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炼铁》2017,(4)
对首钢水钢3号高炉(1350m~3)炉缸冷却壁烧坏的处理进行了总结。认为高炉已进入炉龄末期、高炉经过3次停炉和开炉、铁口使用的无水泥炮质量较差是此次高炉炉缸冷却壁烧坏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断开烧坏冷却壁水管、更换冷却壁、对铁口重新进行浇注、炉壳开孔灌浆、加强炉缸部位的检测和监控、强化炉前操作及管理等措施,成功处理了此次冷却壁烧坏事故,确保高炉安全生产,降低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从冶炼强度、冷却强度、温度变化等几方面分析了莱钢 1#75 0 m3高炉炉壳变形、冷却壁损坏的原因。通过采取提高冷却强度、将冷却壁材质由耐热铸铁 RTCr-0 .5改为球墨铸铁 QT40 0 -18、改变冷却壁套管与炉壳间的安装方式、冷却壁之间填充碳化硅质的填料、控制炉壳开孔数量及质量、加强冶炼操作稳定炉况等措施 ,延长了高炉炉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涟钢3号高炉喷补料大面积脱落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引言 涟钢3号高炉(323m~3)于2002年12月28日停炉中修,对高炉本体变形的炉壳进行挖补,并更换第4~7段所有损坏的冷却壁。之后,在冷却壁的固定螺栓上焊上锚固件,对炉墙进行了喷补造衬,厚度为250~300mm。在炉壳与冷却壁之间采用了无水灌浆。炉内检修完成后,严格按喷补要求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刘悦今  李文斌 《炼铁》2001,20(6):39-40
涟钢4号高炉(323m~3)于1985年8月投产,自立式结构,1994年进行了大修(炉壳未换)。近年来,4号高炉侵蚀严重,冷却壁破损加剧。2000年2月25日~3月3日,涟钢炼铁厂采用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住友金属)先进的高炉修补技术,仅休风7天,就成功地对4号高炉破损的炉体进行了修补,共修补冷却壁18块,安装圆柱形冷却  相似文献   

5.
邯邢冶金矿山局自行设计、施工的1号高炉(100m~3)于1989年5月10日在原午汲选矿厂建成投产。该高炉为自立式炉体,炉内采用改进型镶砖冷却壁的冷却方式。热风炉炉壳内壁采  相似文献   

6.
《炼铁》2018,(5)
对高炉冷却壁冷却比表面积的两种表征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采用冷却壁中心线与高炉中心线的距离R_s来确定冷却比表面积更合理;对于斜炉壳设计的炉缸结构,建议采用"象脚"部位异常侵蚀区的参数来计算冷却比表面积。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800 m~3、2500m~3和3200 m~3高炉而言,冷却壁采用φ76×6水管与更小规格水管相比优势明显;对于采用φ76×6和φ80×6水管的铸铁冷却壁,推荐水管间距分别是≤238 mm和251 mm。  相似文献   

7.
本设计包括2500m~3高炉本体炉型、炉衬、冷却设备和炉壳设计。同时,对所设计高炉本体特点进行简述。本高炉有效容积为2500m~3,高径比取值2.5,高炉利用系数取值2.25,炉缸炉底采用陶瓷杯结构,同时选用光面冷却壁,炉腹、炉腰及炉身采用镶砖冷却壁。  相似文献   

8.
1 前言武钢4号高炉有效容积为2516m~3,第2代于1984年10月31日开炉,1988年12月10日停炉中修,生产了4年零1个月,平均利用系数为1.634t/m~3·d。第2代开炉以后,冶炼强度不断提高,1987年4月份以后,炉腹冷却壁开始不断烧坏,1988年1月份以后,炉壳开始出现多处发红开裂现象,在此期间高炉靠炉外喷水冷却维持生  相似文献   

9.
宝钢3号高炉炉壳开孔强度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太辰  李富帅  刘兆宏 《钢铁》2000,35(6):14-17
针对宝钢3号高炉因安装冷却筒需要在炉壳上开孔问题,依据宝钢3号高炉实际情况,进行炉壳整体应力计算,并以此为依据,模拟高炉炉壳开孔的各种模型,分别进行高炉炉壳开孔强度弹笥应力计算、塑性应力计算以及工应力计算。为验证计算的可靠性,制作了光弹实验模型,进行光弹性应力分析,得到与有限元弹性应力计算相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宝钢技术》2009,(1):76-7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冷却板,特别涉及一种带灌浆孔高炉冷却板。解决现有高炉存在的再造被侵蚀的内衬,只能在炉壳上开孔进行灌浆造衬,导致对炉壳的强度、高炉的长寿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灌浆孔高炉冷却板,为带空腔的板形结构,在冷却板中部设置带有球阀的灌浆孔.  相似文献   

