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2002年淮北矿区尘肺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和研究淮北矿区1993~2002年尘肺发病的特点。方法对淮北矿区近10年确诊的1 660例尘肺患者发病的基本情况资料建立数据库,按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1993~2002年按国家1987年尘肺诊断标准诊断尘肺1 660例,尘肺检出率为2.48%,尘肺病人的检出率无明显下降趋势,近10年尘肺发病年龄为(53.19±8.55)岁,发病工龄为(24.19±7.32)年,平均发病年龄以铸工尘肺为最小,平均发病工龄以电焊工为最短。结论煤矿尘肺发病率仍然较高,矿区尘肺病防治工作仍以煤矿采、掘工为主,煤矿企业尘肺病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武钢618例尘肺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武钢历年来尘肺死亡病例的死亡特征,为尘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武钢1958~2003年底所有已确诊的尘肺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Ⅲ期尘肺患者平均死亡年龄最短,Ⅰ期尘肺患者平均病程年限最短;矿山凿岩工病例的死亡年龄和病程明显短于其他工种。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3年,平均死亡年龄由40.7岁延长到70.6岁,平均病程年限由2.5a延长到20.6a。各期单纯尘肺病例的平均死亡年龄和病程年限明显高于尘肺并发肺结核的病例。尘肺病死因已与正常人群死因趋向一致。结论 武钢尘肺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淮南煤矿接尘职工尘肺患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淮南煤矿尘肺病发病规律,探讨尘肺病防治对策。方法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淮南矿区接尘作业职工50年来尘肺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1954年至2003年,共诊断各期尘肺病6 115例,其中合并肺结核1 109例,合并率18.14%。Ⅰ期尘肺5 578例,综合防尘前接尘发病5 196例(93.15%),综合防尘后接尘发病382例(6.85%)。现患尘肺病3 140例,其中合并肺结核327例,合并率10.41%。Ⅰ期尘肺平均发病工龄22.1±7.7年,平均发病年龄52.2±10.0岁;尘肺平均晋期年限,0 ~Ⅰ5.7±4.3年,Ⅰ~Ⅱ7.2±5.3年,Ⅱ~Ⅲ8.0±5.5年;死亡尘肺病2 975例,病死率48.65%,尘肺平均死亡年龄64.27±10.9岁。1991~2003年,平均每年新诊断尘肺病114例。结论粉尘危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由于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尘肺病的发病工龄、年龄逐渐延长。应继续加强粉尘治理,直至消除尘肺病。  相似文献   

4.
尘肺是威胁粉尘作业工人健康与寿命的一种严重职业病 ,为了解尘肺发展规律和死亡特点 ,进一步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 ,现将 73例患者尘肺死亡原因作如下分析。1 对象1 1 全部病例均为自治州尘肺诊断小组诊断 ,1 988年前按 1 963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诊断 ,1 986年后按 1 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诊断。且均由县以上医院住院治疗 ,死亡原因明确。2 结果2 1 尘肺死亡平均发病工龄为 1 6 4 5年 ,平均发病年龄为 42 88岁 ,平均死亡年龄为 47 96岁 ,平均死亡病程为 8 0 5年。2 2 尘肺病死亡原因 ,肺气肿居第一位 ,肺结核居第二位。 (表 …  相似文献   

5.
重庆煤矿尘肺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重庆煤矿尘肺发病规律,对重庆1986年在册的47038名接尘工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重庆煤矿尘肺患病率为13.0%.平均发病工龄为20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尘肺死亡率为24.5%,平均死亡年龄为58.2岁,大块纤维化患病率为1.6%;尘肺的发生与工人接触高合矽量、高浓度粉尘有关;重庆煤矿粉尘中游离SiO2,平均含量为8.5%,尘肺病例以煤矽肺和煤肺为多,矽肺病例相对较少;防尘工作重点应放在采煤工作面。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旬阳县32例农民工尘肺患病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旬阳县红军乡32名农民工在外务工时尘肺病的患病情况.方法抽调职业病防治人员对红军乡丰积、红军等6个村31户的36例疑似尘肺病人,逐村逐户按照尘肺病调查表进行了调查。结果32例确诊为尘肺患者;其中现患尘肺病人24例,死亡8例,死亡率25%;尘肺患病年龄以31~50岁青状年居多,为28例,占患病总数的87.5%,平均患病年龄39.6岁。粉尘职业接触平均时间为12.75a。尘肺发病工龄平均为10.63a。尘肺患者死亡率与年龄、粉尘职业接触时间密切相关(r=0.9863,P〈0.01)。结论农民工在外务工的职业危害问题应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赖纯米  高云  杨明林  丁文立 《职业与健康》2006,22(22):1905-1907
目的 分析云南省尘肺病的发生发展特点,为有效防治尘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尘肺病的累积病例的分布特征对云南尘肺发病和死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出发病年龄与尘肺病例数、死亡年龄与死亡病例数的回归方程.结果 现患病例中,尘肺病例主要以Ⅰ期患者为主;发病年龄与尘肺累计病例百分比之间呈“S“型曲线,回归方程为Ye=8.617 lgX-8.63;死亡年龄与尘肺累计死亡病例百分比的回归方程为Ye=102.394 lgX-2.35-10,表现为“双曲线型“.结论 30~55岁的粉尘作业工人为尘肺的易感人群,云南尘肺病有向老龄化、轻型化发展的趋势,尘肺病防治工作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2006~2010年泉州市尘肺新发病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市尘肺病发病特点,为尘肺病的防治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6~2010年诊断和报告的尘肺病新病例为对象,分析尘肺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工种、发病工龄、发病年龄和所在工业系统分布等。