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通过成人电子胃镜检查进一步了解小儿上消化道症状的病因.方法对128例小儿腹痛、上消化道出血、误吞异物和误服硫酸进行成人电子胃镜检查.结果疾病检出率为100%,发病率依次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上消化道异物、食管狭窄逐步递减.结论成人电子胃镜在儿童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对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病因诊断有重大价值,并对儿童误吞异物和食管狭窄同样可实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的病因。方法对96例RAP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并对镜查异常者取胃粘膜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切片染色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96例中上消化道疾病88例,其中慢性胃炎57例(64.8%,包括非胆汁反流性胃炎44例,胆汁反流慢胃炎13例),十二指肠球炎14例(15.9%),十二指肠溃疡17例(19.3%)。Hp感染以十二指肠溃疡最高13/17(76.5%),非胆反流性胃炎次之26/44(59.1%),胆汁反流性胃炎最低2/13(15.45%)。结论上消化道疾病是引起儿童RAP的主要原因,并与Hp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及胃镜在小儿消化道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分析68例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胃镜和临床资料。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伴十二指肠球炎(BD)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8例,消化性溃疡(PU)20例,十二指肠溃疡(DU)19例,胃窦溃疡1例,胃息肉1例,胃内异物2例,胃食管反流病1例,胃食管反流病伴胆汁反流性胃炎1例。呕血和/或黑便9例。结论:胃镜检查对儿童是一种快速、准确、客观、直观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0例儿童胃镜检查结果特点,分析儿童胃镜检查结果特点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和补充维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胃肠科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的160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对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及Hp感染特征进行分析,并对Hp感染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酸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抗生素对Hp感染进行治疗。结果:160例儿童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炎性反应多见,而胃镜检查结果胃内溃疡面积越大、水肿及充血越严重,那么Hp阳性的比率越大,Hp阳性率为56.10%;上消化道疾病儿童中,年龄越大,Hp阳性率越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6.25%;两组数据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炎性反应多见,与Hp感染相关,而Hp阳性率与儿童年龄呈正相关,在治疗上联合抗菌治疗,可显著提高Hp阳性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窦黏膜3块,分别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查找Hp。结果:121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中,Hp阳性48例,Hp感染率为39.7%。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与Hp感染率成正相关关系,即上消化道症状越严重,Hp感染率越高。结论:儿童Hp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加而递增。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彭华 《大家健康》2013,(15):55-5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窦黏膜3块,分别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查找Hp。结果:121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中,Hp阳性48例,Hp感染率为39.7%。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与Hp感染率成正相关关系,即上消化道症状越严重,Hp感染率越高。结论:儿童Hp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加而递增。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及对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方法 选择2007~2008两年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78例患者,结合既往病史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有胆囊疾病的52例,占29.2%,胃手术后的39例,占21.9%;不明原因87例,占48.9%.另外,1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者56例,阳性率29.9%,而同期21936例胃镜检查者中Hp阳性12771例,阳性率58.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中胆囊疾病和胃术后为其两大主要原因,不明原因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上消化道动力紊乱及抗胆汁反流的生理屏障减弱或丧失的结果.另外,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8.
周敏  蒋光吉  张晓琼  邓洪涛 《重庆医学》2008,37(10):1095-1096
目的对5岁以上儿童应用成人电子胃镜进行上消化道检查,对疾病谱进行分析,并探讨成人胃镜用于儿童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167例5~16岁接受胃镜检查的儿童临床资料及胃镜结果,并将检查结果分为5~12岁和12~16岁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顺利完成167例儿童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83.23%。检出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等多种上消化道疾病。12~16岁组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较5~12岁组高(P<0.01)。结论成人型电子胃镜对5岁以上儿童检查安全性高;镜下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其次分别为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随年龄增加,儿童患上消化道疾病增多,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采用超细电子胃镜检查的安全性、依从性和镜下疾病谱.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1 011例患儿的临床和胃镜资料.结果 1 01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临床表现以反复呕吐或间断性脐周无规律疼痛为主.镜下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窦炎770例(76.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0例(5.9%),过敏性紫癜胃肠表现25例(2.5%),上消化道异物20例(2.0%),急性出血性胃炎12例(1.2%),食管炎5例(0.5%),食管裂孔疝5例(0.5%),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0.4%),幽门梗阻2例(0.2%),食管单发性息肉1例(0.1%).结论 超细电子胃镜对儿童检查其安全性和依从性好,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镜下以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与胃镜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均检出上消化道疾病,部分病例合并多种疾病,其中反流性食管炎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2例,糜烂性胃炎6例,出血性胃炎4例,胃息肉2例,十二指肠球炎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与胃镜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 胶囊内镜能客观反映上消化道病变情况,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镜检查在儿童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的564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223例胃黏膜HP.结果 564例中成功检查563例,检出疾病53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324例、消化性溃疡112例、十二指肠球炎89例.223例HP检测中,总阳性率45.29%,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3.49%(40/63)、浅表性胃炎39.84%(49/123)、十二指肠球炎37.50%(9/24)、胃溃疡28.57%(2/7).