萃取试验。结果表明,6种单一萃取剂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对芳烃的溶解性最佳,重质芳烃分配系数高达0.28,萃余相中的芳烃含量从原料的40.00%降至10.65%。二甲亚砜(DMSO)萃取重质芳烃的分配系数虽然与环丁砜(SULF)相当,但其分离因数高达75.00%,对重质芳烃具有较好的选择性。DMSO、DMF均属于非质子型极性溶剂,其介电常数和偶极矩均较大,因此极性较强,对于芳烃的溶解性及选择性均优于TRIG。其中,DMF含有N—C及C■O基团,溶解能力较强,但通常含—S—基团的溶剂有较好的选择性,因此DMS选择性优于DMF,但同时由于DMSO中含有S■O共轭双键基团,因此DMSO对芳烃的溶解性仅次于DMF。以DMSO为主萃取剂,添加20%DMF助剂进行复合溶剂萃取试验时,重质芳烃的分配系数从单萃取剂的0.09升至0.15,分离因数从单萃取剂的74.49%降至53.45%,重芳烃的萃取效率有所增加,但也增加了部分环烷烃的损失。经复合溶剂三级萃取最终可将总重质芳烃含量降至8.7%,其中二环芳烃与三环芳烃较易脱除,而单环芳烃含量仍高达8.20%。一环芳烃中茚满类、四氢萘类含量从原料的18.20%降至2.80%,总萃取率为84.60%;茚类的含量从原料的14.90%降至1.30%,总萃取率为91.30%,而烷基苯原料中含量为6.70%,经过三级萃取后,降至4.10%,总萃取率仅为38.80%。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单环芳烃中烷基苯类化合物较难被常规极性溶剂萃取。C_9以上一环芳烃中的烷基苯主要结构特点是苯环侧链上带有较长的链烷基或环烷基,如苯基环己烷、甲基苯基环己烷等,一方面其分子结构中苯环上的非芳烃侧链较长或结构较复杂,与主萃取剂DMSO的结构差异较大,另一方面烷基苯的极性与四氢萘、茚类等其他一环芳烃化合物的极性相比,其与DMSO极性的差距更大,因此无论从结构还是极性来说,烷基苯在DMSO中的溶解性均弱于四氢萘类以及茚类。  相似文献   

3.
脱除洗涤剂烷基化物中的烃——(Marshall,David W.;Feighner,GeorgeC.),美国专利№3,632,660,1972.1.4洗涤剂用烷基化物中的烃类化合物(C_nH_(2n 8),n=10~24),可用20%发烟硫酸或SO_3处理烷基化物,使其中的烃变成烃的酸类衍生物,然后将上述衍生物与烷基化物分开并除去。例如,AlCl_3催化下使苯与部分氯化的C_(10)~C_(12)正构烷烃缩合所得的粗烷基苯混合物中含有~11%C_nH_(2n-8),用5%气态SO_3在25℃下处理30分钟,然后再将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是配合氯化法制直链烷基苯的工艺改进而作。原料正构烷烃(C_(10)~C_(14))为经分子筛精制的轻蜡。由于烃类的氯化是连锁反应,在生成一氯代烃的同时,很容易生成二氯代烃和多氯代烃(1~4),后者与苯缩合易生成萘满类和二苯烷等副产物,使烷  相似文献   

5.
三、稀 释 剂 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稀释剂采用氧化石脑油,但从国外引进的样品,无论调墨油及油墨或高聚物薄膜胶液,从各种物性判断,却非常类似于我国的一线油、二线油(一种轻柴油芳烃),它的成分大致为:烷基茚满,萘,1、2、3(或4)、5-四甲苯,2-甲萘,1、6-二甲萘,4(或5)甲基茚满,2、6-二甲萘,1、2-二甲基-4乙基苯等。它的优点是价格非常低廉,又是一种强溶剂,但因国内的一线油、二线油产品质量不稳定,在印刷时会使图案表面产生大量气泡,烧成  相似文献   

