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药房药物咨询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永中 《当代医学》2009,15(24):32-33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药物咨询服务的重要性、条件、内容及方式。方法药物咨询方式主要包括窗口式、参与式和研究式。结果(1)贯彻和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药师队伍,是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必要条件。(2)患者药物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用法、药物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药物贮藏及保管,医护人员药物咨询内容多是药物名称与价格、药物使用方法、药物间相互作用等。结论医院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可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密切医、护、药的联系,是医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祎  刘燕  丁秀云 《包头医学》2012,36(3):129-132
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天然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药物、抗代谢抗肿瘤药物、肿瘤耐药逆转剂、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导向治疗剂、分化诱导剂、基因调节药物(反义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等.  相似文献   

3.
广州医学院药物研究中心设有3个实验室:药物化学与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药物分析实验室、药物活性筛选实验室。广州医学院药物研究中心以创新药物的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中心的重点主要研究领域是: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物活性筛选、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设计及构效关系等。主要研究内容:1.手性药物的研究:应用现代化学和生物学的新方法、新技术,进行手性药物的设计、合成,药物的手性与药理活性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研究手性合成的新方法、新技术;进行有重要医疗价值的单一光学活性手性药物的研究。在广东省科技…  相似文献   

4.
《新编药物学》第十三版出版发行,周营子书店办理发行邮购业务。该书120万字,共分24章,反映了国内外新药的发展、并且补充新药200多种,药物名称参照了90版药典和英汉药名词汇,设计上采用了双栏激光照排。十三版修订本包含了:引论、抗微生物药物、抗寄生虫病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主要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及泌乳功能的药物、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抗变态反应药物、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维生素类、酶类及其他生化制剂、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营养药、抗肿瘤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减肥药、延缓衰老药及某些老年病用药、各临床科室备用药物、其它药物等24章。书宋有附录12个,包含:药物极量表;关于药品的有效期;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药物用量、按对妊娠的危险性等极的药物分类表;纠正代谢性酸血症的补给公式;皮试药物一览表;常  相似文献   

