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朝华  邓瑞 《河南石油》2007,21(1):90-92
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套管发生变形、损坏和腐蚀,直接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多层管柱的腐蚀、变形、裂缝及壁厚进行检测。介绍俄罗斯最新产的电磁探伤测井仪MID-K的原理方法、仪器结构及特点,并用测井资料展示其在单套管和多层管内进行套管检查中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最新测井仪器MID—K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套管发生变形、损坏和腐蚀,直接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多层管柱的腐蚀、变形、裂缝及壁厚进行检测。结合俄罗斯最新产的电磁探伤测井仪MID-K,介绍MID-K的原理方法、仪器结构及特点,并用测井资料,展示在单套管和多层管内进行套管检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孙彦才  郑华  崔艳辉 《测井技术》2003,27(3):246-249,264
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套管发生变形、损坏和腐蚀,直接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加强套管损坏的检测诊断,对于查明套损原因,预防套损区域扩大,确定套管的维修作业方案,延长油水井的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多层管柱的腐蚀、变形、裂缝及壁厚进行检测。结合从俄罗斯引进的电磁探伤测井仪,介绍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的原理方法、仪器结构及特点,井用测井资料,展示在单套管和多层管内进行套管检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井下管柱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文章介绍了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结合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在华北油田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电磁探伤测井在单套管和多层管内进行油、套管检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套损检测方面,电磁探伤可在不起油管的情况下确定管柱结构与工具位置,探测多层套管腐蚀和壁厚变化,但是不能有效检测套管无磁损伤的变形;多臂井径虽可以直观显示套管变形形态和位置,但只能检查套管内壁损伤。利用电磁探伤与多臂井径成像进行优化组合测井,通过综合分析可以甄别套损信息真伪,发现套管结垢或细小损伤和微小变形。  相似文献   

6.
油套管损伤(包括电化学腐蚀及机械损伤等)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它不但会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给油气生产、环境保护等造成极大的困难。通过MID-K新一代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原理介绍,结合测井实例,说明了套损检测的重要性,以及油套管探伤测井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关莉 《石油仪器》2009,23(4):61-63
套管由于受到外力、化学腐蚀等因素的作用而引起套管变形、损坏,直接影响油、水井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油、气产量和注水效果。随着油田套损井数逐年增多,套管损坏状况检查及预防已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重点工作。文章阐述俄罗斯电磁探伤测井仪EMDS—TM-42E型伽玛一电磁探伤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特点,分析电磁探伤测井在江苏油田多口井中的现场应用情况,认为电磁探伤测井作为一种可为油、水井井身结构做“体检”的方法,对及时发现井身结构的变形,修复套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不但用于监测单层、及多层油套管结构的钢套管及油管的技术状态,而且可用于监测多种流体介质条件下的石油、地层水、尤其是天然气介质井眼内钢套管及油管的技术状态。可以同时对两层管进行探伤及厚度测量,确定壁厚变化大小及其纵横向的损伤。本文简要介绍了俄罗斯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的原理、结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仪器特点,不但能对管柱内壁进行损伤探测,而且还能同时对管柱外壁进行损伤探测。  相似文献   