6.
金桥工程     
《精细化工》2005,22(8)
我国重烷基苯资源如何更好地精细化利用将在全国第十二次工业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开发会议上展开讨论目前中国大陆烷基苯产能及重烷基苯资源状况如下:主要生产厂烷基苯产能(万t/a)2004年重烷基苯产量/t抚顺洗涤剂化学厂20 10343金陵石化烷基苯厂10 6455南京金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 5237江苏金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 5355总计40 27390重烷基苯由单烷基苯、二烷基苯、三烷基苯、多烷基苯、多苯烷、烷基茚满、萘满等组成。其芳烷质量分数约占9 5%以上。目前应用多限于生产油品添加剂,如用其合成重烷基苯磺酸盐(润滑油添加剂中增长最快、用量最大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从分子水平上对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中的饱和烃进行了表征。TOF MS检测器在信噪比(S/N)为200的条件下共检测到599个单体峰,FID检测器在信噪比(S/N)为1000的条件下共检测到458个单体峰。TOF MS的定性结果表明:在GC×GC-TOF MS/FID设定的分析条件下,链烷烃检测到57个单体峰,含有从正戊烷到正三十一烷的完整分布,可达到单体识别;环烷烃共检测到一环烷烃~五环烷烃五种族类,依次检测到104,229,180,28,1个单体峰,可进行每一族类环烷烃中不同碳数的识别。对FID检测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面积归一化定量,结果表明:链烷烃中主要为正构烷烃,占全部链烷烃的91.86%,一环烷烃中正构烷基环己烷单体的含量比异构烷基环己烷单体的含量大,15种正构烷基环己烷的含量占全部一环烷烃的41.77%;一环烷烃、二环烷烃、三环烷烃、四环烷烃和五环烷烃在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中的含量依次为2.11%,14.90%,17.81%,5.30%和0.15%;芳烃组分的总含量为53.64%;含少量含氧杂原子化合物,其含量为0.26%;碳数分布检测结果显示,一环烷烃、二环烷烃、三环烷烃和四环烷烃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碳数依次为C 13,C 12,C 14和C 16。  相似文献   

8.
利用Pt/Y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温度380℃、压力3 MPa、氢油体积比1000及质量空速1.0 h-1条件下,分别采用加氢处理的全馏分和轻馏分催柴为原料制备苯、甲苯和二甲苯(BTX),获得(C6+C7+C8)芳烃的总选择性分别为9.4%和33.9%。对原料和液体产物进行的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表明,BTX主要经过重芳烃的加氢饱和、裂解等反应生成,中间物质为烷基苯、四氢萘、茚满及茚类等单环芳烃。通过对反应原料以及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N2吸脱附、NH3-TPD、XRD衍射图谱、TG等物化性质的表征,分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即全馏分催柴原料中高含量的S、N化合物快速吸附造成了催化剂中毒,而轻馏分原料中S、N化合物在催化剂表面的缓慢积累覆盖活性位,造成催化剂逐渐失活。  相似文献   

9.
以纳米Fe_2O_3为催化剂,在0.5 L高压釜中考察了反应压力19 MPa下,不同反应温度(435℃~465℃)和反应时间(0 min~120 min)对萘-四氢萘体系加氢转化过程及产物分布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建立了萘-四氢萘体系加氢转化反应机理模型,通过优化算法求解得到各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结果表明:萘很快达到转化平衡状态,且低温和长停留时间有利于萘的加氢转化;萘的加氢反应速率高于四氢萘的脱氢反应速率,在四氢萘的加氢反应中,以异构化反应为主,主要生成甲基茚满和丁基苯。反应物萘、四氢萘、十氢萘(反)、十氢萘(顺)、1-甲基茚满、正丁基苯和烷基苯的质量分数的实验值和模拟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56%,1.35%,9.60%,7.24%,8.29%,10.64%和10.07%。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柱层析的方法将重烷基苯大致分成了6个族组分,重点对第Ⅱ族组分、Ⅲ族组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通过红外光谱的鉴定,大致确定第Ⅱ族组分主要为二烷基苯,第Ⅲ族组分主要为单烷基苯和少量的二烷基茚满、萘满(DT)。然后用紫外法求得了第Ⅱ族组分中邻、间二烷基苯之和与对二烷基苯的质量比约为1:4.09。第Ⅲ族组分中DTI的质量分数约为7.23%,DTI在重烷基苯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约1.22%。  相似文献   

