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维、哈)失能老人居家主要照护者照护需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1月,采用家庭照护者需要问卷对新疆塔城地区、吐鲁番地区及乌鲁木齐市621例维、哈失能老人居家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维、哈失能老人居家主要照护者对照护的总需要得分为(87.45±11.99)分;其中对“为照护者提供经济协助”的需要最高,需要和非常需要选择率达93.7%(582/62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人失能程度、现居住地、照护者年龄、照护老人数、照护者家庭月收入、民族及照护时间7个变量最终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照护者总体处于高照护需要水平。老人失能程度、现居住地、照护者年龄、照护老人数、照护者家庭月收入、民族及照护时间是影响照护者照护需要的主要因素。满足维、哈照护者的照护需要可从照护者、失能老人和家庭环境等相关因素着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75名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回避和屈服等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面对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SAS和SDS评分与面对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回避和屈服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引导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居家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广州市越秀区197名居家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应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居家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分为(31.03±14.99)分,有79.2%的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照顾负担,42.1%的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居家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因素有老人的婚姻状况、失能原因、患慢性病种类数及其照顾者的性别、工作状态、照顾的内容、有无协助人员、对目前生活满意程度和抑郁状况.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居家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负担为轻度,但普遍存在照顾负担,照顾负担受失能老人及照顾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背景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且经济欠发达地区,老龄化势态严峻。如何在自身综合实力较弱、居家照护服务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推动积极老龄化社会构建?优先关注失能群体,从家庭功能视角提升家庭抗逆力,逐步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的居家照护体系显得至关重要。目的分析家庭功能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居家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与家庭抗逆力间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提升居家失能老年人家庭抗逆力水平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方法于2020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431户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家庭开展入户调查。采用自设问卷对居家失能老年人、居家主要照护者和家庭核心成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认知状态评价量表、家庭抗逆力评估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以评估居家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家庭功能状况和家庭抗逆力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居家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家庭功能及其5个维度(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亲密度)与家庭抗逆力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法对家庭功能及其5个维度在居家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与家庭抗逆力间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检验。结果按照1∶1∶1的比例,对431户家庭中的居家失能老年人、居家主要照护者、家庭核心人物进行抽取,共纳入居家失能老年人、居家主要照护者、家庭核心人物各431例。431例居家失能老年人中,轻度失能者202例(46.9%),中度失能者173例(40.1%),重度失能者56例(13.0%)。431户家庭中,功能良好家庭200户(46.4%),功能中度障碍家庭188户(43.6%),功能重度障碍家庭43户(10.0%);高抗逆力家庭223户(51.7%),低抗逆力家庭208户(48.3%)。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居家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与家庭功能及其5个维度、家庭抗逆力呈负相关(P<0.05);家庭功能及其5个维度与家庭抗逆力呈正相关(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及其5个维度在居家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与家庭抗逆力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67.2%(家庭功能)、38.7%(适应度)、47.1%(合作度)、48.2%(成长度)、24.2%(情感度)、25.3%(亲密度)。结论家庭功能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居家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与家庭抗逆力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对于失能程度较重的老年人,除加大医疗帮扶外,还应调动其家庭内部优势资源,进而改善其家庭功能,提高其家庭抗逆力,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照护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维、哈)失能老人居家主要照护者照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9月—2014年3月,采用知信行自编问卷对新疆沙湾县、托克逊县、乌鲁木齐市的维、哈失能老人居家主要照护者621例进行照护知信行调查。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维、哈居家照护者照护知识掌握不全面,均分占满分的31.8%(6.36/20);照护态度呈高水平状态,均分占满分的84.7%(10.16/12);照护行为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照料,均分占满分的37.0%(25.50/6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知信行得分三者间存在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失能程度、照护者受教育程度、失能老人子女职业对照护者知识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现居住地、失能老人子女职业对照护者态度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子女是否需要照护、是否居住在一起对照护者行为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能程度、民族、是否居住在一起、就职状况对照护者照护知信行总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失能程度、民族、是否居住在一起、就职状况是照护者照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照护者照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涉及照护者、失能老人及家庭内外部相关因素,应从这三方面着手提升居家照护者的照护知信行水平,从而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失能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者的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济南市60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照顾者各418名,使用照护者负担评估量表(ZBI)、照护者能力量表、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量表以及一般人口学、社会学指标分别对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照护者进行测量。