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五寨县双扶养殖场,笔者见到了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岳礼.岳礼可足个能人.2001年,他发现养殖业致富快,当年9月就投资16万元购进15头良种小母牛和20头架子牛当起了牛倌.由于养牛投人大,难上规模,为了以短养长,岳礼在养牛的同时琢磨起了养羊的效益.通过考察他觉得养羊前景不错,便下决心在2002年5月投资5万元购买小尾寒羊100只,真正迈上了既"念牛经"又"发羊财"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靠坡养牛真不赖,响铮铮的票票怀里揣,谁说咱山汉们发不了财……”山西省五台县石咀乡芦家庄村养牛专业户李胜元站在山圪梁上吼几声自编自唱的“信天游”,又看一看自己养的12头牛,自个偷着乐。据统计,芦家庄村106户已养牛220头、养羊800余只,全村畜牧收入140万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菏泽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实施配套措施,狠抓养羊业,一跃成为全国农区第一养羊大区。据统计,去年底全区羊存栏达到740.7万只,出栏706.8万只,实现人均存栏1.07只,出栏1.02只;全区养羊总收入达到3.69亿元,人均收入53元,均居全省首位。 菏泽地区在抓养羊生产上,主要落实了以下措施: ——制定了“稳定粮食生产,调整提高林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发展战略,生产上着重发挥了三大优势,一是发挥当地小尾寒羊、青山羊的世界名牌优势。二是发挥饲料粮  相似文献   

4.
<正>在河南省正阳县付寨乡双屯村民兵连,提起民兵冯伟东利用氨化秸秆、青贮饲料养羊发家致富的事迹,广大民兵都夸他为"养羊状元"。今年32岁的冯伟东,2010年参加了县农广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畜牧专业知识后,在乡武装部帮助下,协调乡信用社贷款1.5万元,引进波尔山羊16只、湖羊60只、长白山羊46只,创办了家庭养羊场。  相似文献   

5.
海盐县通元镇滕泾村村民朱全良在自家庭院内搭起了羊舍,规模饲养湖羊。2001年,他养羊净收入达5.3万元。养羊在海盐农家有悠久的历史,有“无羊不家”之说。但自土地承包到户以来,养羊户逐渐减少。朱全良见地头、河边野草丛生,草资源非常丰富,便萌发了家庭规模养羊的念头。1999年11月,他投资1.5万元,建起156平方米面积的简易羊舍,又投资1.8万元,购进78头湖羊(其中22头羔羊)。朱全良除割青草喂饲外,还种黑麦草,夏天盛草期还晒干草。并学会了给羊防疫治病。他边繁边育边卖,最高存栏数达168只。羊粪也是抢手货,种葡萄、茶叶、花卉的农户都向他买羊粪作有机肥,而且买者都自己上门装运。2000年底,他不但收回了投资成本,还获利3万多元。  相似文献   

6.
<正>"这种羊,一年产两只,繁殖率高、抗病能力强、市场需求量大,很适合规模化饲养!"山东省平原县王杲铺镇韩庄村养羊大户杨廷明说。2013年6月,他投资52万元,建立了一处养殖场,从济宁市嘉祥县引进了260只良种小尾寒羊,目前已产羊羔90只;另有110多只待产,年收益达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盐山县自1997年以来,一直把黄牛改良工作作为兴县富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来抓。目前全县已建立了47个黄牛改良站,每年冷配黄牛约2万余头,黄牛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养牛小区、养牛大户不断涌现,一大批群众靠养牛走向富裕之路。但当前母牛不孕症比较严重,据对632头成年母牛调查,患不孕症母牛91头,占14.4%。历年来全县因母牛不孕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已达数百万元。  相似文献   

8.
在山东省定陶县杜堂乡杨店行政村,提起窦留进和他的“聚德养牛场”,全村1900多人没有不知道的。2005年,他依靠科学养牛1000多头,年收入30多万元,成为当地响当当的“致富状元”。在他的帮扶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效仿,家家念牛经,户户发牛财,全村年养牛1万多头,收入380多万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  相似文献   

9.
乐陵市化楼镇一牛三“吃”,吃出了味道。 “吃”牛肉 白家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是“吃”牛肉的企业。去年3月,白家村大户杨太船联合村民入股筹集资金1200万元,引进上海为乐食品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建起了年宰杀牛羊5万头(只)、加工牛羊产品2000吨、销售收入6000万元的“吃”牛企业。这家企业的建成使化楼镇年宰杀牛羊超过了12万头(只),成为目前鲁西北最大的牛羊宰杀基地。  相似文献   