9.
用于检测套管技术状况的测井手段有电磁探伤检测法、四十独立臂井径检测法等。用电磁探伤技术检测油、套管柱结构及损伤的情况,该方法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给发射线圈供直流脉冲,接收线圈记录随不同时间变化的感应电动势,当套(油)管厚度变化或存在缺陷时,感应电动势将发生变化,在单、双套管柱结构下,可判断管柱的裂缝、孔洞。四十独立臂井径可用于检查套管破损、变形及内壁腐蚀,检测射孔孔眼位置和相位,给出三维成像图,清晰、直观显示套损。从使用情况来看,检查套管内径最好是用四十独立臂井径,检查套管厚度最好是用电磁探伤。两种测井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解释资料时,要综合各种测井资料才能准确分析判断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0.
检查套管损坏的电磁探伤测井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套管受到外力、化学腐蚀等因素的作用而引起套管变形、损坏,直接影响油田油气产量和注水效果及油水井的使用寿命。介绍了过油管检查套管损坏的电磁探伤测井仪(МДС-ТМ)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特点,分析电磁探伤测井在模型井实验和现场应用情况,认为电磁探伤测井可检查油水井井身结构,对及时发现井身结构的变形、控制损坏的进一步发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俄罗斯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功能等参数。并结合地下储气库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作业风险和相应的应对措施。电磁探伤测井作为一种在不起油管的前提下为地下储气库注采井、排水井井身结构作"体检"的方法,对及时发现井身结构的变形、控制损坏的进一步发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磁探伤测井是一种在不起油管的前提下为地下储气库的注采井、排水井井身结构作“体检”的方法,对及时发现井身结构的变形、控制损坏的进一步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在介绍俄罗斯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功能等参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俄罗斯电磁探伤测井仪在模拟井和大张坨地下储气库19口注采井进行探伤检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远探测声波反射波测井方法研究及声系设计方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传统的测井方法和仪器的探测深度一般最大不超过3m。放射性测井的探测深度虽然大,但只是地层平衡的结果,因此,用传统的测井方法无法识别井壁周围距井壁较远处地层中存在的裂缝和地质异常体。将地震的方法应用于声波测井领域,提出一种探测深度可以达到10-15m的新仪器--远探测声波反射波测井仪的整体设计方案,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准确识别和精细定量评价是自然界水合物开发利用和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而地球物理测井则是除地震和钻探取心外最有效的原位识别和评价方法。电阻率和声波测井是最早应用于水合物储层识别的井内地球物理方法,由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者仍是目前水合物测井的主要方式,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技术,如环电阻率、方向电阻率、多极声波测井等;同时,其他如井内成像、密度、电磁波、核磁共振等测井方法也被综合用于识别水合物储层。经过最近20年的发展,水合物系统测井方法已从单一的测井识别发展到运用各种先进的随钻和电缆测井评价复杂地质条件下水合物储层物性的阶段,初步建立了一套基于常规油气系统的水合物系统测井评价理论体系。该套体系对均质孔隙填充型砂质水合物储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对于非均质性泥质储层(如裂隙、薄层、互层、富泥质)及胶结或骨架支撑形式的水合物储层应用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此外,钻井过程中井眼冲蚀和钻井液侵入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水合物测井识别和评价结果。通过了解不同测井方法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认为未来水合物测井技术的发展应侧重提高水合物地层识别和评价的准确性,开发复杂条件下水合物储层岩石物理模型,并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分析等方法修正所建立的岩石物理模型和校正实际的测井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金属套管测量地层电阻率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尹军强  朱龙德 《测井技术》1998,22(5):376-379
探讨了金属套管井中电阻率测量的可行性,在理论上探讨套管井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并详细地推导测量电阻率的计算公式,在实验上,主要研究怎样在强干扰信号下测出微弱的有用信号,设计出在白噪声淹没下的实际信号测量电路,包括电压测量电路,电流测量电路,参考信号放大电路等。最后建一模型井,并用设计的电极系及有关测量电路在模型井中进行地层电阻率测量的实验,验证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金属套管对井间电磁测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栗建军  孟凡顺  孟恩 《石油物探》2003,42(2):256-260
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 ,导出了过套管进行井间电磁测井问题的理论公式 ,并用低频电磁波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套管对井间电磁测井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低频电磁波过套管测量地层电阻率的井间测井方法是可行的。该理论可为套管井井间电磁测井仪器的研制、井间电磁层析成像技术及测井解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has already been widely used for tomographic imaging or electromagnetic well logging. However, different from open hole logging, the metal casing existing in production well logging has a strong shielding effect on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us bringing some difficulties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n production well logging.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of the field source geometry to the ring around the mandrel, the general expressions of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s in axially symmetrical layered conductive medium are deduced. The propagation effects caused by the 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cased hole are also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curves of eddy current density and magnetic flux density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in the mandrel indicate that the eddy loss within the mandrel is proportional to the transmission signal frequency and the mandrel conductivity. The secondary field responses of different casing materials show that the transmission frequency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abilit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penetrating the metal casing. The transmission frequency should be ultra-low in order to enable the electromagnetic signal to penetrate the casing easily.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frequency responses for different casing physical parameters show that the casing thicknes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the transmission frequency.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casing radius on the transmission frequency can be neglected.  相似文献   

18.
油气水井套管腐蚀变形与窜漏在油田开发中普遍存在,尤其是油田开采到中后期,套管腐蚀变形和漏窜越来越突出,大大削弱了油田稳产的基础,造成油气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主要介绍了电磁探伤、多臂井径和氧活化等测井技术在中原油田井况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