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钨铼合金废料,采用电化学溶解法使钨、钼、铼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溶出,再采用氯化钙沉钨钼和氯化钾沉铼进行了电解溶液的选择性沉淀分离,研究并确定了钨铼合金废料电化学溶解和沉淀分离的适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槽电压2.5 V,NaOH浓度100 g·L~(-1),电解温度30~40℃,极距20~30 mm,钨铼离子总浓度控制在30~35 g·L~(-1)时,钨、钼、铼溶出率均大于99.00%,电流效率高达99.00%以上,钨钼铼废丝和钨铼边角料的电溶能耗分别为1.43和2.28 kW·h·kg~(-1),丝状废料较块状废料更好电溶。当反应温度80℃,CaCl_2用量为3倍理论用量,溶液OH~-浓度9.5 g·L~(-1),溶液W离子浓度为23.18 g·L~(-1),反应时间2 h时,钨、钼沉淀率分别为99.86%和99.55%,得到CaWO_4/CaMoO_4白色混合物沉淀,其SEM形貌主要为球形颗粒。经过上述2道工序后,钨、钼回收率分别达到98.86%和98.55%,且制得KReO_4白色晶体。  相似文献   

2.
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砷锑锡等杂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合成的改进型试剂M115 a,研究了从钨酸盐溶液中选择性沉淀除钼、砷、锡、锑等杂质的新工艺。小型试验证明其除杂效果比用M115有大幅度提高 ,在温度为 2 0~ 6 0℃ ,沉淀剂M115 a的用量为理论量的 3~ 4倍以及保温时间为 1h时 ,对含WO3 为 2 10 g/L ,Mo为 0 .6 g/L ,As,Sb ,Sn各为 0 .2g/L的 (NH4 ) 2 WO4 溶液 ,最终的纯溶液中Mo和WO3 的浓度比小于 0 .5× 10 -4 ,同时溶液中的砷、锡、锑也大部分被除去 ,WO3 回收率大于99.9%。在结晶率为 90 %左右时 ,所得APT中上述杂质的含量全部符合GB10 116 88 APTO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不加络合剂条件下,在高钨低钼酸性体系中N263(氯化三烷基甲胺)萃取分离钨钼的性能,考察了单级分离过程中各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单级萃取分离钨钼效果较好,在料液含WO3浓度为60 g/L、Mo浓度为2.0 g/L,溶液pH=6,有机相中配比为15%N263+10%仲辛醇,相比O/A=1,振荡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βWO3/Mo的值为28.2。但钨钼交换分离性能差,随着交换次数的进行交换分离系数不断减小,甚至达到βWO3/Mo<1,导致串级萃取不能有效分离钨钼。因此不加络合剂条件下由胺类萃取剂N263深度分离钨钼至今仍未实现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4.
相似元素的深度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分子设计和定向寻找分离试剂的新方法。以相似元素钨和钼的分离为例,根据WO4^2-和MoS4^2-的结构特征,从价键因素、亲水—疏水因素、几何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它们与吸附剂的作用,成功选择了有色金属硫化物作为选择性吸附剂,实现钨和钼的高效分离,并进一步探讨了吸附剂的改性优化和其它类似元素的深度分离问题。  相似文献   

