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福国  崔福兴 《计量学报》2019,40(4):603-609
为研究采制样过程引起的锅炉入炉煤发热量不确定度,在6个电厂的17台锅炉上进行了入炉煤实际采制样实验,研究了采制样样品发热量的分散特性;利用浓度方差表示煤质的均匀性,建立了入炉煤采制样装置样品特性随机模型,根据实际采制样实验对模型进行标定,用于定量分析混煤煤质均匀性对入炉煤发热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入炉煤煤量加权平均发热量的测量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锅炉采制样环节引起入炉煤发热量不确定度在1.0~4.82 MJ/kg;采制样装置样品随机模型能够较准确描述采样样品特性;混煤煤质均匀性越差,采制样引起的入炉煤发热量不确定度越大;当加权为90天时,煤量加权平均发热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从原来的2.321 kJ/kg减少到0.243 kJ/kg。  相似文献   

2.
煤质检验是一个技术含量要求较高、不确定因素较多的作业环节。根据不同品种煤炭的利用方式、加工工艺和用煤设备的不同,必须采用规范、可靠的实验方法,取得准确、精密的检测数据,以便合理、高效的利用煤炭资源。然而在采制样及化验过程中,由于煤炭的成分复杂和性质多变,不均匀性大,从而易导致检验过程偏差的出现。文章对煤质检验各环节中容易出现的误差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矿采样、制样、化验是评价煤炭资源,指导煤炭生产、加工、利用、销售的手段和依据。煤炭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应提高煤炭采制化验水平,本文着重阐述了提高煤炭采制化验的方法,以更好的为煤炭生产和销售服务,提高煤炭行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煤炭机械化采制样系统的组成及采制样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设定,利用组态王软件设计了监控界面,该系统的使用极大提高了煤炭采制样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煤炭生产和利用的需要,我们必须要进行煤质化验,并且对煤炭产品进行合理的测试,这样才能使煤炭的质量得到保证,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煤质化验工作具有工序复杂、技术性强等特点,它主要包括采样、制备以及化验等三个程序,在整个化验的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会因为煤的均匀性有差异有一定程度的误差。此外,测试结果也会受到化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很大影响。如果化验人员对国标掌握的不深不透,或对相关技术细节的钻研不到位,就会很容易养成错误的操作习惯,进而造成了化验结果误差的出现。因此,针对煤质化验工作中存在的几种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控制煤质化验工作中误差。  相似文献   

6.
煤质化验是一项技术性强、环节较多的工作,由于煤的不均匀性,在采样、制备、化验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误差。因此,要对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员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以保证煤质化验的测值准确,获得理想可靠的结果。本文阐述了煤质化验中采样、制样、干燥、分析等环节的误差控制。  相似文献   

7.
刘浩田 《硅谷》2014,(20):181-182
从建立煤质管理制度入手,对入选原煤质量、洗选加工过程、采制化等生产环节进行管控,对采制化人员、煤质岗位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和责任心教育,并对全员进行质量意识方面的教育,保证了石壕洗煤厂煤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8.
火力发电厂的入炉煤和入厂煤的热值差是燃料管理和经济性评价的重要指标,燃料采制化对电厂热值差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煤炭的采制化工作和性质特点对热值差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采制化质量控制的措施,旨在提高燃料管理水平,减少发电成本,确保电厂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一、全国煤炭标委会采标工作概况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涉及的煤炭分析试验、煤炭采制样、选煤、煤岩分析方法、煤质及煤炭分类等工作领域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ISO/TC27固体矿物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7下SC3焦炭分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至今转由冶金系统的钢标委归口)。长期以来,本技术委员会密切跟踪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与发展,国家标准的制定基本上与国际标准接轨,历年来ISO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煤炭国家标准的采标率均达到90%以上,最高曾达到96.8%。  相似文献   

