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患者 ,男 ,2 6岁。因骶尾部疼痛 1年余而入院。该患者 1年前不慎从马上跌落 ,当时因骶尾部疼痛 ,在当地医院拍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 ,服用跌打损伤药物后缓解。半年前开始骶尾部隐痛 ,虽经对症治疗未见好转 ,1个月前开始持续疼痛 ,影响正常劳动和休息。 2 0 0 1年4月 2 1日以“骶尾部肿物”入院。查体 :发育正常、无贫血貌 ,行走或久站久坐时骶尾部疼痛加重 ,局部皮肤无红、肿及包块 ,深部压痛 ( ) ,叩击痛 ( ) ,大、小便正常。X线片示 :骶骨中下段至尾骨上段有边缘不清囊性病变区。CT检查示 :骶尾部腹侧有包块 ,大小约 4cm× 5cm×4c…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与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治疗(切口开放搔刮组)20例,行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切除袋形缝合组)23例。结果:切口开放搔刮组、切除袋形缝合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40±5.22)min、(43.49±7.45)min,住院时间分别为(7.70±1.42)d、(8.17±1.47)d,愈合时间分别为(34.45±7.72)d、(24.48±5.96)d,术后疼痛NRS评分分别为(4.15±1.09)、(4.74±0.96)。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6年,两组均无复发。结论: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是治愈骶尾部藏毛窦的关键,急性感染期选择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慢性窦道期选择切除袋形缝合术均可治愈骶尾部藏毛窦。  相似文献   

3.
尾骨切除治疗尾骨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骨切除治疗尾骨骨折脱位梅伟刘宁陈金华刘宝荣母心灵王春萍尾骨骨折脱位较常见,多因直接暴力所致。骶尾部疼痛较重,起坐困难,部分病人可遗留长时间的尾骨痛〔1,2〕。1986年1月~1996年6月,应用尾骨切除治疗尾骨骨折脱位97例,其中资料完整者86例,...  相似文献   

4.
成人隐性骶椎裂脊髓栓系综合征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8岁,工人。因骶尾部摔伤伴肛门部疼痛半年余,于1997年7月7日住院治疗。入院前半年下台阶时不慎踩空,蹲坐摔伤骶尾部,由别人扶起,站立休息片刻后好转,步行回家。因能行走,未引起注意。此后骶尾部时有疼痛,坐位时加重,平躺减轻,同时出现肛门直肠...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臀部巨大肿物"入院,患者自出生起骶尾部正中发现一肿物,约核桃大小,无皮色皮温改变,未予以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导致臀部严重变形。近来因肿物疼痛,排便困难而就医。查体:骶尾部多发囊实性肿物40 cm×35 cm大小,臀部畸形。骨盆CT示臀部皮下多发囊性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图1、图2)。腰骶部MRI平扫:骶部(盆腔生殖膈外)多发囊实性肿物,局部瘤体压迫末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2016年6月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整切除骶前囊性畸胎瘤1例,患者为53岁男性,体检超声发现骶前肿物,在完善术前检查及完善术前讨论后,决定应用单孔腹腔镜切除骶前肿物,术中在骶尾部建立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超声刀及无创伤抓钳配合游离骶前肿物,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提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随访无异常不适,二便正常,无盆腔神经损伤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骶尾部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疗效。方法在2008年6月至2015年9月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骶尾部藏毛窦病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病人并发症情况、住院及愈合时间,并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5.8min;术后当晚仅有1例病人因疼痛肌注曲马多止痛,无病人出现切口感染;病人住院时间为13~16 d,平均完全愈合时间为术后15.4 d;术后随访时间为3~14个月,无病人出现疾病复发。结论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术治疗藏毛窦疗效满意,相比其他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具有手术简单、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复发后不增加再次手术难度等显著优点,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CSLP钢板内固定治疗骶尾部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尾部骨折脱位临床较常见。治疗大多以手法复位较多,临床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2],但有一些病人因复位不佳,而留下一些后遗症,如顽固性疼痛等,需行尾骨切除术方可治愈。自2000年10月~2002年11月对6例骶尾部骨折伤后翻身、提肛运动时疼痛较剧烈,有直肠刺激症状的骶尾骨骨折脱位明显的患者,用CSLP钢板经后路内固定,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成人骶尾前囊性畸胎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6例骶尾骨前囊肿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手术路径、手术要点等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45岁.临床症状为肛门坠胀疼痛感,排便不净感,小便频次增多等.7例为术后复发,9例为首诊.肛门指检于直肠后或直肠侧方触及质韧或囊性半圆形包块,活动度差,包块下缘与肛缘无明显界限,直肠黏膜光滑完整.MR检查表现为骶前囊性或囊实性占位,边界清楚,直肠或阴道被推压.手术采用侧卧位或是折刀位,骶尾部中线纵形切口,上至骶尾关节上2.0 cm,下至距肛缘约1 ~2 cm.仔细找到瘤包膜,紧贴包膜向四周锐性解剖游离,直至完整切除.结果 单纯经骶尾部入路顺利完成手术15例,腹骶联合切除1例.10例患者手术时包膜破损,清除内容物后完整剔除包膜;6例完整切除.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愈,一期手术治愈13例,二期手术治愈1例;术后复发2例,再次手术治愈.无直肠、肛门括约肌、马尾神经和骶前静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囊性畸胎瘤.结论 经骶尾部手术切除骶前囊性畸胎瘤安全有效;完整切除肿瘤包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病历简介病人女,40岁。因骶尾部肿物伴左下肢麻木、无力、放射性疼痛及近半年夜尿多入院。10年前行骶尾部肿瘤切除术,术中曾发生不明原因的心脏骤停,抢救复苏成功后完成手术,术后病理为骶尾部畸胎瘤恶性变。3年前因肿瘤复发第二次入院治疗。术前检查发现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骶尾部藏毛窦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4岁,因骶尾部肿痛、流脓水5年余,反复发作多次入院.患者6年前出现肛门后方骶尾部肿胀疼痛,挤破后流脓水,以后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5岁。因“骶尾部疼痛3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6个月”于2006年5月10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酸痛,久坐时明显,在当地医院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按摩等治疗1个月,疼痛明显缓解。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及左大腿后侧疼痛,自腰部放射至左足跟部,阵发性,夜间明显,不能入睡,无发热、盗汗,下床活动后略减轻。  相似文献   