结果2006~2010年尘肺新发病例101例,5年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尘肺I期64例(占63.37%),尘肺Ⅱ期28例(占27.72%),尘肺Ⅲ期9例(di8.91%)。矽肺和煤工尘肺是主要的尘肺病,分别占总例数的71.29%和26.73%;尘肺病主要发生在煤炭和建材行业,工种以主掘进、采煤工、石工及破碎工为主;平均发病年龄为49.47岁,平均发病工龄为12.80年,其中煤炭和建材行业尘肺的平均发病工龄分别为16.32年和9.31年,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必须严格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工种职业人群的健康监护工作,从而遏制尘肺病例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泉州某煤矿2009-2014年新发尘肺发病规律,探讨发病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矿区2009-2014年所有新发尘肺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共受检4157人,检出新发尘肺病175例,检出率4.2%.各年度检出率类似.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1.6±10.8)岁,各年发病年龄总体上年轻化趋势;平均发病工龄(17.2±9.8)年,各年度发病工龄整体呈缩短趋势.新发尘肺病1 75例中,工期占65.7%;Ⅰ期检出率(2.8%)高于Ⅱ期(0.8%)和Ⅲ期(0.7%).结论 泉州某煤矿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发病工龄呈缩短趋势.应根据发病特征,加强尘肺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闽西矿区2005-2011年尘肺病发病情况及特点,为龙岩市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制定尘肺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5-2011年龙岩市CDC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587例尘肺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7.0软件包统计分析相关的报告信息。结果闽西矿区2005-2011年累计尘肺病587例。其中新发尘肺病449例,占总病例数的76.49%;晋期病例138例,占总病例数的23.5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尘肺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50.48±11.06)岁,(27.28±11.69)年〕大于(或长于)其他行业尘肺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45.05±6.52)岁、(10.27±5.8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行业壹期、贰期、叁期尘肺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矽肺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53.52±12.25)岁,(28.76±13.70)〕年大于(或长于)煤工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49.50±10.45)岁,(26.26±11.35)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尘肺病合并肺TB的合并率为3.07%。结论闽西矿区尘肺发病情况严重,职业健康监护覆盖面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闽西矿区尘肺发病相关因素,为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制定尘肺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2012年在我中心体检的闽西矿区805名在职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尘肺发病相关因素,应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闽西矿区805名在职工人中患尘肺病人数为226,其中煤工尘肺176例(77.88%),矽肺50例(22.12%),患病率为28.07%。矽肺平均发病年龄(41.54±4.54)岁低于煤工尘肺(43.57±4.66)岁(P<0.01)。年龄、工龄、工种、工作时间、文化程度、出生年代、既往史、工伤、吸烟、通风、个人防护措施、工作时间及放炮后到进入工作面的时间等12项为尘肺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闽西矿区尘肺患病情况较严重,针对影响尘肺患病的相关因素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1962~2003年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摸清郑州市尘肺分布现状和发病规律,建立全市尘肺病例数据库.为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统一方案制定的“尘肺病例卡”上的项目对郑州市1962~2003年尘肺病例进行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按统一的编码和程序输入计算机,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尘肺累计病例5020例.主要分布在巩义市、郑州市矿务局、新密市、郑州市区.共占全市尘肺病例的79.34%;行业以煤炭系统发病最高.为3693例,占全市尘肺发病率的73.56%,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共453l例(占90.26%);尘肺I期和Ⅱ期占全市尘肺病例的97.75%,Ⅲ期尘肺仅占不足3%;尘肺结核的并发率为11.18%,全市尘肺病例累计死亡429例,病死率为8.55%;尘肺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2.06岁.平均死亡病程为11.35a;尘肺的主要死因依次为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结论 尘肺现患病例呈逐年增长趋势.郑州市粉尘治理和尘肺防治工作未能得到根本控制.建议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增强监管能力,有效控制和预防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铸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武汉市铸工尘肺的发病情况,加强防治。方法:按照《全国尘肺病现状调查实施方案》,对武汉市全民和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1999年底以前确认的铸工尘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铸工尘肺累积患病率为0.95%,发病高峰出现在80年代,70%以上的病例是40、50年代开始接尘而患病的。