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良  张静  赵海丹 《医学综述》2006,12(5):259-261
多囊肾疾病是由多囊蛋白-1或-2失能导致的,其囊肿的发生涉及到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轻度的分化不良以及囊液的积聚。多囊蛋白-1和多囊蛋白-2构成多囊蛋白离子通道复合物,参与Ca~(2+)信号转导,该通道复合物的病变直接引起细胞内Ca~(2+)调节的失衡导致囊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a-珠蛋白基因3’HVR探针对一个存在儿童期发病的成人型囊肾病(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PKD)家系进行研究,发现该家系中APKD的发生是由于APKD1基因突变所致。但是APKD1基因突变本身并不足以导致该病的早发。结果提示APKD在儿童期的早发可能是其它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是基因组印记对APKD突变基因表达的修饰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α-珠蛋白基因3-HVR探针对一个存在儿童期发病的成人型囊肾病(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PKD)家系进行研究,发现该家系中APKD的发生是由于AP-KD1基因突变所致。但是APKD1基因突变本身并不足以导致该病的早发。结果提示APKD在儿童期的早发可能是其它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是基因组印记对APKD突变基因表达的修饰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研究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0-1/400。ADPKD致病基因有2个:PKD1和PKD2,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被克隆。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致病基因表达产物,即多囊蛋白1和多囊蛋白2的结构功能,亚细胞定位,纤毛在多囊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多囊蛋白与血管异常的关系,用影像学方法评价多囊肾病进展,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延缓多囊肾病进展以及其他新的诊疗措施等方面。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ADPKD的分子发病机制,为临床彻底治愈ADPKA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多囊肾病是人体常见的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除肾脏改变外,多囊肾病还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多囊肾病的基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诊断和治疗都有了长足进步,文章对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多囊肾病是人体常见的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除肾脏改变外,多囊肾病还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多囊肾病的基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诊断和治疗都有了长足进步,文章对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上海医学》2004,27(8):577-577
荣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要完成人 :梅长林、王立明、叶朝阳等项目简介 :  本研究旨在探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ADPKD)的分子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建立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 ,制备抗多囊蛋白 1胞外段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定量检测体液中多囊蛋白 1胞外段的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正常肾和多囊肾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发现两者存在 4 14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 (rhHGF)、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KGF)在ADPKD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囊肾病系双侧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出现无数囊肿的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按遗传方式分为二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婴儿型),其遗传性质、表现、病程及预后均截然不同.以前者多见.  相似文献   

9.
10.
19世纪 L ejars描述了多囊肾病的遗传性 [1 ]。根据遗传方式 ,多囊肾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RPKD)。 1个世纪以后 ,ADPKD的基因诊断问世 [2 ] ,以家系为基础的分子水平研究使多囊肾病的遗传特性更加明确。现将我们调查的 178例多囊肾病患者的家族聚集现象 (fam ily aggregation)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 195 6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的 178例门诊和住院患者 ,按文献标准 [3]诊断。1.2 方法 根据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LPA对20例ADPKD患者的PKD1基因和PKD2基因进行检测。MLPA检测结果显示单一外显子扩增或疑似扩增者采用RT-PCR检测验证;MLPA检测结果显示单一外显子缺失或疑似缺失者采用PCR检测验证,存在扩增产物者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MLPA检测显示:1例患者单一外显子缺失(PKD1 Exon40),5例单一外显子疑似缺失(PKD1 Exon1、PKD1 Exon25、PKD2 Exon8、PKD2 Exon8、PKD1 Exon25),3例单一外显子疑似扩增(PKD1 Exon6、PKD1 Exon7、PKD1 Exon7)。经RT-PCR检测验证,1例患者单一外显子扩增(PKD1 Exon6);经PCR检测与测序验证,1例患者单一外显子错义突变(PKD1 Exon40),1例单一外显子缺失(PKD2 Exon8)。结论 MLPA为ADPKD的基因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期小剂量抗生素治疗多囊肾病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小剂量抗生素对多囊肾病(ADPK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ADPKD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长期接受小剂量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并发尿路感染,症状有所缓解,肾功能稳定,未出现副作用。而对照组有4例并发尿路感染,症状有所加重,肾功能有恶化趋势。结论 长期小剂量抗生素治疗ADPKD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囊肾遗传规律及临床特征,结合文献讨论。方法:采用家谱图调查多囊肾家系遗传现象。并分析临床特点,结果:三个家系共26例发病,年龄37-41岁,男/女为16/10,先证者以尿路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血尿起病。