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结合唐钢公司大生产的产品进行具体实验,讨论了热轧卷取温度、冷轧压下率、罩式退火工艺等因素对SPCE冷轧板组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热轧采用低温卷取工艺、冷轧总压下率控制在70%左右、适宜的退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才能得到最优的组织,从而对优化SPCE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汽车用冷轧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的成分、热轧冷轧及退火工艺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冷轧后连续退火和罩式退火不同条件下钢中析出第2相粒子形态和钢板的织构变化。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罩式退火10 h升温、10 h保温,10 h升温、15 h保温,平整延伸率分别为0.4%和0.7%的工艺方案,组成了2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对成品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n值、r值、{110}112织构强度进行了相关检测,揭示了罩式退火工艺、平整工艺对冷轧IF钢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出了满足用户高延伸率和高成型性要求的冷轧IF钢的工艺制定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炼钢、热轧、冷轧、罩式退火、精整等生产工序进行控制与优化,分析了工艺参数对HC340LA钢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影响,成功研发了罩式退火工艺下的汽车用冷轧低合金高强钢HC340LA,并实现了订单生产,产品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且有较大富余量。  相似文献   

5.
崔勇  李驭  佟强 《本钢技术》1999,(8):F002-F002,3,4,5,6,7,8,9,14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从德国引进的全罩式退火炉的特点,并结合本钢冷轧厂的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Q195F钢种退火工艺的多种因素.在生产实际基础上对主要产品Q195F钢种的退火工艺制度进行了优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赵波 《鞍钢技术》2010,(3):53-55
针对冷轧带钢罩式退火后产生粘结而降低成材率的问题,分析了冷轧带钢罩式退火后产生粘结的原因,通过采取优化轧机成品卷取张力、提高末架轧机工作辊粗糙度、优化退火及平整工艺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冷轧带钢的退火粘结缺陷率。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冷轧产品用途的多样化、客户需求的差异化和材质的轻量化,强度更高、冲压性能更好的冷轧钢板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为充分发挥罩式退火炉的生产灵活、不受规格跳跃限制等特点,同时提升产品内外在质量及档次,采用罩式退火工艺开发高强冷成形钢意义重大。公司在现有资源及工艺设备条件下,开发出了含磷系列冷成形钢,并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和力学性能问题,形成以下创新技术:a.采用"以Nb代Ti"、Nb和P元素复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罩式退火工艺进行了Ti-IF钢工业试制,对不同工艺的产品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试制结果,选取了方案1为Ti-IF钢罩式退火工艺。  相似文献   

9.
孔繁鑫  张鑫 《鞍钢技术》2005,(2):35-36,42
针对本钢冷轧厂05CuPCrNi冷轧耐蚀钢退火后性能不均、板形不良等问题,通过实验室实验及生产试验,对退火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了退火温度、加热及保温时间,使生产出的带钢性能均匀、板形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索Ti-IF钢的罩退工艺,提高其性能,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测定了Ti-IF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了退火温度、时间等主要因素对Ti-IF钢的再结晶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及罩式退火应用设备的特点,制订了退火工艺,随后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冷轧Ti-IF钢的力学性能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MULTIPAS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机对590MPa级别DP钢在不同过时效温度情况下进行模拟退火实验,探索过时效温度对DP钢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确立了双相钢过时效段的温度控制范围。通过实验结果指导本钢的生产实践,保证了冷轧双相钢的稳定生产,使产品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对普碳钢成分带钢进行退火模拟试验,通过对再结晶组织、性能的关系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成分钢种对退火再结晶行为和组织的影响,得出基于热镀锌生产工艺的不同强度级别的镀锌产品工艺合理范围,为低成本生产结构用镀锌板的生产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紧卷罩式退火的温度场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京  崔德理 《工业炉》1998,20(3):37-41
紧卷罩式退火炉在钢板生产中广泛使用,该炉包括以N2和H2混合气体为保护气体的传统罩式炉和以100%H2作为保护气体的全氢罩式炉。模拟罩式退火温度场对确定和优化钢板的退火制度、预报钢板的机械性能极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影响罩式退火炉效率的因素,并着重论述了钢卷罩式退火的温度场模拟的原理及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4.
Effect of 1.18 wt.% copper on the annealing behaviour and the resul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conventional mild interstitial free steel has been investigated. It is revealed that copper forms complex precipitates during batch annealing and modifies the batch annealing characteristics as compared with the base steel. Accordingly, strength‐formability parameters are influenced as well. In case of continuous annealing, solute copper control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5.
 用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在实验室试制了冷轧高硅DP590,并通过扫描电镜、EBSD、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735~835℃)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高硅双相钢强度和塑性有重要的影响,当退火温度为785℃时,材料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同温度退火后得到的组织均为铁素体和均匀分布在其晶界上的岛状马氏体;利用EBSD技术清晰地观察到离散分布于铁素体和马氏体晶界处的残余奥氏体。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到马氏体周围的位错线及位错团,这是双相钢连续屈服特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孙迪 《铝加工》2012,(4):44-46
试验研究不同加工率、退火温度和退火保温时间对AlMgSi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的检测,确定了该合金0状态的最佳退火温度范围400~430C,保温时间为1.51h.按上述工艺参数,在工业生产条件下生产出了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薄壁管材.  相似文献   

17.
刘春富  岳安宏 《云南冶金》2015,(2):97-100, 116
涂镀产品的基板在冷轧后产生加工硬化,使产品性能恶化。涂镀产品需进一步加工,要求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为基础,而涂镀产品的基板冷轧后在性能和组织上的变化阻碍了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成型,这些变化只有通过再结晶退火才能恢复。最终产品性能主要受冷轧变形量和再结晶退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以在650℃温轧的Fe-24Mn-2Al-1Si-0.05C TWIP钢为研究对象,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室温拉伸等实验手段,研究温轧TWIP钢在回复退火、部分再结晶退火、高温短时退火以及高温退火等不同退火工艺下其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退火工艺的改变,实验钢的微观组织由回复退火时包含高密度位错、形变孪晶等的变形晶粒逐渐向高温退火时的无畸变再结晶晶粒转变;而部分再结晶退火时,实验钢的微观组织由未再结晶区的变形晶粒和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混合组成。随退火工艺的改变,实验钢拉伸前、后的硬度变化趋势为先下降然后基本不变最后上升;实验钢的变形机制逐渐由位错滑移为主向孪生滑移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9.
占炜  胡俊  徐国富  王存宇  曹文全  董瀚 《钢铁》2013,48(3):66-70
 研究了逆相变退火温度对0.1C5Mn钢连铸坯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SEM进行组织结构的表征,利用XRD技术分析连铸坯退火后奥氏体含量,并测试了退火试样的力学拉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连铸坯退火过程中发生奥氏体逆转变且在较低退火温度下有少量碳化物析出,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奥氏体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析出物逐渐溶解消失。提高退火温度可以显著提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但却降低它的屈服强度,另外随退火温度升高,断后伸长率和强塑积先增高后降低。在625~650℃退火,可以获得20%~25%的伸长率。研究结果说明利用逆转变退火可以大幅度提高中锰钢铸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中碳钢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常规双相区球化退火和亚温球化退火工艺研究了常规轧制(CR)和控轧控冷(CRC)的中碳钢SWRCH35K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相区球化退火相比,亚温球化退火时碳化物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球化率高,且碳化物比较细小,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冷成形性,采用亚温球化退火处理可明显地缩短球化退火时间。控轧控冷的中碳钢线材尽管具有比较粗大的珠光体组织,但因有相当部分的珠光体发生退化,其球化退火进程要明显快于细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