5.
借鉴浮选药剂与矿物作用的亲固能计算方法,得到钨钼分离体系吸附剂与被吸附基团的吸附能计算公式。基于逐级均分法计算出钨钼分离过程中主要原子团的基团电负性,发现钼原子团(??24SMo Oxx)的基团电负性随着x的增加而减小,其与钨氧原子团(2?4WO)的电负性差异也逐渐增大。通过吸附能计算公式得到钨钼原子团在不同吸附剂上的吸附能,表明吸附剂极性越低,其对四硫代钼酸根的吸附能力越强。从而预测系列化合物对钼硫原子团选择性吸附的强弱,并被选择性沉淀法及实验室实验印证。本研究中吸附剂的分子设计思路有望为新型钨钼分离试剂的开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前钨冶炼企业广泛应用的除钼方法是基于钨钼与硫亲合力的差异,针对该方法中存在的钼硫化剂含硫量低且价格高的问题,提出以五硫化二磷P_2S_5作为新型硫化剂,通过其水解产生硫氢根为钼的硫化提供硫源的设想,并从热力学角度考察P_2S_5在水溶液中的水解过程及钨、铝的硫化行为。结果表明:P_2S_5水解产生钼硫化所需要的硫氢根;同时,在pH值7~9的弱碱性溶液中,n(S)/n(Mo)为8时,硫氢根可使溶液中的M0O_4~(2-)完全硫化为硫代钼酸根,而WO_4~(2-)几乎不被硫化。硫化过程中P_2S_5水解还将产生PO_4~(3-),在钨冶炼过程中可用现有技术除去。因此,在钨钼分离工艺中,P_2S_5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钼硫化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从含钨钼过氧酸溶液中分离钨和钼的方法。对过氧钨酸和过氧钼酸的热分解过程分别进行研究,证实了过氧钼酸比过氧钨酸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并利用这一差异来分离钨和钼。研究反应温度、搅拌速度、游离酸浓度和溶液钼浓度对钨、钼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钨、钼过氧酸溶液的热分解过程中,过氧钨酸分解为钨酸沉淀,而钼仍存在于溶液中,从而实现钨和钼的分离。在所研究的实验条件下,钨和钼的分离系数可达到112,该结果表明热分解法在钨、钼分离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碱浸钨矿工艺、设备与技术更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魏庆玉 《硬质合金》2002,19(3):169-172
碱浸钨矿的湿法冶金原理分析 ,使钨冶金工作者开始重视碱用量、浓度、硅酸盐、磷酸盐、铝酸盐及活性氧化物等易与钙生成溶度积低、化学稳定性强的净化沉淀试剂 ,抑制碱浸操作中液 -固分离发生返钙现象及矿浆 (Na OH - H2 O系中 )允许钨的(Na2 WO4)溶解量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提出钨冶金工厂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创新措施 ,并指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钨钼冶炼过程中钒难以深度除去的难题,借鉴海洋化学研究中的元素迁移规律,研究采用高价水合氧化物从钨钼冶炼过程中除钒。结果表明:从钨酸钠溶液中除钒,当铁盐添加量按Fe与V摩尔比为40、溶液pH值为8.5~9.0时,除钒率均能达到99%以上。而在相同条件下,当采用水合铝氧化物和锰氧化物作为除钒剂时,除钒率分别只能达到90%和60%,除钒效果明显不及采用铁盐时的。另外,用于在钼酸钠溶液除钒,当铁盐添加量按Fe与V摩尔比为40、溶液pH值7.5~10.8时,除钒率可达到97%,钼损失率小于5%。而在钼酸铵溶液中,当铁盐添加量按Fe与V摩尔比为10、溶液pH为8.6~9.0时,除钒率在96%以上,同时几乎没有钼损失;当铁盐添加量按Fe与V摩尔比增加到20时,除钒率均高于97%,钼损失率也小于2%。在钨钼冶炼过程中,铁盐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除钒试剂。  相似文献   

10.
栾川钨钼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栾川钨钼资源前景可观。栾川钼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属矽卡岩型钼钨矿床,为世界级巨型钼矿。根据国家储委批准的勘探报告,栾川钼(钨)矿床钼金属储量为198万吨,平均品位0.124%,加上周围零星矿体,钼金属总储量达206万吨。同时,伴生有白钨金属储量64万吨,平均品位0.117%,为我国第二大白钨矿床。此外,伴生铁金属储量526万吨,平均品位8.79%;硫储量1433万吨,平均品位0.83%;稀贵金属铼金属储量135吨。还有大量的金、银、铜、石榴子石、硅灰石等有用矿物,综合回收前景广阔。栾川钼矿还具有矿体厚大,矿区集中…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Molybdenumandtungstenshowverysimilarchemi calpropertiesowingto :1)theyarealllocatedattheⅥBcolumnintheperiodictableofelementsand 2 )the“lan thanidecontraction”makestheradiiofMo6+ andW6+(Zr4 + andHf4 + ,Nb5+ andTa5+ )almostequaltoeachother .Thisbringsabou…  相似文献   

