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羧甲基豆渣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豆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制备工艺为 :分离提取溶剂 1 0mol/L氢氧化钠、料液比 1g∶6mL ,温度 60℃ ,时间 3h。脱脂溶剂为丙醇 ,料液比 1g∶4mL ,温度 2 5℃ ,时间 10h。产品膳食纤维含量 85 3 9% ,产品中的脂肪含量低于 0 98%。羧甲基豆渣膳食纤维制备条件为 :温度40℃ ,固体氢氧化钠用量为 0 3mol/L反应液 ,一氯醋酸用量为 0 2 5mol/L反应液 ,碱化 1h ,醚化 2h。羧甲基取代度为 0 9时 ,豆渣膳食纤维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 2 5 0 3 % (约为1∶4)。动物实验表明 ,羧甲基豆渣纤维比原豆渣纤维有更强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提取甘露聚糖,通过对料液比、NaOH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7.5(m∶V),NaOH浓度2%,浸提时间1.0h,浸提温度90℃的最优条件下,甘露聚糖提取率为18.15%。  相似文献   

3.
制备麦麸膳食纤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介绍以麦麸为原料 ,探讨用生物法与化学法结合的方法提取麦麸膳食纤维的工艺 ,并对影响麦麸膳食纤维提取的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α 淀粉酶的浓度为 0 4% ,NaOH的质量分数为 4% ,于 60℃浸提 10 0min ,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 5 9 5 4%。  相似文献   

4.
以脐橙渣为原料,用碱法制备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脐橙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立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8%、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5h、液料比15∶1.在该条件下膳食纤维提取率达52.8%,其中SDF占25.7%,IDF占27.1%.产品持水力8.59g/g,溶胀力9.67mL/g.  相似文献   

5.
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应彪  陆强 《粮油加工》2005,(11):77-79
介绍了以麦麸为原料进行膳食纤维提取的方法,探讨了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α-淀粉酶的浓度0·4%,NaOH的浓度4%,于60℃浸提100min,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54·12%。  相似文献   

6.
玉米胚芽综合利用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玉米胚芽蛋白及玉米胚芽油的制取进行了初步研究。影响玉米胚芽蛋白提取率的因素包括固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 ,结果表明 ,固液比 1∶10 ,浸提温度 45℃ ,浸提时间 6 0min时有较好的抽提率。在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的工艺中 ,纤维素酶的作用能显著提高玉米胚芽油的收率。其最适参数为 :料液比 1∶3,蒸汽预处理时间 2 0min ,添加量 1%,反应pH值 5 5 ,温度为 5 5℃以及反应时间 6h。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6,(4):58-61
研究利用水剂法同步提取分离米糠蛋白与油脂,以米糠蛋白提取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水剂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g/m L)、p H 8.0、浸提温度45℃和浸提时间3.0 h。此条件下,米糠油与米糠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22.17%、54.29%。  相似文献   

8.
以葵花籽壳为原料,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提取液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9.5%、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30min,葵花籽壳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可达21.32%。葵花籽壳水溶性膳食纤维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表现了良好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在样品浓度为1.0mg/m L时分别为86.67%、70.32%和76.33%。  相似文献   

9.
以菠萝皮为原料,采用酸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盐酸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5个因素对菠萝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菠萝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菠萝皮可溶性膳食纤维酸法提取的优化工艺为盐酸浓度0.45 mol/L、料液比1︰20(g/m L)、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90 min、浸提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菠萝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16.15%。  相似文献   

10.
芝麻油脚中芝麻素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芝麻油脚为原料,用甲醇提取芝麻素,提取条件为:温度6 0℃、时间3h、料液比1∶2 5 ;提取率83 7% ,产品纯度6 7 5 %。采用乙醇对芝麻素粗品进行结晶纯化,结晶条件为∶料液比(g/mL) 1∶30、养晶温度2 5℃、养晶时间3h。经过4次结晶,最终产品纯度为91 2 %。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麦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麦麸中蛋白质、水不溶膳食纤维、水溶膳食纤维等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以麦麸为原料,采用醇碱提取-盐析的方法同时提取麦麸蛋白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利用α-淀粉酶去除淀粉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麸功能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270U/g、酶反应温度56℃、酶反应料液比1:12(g/mL)、醇碱比1:4、反应温度51℃、硫酸铵饱和度33%,在此条件下得到麦麸蛋白质的得率为5.23%,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88.76%,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3.08%。该数学模型对优化麦麸蛋白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2.
以小麦麸皮膳食纤维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解法对小麦麸皮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制备可溶性麸皮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确定了纤维素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10、酶用量20 U/g、酶解p H 4.8、酶解温度60℃、酶解2 h,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2.67%。  相似文献   