11.
利用GC/MS分析了30种喷气燃料的烃族组成结果,详细确定了每种燃料的链烷烃、一环环烷烃、二环环烷烃、三环环烷烃、单环芳烃和双环芳烃等组成。根据ASTM D2887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喷气燃料的馏程。根据其烃族组成和馏程建立了一种燃料氢含量的估算方法,并对该估算方法的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烃族组成及模拟蒸馏中沸点的数据估算氢含量的方法与元素分析法测定结果一致,可利用该方法对喷气燃料氢含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2.
利用Pt/Y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温度380℃、压力3 MPa、氢油体积比1000及质量空速1.0 h-1条件下,分别采用加氢处理的全馏分和轻馏分催柴为原料制备苯、甲苯和二甲苯(BTX),获得(C6+C7+C8)芳烃的总选择性分别为9.4%和33.9%。对原料和液体产物进行的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表明,BTX主要经过重芳烃的加氢饱和、裂解等反应生成,中间物质为烷基苯、四氢萘、茚满及茚类等单环芳烃。通过对反应原料以及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N2吸脱附、NH3-TPD、XRD衍射图谱、TG等物化性质的表征,分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即全馏分催柴原料中高含量的S、N化合物快速吸附造成了催化剂中毒,而轻馏分原料中S、N化合物在催化剂表面的缓慢积累覆盖活性位,造成催化剂逐渐失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由预加氢多环芳烃热裂化制取单环芳烃。描述了在700—900℃和常压下,于氮气流(作为惰性载气)中及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0.5秒的条件下,热解1,2一二氢化萘,全氢化萘和全氢化茚所得的研究结果。萘烷(全氢化萘)裂化可得到很高产率的苯、甲笨、二甲苯(BTX)(达30%,以重量计)。乙烯的产率在20%以上,甲烷的产率为15—20%。可是,由萘仅部分加氢生成的1,2—二氢化萘或萘满,热解所得的苯和其他轻芳烃的产率都很低。主反应是萘的脱氢和重整。业已证明,萘完全加氢就可使它的两个环之一在750—850℃下发生断裂,并同时生成显著量的乙烯和轻芳烃。在全氢化茚和其他完全加氢多环芳香化合物的热解反应中也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因此,可以断定,完全加氢可使环的稳定性(这是多环芳烃的特征)消失。所得研究结果的工业兴趣在于:由煤加氢生成的全氢化多环芳香化合物可同时制取轻芳烃和乙烯。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平朔烟煤的高附加值利用,用100mL高压釜对平朔烟煤(PS)进行醇解。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溶出物,得到最优条件:温度为280℃,气氛为H_2(初压为5MPa),溶剂为甲醇(ME);在H_2气氛下煤中游离的挥发分容易发生加氢反应,使气体产率明显高于He气氛和N_2气氛下的气体产率,而含氧气体(如CO_2,NO_2和SO_2)的产率则低于其他两种气氛下含氧气体的产率;由于具有强极性且分子较小,甲醇容易渗透进煤大分子孔隙中促进断键,故气体和可溶物产率均高于四氢呋喃(THF)和石油醚(PE)的气体和可溶物产率;为进一步促进PS的解聚,采用PS与水稻秸秆(RS)共醇解(质量比为5∶1),使可溶物产率由11.2%(质量分数)提高到28.2%;PS醇解可溶物(E_(PS))所含芳烃类以苄基类、联苯类和萘为主,检测到的三环芳烃和四环芳烃较少,PS和RS共醇解可溶物(E_(PS,RS))以二环芳烃和三环芳烃(萘、芴、蒽和菲)为主.对比原煤与醇解残渣的~(13)C固体核磁谱,发现醇解残渣的芳碳质量分数f_a增加,脂碳质量分数f_(al)减少.  相似文献   