I期铸工尘肺平均发病工龄为27.58年,Ⅰ期→Ⅱ期平均年限为7.45年。铸工肺结核合并率为11.59%,病死率为27.50%,平均死亡年龄为61.42岁,平均病程年限为9.62年,直接死因主要是肺结核、肺心病、肺癌和心血管病。结论:90年龄工来武汉市铸工尘肺防治工作逐步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采用接尘工龄?发病年龄?死亡年龄?死亡病程四项指标对全省1996—2015 年新发和死亡的9 978 例尘肺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全尘肺?矽肺?煤工尘肺平均接尘工龄均呈缩短趋势, 尤以矽肺更为明显; 中小型企业的尘肺病接尘工龄明显短于大型企业, 小型企业的尘肺病人平均接尘工龄≤11. 36 年, 且人数明显增加; 自80 年代起, 接尘工龄≤10 年的尘肺病人人数逐年上升, 2004?2005 年达高峰?全尘肺?矽肺?煤工尘肺平均发病年龄呈先延长后缩短趋势, 死亡年龄和死亡病程均呈延长趋势, 1996—2010 年的15 年 间, 死亡年龄和死亡病程分别延长了5.44 岁?5.97 岁?5.40 岁和6.20 年?5.74 年?7.02 年?近20 年来河北省大型企业 尘肺病防治趋于规范?稳定, 医疗救治保障?生活水平的提 高使得尘肺病的死亡年龄?死亡病程大幅度延长?小型企业 尘肺病人迅速增多, 接尘工龄明显缩短, 尘肺病高发态势与防 治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突显?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粉尘污染 治理的力度, 分类管理, 重点控制, 重点监管中小型企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浅析近5a龙岩市尘肺病发病特点。方法 对1999~2003年新诊断的尘肺病患者的发病工龄、发病年龄、晋期年限进行分析。结果 尘肺病主要发生在煤炭行业,占95.38%;平均发病工龄18.7la;平均发病年龄45.42岁;264例晋期尘肺病例的平均晋期年限为7.5la;7例速发型矽肺都发生在乡镇企业。结论 煤炭行业是我市发生尘肺病的主要行业,乡镇企业应成为今后预防尘肺发生发展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6.
煤矿尘肺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山东省坊子煤矿19年来尘肺发生、发展情况.接尘工人4162名,现存尘肺病人51 1名,患病率为12.28%;其中,掘进工尘肺患病率是采煤工尘肺患病率的三倍. 尘肺发病平均工龄为20.65年,掘进工尘肺最短发病工龄5年,发病平均工龄12年;采煤工最短发病工龄11年,平均为24年. 尘肺进展:掘进工尘肺进展者较采煤工尘肺多,而且采煤工尘肺没有进展成为Ⅲ期的病例;进期时间采煤工较掘进工长一倍左右. 尘肺病人死亡年龄:掘进工尘肺死亡平均年龄50岁;采煤工尘肺死亡平均年龄68岁.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南开区尘肺病例死亡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南开区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基本上摸清了全区尘肺发病、分级及发展规律,并对尘肺病例的死亡原因、年龄及病死病程年限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开展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现对全区42例尘肺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尘肺病的预后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尘肺分布现状和发病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安阳市1955-2018年报告的尘肺病例进行随访与回顾性调查.结果 安阳市1955-2018年共报告尘肺病952例,其中男性929例(97.58%);行业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主,共799例(83.93%);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矽肺为主,共872例(91.60%),Ⅰ期尘肺869例(91.28%);发病年龄平均为(52.01±8.19)岁,其中40~<60岁761例(79.94%).接尘工龄平均(28.41±9.06)年,其中接尘20~<40年724例(76.05%).不同种类尘肺病的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已死亡622例(65.34%),330例存活病例中享有工伤保险的204例(61.82%).结论 安阳市尘肺病防治形势严峻,应加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重点行业的尘肺防治工作,关注尘肺病人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郭文艳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12,(4):F0002-F0002,298
[目的]了解太原市尘肺发病死亡规律,为制定不同行业间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49~2009年太原市煤炭冶金铁道系统尘肺死亡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49-2009年合计死亡尘肺病人1089例,其中煤炭系统占48.76%,冶金系统占41.97%,铁道系统占9.27%。1089例死亡病例,平均发病工龄20.18土7.35年,煤炭、冶金、铁道系统死亡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死亡年龄为61.23±9.62岁,煤炭、冶金、铁道系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主要为肺心病、肺结核。[结论]太原市尘肺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主要为肺心病、肺结核。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尘肺发病分布规律,进一步加强尘肺病的防治工作,预防和减少尘肺病的发生,保障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对上海市嘉定区1956~2003年间诊断的79例尘肺病例死亡24例资料与方法收集整理嘉定区1956~2003年由原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确诊的所有尘肺病例报告卡及随访记录,统计与分析尘肺的历年诊断情况,包括尘肺类型、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尘肺晋期及死亡等情况。2结果2.1基本情况1956~2003年的48年中,我区共诊断尘肺79例,涉及接尘工厂23家,接尘工种20个,其中男77例,占97.47%,女2例,占2.53%。发病年龄29~76岁,平均发病年龄(5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