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凝集和荧光抗体等方法研究免疫血清与雌雄配子和合子及动合子(蚊胃期)的作用,提示阻断传播的免疫靶抗原可能在虫体表面。因此,表面抗原的鉴定和定性对研究传播阻断免疫很重要,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PNG)高疟区疟疾病人血清中已发现有抗230和48/45kD的恶性疟配子体/配子表面抗原的抗体。这些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疟原虫从人体传播到媒介蚊。本文报告了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观  相似文献   

3.
用乳过氧化物酶催化的~(125)I放射标记法,标记裂殖体及裂殖子为主的恶性疟原虫表面抗原。将标记原虫制成Triton x-100提取物,与流行区的11份病人血清和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进行免疫沉淀.通过SDS-PAGE和放射自显影分析恶性疟患者血清抗体的靶抗原.结果表明,上述恶性疟原虫的提取物中存在20多种表面抗原。分子量270、240、200、183、160、137、104、98、74和63KD的多肽系免疫沉淀中的主要靶抗原,其中137,104、98和63KD的多肽主要出现于三次感染以上的人群免疫血清中,表明上述多肽与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力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TS)对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作用。 方法 31例外周血含恶性疟原虫无性体和配子体的志愿者分为ATS组(15例)、奎宁(QN)组(10例)和安慰剂组(6例)。ATS组于第0、6和24 h口服青蒿琥酯片各200 mg,第3~6天100 mg/d;QN组口服硫酸奎宁片,每天3次,500 mg/次,连服7 d;安慰剂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每天3次,2片/次,连服7 d。每例患者每天检查外周血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密度,并于服药后第1、7、14、21和28天抽取静脉血人工感染大劣按蚊,检测其感染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情况。 结果 服药后ATS组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相对密度迅速下降,第7、14和21天分别为(12.5±3.3)%、(1.2±0.4)%和(0.3± 0.1)%,转阴时间为(22.0±1.4) d;QN组第7、14和21天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相对密度分别为(173.9±47.0)%、(112.5±45.4)%和(32.5±17.8)%,转阴时间为(32.5±2.1)d,两组间转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1,P<0.01);安慰剂组住院后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相对密度有所下降。患者血液人工感染大劣按蚊试验显示,服药第14天,ATS组、QN组和安慰剂组的子孢子阳性率分别为0、35.0%和48.7%。子孢子相对感染强度, ATS组第7和14天分别为18.2%和0;QN组第7、14和21天分别为142.0%、98.6%和20.3%。安慰剂组第1、7、14、21和28天子孢子感染强度较稳定, 均为100%(6/6)。 结论 口服ATS 6 d总量1 000 mg对阻断恶性疟传播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六合县药物灭蚊阻断恶性疟传播的研究江苏省六合县血防站(211500)邵声洲欧阳敏六合县是恶性疟重、中度流行区。以往采取“一防三治压高峰”的防治措施,然而疫情时有反复,每年散发不断,其效果难以巩固。1983~1984年,经调查证实我县存在嗜人按蚊。据文...  相似文献   

7.
8.
将放射性同位素代谢标记和表面标记的恶性疟原虫抗原用多价免疫血清进行免疫沉淀,然后用 SDS—PAGE 和放射自显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感染次数的儿童和成人免疫血清对恶性疟靶抗原具有不同的识别能力。多次感染的成人免疫血清能有效地识别分子量为200、140、125、100、83、74、67、45、35阳27kD 的靶抗原,初次感染的成人免疫血清(?)选择性地识别分子量为200、100、83、74、45和27kD 的几种靶抗原。而初次感染的儿童免疫血清只能很弱地与45kD 的抗原发生反应。表明分子量为200、100、83、74、45阳27kD 的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反应性,这些抗原在恶性疟感染过程中很可能起着诱导保护性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鉴于以往关于CS抗体的研究均未能阐明它与按蚊子孢子接种率关系的程度,为了评价用CS抗体作为疟疾传播的血清学标志,本文作者于1985.10—1987.10在泰国曼谷东南280km的B村进行这次纵向调查,共  相似文献   

10.
已有报道阻断疟原虫在蚊胃内发育的McAb可与配子体和合子表面三种不同分子量的多肽靶抗原起反应。这些多肽抗原分子量分别为260K、59K、53K(恶性疟原虫),和240K、56K、54K(鸡疟原虫)。单克隆抗体IID_3B_3,IID_3E_3能免疫沉淀240K、56K和54K多肽,IID_4仅能免疫沉淀56K/54K多肽。McAbIIC_5B_(10)能免疫沉淀260K、59K和53K。作者为了弄清以复合物形式存在的三种多肽的性质,采用凝胶渗透层析和化学交联在不改变多肽性质的条件下对这三种多肽在细胞表面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疟疾的传播过程可通过降低受精配子数或通过某种因子干预合子至卵囊的发育而被阻断。在地方性流行区,人群中所存在天然的传播阻断免疫是阻断疟疾传播的重要因子。对它的了解,对于传播阻断疫苗的研制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阐述在非洲人群的配子体携带者血浆中存在的这种天然重要因子,它对降低疟疾传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缺口填补法将恶性疟原虫有性期Pfs230和Pfs48/45抗原中的2个T细胞表位,3个B细胞表位以及人白介素-Ⅰ中的一个T细胞激活位点按预设方案,拼接成复合多价基因PfSI。复合基因全长147bP,编码43肽复合抗原,经分离、纯化后,插入质粒pcDNA3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载体pcDNA3/PfSI。再将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用氨苄青霉素和PCR扩增法筛选阳性克隆,最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复合基因PfSI拼接、克隆的成功为在体外高效表达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恶性疟肝期抗原(LSA 1)的抗原性及LSA 1引起的免疫反应与自然感染疟疾的相对抵抗力关系,分别在雨季和旱季,对肯尼亚高原地区的儿童和成人针对LSA 1多肽的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反应进行了检测。研究对象为曾发生过恶性疟疾流行的肯尼亚高原地区的居民。成人为≥18岁,儿童为≤6岁。分别在长雨季末、短雨季末和旱季末采集血样。检测对LSA 1的细胞因子反应、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增殖情况、IgG抗体的产生、IgG抗体的亚类及治疗后再感染的时间间隔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和成人的淋巴细胞增殖率与季节无…  相似文献   