10.
羊峰山是永顺县的“青藏高原”,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多南风,无酷暑天气,冬季多北风,有霜期、冰冻期较县内低海拔地区长,虽有天然草地1254公顷,耕地120公顷,但土地利用率低,当地农民始终未掏出“金娃娃”。2002年,永顺县大力实施黄牛产业化建设项目,当地农户在政府和县畜牧水产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利用当地丰富的草地资源,大做黄牛产业化文章。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得羊峰山上“牛气”十足,且涌现出一大批养牛专业户。2005年,羊峰山牧场牛存栏量达到了2718头,养牛大户22户。如养牛大户向世明,其饲养牛群(见图)通过冷配改良、青贮氨化、集中育肥,缩短了养牛周期,养牛规模由最初的2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92头,其中杂交牛56头。2005年他出栏杂交牛18头,收入4.8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海宁市劳动模范、科技示范户,斜桥镇三联湖羊繁育场场主施绍其,今年63岁了,他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务农,从小喜欢养鸡、养鸭、养猪、养羊。1998年,政府号召提倡规模养猪、养羊,施绍其被镇里推荐去参加市里培训后,当年8月投资3万元买进了100多头湖羊,开始了他的专业养羊生涯。几年来,他逐年扩建羊舍,增加设备,扩大规模,如今已发展羊舍面积1000平方米,存栏羊达到1200头,年创经济效益20万元左右。施绍其说:“从事养羊生产虽然累一点,脏一点,但看到母羊产下的小羊羔,跪着吃奶,吃饱后蹦蹦跳跳时,心里总有说不完的喜悦。”施绍其从1998年开始规模…  相似文献   

12.
李占奎是凌源市四官营子镇窑上村。农民。2002年经过市场考察,购买20头架子牛开始肉牛生产,经过5个月时间的育肥,20头牛销售收入近10万元。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了邻近的农民,养牛热在该镇迅速兴起。2003年四官营子镇养牛户发展到28户,年出栏量达到1000头,销售收入450万元,纯收入60万元。2004年,李占奎借鉴本市小贼子酿酒养牛经验,开始了牛酒互动工程,当年酿酒1.5万公斤,养牛80头,半年出栏40头,获利24万元。  相似文献   

13.
八年前,嘉祥县万张乡李庄村农民李兴举,办起了只有3只小尾寒羊的养殖场。如今他的养殖场已发展到饲养小尾寒羊1000余只,发展饲养户300余户,存栏量达2万多只的全县规模最大的小尾寒羊个体养殖场,年推广良种羊2万多只,收入5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25日,山东省梁山县徐集镇后杨楼村杨玉智,是颇有名气的养牛大户,因养牛走上了富裕路。他介绍说:“利用信用联社的贷款养纯种鲁西黄牛20多头,采用科学配方喂精饲料,其中1头种牛有1吨重。身高1.7米以上。黑龙江、辽宁等地的养殖场出1万元购买他都没卖。在梁山像这样重的黄牛很少。”图为吨牛。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山东省梁山县梁山街道办事处吕亚口村农民刘兴永在该县畜牧兽医局的扶持下,投资200万元建起了梁山银河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养殖杜泊绵羊、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3500多只。他在合作社内推广采用高床养殖模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赶鸭子上架",网上养鸭、养鹅、养鸡并不新鲜,但河南省正阳县慎水乡兆军万头湖羊育种基地负责人曾兆军却养出"奇招",赶羊上架进行繁育。2012年他投资80万元建起了这个秸秆养羊场,从浙江省湖州市引进第1批800只良种湖羊,到2015年6月存栏湖羊达到5 000只,价值500多万元。曾兆军为何放弃舒适的都市生活,告别媒体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夏屯村村民张为胜,1997年开始养殖海狸鼠,到现在已出栏1800多只,纯收入16万元,被人们称为“鼠王”。 1997年,张为胜听说外地养殖海狸鼠致富的信息后,便外出到青岛、大连等地考察市场,他发现海狸鼠喂养简单、饲料来源广,一个农户利用自家的院子,每天管理1小时,用养1头猪的饲料;可轻松饲养海狸鼠5组(每组1公2母),年纯利在1万元左右,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于是,张为胜便投资13万元,建起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从省畜牧局购进种鼠600只进行饲养。为尽快掌握养殖技术,张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东舍村的徐明虎,从13年前兴办养鸡场起步,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拥有8幢鸡舍、近60万元资产、饲养“三黄”肉鸡超过15万只、年创利15万多元的养鸡大户,被人们誉为“鸡司令”。徐明虎原本是一名技术很好的瓦工班长。13年前,他经过市场调研,认为养鸡是条致富路。于是他投资1.5万元,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建鸡舍,购回草鸡500只。为了养好这批鸡,他经常蹲在鸡舍里观察鸡的生活习性,多次去海安学习取经,参加养鸡技术培训班。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他基本上掌握了养鸡的技术,当年获利2000元。初战告捷,使徐明虎更坚定了养鸡致富的信心。从1993…  相似文献   

19.
在致富之路上,江苏省启东市惠萍镇鸿东村的丁振祥选择了养牛。一家养了48头牛,在当地老丁也算是“牛大王”了。57岁的丁振祥已养了40多年的牛。他的“养牛经”很简单,叫做:“你养老牛,  相似文献   

20.
刘荣波和李庆义是辽宁省凤城市大堡镇农民。1996年,他俩自筹资金10万元,租用当地部队闲置房舍,建立了一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股份制育肥牛场。奋战一个多月,将租用的四栋房舍改建成1500平方米的双列式育肥牛舍,当年出栏育肥牛80头,获利2万元。1997年,出栏育肥牛140头,获利5万元。1998年,育肥牛出栏达到1658头,获利34万元。三年来,育肥牛场由小到大,发展成为丹东地区由农民创办的规模最大的股份制企业,他们的成功经验是:一、抓住机遇,走养牛致富道路刘荣波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过着“日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