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枣庄市陶枣矿区煤矿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矿坑排水对矿区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愈发突出,尤其是矿坑水沿地表河流排放途中,通过灰岩“天窗”大量灌入岩溶地下水中,造成地处煤田下游的清凉泉水源地水质遭受明显污染,供水水质难以保证。根据矿坑排水量、水源地水质、开采现状等分析认为,对串层污染进行封堵和控制矿坑水排放渠道是防治水源地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荆泉水源地是鲁南滕州市唯一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其含水层岩性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位于一个独立的地下水含水系统之中,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对荆泉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加之上游地区工业污水的超标排放,使该水源地水环境变差。为了保护好荆泉水源地地下水环境,应通过建立水质保护区、合理调配水资源、对荆河河道进行整治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以确保荆泉水源地向滕州市的城市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3.
岩溶泉泉水的水质,主要受控于地下水化学场经历的地球化学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径流场的条件。作者利用8个岩溶泉的水化学资料,用灰色关联度作相似性统计量,对岩溶泉群进行聚类分析,其目的是通过泉水水化学微观特征,探讨泉的相似性及差异性,从而提高勘察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4.
泉城济南的城市供水是石灰岩岩溶地下水,每天的开采量达80万米~3。由于超量开采,造成了水位下降,泉水断流,水质污染的局面,泉城受到了“水荒”的威胁。本文根据多年监测资料,叙述了济南地区环境水文地质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泉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系统分析评价研究了2004年四川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四川人地矛盾日趋尖锐、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仍较严重尤其饮用水源地水质堪忧等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实现四川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多年的监测资料,对十里泉水源地的过量开采和“三废”排放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治理和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城市,以泉水而闻名,济南泉域位于济南市中部,为掌握济南泉水水质变化情况,根据多年监测的泉水水质资料,采用年度及年内对比方法,分析研究了泉水主要离子多年动态特征及年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1984—2013年近30年间,济南泉水主要水质指标呈恶化趋势,主要驱动因素是CO2,SO2-4,Cl-离子含量的增长,其与当地燃煤量持续增长联系密切;而年内主要离子含量动态变化,属短期波动,与泉区排泄点周边的环境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区内特色农业种植区的地形地貌、包气带岩性结构、土壤质地类型等农业地质背景条件及浅层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等农业水文地质条件,总结工作区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水土污染、土壤肥力衰减等农业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分布规律,查明了工作区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特色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特色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地质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种植区发展区划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东营黄河三角洲主要纳污河流,并分析了河流的水质特征及部分水质离子含量高的原因;取5个河流断面样品,分析化学需氧量、铜、铅、镁、汞、六价铬、镉、砷、氰化物、挥发酚及油类含量,发现油类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为100%。河流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采油、炼化,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74.85%和17.36%;主要污染企业有5个,按等标污染负荷比对其进行了排序,提出了一系列水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招远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工程活动对土壤造成的污染问题也逐渐显露,加强土壤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查明界河流域地下水及土壤现状,在界河流域自上游到下游布设监测点位,共取水质分析样品66组和土壤样品19组进行化验,分析了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监测数据,总结了招远界河流域的水土污染特征,认为界河上游和中游流域土壤以有机污染为主,下游土壤污染为重金属污染,部分区域叠加有机污染形成复合污染,主要重金属成分为镉、砷、汞。结合环境工程领域的环境修复技术,提出了适宜的水土修复方案,为招远市环境修复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济南泉域重点地段地铁建设适宜性,分析了影响地铁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选取岩溶顶板埋深、岩溶水位埋深、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岩溶水功能分区、隔水层厚度、裂隙水位埋深、裂隙水富水性、地表水体分布、孔隙水位埋深、孔隙水富水性、活动断裂共11个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及AHP确定隶属度及权重,根据模糊评价结果,将济南泉域重点地段地铁建设划分为适宜区、一般区和不适宜区,并给出了各主要交通干道地铁建设与泉水保护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温泉汤温泉是威海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温泉,综合地球化学和地质调查方法,分析温泉汤温泉的形成模式。本文采集温泉汤温泉水样进行了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测试,通过分析温泉水的水质类型、补给来源,估计水循环深度,结合地热地质条件进一步丰富了地热成因机制。水化学Piper分析图表明温泉水属于Na-Cl型温泉,水岩作用分析表明温泉水具有浅层水的特征,而氢氧稳定同位素值分布于中国东部大气降水线附近,推测温泉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浅层水的影响。根据δ~2H同位素高程效应,计算得到温泉的补给高程为225~265m之间,根据周边地形地貌特征,南部山区约为240m左右,确定南部山区是主要的补给源。综合分析认为,大气降水从温泉汤温泉南部山区汇聚到盆地中,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通过断裂破碎带在深部进行热交换形成温泉热水,然后运移到地表,出露成温泉汤温泉。通过成因模式分析,为温泉汤温泉的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威海地区其他温泉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动态开采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收集近3年来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开采量、降雨量、泉水流量及泉群水位资料,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揭露了四大泉群之间内在联系及影响泉群水位变化关键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岩溶地下水年内动态开采模型。该模型量化了不同时期地下水的开采量,有利于引导当前开采模式下水资源配置,对实现泉水保护及城市供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WATERQUALITYANALYSISANDASSESSMENTOFRIVERSINJILINPROVINCEOFCHINA¥WangJun(王俊)ZhaoBaozhong(赵宝中)(DeportmentofEnvironmentScience,N...  相似文献   

15.
近20多年,济南泉水流量逐渐衰竭,泉水断流时有发生,为保护泉水,恢复泉水喷涌,塑造济南城市形象,该次研究基于50多年的济南地下水勘查、试验和研究成果,实现对城市多源、海量、多期次、多比例尺、异构地质数据的有效管理,然后建立不同地质数据的专业模型,实现对模型时空展布特征的三维可视化再现,并提供对模型的专业处理与分析。最后,从二维三维等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出发,加入时间维度,由历史积累的时空关系,反映济南城市地下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的嵌入,构成地下水四维地质信息系统,在其空间表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地下水的形成,泉水的分布、成因、演化以及泉水断流的原因、保泉供水的对策措施等,引导城市地下水的保护和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济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水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是确定岩溶水污染程度的主要参数。通过2013年济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水质资料与济南地区岩溶水环境地质背景值对比分析及综合评价,反映了济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水质污染变化情况。该文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是根据以往不同年份的水质资料进行对比评价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全面性,但基本能够反映济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程度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是一种复杂的溶液,水质的好坏及污染的轻重受多种因素制约,是灰色的。本文通过对南阳市174km~2,189眼水井的水质分析资料,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较详细地给以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出了该区地下水的污染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济南泉域岩溶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研究济南泉域代表性点多年水质动态变化资料,及2010年枯水期、丰水期各53份水质分析资料,总结了区内代表性点多年水质变化规律,并对2010年枯水期、丰水期主要水化学指标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为保护济南泉域地下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剧加,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济南市局部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该文分析论述了济南市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污染现状及综合评价,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娘子关泉域径流-排泄区主要分布于山西省阳泉市,泉域内岩溶水是阳泉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分析评价了泉域径流-排泄区水质变化,结果显示岩溶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SO2-4、总硬度、TDS。岩溶水中SO2-4的浓度来源对判别总硬度和TDS的污染源具有指示性意义,应用硫同位素(34S)计算表明采煤是岩溶水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与2003年水质对比,地表水和岩溶水中SO2-4来自煤系硫的比重都有所增加,尤其以岩溶水排泄区的增长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