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变压器中的绕组一般被比作变压器的心脏,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大中型变压器一般使用纸包扁线或者换位导线,在绕组绕制时,目前主要使用卧式绕线机和立式绕线机进行绕制,绕制时通常正饼绕制较简单,困难主要在于反饼绕制阶段。卧绕绕组的反饼通常是使用锲形工装来绕制临时饼,然后操作者配合进行人工将临时饼从下到上摆放好。  相似文献   

2.
连续式绕组环流损耗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素同 《变压器》1998,35(7):28-28
连续式绕组环流损耗的计算董素同(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保定071056)图1连续式绕组等效换位对于多根导线并绕的连续式绕组,虽然相邻线饼之间都要进行一次标准换位,但其换位效果与只在绕组中部进行一次标准换位相同,即连续式绕组等效换位如图1所示(以6根导...  相似文献   

3.
李众 《变压器》1998,35(7):39-40
防止螺旋式绕组反弹及出头偏移的工艺李众(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沈阳110025)众所周知,螺旋式绕组的主要特点是并联导线根数多,线饼成螺旋状,适用范围通常为低电压大电流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其结构特点取决于并联导线的换位和油道的配置。通常,在绕制螺旋式绕组时...  相似文献   

4.
《变压器》2015,(4)
<正>1引言在电力变压器中,绕组绕制时一般在端部选取较窄的导线,以减小涡流损耗,但是导线宽度变窄后,对电密影响较大,很难选取到合适的尺寸。因此在常规电力变压器中,绕组端部涡流损耗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而使用双饼连续式结构绕制的绕组,将端部导线分成两个线饼,相当于减小了导线的宽度,可以有效的减小端部涡流损耗。但是双饼连续式绕组绕制非常困难,并且绕制效率低,因此在常规变压器中没有得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提高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是制造部门和电力运行部门的一致目标,采用换位导线绕组的变压器可有效的提高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文章详细介绍了换位导线的特性、用途和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对换位导线工艺品质分析的基础上,实际测量了换位导线的相关电阻、电容和电感,对变压器绕组的频率响应图谱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换位导线高频信号的波导。  相似文献   

7.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饼式绕组温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饼式绕组的油流流速及温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水平油道宽度等参数对油道油流流速及绕组温升的影响。以1台容量为321.1 MV·A的油浸式换流变压器网侧绕组结构为原型,建立了绕组温升的物理计算模型。结合变压器设计原理设置不同的油道参数,计算了绕组油道油流流速以及温度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入口油流速度、水平油道宽度、饼式绕组分区数量以及导线匝间绝缘厚度等参数对油道油流流速及绕组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饼式绕组热点位置位于最后一个分区中心线饼附近;不同的入口油流流速、水平油道宽度及饼式绕组分区数将影响水平油道中的油流速度分布,进一步影响绕组的温度分布及热点温升;导线匝间绝缘厚度对油流速度分布没有影响,但对绕组的温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换位导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霞  康京 《变压器》2006,43(3):26-29
介绍了变压器绕组各种换位导线的特点,并对换位导线制造和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2015,(2)
<正>1前言随着电力变压器单台容量的增大,绕组的电流也随之增大,较大截面的换位导线和多根换位导线并绕得到了应用。换位导线由于它能够减小环流降低变压器损耗,已经在大型高电压变压器中广泛使用,换位导线所绕制成的绕组所占空间要比普通导线绕制的绕组小,也对改进绕组绕制工艺起到一定的作用。换位导线内各根漆包扁导线之间不允许有短路现象的存在,其内部单根导线采用聚酰亚酯薄膜或采用环氧"固化"等措施使得线芯紧密组合在一  相似文献   

10.
刘传彝  侯世勇  许长华 《变压器》2011,48(12):44-50
2.8.4导线和电流密度的选择 (1)导线的选择。 绕制绕组的导线有铜导线和铝导线、铜箔和铝箔,但目前一般不采用铝导线。大容量变压器为了降低绕组的附加损耗,有时采用如图2—57所示的换位导线和复合导线。现在铜导线一般均为无氧铜。  相似文献   