13.
以市售米糠为原料优化米糠油提取工艺,考察提取过程中的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和干燥时间等因素对米糠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提取米糠油的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以混合溶剂(正己烷/环己烷=4∶1,V/V)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2.0 h、液料比为20∶1(mL∶g)时,米糠油提取率为79.81%。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米糠资源的综合利用,对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及吸附Pb2+特性进行研究。采用酶-化学方法提取脱脂米糠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高温淀粉酶添加量、NaOH质量分数、碱解时间和碱解温度对产物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制备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较优参数条件。结果显示,在高温淀粉酶添加量0.3%,NaOH质量分数3%,75℃碱解75 min时,所得产物纯度85.74%,得率37.40%。吸附试验结果:提取物在20 mg/L Pb2+水溶液中振荡反应18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此时吸附率为96.67%。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与Cd2+的结合行为,说明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热力学探究表明:25℃有利于吸附的进行,这一过程是熵驱动、自发进行的,同时吸附Pb2+强度较弱,推测作用力主要是物理吸附。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吸附Pb2+能力。本试验为米糠膳食纤维材料的提取条件及其吸附Pb2+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米糖膳食纤维对胆酸钠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酶法和化学法相结合制备出理化性能良好的脱脂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和脱脂米糠可溶性半纤维素B两种膳食纤维,在体外模拟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测定它们对胆酸钠的吸附作用,发现两对胆酸钠都有显的吸附作用,吸附量分别为0.036-0.042g/g和0.013g/g,并由此就米糠膳食纤维降胆固醇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微生物发酵降解、转化和利用小麦麸皮中的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等,可以制备高品质膳食纤维(DF)。以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别采用米根霉、黑曲霉及里氏木霉发酵小麦麸皮制备DF,考察单一菌种及混菌发酵后麸皮DF主要组分的变化,并对混菌发酵条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一菌种发酵效果;当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10、里氏木霉和黑曲霉(1:1)混菌接种量10%、发酵温度32℃时,SDF含量达到了11.74%,提高了86.94%,所得产品持水力及溶胀性分别为9.34g/g和12.46mL/g,符合高品质膳食纤维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新华  富艳鑫  郑煜焱 《食品科学》2010,31(22):251-254
以米糠为原料,分别采用碱法和酶法对米糠蛋白进行提取。在提取过程中,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料液比、酶用量、时间和温度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碱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45℃,米糠蛋白提取率可达57.8%。酶法最佳提取工艺为酶用量2%(E/S)、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50℃,米糠蛋白提取率可达38.4%。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剥皮麸为原料,对其进行基本成分测定,并选取40~100目的剥皮麸,利用双酶分步法制备膳食纤维。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制取膳食纤维的最佳酶反应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为25 U/g剥皮麸,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45 min;中性蛋白酶的用量为1 200 U/g剥皮麸,温度为50℃,时间为45 min。在此条件下,最终测得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89.28%。  相似文献   

19.
酶法制备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法提取麦麸中的膳食纤维。研究发现,基于耐高温α-淀粉酶的去除麦麸附着淀粉的条件为:pH6.5,温度96℃,淀粉酶添加量2%,作用时间2h;筛选得到了1种水解麦麸蛋白质能力较强的商业蛋白酶:Alcalase2.4L,此蛋白酶的去除蛋白质的适宜条件为:pH7.5,温度60℃,蛋白酶添加量1.8%,作用时间3.5h,得到的麦麸膳食纤维纯度>90%,室温下用5%H_2O_2脱色3.5h,最终产品纯度为89.89%。对其功能性质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麦麸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吸油力随产品粒度的减小而减小,阳离子交换能力随粒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