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市设计并没有标准的理论和固定模式,城市设计是一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城市设计,可以概括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内容。千山路沿线城市设计突破一般意义上的“一层皮”的沿线景观设计,旨在激活整个沿线地块的潜在价值,是“面”“线”“点”上的设计结合。同时,提出了作为干道沿线地区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城市设计》一书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城市功能上,整合成一个"同时运动诸系统"的完整体系,并以此形成城市的"设计结构"。它是一种功能轴,又是一种交通轴,更是一种景观轴。二是在空间艺术上吸取了现代艺术上很多视觉艺术理论,变静态为动态,大大丰富了城市设计空间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作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绿道以其功能复合性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在绿道理论与生态城市内涵契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踏勘调研、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生态优先,修复城市蓝绿网络""传承文化,彰显城市特色魅力""关注民生,响应美好生活需求""激活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等绿道规划策略.实现绿...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能够对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和空间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以郑徐-郑西高速铁路为例,借助时间距离测算模型、引力模型、经济潜能模型等方法,探讨了郑徐-郑西高铁建成前后对于沿线城市可达性和空间经济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郑徐-郑西高铁的建设使得沿线城市间的可达性显著提高,其中郑徐高铁沿线提升最为明显;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明显增强,空间经济格局呈现出由沿高铁延伸的经济发展轴和以郑汴洛都市区、西渭都市区为重要经济发展区组成的"一轴两核"的发展趋势;郑州市的区域核心地位显著增强;县级城市在郑徐-郑西高铁开通后经济发展条件改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理念对于推动沿线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问题,本文引入智慧城市思想,探索一种面向多元需求的城市智慧海绵空间.首先,本文依据城市智慧海绵空间理念,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西宁市为例,对多元需求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西宁市城市智慧海绵空间构建思路,设计了基本框架结构,确定了基于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行管理模式,从基础设施智慧化、信息融合智慧化、服务管理智慧化以及监测反馈智慧化四个方面探索了具体的规划举措,为下一步西宁市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和"三个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概念的引入,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题和目标双向引导,提出城市边缘区控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策略.结果表明,"城市双修""三个经济"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诉求相契合.通过用地整合,分类确定开发模式,并将新经济落实用地;合理组织内外交通分流,着重打造通过性景观,使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中心区的有力补充及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相似文献   

7.
结合中国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及缺憾,以创造健康、宜居、韧性、生态的城市环境为目标,设计"区域—系统—节点"三类健康城市设计路径;提出"生态健康—生活健康—治愈健康—环境健康—设施健康—救治健康"六位一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设计策略,并细化为健康城市在城市空间上的形象化设计表达.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中国古代城市设计"道"、"舞"、"空白"的意境结构,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意境结构在古代城市中的空间表现形式,用中国古代的意境理论分析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方法,以期深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悦 《工程与建设》2011,25(1):33-35
文章对"山水城市"产生的背景、概念、理论要点等进行了简要的概括.针对当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山水城市"的理念,总结出了小城镇建设"山水城市"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城市设计概念进行重新理解,思考城市设计有效性如何作用于实际实施过程之中,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与解释.城市设计有效实施的保障核心是将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根据经济生产中价值链的概念提出了政策链的概念,分析城市设计不同过程和针对不同对象的政策策略的关联性和这种关联性的重要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动态的运作过程,不同层面、不同主体、不同对象、不同时间序列上的政策策略的关联性是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