13.
病人男性,32岁。因“骶尾部反复脓肿形成、破溃伴发热3年余”于2005年3月9日入院。每次起病初期,臀裂上方皮肤有黄色分泌物,无发热,无疼痛。随后多出现急性感染症状。曾误诊为肛瘘伴感染多次在外院行切开引流术,均于术后复发。本次因急性发作伴发热,骶尾部脓肿形成、破溃,胀痛,影响行走而入院。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性,39岁。因间断性无痛性终末血尿5个月,下腹部及骶尾部疼痛1个月,于2003年3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无痛性终末肉眼血尿,有血块,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外院诊为泌尿系感染予抗生素治疗后血尿逐渐消失。1个月前再次出现终末肉眼血尿,伴尿急、尿痛,同时出现下腹部和骶尾部持续性疼痛。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性,50岁,已婚,因尾骨外伤术后1的半,骶尾部出现可复性肿块1年,于2004年9月1日以尾骨切除术后骶尾部疝收入院。患者2003年3月因尾骨部外伤疼痛,保守治疗无好转,在当地医院行第4、5骶骨及尾骨切除术,术后出现感染,经清创缝合后伤口仍迁延不愈且形成窦道,2003年再次行手术治疗,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35岁。因骶尾部包块,疼痛2个月,于1989年12月4日入院。患者自出生后骶尾部即有一胡桃大小的包块,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曾到数家医院诊断为脊膜膨出。平素无不适感觉,亦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例。检查:骶尾部可见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1岁。因15年前被人踢伤骶尾部,后感排便不畅、疼痛,房事时骶尾部肛管处疼痛加重,多次就医无效入院。入院后查体,骶尾部无明显压痛。肛门指诊:距肛缘5~6cm处可扪及较硬骨性隆起,肛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X线骶尾侧位显示尾骨骨折成角畸形(陈旧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尾骨切除术,术后排便正常,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18.
曹磊  李宁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1078-1078
患者男性,46岁,因“骶尾部恶性间质瘤切除及放疗术后,反复腹痛、腹泻伴脓血便10个月余”于2004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12月28日因“骶尾部肿瘤”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肿瘤大小约16cm×15cm,与骨盆粘连紧密,分离中出血多。遂行肿瘤大部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梭形细胞肿瘤,部分区域细胞生长活跃、排列密集并有中度异形性,结合肿瘤大小及免疫组化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作者须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27岁,因骶尾部摔伤后肿痛不能坐、平卧1h来我院就诊,门诊行X线检查(见图1a),诊断为“骶尾关节脱位”,多次经肛门手法复位失败后患者同意于术复位。入院检查:急性痛苦面容,骶尾部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局部压痛明显,不能坐、平卧,肛门排便疼痛困难,伴疼痛加重,会阴部感觉、活动无明显障碍,经肛门可触及骶尾关节弹性固定。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1岁,因骶尾部反复瘙痒,疼痛,破溃流脓两年入我院治疗,体检:体形较肥胖,体毛多,骶尾部为甚,骶尾部臀裂周围可见7个窦道外口,作探针探查及造影检查发现7窦口相互交通.上述7个窦口均有浆液性及脓性分泌液,窦口周缘红肿高于皮面,皮温稍高,窦口周缘毛发较多;骶尾部压痛不明显,按压时无波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