结论小儿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儿童HP感染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儿童胃病的HP感染情况。方法 对 180例小儿纤维胃镜检查分析及 172例胃粘膜HP检测及 16 8例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疾病检出率为 93.3% ,其中以十二指肠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最高 ;172例HP检测者中HP阳性 6 8例 ,阳性率为 37.8% ,其中以消化道溃疡检出率为最高 ,16 8例病理活检均为轻中度炎症。结论 HP感染在儿童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儿童胃炎以轻、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及病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的70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100%,止血率98.57% (69/70),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97%( 32/33),病死率1.43%(1/7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贲门、胃及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Mallory-Weiss综合征.[结论]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诊断,而且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龙梅  朱莉  包林林  潘佩英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6):4562-4566
背景 随着儿童胃镜检查的普及,研究发现儿童时期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胃肠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针对儿童时期H.pylori感染后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贵阳地区儿童时期H.pylori感染后胃镜检查、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消化科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因腹痛、呕吐、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入院的21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H.pylori检测结果,H.pylori阳性者为阳性组,H.pylori阴性者为对照组,分析儿童时期H.pylori感染后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特点及疗效。结果 210例患儿中阳性组104例、对照组106例,儿童时期H.pylori感染率为49.5%。H.pylori感染平均发病年龄为(7.2±1.3)岁。阳性组胃镜检查提示糜烂出血性胃炎58例、消化性溃疡23例、结节性胃炎13例、消化性溃疡伴结节性胃炎10例,对照组胃镜检查提示糜烂出血性胃炎84例、消化性溃疡18例、结节性胃炎3例、消化性溃疡伴结节性胃炎1例。阳性组糜烂出血性胃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节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伴结节性胃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炎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度炎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淋巴细胞阳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抗H.pylori治疗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93例、阳性11例。结论 贵阳地区儿童时期H.pylori感染率为49.5%,以学龄期儿童发病为主;H.pylori感染后胃镜检查以糜烂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节性胃炎为主要表现,糜烂出血性胃炎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节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伴结节性胃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重度炎症为主,重度炎症改变及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H.pylori感染相关,标准三联疗法对H.pylori根除率为89.4%。  相似文献   

15.
儿童消化性溃疡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至2005年期间72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内镜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消化性溃疡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3.8∶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占90.3%;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87.5%;症状多变,腹痛、黑便是常见症状;部分患儿有不良饮食习惯和一定的精神因素;有遗传倾向的占31.9%。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致病因素多样,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儿童内镜检查安全可靠。儿童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的结果为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6例,慢性胃炎10例,十二指肠炎5例,广泛性出血性胃炎3例,其中29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胃十二肠指病变是慢性血透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因症状多不典型,应常规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出现和妥善处理,有利于防止发生致死性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17.
67例小儿胃镜检查及其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胃镜检查的实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5-14岁因消化道出血,腹痛入院患儿的胃镜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胃镜检出十二指肠溃疡42例。胃溃疡4例,浅表性胃炎17例及食道炎,胃食道结合部炎,重度食道静脉曲张,贲门失弛缓各1例。2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为73.1%。51例患儿乙肝病毒感染率达74.5%。结论:对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及腹痛患儿胃镜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生物致病因素。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与乙肝病毒的相关性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450例小儿上腹痛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闫慧敏  杨燕 《北京医学》2007,29(2):84-86
目的 探讨以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的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借助胃镜检测手段对450例患儿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同时通过病理检测及相关Hp检测,分析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 疾病检出率为96%;Hp感染率为31.8%,Hp感染前三位疾病分别为消化性溃疡(51.7%)、浅表性胃炎(33.0%)、十二指肠炎(26.7%);Hp感染者病理显示组织损伤明显,两者病变程度呈正比.结论 小儿消化道疾病发生率较高,临床缺乏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应予高度重视;Hp感染率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Hp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浅表性胃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儿童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3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33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中,由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有21例(63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浅表性胃炎2例(60%),糜烂性胃炎1例(30%),胃溃疡1例(30%),空肠息肉1例(30%),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症1例(30%),血小板减少性紫瘢1例(30%),过敏性紫瘢1例(30%),肝硬化食道下段静脉曲张1例(30%),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1例(30%),不明原因者2例(60%)。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炎、胃溃疡是儿童时期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