结果 照护者负担平均得分为40.97分,有85.4%的照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照护负担。自理程度较高、自感健康较好、有配偶、年龄较低的老年人,其照护者负担较轻(P<0.01);照护能力较高、有其他人辅助的照护者负担较低(P<0.01)。结论 失能老年人照护者负担较重,老年人的年龄、失能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有配偶、照护者的能力以及是否有人辅助照护是照护者负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新失能老人出院前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住院的新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人口社会学资料、疾病资料等各因素对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照顾者照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照顾者照顾能力总分为15.0±6.8,高于香港地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评经济水平、入院时自理能力,以及照顾者的文化程度和日均照顾时间(P<0.05),可解释照顾者照顾能力总变异的32%。结论:住院新失能老人出院前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护理人员应特别加强对入院时自理能力低、经济收入低的新失能老人的照顾者以及文化程度低、照顾时间短的照顾者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冯华  姜仁海 《中外医疗》2014,(12):38-39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照顾者的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选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照顾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照顾者的抑郁得分为(38.79±5.86),高于国内常模(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情绪,其与社会支持水平密切相关,应给与有针对性措施改善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ZBI)和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估200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总负担评分为(40.12±14.26)分,有87.0%的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总负担评分处于轻、中度水平.脑卒中患者照顾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针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减轻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继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质量,促进其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0.
张慧霞 《中国民康医学》2023,(6):174-176+180
目的:观察家庭固定照顾者回授法照护在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2例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家庭固定照顾者常规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固定照顾者回授法照护。比较两组照护前后患者视力水平、照顾者照护能力评分、患者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照护满意度。结果:照护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HPLP-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顾者照护技能、照护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护满意度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固定照顾者回授法照护可提高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水平、HPLP-Ⅱ评分、照护满意度和照顾者照护能力评...  相似文献   

11.
郑红 《海南医学》2013,24(23):3467-3470
目的探讨口腔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老年人为受试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年龄平均(78.2±7.3)岁,分别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1月采集两组老年人生存质量(QOL)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数据。初次采集数据后,根据干预组受试者的口腔情况进行相应口腔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口腔治疗。QOL和ADL将使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和功能独立自主量表(FIM)进行评估。结果接受口腔治疗的干预组在基准线和8周后之间的GOHAI分值和FIM的表达项目数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除混杂因素干扰后模型显示口腔治疗导致GOHAI数值的升高和FIM的表达项目数值的升高(均P〈0.05)。结论口腔治疗将提高口腔健康相关的QOL和ADL中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口腔医疗服务可能对于老年人QOL值的维持有益。  相似文献   

12.
包头市空巢老年人生存质量心理因子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包头市空巢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深入分析影响心理因素的因子,为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包头市城区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包头市城区空巢老年人心理因子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的得分分别为65.32±12.63、71.85±22.61、83.48±35.17、69.04±12.70;男性的情绪角色转换和心理健康得分高于女性(P〈0.05);影响活力的因素有患慢病情况、经济收入、文化程度(P〈0.05);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受患慢病情况、性别、年龄影响(P〈0.05);社会功能受经济收入和年龄的影响(P〈0.0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患慢性病情况对空巢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心理因子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京社区失能老年人与照护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失能老年人与照护现状。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入户调查西城区(城区)、大兴区(郊区农村)和怀柔区(山区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2776例。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老年人的失能状况。结果调查的老年人中失能老年人为324例,占11.7%,农村失能老年人构成比(16.8%)高于城区(7.4%);随年龄增长失能率增高。10.8%的失能老年人为独居,无照料人同住,尤其农村及女性失能老年人独居比例高。失能老年人的照护人主要是子女(56.6%),其次是配偶(31.1%)。62.7%的失能老年人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农村低收入比例明显高于城区。失能老年人家庭认为目前医药负担较重的占67.6%,其中28.7%的失能老年人家庭认为承受困难。结论老年人失能比例高,家庭与社会照护现状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应探索和建立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人群年龄分层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收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组与年龄60岁的中青年人群组在食管炎症程度、临床症状、中医证型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老年人群泛酸症状的发生频率低于中青年人群(P0.05);脘痞胀症状的发生频率高于中青年人群(P0.05)。