5.
李海  陈佩文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18-118,121
目的:通过对药物咨询服务的回顾性分析,提高药物咨询的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药物咨询工作记录,对药物咨询人数、咨询内容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较多,内容主要涉及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作用与适应证、药价、药物相互作用等。结论:提高药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有助于提高药物咨询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天人合一整体观,结合研究发现感悟,分析药物本质的必然性,提出自然药学观,认为自然界必然存在着维存人类生命的自然药物界及其药物体系.其组成药物元素及其关联药物,为具有特定应答生命体系状态信息、维存生命的相应独特的物质,具有特定组成规律,而呈现相应的药物属性特性,其总集合药物体系为自然药物界.自然药物界的相关性主要表征为药物体系的网络关联性,网络单元为药物-性能-(生命)信息.以药物体系为网络单元,可逐一揭示单物质药物、多物质药物、所有药物的组成体系与相关性及其存在规律,从而以其特定的相关性将自然药物界中各药物体系相互连接,构建出自然药物界网络关联体系,以发现最适药物体系,创造最佳药物,实现从药物必然王国进入药物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7.
药物转运体是存在于机体几乎所有器官的跨膜转运蛋白,其功能是主动转运药物。药物转运体的功能变化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在临床上,很多药物联合用药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靶点就是药物转运体。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与药物疗效、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安全用药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8.
自然药学观的相关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天人合一整体观,结合研究发现感悟,分析药物本质的必然性,提出自然药学观,认为自然界必然存在着维存人类生命的自然药物界及其药物体系。其组成药物元素及其关联药物,为具有特定应答生命体系状态信息、维存生命的相应独特的物质,具有特定组成规律,而呈现相应的药物属性特性,其总集合药物体系为自然药物界。自然药物界的相关性主要表征为药物体系的网络关联性,网络单元为药物-性能-(生命)信息。以药物体系为网络单元,可逐一揭示单物质药物、多物质药物、所有药物的组成体系与相关性及其存在规律,从而以其特定的相关性将自然药物界中各药物体系相互连接,构建出自然药物界网络关联体系,以发现最适药物体系,创造最佳药物,实现从药物必然王国进入药物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9.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药物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应用后在体内产生的作用(效应)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联合应用、病人的生理因素、病理状态等等,都可影响药物的作用,不仅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有时还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临床应用药物时,除应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用途外,还有必要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一些因素,以便更好地掌握药物使用的规律,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然药学观药物体系思维构架中药药物本质认识论,以提高对中药药物本质与有效物质基础的认识水平,指导中药理想药物体系及其药物研究.应用科学论、还原论、系统论、整体观进行中药药物体系基本特性表征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体系自然性、协同性、亲和性三大基本特性表征出中药药物物质有机关联整合效应状态及其自然亲缘关系规律与亲缘药物学架构,体现中药及其复方药物本质与有效物质基础内涵.因此,基于药物体系思维构架中药药物本质认识论,可从微观系统认识中药药物本质与有效物质基础内涵,并可指导中药理想药物研究,预知与发现中药新的药物体系与新的中药原,从而为临床拓展丰富新的中药理想药物体系及其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西药房2012-2014年妇科外用药物使用频率、金额及日均费用,为临床应用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4年度我院西药房妇科外用药物处方,统计计算妇科外用药物金额、不同药理作用药物金额及妇科外用药DDDs。结果与2012年比较,2013年外用药物金额明显增加(P0.05),与2013年相比,2014年药物金额明显下降(P0.05);用药金额、DDDs前10位药物变化小,主要为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结论西药房妇科外用药物的常用药物为抗菌药物与抗真菌药物,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2.
1静脉药物 1.1静脉药物治疗概述静脉药物治疗是将有治疗和营养支持作用的药物,如:电解质液、抗菌药物、细胞毒药物、血液、血液制品、代血浆制剂、中药注射剂、营养物质等通过静脉注射方式或加入于载体输液中静脉滴注,使疾病得以治疗,达到缓解、好转或痊愈,它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通常把静脉药物滴注治疗的方法,称为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3.
基因多态性与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受体和其它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是引起药物效应和毒性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药物基因组学和遗传药理学旨在阐明药物代谢和效应个体差异的遗传本质 ,促进药物研制和开发 ,并为针对各个病人的遗传结构施行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一、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1 药物代谢酶表型和基因多态性的普遍性 :产生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很多 ,如疾病的病理和严重程度、药物相互作用、年龄、营养状态、器官功能、合并症等 ,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药物代谢和药物作用靶点 (如受体 )的遗传多态性。药物代谢酶多态性状的分子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方法 共收集120名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根据配伍的药物分为抗心力衰竭药物组、钙通道阻滞药物组,抗高血压药物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组,每组均与他汀类药物配伍,进行不同代表药物试验,观察、记录各组的药物代谢数据.结果 他汀类药物与抗心衰药物、钙通道阻滞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联合应用,相对较安全.与抗心律失常药物配伍使用易出现不良反应,应当避免.结论 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时多为协同作用,可增加药效,但少数药物会出现药物动力学的相互影响,应适当减少药量并考虑对药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综合干预和专项整治,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在某综合性医院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和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培训,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考核标准,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更趋合理,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百分比、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百分比、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百分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均基本达到或接近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活动的要求.结论 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使用的任何药物,都需要制成适合药物性质或用途的各种形式,药物的不同形式就是药物的剂型。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有几个目的:有的是为了方便药物的储存、运输、携带,有的是为了方便使用,有的是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有的是为了减少毒副作用,有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稳定性等。常见的药物剂型有十几种,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注射剂、软膏剂等等。药物的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影响药效的因素有哪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生铭 《肝博士》2010,(5):51-52
影响药效发挥的因素有哪些?药物应用后在体内产生的作用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联合应用、病人的生理因素、病理状态等等,都可影响到药物的作用,不仅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有时还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临床应用药物时,除应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用途外,还有必要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一些因素,以便更好地掌握药物使用的规律,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1 静脉药物 1.1 静脉药物治疗概述 静脉药物治疗是将有治疗和营养支持作用的药物,如:电解质液、抗菌药物、细胞毒药物、血液、血液制品、代血浆制剂、中药注射剂、营养物质等通过静脉注射方式或加入于载体输液中静脉滴注,使疾病得以治疗,达到缓解、好转或痊愈,它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通常把静脉药物滴注治疗的方法,称为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9.
药物开发成本持续攀升,人们亟需有效降低风险、时间、成本和资源投入的新药物研究方法。后基因组时代大量丰富可获取的生物数据,极大促进了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如药物靶标发现与确认、虚拟筛选、从头药物设计、ADMET性质预测等。本文旨在捕捉药物研发流程中一些重要的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相关技术模型和学习范式,阐述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对未来药物发现进行展望。最后,在人工智能模型的可解释性、数据要求、可重复性、建模挑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期望能为人工智能从药物靶标发现到临床前研究整个药物研发流程赋能,缩短药物的研发周期,提高新药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病历160份,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情况及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住院患者外科手术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的比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68.01%、72.79%、54.21%、25.56%、20.42%、75.52;普外一科、普外三科、呼吸内科、小儿外科、骨一科、骨二科、泌尿外一科、泌尿外二科、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等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206、150、192、171、102、70、82、90、85、83。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所以我院医务人员需引起警惕,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合理应用的意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