10.
光电平板显示屏电子源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光电平板显示屏对电子源发射均匀性的要求较高,而Cs3Sb的常规工艺不能满足要求,本文报告了制备均匀性较好的Cs3Sb电子源的基本过程和其光电特性的测试结果,目前,电子源的光电流还较小,但Cs3Sb膜的厚度均匀。经过微通道板的电流放大以及操作工艺的改进,预计该电子源可以在光电平板显示屏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影响流延聚丙烯薄膜(CPP)厚度均匀性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和平 《塑料包装》2006,16(3):29-32,48
通过实践操作经验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温度参数设定、模口间隙调整、风刀装置、缩幅等影响流延聚丙烯薄膜厚度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行波管环境模拟用热真空试验装置试验工艺过程反馈和小批量生产化等要求,对空间行波管用热真空试验装置部分结构进行了创新优化设计。按照技术指标优化了冷板结构和热沉加热方式,更换了真空系统配置和安装方式,将一部分手动操作改为自动化操作。优化后冷板和热沉温度均匀性提高,全工艺过程可一键操作,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同时改善了操作环境,操作空间更加人性化。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真空度异常和元器件失效问题,采取分步检测、逐项排查和叠加的方法进行了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3.
空调静压送风道合理结构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类型的空调静压送风系统进行了送风均匀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传统的空调静压送风道送风均匀性并不理想。分析了主风道内静压分布的特点,提出了静压主送风道应为变截面风道,这样才能保证主风道内的静压恒定,主风道为变截面的静压风道与传统的均匀风道不同,即使由于加工或安装的原因,使主风道的截面尺寸与设计稍有出入,但由于静压箱内的静压分布比较均匀,故仍能保证送风的均匀性,这种新型的静压均匀送风道适合于各种需要均匀送风的场合。  相似文献   

14.
血液分析仪是临床医疗机构最常用的检验仪器之一,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临床诊断,标准物质是保证血液分析仪量值准确的有效手段,均匀性是标准物质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采用方差分析法对血液分析仪检定用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95%置信概率下,符合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要求,标准物质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15.
易光 《材料工程》1997,(4):14-17
对影响真空热处理炉膛温度均匀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扼要的讨论与分析,并对保证炉膛温度均匀性的可行措施做了说明,所得结论得到了实践的证实。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能力验证试验的有效实施,能力验证提供者必须对所提供的样品进行均匀性评价。笔者详细地介绍了样品的均匀性评价方法,并对能力验证用钢筋拉伸试验样品的均匀性评价过程进行了实例分析。由于统计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为此在分析过程中引入测量统计软件Minitab,辅助简化分析过程,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软件的操作过程。分析结果证明:该次的能力验证样品是均匀的,可以提供给能力验证计划的参加者。  相似文献   

17.
感应加热技术是实现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CFRP)低能耗高效固化成型的有效方法,提高CFRP感应加热温度场均匀性是保证成型质量的关键,而线圈中心区域温度场均匀性是保证材料整体温度均匀性的关键。根据电磁加热原理建立了CFRP有限元多场耦合的分析模型,通过对模拟计算和实验过程的温度场升温及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本仿真可以准确模拟CFRP感应加热温度场分布。根据图像的熵值理论将温度场均匀性通过熵值大小进行表示,实现了CFRP感应加热温度场均匀性的量化分析,并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研究了线圈直径及线圈与材料间距对线圈中心区域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得到了中心区域温度场均匀性与线圈直径及材料间距之间的关系曲线,为组合式线圈均匀加热CFRP提供了线圈直径及材料间距大小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机械采制煤制样是目前唯一能够采到具有代表性煤样的手段,但国产的机械采制煤样装置存在着全断面采样难和水分适性差两大难题。DJY刮斗式自动采制煤样装置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主要技术性能已接近进口设备的水平。文中介绍了构成机械采制煤样装置的五大件──—采样机、给料机、破碎机、缩分机和余煤运料机的各种型式及要求,提出了应修改我国原有的采制煤样装置技术标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崛起。煤炭作为我国的重的能源之一,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国民经济是有众多的产业构成的,这其中也包含了煤炭产业,同时,煤炭产业也成为了我国重的经济支柱。为了保证我国的国民经济可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于是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应该提高重视。在进行煤炭产业的开发过程当中,除了考虑在进行煤炭生产时,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之外,还对生产过程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选择,以及对煤炭生产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技术和机器设备进行严格的挑选。对采煤过程当中所涉及的技术进行相应的优化,对于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的作用。当然,对采煤设备进行优化的之前,一定保证煤炭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安全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介绍粮食中营养成分基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和流程,包括总的原则、成分设计、基体选择、物料采集、物料处理、成分初测、粉碎、筛分烘干过程、均匀性初检、分装、辐照灭菌、真空包装及储存。重点讨论和分析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以及为了保证均匀性和稳定性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