结论:多囊肾常以尿路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血尿为首发症状,家系调查可早期发现多囊肾,尽早治疗可延缓肾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囊肿液对肾小管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初步探讨ADPKD囊肿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DPKD囊肿液处理MDCK和LLC-PK1两株肾小管细胞,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指数。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10%,20%,40%,60%,V/V)ADPKD囊肿液作用24h能明显促进上述两株肾小管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明显影响细胞周期,使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2)高浓度(40%,60%)ADPKD囊肿液作用48h对MDCK细胞仍有上述作用,但对LLC-PK1细胞则无类似作用。(3)不同浓度ADPKD囊肿液均不诱导上述两株细胞凋亡。结论:ADPKD囊肿液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肾小管细胞增殖,并在24h达作用高峰,但并不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囊肿液通过激活G1期细胞,使细胞未从G1期脱出细胞周期而发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免疫发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儿的免疫球蛋白 (Ig)及T细胞功能 ,探讨PNS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流式细胞技术、ELISA法及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 32例PNS患儿血中Ig浓度及PBMC表达膜蛋白分子CD30、细胞因子、及Ig和IgG亚类水平 ,与 2 5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 PNS患儿血中IgG(4 337± 1 2 4 1,对照 6 175± 1 2 2 5 ,g/L)、IgM(1 1± 0 34,对照1 4 4± 0 35 ,g/L)及IgG亚类 (G1,2 4 5 8± 1 2 6 ,对照 3 80 5± 0 78,g/L ;G3:0 375± 0 0 8,对照 0 375± 0 117,g/L)显著下降 ,而血IgE(2 99± 2 35 ,对照 1 1± 0 7,mg/L)增高 ;PBMC表达CD30 (中位数 :10 4 ,对照 3 6 % )过度、产生IL 4 (2 16 6 8,对照2 1 6 8,ng/L)、IL 5 (19 14 ,对照 ,8 4 6 ,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儿童PNS存在的Ig合成异常及T细胞功能紊乱可能是本病的发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多囊肾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是造成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 ,随着各种检查手段的完善 ,近年来已逐步认识到本病是累及全身系统的疾病。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87年~ 1999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9例 ,均行化验、B超及CT检查确诊为多囊肾病 ,年龄在 15岁~ 70岁 ,并分别具有多囊肝、胰腺囊肿、肝脏囊肿、脾脏囊肿、卵巢囊肿等肾外表现。有高血压 (收缩压≥ 170mmHg ,舒张压≥ 90mmHg ,尿蛋白定性 +~ + + + + ) ,肾功能不全 (Cr >177μmol/L或Cr <10 6 μmol/L、BuN >7.14mmol/L)。1 2 临…  相似文献   

17.
多囊蛋白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我表达并纯化多囊蛋白1胞外区片段。方法:提取健康人肾组织总RNA,用一步法RT-PCR选择扩增编码多囊蛋白1胞外多拷贝区的2个cDNA片段,并将之克隆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QE30中,转染含有阻遏质粒pREP4的大肠杆菌M15。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纯化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质印迹分析鉴定。结果:克隆到2个编码多囊蛋白1胞外区的cDNA片段,其大小分别为502bp和471bp。构建的表达质粒pQE30-PKD1el和pQE-30-PKDle2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证实为所需要的质粒。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9800,189000的融合蛋白,经蛋白质印迹分析鉴定为多囊蛋白1的融合蛋白。结论:本实验克服了PKD1基因在体内多个同源序列的干扰,克隆了编码多囊蛋白1胞外多拷贝区的cDNA序列,并成功地获得了融合表达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制备抗多囊蛋白1胞外区的抗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囊蛋白-1(PC-1)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主动脉弓置换术的6例急性AD患者的病变主动脉组织标本作为AD组,另选择6例非主动脉疾病的器官捐赠者的正常主动脉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PC-1、凋亡相关蛋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位点的表达,SM22α免疫荧光/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双标染色法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AD组受试者主动脉组织中P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7和0.72±0.04,AD组受试者主动脉组织中P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7.614,P<0.01)。对照组和AD组受试者主动脉VSMC凋亡的荧光强度分别为59.03±4.57和71.26±8.25,AD组受试者主动脉VSMC凋亡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3.178,P<0.05)。AD组受试者主动脉组织中cleaved c...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的持续高血糖对患者肾脏功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主要通过非酶促糖基化作用、多元醇代谢途径的激活、己糖胺代谢通路的增强以及刺激肾脏细胞的PKC处于持续高活性状态等方式导致肾小球、肾小管等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在机理研究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非酶促糖基化问题、基因多态性和基因易感性问题等.应用方面则刚刚起步,如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开发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的持续高血糖对患者肾脏功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主要通过非酶促糖基化作用、多元醇代谢途径的激活、己糖胺代谢通路的增强以及刺激肾脏细胞的PKC处于持续高活性状态等方式导致肾小球、肾小管等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在机理研究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非酶促糖基化问题、基因多态性和基因易感性问题等。应用方面则刚刚起步,如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开发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