老年人群中虚气逆证的比例高于中青年人群(P0.05)。老年人群在活力、生理功能、疼痛、总体健康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中青年人群(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人群具有不同于中青年患者群的特点,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荣丽  杨肖嫦  贺香君  李冠英 《海南医学》2010,21(14):135-136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对100例住院精神病人的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在多方面受到损害,其生活质量与照料时间、家庭经济状况呈显著相关(P〈0.01),与病人的病程相关联(P〈0.05),与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疾病对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严重的,需进行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唐山市6个行政村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慢性病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慢性病、年龄、经济状况及性别。结论慢性病、年龄、经济状况及性别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防治,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和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于浙江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采用自编一般调查问卷、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发生率为40豫(48/120), SDS得分为(57.59±4.62)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抑郁和未发生抑郁照顾者在年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日均照顾时间、照顾持续时间、与患者的关系、患者病程时间、患者TMN分期、疗效、患者对疾病是否知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持续时间、家庭收入、照顾者文化程度、患者TMN分期、患者病程时间是照顾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OR越1.826、0.603、0.505、1.540、1.343,P〈0.05或P〈0.01)。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重视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上海市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提供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6年7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440名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照顾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自制一般人口社会学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 结果 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总分为47.93±13.03,呈中等程度负担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照顾者负担在患慢性病数量、失能时间(个月)、Barthel指数、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是否在婚、与被照顾者之间的关系、每日照顾小时数、照顾者自评健康状况等级、家庭月收入等变量上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Barthel指数、与被照顾者之间的关系、照顾者自身文化水平、失能老人患慢性疾病情况、每天照顾小时数是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多元相关系数R=0.812,决定系数R2=0.659。 结论 上海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处于中等水平,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来自失能老人以及照顾者多方面。社区护士应同时评估失能老人和主要照顾者的情况,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迅速增加,以全科医生团队为基础、面向家庭的上门医疗服务成为世界新趋势。目前我国的上门医疗服务还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系统的运作机制。目的 基于失能老年人的视角,探讨北京市上门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构建合理化社区上门服务体系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2018年5-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8名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内容包括对上门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了解程度、利用情况及其满意度和具体意见建议等。2018年7-9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北京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70名失能老年人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照顾资源、对上门医疗服务项目内容的利用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质性研究发现上门医疗服务能部分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需求,但患者担心上门医疗费用较高且无法医保结算、上门医疗服务知晓率低、社区卫生机构的上门医疗服务能力有限,影响了上门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量性研究结果显示:370例失能老年人平均年龄(80.9±8.4)岁,202例(54.6%)中度、重度失能,256例(69.2%)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168例(45.4%)需要聘请保姆照顾;314例(84.9%)愿意接受上门医疗服务,但仅76例(20.5%)实际利用过社区上门医疗服务,利用程度较高的前5项服务项目依次是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49(13.2%)〕、康复型家庭病床〔26(7.0%)〕、治疗型家庭病床〔22(5.9%)〕、化验标本采集〔22(5.9%)〕、定期性家访〔21(5.7%)〕;56例(15.1%)不愿意接受上门医疗服务,不愿意接受上门服务的前5位原因依次是担心收费较高〔39(69.6%)〕、担心费用无法报销〔23(41.1%)〕、不了解服务项目内容〔21(37.5%)〕、认为服务内容少或能力有限〔14(25.0%)〕、担心泄漏个人隐私〔14(25.0%)〕。结论 北京市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负担沉重,对上门医疗服务需求迫切,社区上门医疗服务呈现“高意愿,低利用”的现状,建议推动医保支付和社会保险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机构的上门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和引导,促进上门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旨在为针对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2例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82例正常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SF-36量表进行测评。结果与同期正常老年人比较,脊柱骨折术后患者SF-36量表中总体健康维度指标得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0.05),而其余维度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康复训练情况和照顾者照顾情况与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正相关,而术后并发症与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呈负相关。结论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加强对疾病的健康宣教和出院后的康复指导,确保各项康复训练措施落实到位,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