11.
《高电压技术》2021,47(9):3218-3225
在低压螺旋式绕组中采用换位结构未能完全消除绕组内环流,并联导线间的电流仍存在差异。分析换位结构下绕组电流分布特性是计算绕组短路电磁力的基础和前提。以往在计算短路电磁力时,往往忽略短路电流的分布特性。在考虑换位结构的基础上对两种110 k V变压器低压绕组的电流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发现低压绕组导线回路间电流差值与峰值电流平均值的比值最大可达8.67%。绕组结构变化引起的导线回路漏感抗差异是导致并联回路电流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同时,计算获得了不同电流分布情况下低压绕组各线饼中导线受到的电磁力分布规律,发现电流分布不均匀程度越大,导线在换位前后电磁力改变量越大,最大可达5.9%。定义导线回路间电流差值与峰值电流平均值的比值为绕组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发现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随高度hc、导线辐向宽度wc的增大而增大。通过比较了两种类型低压绕组中电磁力分布特点,对螺旋绕组结构设计提出了建议。该研究结果可为变压器设计过程中结构参数的选取和校核绕组短路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对于电力变压器绕组,当绕组电流较大、匝数较少时,一般采用多根换位导线绕制的螺旋式结构,而对于螺旋式结构绕制的绕组,虽然通过漏磁方法可以确定绕组的换位位置,但由于换位位置不当引起的环流仍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换位导线绕制的一匝连续式绕组。  相似文献   

13.
1前言双列螺旋式绕组多用于低电压、大电流变压器上,其为10根~60根扁导线并联,传统的绕制方法是在卧式绕线机上进行。随着变压器容量的增加,绕组工作电流的相应增大,绕组的附加损耗也增大。因此广泛采用换位导线绕制双螺旋式绕组,换位导线并联根数为1根~12根,宽厚比为2~5。而对于部分宽厚比达到3及以上、辐向较大(100mm以上)且并绕根数较多的绕组,在卧式绕线机上绕制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起由低压开关柜内部短路引起的220 kV变压器绕组损坏事故.为检查绕组损坏程度,进行了绕组电阻测试、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扫频响应等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变压器内部低压侧绕组发生严重变形且低压C相绕组存有断点,返厂解体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最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采用半硬自粘换位导线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徐肖廉 《变压器》1994,31(1):11-12
变压器饼式绕组采用小油道的探讨徐肖廉(常州变压器厂)近几年,小于4.5mm的小油道的应用技术从国外引进后,国内许多厂家开始大量应用。使用小油道可大幅度降低变压器的材料消耗。降低损耗,为研制新一代节能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少人对饼式绕组使用小油道后...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起由低压开关柜内部短路引起的220 kV变压器绕组损坏事故。为检查绕组损坏程度,进行了绕组电阻测试、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扫频响应等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变压器内部低压侧绕组发生严重变形且低压C相绕组存有断点,返厂解体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最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采用半硬自粘换位导线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恩明 《变压器》2019,56(1):18-21
本文中作者介绍了换位导线在变压器绕组绕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次500kV变压器的故障解体及事故分析情况,认为主要是因为电网非正常合环时受到大电流冲击,变压器中压绕组失稳所致。针对主变设计抗短路能力不足,建议改用自粘式换位导线,改进线圈轴向压紧及电磁线换位工艺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自粘换位导线在变压器高温运行时,抗短路能力明显下降。为了深入研究高温对自粘换位导线力学性能影响,本文作者对自粘换位导线分别进行了拉伸、剪切以及三点弯曲试验,并建立了导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了自粘换位导线的等效模量与截面的位移与应力。结果表明,铜导线自身屈服强度与弹性模量不随温度变化,自粘漆力学性能与温度显著相关,当温度升高到120℃时,导线粘结强度与抗弯刚度分别下降了83.3%与83.5%,自粘漆等效弹性模量下降了73.9%,绕组截面位移与最大应力增大了135%与300%。研究表明,高温下自粘换位导线力学性能下降明显,为热态下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校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邓颖 《高压电器》2011,47(11):61-65
绕组采用自粘换位导线可以提高变压器的性能,应用日益广泛.该类型绕组的干燥处理对于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和抗短路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以往各变压器厂家的绕组干燥处理工艺不针对产品类型进行区分.笔者通过比较两种绕组干燥处理的工艺过程和参数要求,提出了不同工艺所适用的产品范围,为制造厂选择具体工艺方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