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彪 《云南煤炭》2000,(3):21-26
本较详细阐述了摩诃热井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水中元素含量按现行各种规范进行分类评价;对该区地热开采量,地热温标,热储及开采井距进行了计算;确定了热储概念模型,该热储形式以隙状热储为主。热源来自于深部岩浆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热。热水由大气降水入渗后经循环加热而成。摩诃热泉为氟、硅、氡、氯化钠型水,具很高的医疗价值,研究元谋盆地热水成因及分布规律对该区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质-水文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化探等手段的勘探结果,分析地热场与地质、水文地质的关系,圈定该区地热异常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1引言环境与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共同主题,人类的生存、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与环境息息相关。煤炭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又带来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弊端,其严重后果不仅伴随整个开采过程,而且在矿区开采结束后仍将长期存在。因此,研究煤田开发的环境效应,保护煤矿区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现以蔚县煤田开发为例分析原因,探讨对策。Zg县煤田开发的环境效应2·1环境背景蔚县煤田东西长24km,南北宽llkm,面积264km’,已探明地质储量14.9亿t。目前主要由乡镇及地方矿开来西北部浅部煤…  相似文献   

4.
姜宝良  段洛煜  潘登  张友安  张晓偲 《中州煤炭》2022,(5):114-118,136
热储温度是评价地热资源不可或缺的参数,对于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热温标是确定深部热储温度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二氧化硅地热温标是应用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地热温标,其应用的前提是地热流体在上行冷却过程中不发生混合(稀释)和沉淀,但对流型地热区深部高温地热流体在上涌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与浅部冷水进行混合或稀释,所采水样是不同程度稀释的热冷混合水,采用二氧化硅地热温标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通常偏低,不能真正代表深部热储的温度,必须进行修正。常用的修正方法计算繁琐,可操作性和代表性差。根据五龙口地热区69组水样的SiO2含量和水温的统计分析,修正计算得出较可靠且具有代表性的深部热储温度和SiO2含量及热冷水混合比。该方法快捷实用,可供类似地热区热储温度预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九集地热为湖北襄阳地区发现的首个中深层地热。从地热水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分析入手,结合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探讨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过程,初步分析地热成因。结果表明,该区地热流体类型为HCO3-Ca·Mg型水,热储环境较为开放,热储温度为59.5℃,地热流体循环深度为2 167.65 m;地热流体由大气降水经深部循环,受大地热流和深大断裂沟通的热对流作用形成;该地热属低温地热,兼具断裂构造型和地温增温型地热。研究结果对襄阳地区同类型中深层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分析豫西栾川潭头盆地断裂系统、热储成因类型、热储类型、地热流体流场特征及动态、地温场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豫西栾川潭头盆地地热地质特征。研究得出,研究区内主要断裂为马超营断裂,为主要控热断裂;热储为断裂破碎带,呈带状展布;研究区恒温带埋深为30 m,平均地温梯度为3.70 ℃/hm;研究得到了地热流体化学组分特征、动态变化以及同位素化学与地热田成因。研究为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吴小凤 《现代矿业》2020,36(5):13-16
为分析贵州修文阳明文化园地热区热储条件,阐述了该文化园地热区大地构造位于上扬子地块凤冈南北向隔槽式褶皱变形区,区域构造为安清—杨家寨断层东南相对隆起区,谷堡断层与猫山断层交汇锐角区;兴隆场—铁厂复式背斜次级褶皱电厂背斜为该区主要热储构造,猫山断层为该区的热源通道。论述了该文化园地热区储热单元为寒武系娄山关群(∈2-3ls)、石冷水组(∈2s)、高台组(∈2g)、清虚洞组(∈1q)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盖层为二叠系龙潭组(P3l)黏土岩、粉砂岩。地热井出水量888 m3/d,井口温度为46 ℃,为低温温热水地热资源。热矿水类型为HCO3-Ca+Mg型,含高氟、锶、锂、偏硅酸,弱碱性水。得出结论:地热勘查类型为带状与层状组合热储(Ⅱ 3型)。  相似文献   

9.