15.
以化学驱中常使用的3种不同来源磺酸盐样品为分析对象,将样品中可以产生超低界面张力(<1.0×10-3mN·m-1)的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别,并对比分析不同磺酸盐中活性组分在结构组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磺酸盐样品中均可分离获得活性组分,活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主要在380~460之间(不含Na+),以单磺酸盐为主,几乎不含双磺酸盐。磺酸盐结构类型以烷基苯磺酸盐为主时,碳链长度为17~19的磺酸盐是活性组分中发挥界面活性的关键物质;磺酸盐结构类型以环烷基苯磺酸盐为主时,碳链长度分别在11~14、14~17的烷基苯并二环己烷、烷基茚满磺酸盐是活性组分中发挥界面活性的关键物质。对于不同来源磺酸盐而言,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417±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区间小于80的组分具有较优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氯甲烷超声波萃取,提取甲醇制烯烃(MTO)待生催化剂和不完全再生催化剂外表面可溶性积炭,采用氢氟酸溶解及碳酸钠溶液中和后再用二氯甲烷超声波萃取,提取待生催化剂和不完全再生催化剂孔道内可溶性积炭,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其组成,并对MTO催化剂积炭形成的机理和再生烧炭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MTO待生催化剂外表面可溶性积炭主要是饱和烃和芳烃,其中饱和烃以C23~C31的正构烷烃为主,芳烃以一环和二环芳烃为主;孔道内可溶性积炭均为芳烃,以三环和四环芳烃为主,从质谱峰强度计算约占总量的80%,菲和芘约占总量的50%。MTO不完全再生催化剂外表面可溶性积炭主要是沸点较高的C23~C31正构烷烃;孔道内可溶性积炭主要是几个高含量组分如芘和菲等的残留。在催化剂外表面的饱和烃可能是由小分子烯烃类化合物经过一系列聚合而成,而催化剂外表面的一环和二环芳烃应该是从分子筛孔道内形成并溢出,在分子筛孔道口吸附。分子筛催化剂孔道内的多环芳烃,是由小分子烃类化合物经过一系列低聚、氢转移、环化和脱氢等反应生成。  相似文献   

17.
烷基苯磺酸钠(ABS)单体是洗衣粉厂的重要中间体,也是洗衣粉配方的重要组份,共色泽深浅不仅对洗衣粉的外观白度有重要影响,而且反映产品的内在质量。例如,以单烷基苯制成的洗涤剂单体应该是洁白的,但当单烷基苯中混有一定量的多苯烷、茚萘满时,或者虽然单烷基苯纯度很高,但磺化条件未掌握好时,均会造成副反应,而使产品严重着色,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影响ABS色泽的环节根多,因索复杂,至今仍是生产上较麻烦的质量问题。本文就影响ABS单体白度的因素作初步讨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锦中  李仁山  高晶晶  任雷丽  符秀梅 《当代化工》2021,50(7):1558-1562,1566
采用铝甑对低变质煤进行低温热解,用共混法将不同配比的铁系催化剂与低变质煤混合进行低温催化热解实验,以探索铁系催化剂对低变质煤热解焦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添加10%Fe2O3催化剂时焦油产率可达12.33%,且煤焦油中苯酚类物质质量分数高出原煤焦油7.81%;烷烃类物质质量分数较原煤焦油低1.71%;萘类物质质量分数高出原煤焦油5.03%;菲类物质质量分数较原煤焦油低8.40%;而苯类物质质量分数高出原煤焦油6.56%;并生成了原煤焦油不具备的醛类物质,茚类物质及正二十二醇.这表明Fe2O3催化剂可有效提高焦油中轻组分的质量分数,促进苯类、苯酚类、萘类等低碳物质的生成,抑制菲类、蒽类、长链烷烃等高碳物质的质量分数,并可催化生成少量的醛、正二十二醇、茚类物质等,实现了高附加值产品的富集.  相似文献   

19.
微柱萃取具有体型小、操作简便、耗时短等优点。建立C18微柱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的分析方法,测定环境水中痕量多环芳烃(萘、苊、芴、菲、蒽、荧蒽和芘)。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萘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芴和菲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L,苊、蒽、荧蒽和芘的线性范围为1~2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07。检出限为0.11~2.00μg/L,检测限为0.37~6.66μg/L。该法用于环境废水中多环芳烃残留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3%~120.5%和83.5%~117.6%。  相似文献   

20.
不同煤种热解多环芳烃的生成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四种适宜地下气化的低阶煤在600℃热解条件下热解气中EPA-PAHs的生成分布特征,探讨了原煤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大,热解所产生的低环芳烃含量减少,高环芳烃含量增加,EPA-PAHs总量增加;热解气中EPA-PAHs以2R萘、3R苊、3R二氢苊、4R荧蒽、4R芘和4R苯并(a)蒽为主;3R芳烃含量最多,平均占EPA-PAHs总含量的67.57%;EPA-PAHs含量分别在碳含量为76.98%,H/C摩尔比为0.94,O/C摩尔比为0.16和挥发分为43.32%时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