11.
张故见  方玉敏 《炼铁》1997,16(5):44-45
1 概述 莱钢二铁厂2号高炉(750 m~3)于1993年6月投产,炉体自下而上有5层光面冷却壁,6层镶砖冷却壁,3层支梁式水箱,冷却壁每层36块,冷却水箱每层18块。全部采用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汽化冷却,并有工业水备  相似文献   

12.
邢钢300m~3高炉始建于1987年12月,其炉体冷却系统是:炉身中部3层支梁式水箱,每层12块;炉身下部两层勾头式镶砖冷却壁,每层24块;炉腰、炉腹两层镶砖冷却壁,每层24块;炉缸、炉底为3层光面冷却壁,每层24块。高炉冷却系统采用净环水。设计冷却水量为:炉体700m~3/h;风口小套200m~3/h,冷却水表压力是0.4~0.5MPa。水源取自地下深水井。其水质总硬度为25.30德国度,其中暂时硬度10.70德国度。为  相似文献   

13.
针对鞍钢3号高炉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区域铜冷却壁大量破损,炉壳温度高等问题,通过采取破损冷却壁穿金属软管、安装微型冷却器、压浆造衬、炉壳喷水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炉壳温度升高,保证了高炉安全生产及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4.
1 概况 马钢2500m~3高炉自1994年4月25日投产以来,炉腹以上冷却壁损坏有110块,炉腹部位9块,严重威胁了高炉的安全生产和长寿。对损坏的冷却壁进行功能恢复是一种方便、经济、可行的护炉保产方法。1998年  相似文献   

15.
马钢2500m~3高炉的耐火材料和冷却壁全部由国内制造和施工,1994年高炉开炉后,运行情况良好。自1995年发现第一块炉腰冷却板损坏以来,冷却设备的损坏日趋严  相似文献   

16.
李江波 《山东冶金》2006,28(2):15-15
张店钢铁总厂5^#420m^3高炉因进入炉役后期,出现了冷却壁损坏的情况,炉壳局部发红、过热,频繁开裂,引起煤气泄漏,通过对冷却壁损坏部位安装冷却棒支撑维持生产。由于热损失过大,使产量受到了一定影响。张钢工程处、科技处、炼铁厂等部门经多次调研,采用了淄博九发新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铝碳质无水压入料,2.0MPa的压入泵,开孔76处。用料10.48t,进行了压料补炉。正常生产后经检测证明,使用该料后煤气泄漏减少90%。炉壳表面温度降低70%.并且施工工期短,炉况恢复快,保证了高炉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7.
马钢二铁厂有4座294m~3高炉。为了提高高炉冷却强度,延长冷却壁使用寿命,采用了化学清洗药剂对冷却壁水管进清洗。清洗工艺如下:在现有分水器旋塞上,再装一个三通旋塞,分别接上药液管和水管,开泵后关闭进水旋塞,接通药液,使药液在冷却壁水管中循环,经20~40min后打开进水旋塞,关闭药液旋塞,即完成了1~2块冷却壁(箱)清洗工作。如此逐一清洗其它冷却器。由于药液中加入缓蚀剂,对水管腐蚀作用很轻  相似文献   

18.
林钢2~#高炉于1988年2月停炉改造,投产2年后,镶砖冷却壁出现漏水现象。到1991年10月26日停炉中修,共出现7块冷却壁漏水。本文对中修拆换下的料钟及冷却壁损坏情况的检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针对大小料钟不同的磨损情况和冷却壁的漏水现象及断水处理后对相邻冷却壁的连带影响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高炉操作;改善料钟磨损环境;改进冷却壁本体结构和进出水管与炉壳连接方法等观点,供中小高炉借鉴。 料钟和冷却壁是决定一代高炉寿命的关键设备。为查清料钟、冷却壁损坏的原因,寻找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我们对1991年2~#高炉中修时拆换下的料钟和镶砖冷却壁,进行了损坏程度的测定与原因分析,现将测定分析结论及改进建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柳钢7号高炉炉壳开裂处理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柳钢7号高炉炉缸区域炉壳开裂,采用压缩比大的耐火材料替代部分砖衬,挖补损坏的炉壳,并以小块冷却壁换下铁口区大块冷却壁,有效地延缓了炉壳再开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武钢4号高炉1984年大修,开炉后24个月炉腹(四段)冷却壁开始出现破损。1987年9月,破损数目急剧强多。由于漏水,给高炉生产操作带来很多困难。在1987年11月和1988年2月两次武钢炼铁学术年会上,笔者提出使用长风口的建议,用以减弱边沿气流,抑制炉腹冷却壁破损。1988年4月炉腹破损更趋严重,少数冷却壁烧掉,5、6月份曾4次出现炉皮严重烧红,直接威胁高炉安全生产。为防止炉壳烧穿,除加强对炉壳的喷水冷却外,公司还决定尽快造出长540毫米(原为480毫米)的风口供4号高炉使用。6月3日,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