高家屋场地热田热储层主要为神农架群石槽河组白云岩,热储盖层为元古代辉绿岩,但是该盖层并未完全覆盖热储层。初步分析,地下水沿岩层层面向深部汇集,为元古代侵入岩所阻,推测由于侵入岩具有较高温度,将地下水加热升温,形成地热。初步得出高家屋场地热田地热流体温度衰减的原因为高家屋场一带森林被大量砍伐,导致地表水大量入渗,混合于地热流体中,致其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钻探效率,而且不损害地热储层,因此在地热井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仍受到钻探深度和出水量的限制。在湖南永州舜皇山基岩地热深井钻探过程中,常规牙轮钻进与泥浆钻进工艺存在钻进效率低、堵塞储层、影响出水量的可能。应用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实现了钻探深度的突破,钻探深度达到1820 m,实际出水量400 m3/d,出水温度43 ℃,符合设计指标。本文总结了相应的钻进工艺措施,以期促进对该技术在地热深井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倪昆  卢磊 《中州煤炭》2021,(12):154-159
河南省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经估算,全省埋深4 000 m以浅新生界热储层地热可开采热水总量为26 844.90×104 m3/a、可利用热能总量为32 413.61×1012 J/a,折合标准煤1 107 737.50 t/a。地热类型可分为沉降盆地传导型、隆起山地对流型和对流—传导混合型,热源主要来自现代活动性大断裂沟通深部幔源岩浆热及沿断裂破碎带产生的机械摩擦热,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模式为深循环。基于河南省地热资源赋存条件,选取地热勘查区划、开采潜力模数、黄河高质量发展区、冬季清洁供暖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地热规模化利用7个因子,运用AHP法进行地热开发利用区划,按优先开发区、鼓励开发区、限量开发区、暂缓开发区四级进行区划,指导全省地热合理利用,以响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改革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地热资源开发选区评价问题对相关政府单位及企业制定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地热资源的典型特征,本文从资源优势、地质条件、环境影响、技术水平、政策风险、经济效益和管理体制7个评价层面上建立起更为全面的地热资源开发选区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水文地质专家组、地热资源开发技术专家组、地热资源经济评价专家组对地热开发方案进行评判,利用灰色关联度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对地热开发方案进行优劣排序。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客观的反映出各方案的自身属性;该方法既能评价各方案的总体状况,又能反映出各方案内部影响因素变化趋势与理想方案之间的区别,对于地热资源开发选区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SWOT模型,对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认为我国地热资源在地质特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部分地区利用已成规模。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地热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随着我国新能源开发的深入,要对地热能利用进行合理的调控,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总体开发规划的确认,相关法律的制定,综合利用方式的推广等措施,保障我国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选择M县作为案例,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当地地热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类,建立M县开发利用评价模型,提出对策建议,以推进当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赋存了丰富的地热资源。研究了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地热资源地质特征,研究区属于中牟凹陷地热区,主要热储层为新近系明化镇组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新近系馆陶组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古近系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地热类型为层状分布的盆地型地热,地温场类型为地层热传导型,区内断裂无显著导热、导水特征,地温场以地层传导型为主,地温梯度在2.33~3.02℃/hm。并分析了开发利用情况,根据研究区开发利用潜力,为平原示范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供地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杨长保  杨玉琦  梁海丽  梁冰 《中州煤炭》2018,(9):132-136,140
王行庄煤矿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南45 km,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为一大型新建矿井。该区因煤层埋藏较深、地温较高,地热成为影响该区煤炭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测温资料的整理,确定了恒温带、孔底温度、地温梯度和煤层底板温度等重要地温参数,并总结出矿区二1煤层地温变化规律、地温热害分区、地温梯度及地温异常分区、地温梯度变化规律、矿山地温类型等地温地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矿区地热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该研究对指导矿山建设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热资源因具有清洁、高效等特性而被日益广泛开发利用。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地热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对北京城区地热田某地热井开发利用与供需情况进行探讨,计算项目用水量并进行经济评价,同时考虑地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科学合理、有序利用的地热井开发与利用方案,以确保北京地区地热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地热能以其储量大、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富潜力并十分现实的绿色新能源,并将成为传统能源惟一的替代能源.通过将地热能与传统能源相比较,提出了地热能独具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其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重点阐述了人类在矿山应用地热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柘城县城区地处在近年最先勘查发现的胡襄煤田内的南部边缘地段。区内地层属华北地台型沉积,自下而上发育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其中,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奥陶系中统为区内重要的热储集层,该热储层蕴藏着丰富的热能及热水能源,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依据勘查钻孔资料,阐述了区内地质、构造特征;利用钻孔测温资料,分析研究了地温、地温场、热储层的分布特征;给出了热储层的深度和温度范围;圈定了柘城城区西北角为地热异常地段,并分析了地热异常地段的控热构造特征或成因;提出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优选地段及深度范围,为地方经济发展、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分析了煤炭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如煤炭资源利用率较低、资源严重浪费、超强度开采、无序开发现象等等。重点论述煤炭资源开发所引起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大气污染,地质灾害等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最后提出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从而实现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