14.
15.
双抗原IFA试验检测疟疾混合流行区恶性疟患者血清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恶性疟的流行常伴有间日疟的流行,形成混合流行区,目前常用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P.f.)及由猴体分离的食蟹猴疟原虫(P.c.)等两种抗原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以研究混合流行区的两种疟疾的流行状况。本文使用P.f.,间日疟原虫(P.v....  相似文献   

16.
膜性肾病(MN)是一类较常见的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原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对MN相关抗原及相应自身抗体的识别鉴定及临床关联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迄今为止,以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为代表的一系列靶抗原被相继发现,这是数十年来连续...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新鲜未固定及冰冻保存的间日疟雌配子免疫家兔,将抗血清及分离出的免疫球蛋白按一定比例加入含有配子体的红细胞悬液内,喂饲嵌斑按蚊,以观察对蚊感染的阻断作用。含配子体率0.002~0.5%的病人血加配子体活化(SA)悬液(10mM Tris,170mM NaCl,10mM葡萄糖,pH7.4),使配子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以放射固相抗体结合抑制试验提高测定恶性疟抗原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实验结果。恶性疟原虫的培养按Trager等(1976)的方法进行。俟红细胞感染率达8%时,将红细胞洗3次、以无白细胞的7.5%红细胞悬液,将有原虫的红细胞稀释成0.1~0.5%。所用的恶性疟原虫抗原有三:超声处理的感染红细胞(SIRC)是以1ml压积量的感染红细胞加入5.5mlpH8的硼酸缓冲盐水(BBS)制成悬液,以100w超声处理1分钟,离心后取上清液作抗原;裂殖子抗原(AgB)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从分泌具血吸虫保护性IgG_(2a)表型1E2McAb的杂交瘤培养上清液中,应用蛋白A-葡聚糖柱层析法纯化的McAb免疫家兔,采用纯化McAb分别进行Dot-ELISA、免疫双扩散和免疫印迹试验、ELISA观察免疫血清中抗McAb和抗-抗McAb的产生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主要结果表明:(1)1E2McAb免疫后,20d开始出现抗McAb,若不加强免疫,抗McAb逐渐减弱:若加强免疫,则抗McAb水平较高,且持续30-50d。(2)免疫血清中的抗-抗McAb,能起抗-抗Id的作用,可识别不同的血吸虫抗原及血吸虫抗原中不同抗原决定簇(90,68和45kD_a),而且免疫后不同时期抗-抗McAb识别不同抗原的水平不同(滴度1:100-1:1600)。对抗血吸虫肥抗原McAb免疫后抗抗体应答的观察,可为研制不同抗独特型McAb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检出率及其靶抗原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阳性检出率、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靶抗原。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抗髓过氧化物酶 (MPO)和抗蛋白酶 3(PR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近年送检的怀疑小血管炎的 5 6 0 4例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 ,对IIF ANCA阳性而抗MPO和抗PR3抗体均阴性的血清还进行了其他 5种ANCA特异性靶抗原的检测。并初步对ANCA阳性患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IIF ANCA检出率为 5 3% ,阳性检出最多在 7、8及 12月份。另外所有血清中有 390例 (7% )ANA阳性。所有血清进行抗MPO和抗PR3 ELISA检测 ,抗MPO抗体阳性 2 13例 ,抗PR3抗体阳性 32例 ,两者同时阳性 5例。 4 8例不识别MPO和PR3而IIF法阳性的血清中 13例识别其他已知靶抗原 ,识别杀菌 /通透性增高蛋白 (BPI)、人弹力蛋白酶 (HLE)、组蛋白酶G (CG)、天青杀素 (AZU)和乳铁蛋白 (LF)等靶抗原的血清分别为 7、5、1、1、0例 ,其中 1例为抗BPI和抗HLE ANCA同时阳性。 85 %的IIF ANCA阳性患者确诊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这些患者中 ,抗MPO和抗PR3的比例约为 7∶1:男女比例为 1∶1 12 ,年龄 7~ 79岁 ,平均 5 3 1岁 ,>6 0岁的老年人男女比例为 1 17∶1,而年龄 <2 0岁患者男女比例为 1∶4。结论 ANCA相关疾病在我国并不少见 ,以IIF法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