12.
PreparationofHigh-puritySodiumTungstatefromLow-gradeTung-sten-concentratewithaHighContentofCalciumandOtherImpuritiesSunPeimei...  相似文献   

13.
低合金钢在添加缓蚀剂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  陈学群  邓淑珍 《腐蚀与防护》2006,27(7):349-351,360
研究分别添加少量(1%)缓蚀剂乌洛托品、磷酸钠、硫脲时在3.5%NaCl溶液中对低合金钢的缓蚀作用。运用线性极化技术测定比较上述三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且用交流阻抗法测得的结果与线性极化的一致。通过Tafel曲线对缓蚀剂的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缓蚀效果:磷酸钠>硫脲>乌洛托品。缓蚀剂的作用是在金属表面成膜,改变了金属表面状态,从而抑制金属的腐蚀。  相似文献   

14.
The existing form of molybdenum in acidic sulfate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ion exchange,infrared(IR) spectra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ionic molybdenum species are predominant in acidic sulfate solution,and Mo(VI) can combine with sulfate radical to form heteropoly acid anions[Mo_2O_5(SO_4)_2]~(2-) and[MoO_2(HSO_4)_4]~(2-).With the decrease in solution pH from 1.92 to 0.06,the existing form of Mo(VI) changes from Mo_7O_(21)(OH)_3~(3-) to[Mo_2O_5(SO_4)_2]~(2-) and then becomes[MoO_2(HSO_4)_4]~(2-),which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in the resin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molybdenum.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a new process for separation of molybdenum from tungsten is described. When sodium tungstate solution containing molybdenum is treated with alkali sulfide in the proper condition, the molybdenum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thiomolybdate and the tungsten is present as tungstate. When the solution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ctivated carbon, the molybdenum contained in the solution can be adsorbed quantitatively and the tungsten remaining in the raffinate can be recovered. The new process has advantages such as good results in removing molybdenum, little loss of tungsten and easy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6.
Na2WO4-ZnO-WO3熔盐体系的电导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平行四电极法研究了Na2WO4-ZnO-WO3熔盐体系在x(Na2WO4)为0.40~1.00,x(ZnO)为0~0.4,x(WO3)为0~0.50组成范围内的电导率.结果表明:体系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倒数呈指数关系;体系各组元对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受x(ZnO)与x(WO3)比值的控制,当该比值小于1时,用ZnO逐步替代Na2WO4将导致体系的电导率增大,用Na2WO4逐步替代WO3也将导致体系的电导率增大,用WO3逐步替代ZnO将导致体系的电导率减小;当该比值大于1时,其规律正好相反;在Na2WO4含量一定的条件下,x(ZnO)与x(WO3)的比值为1时体系的电导率最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钨、钼在水溶液中聚合能力的差异,提出一种利用D309树脂离子交换分离钨、钼的新方法。静态实验表明,分离钨、钼的最佳pH值为7.0,最佳接触时间为4 h,钨、钼分离系数达到9.29。等温吸附过程研究表明,D309树脂对钨、钼的吸附分别属于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D309树脂对钨的吸附属于内扩散控制。对于含70 g/L WO3和28.97 g/L Mo的料液,经动态吸附分离钨、钼后,所得流出液中Mo与WO3的质量比达76,所得解吸液中WO3与Mo的质量比达53.33。  相似文献   

18.
几种离子对硫化亚铁膜离子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除氧的FeCl2和Na2S溶液在纤维素膜上制备出了硫化亚铁膜,通过测量膜电位曲线的方法,研究了硫化亚铁膜的离子选择性和几种阴、阳离子以及咪唑啉缓蚀剂对膜的离子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亚铁膜是一种双极结构膜,靠近FeCl2溶液一侧为阳离子选择性,与Na2S溶液接触一侧为阴离子选择性.这种双极结构膜能够加速钢铁的阳极溶解进而导致严重的腐蚀.硫化亚铁膜吸附Ca2+、Mg2+、Ba2+等阳离子后,由双极膜变为阴离子选择性膜;而吸附MoO2-4、PO3-4以及咪唑啉缓蚀剂后则变为阳离子选择性膜,这种阳离子选择性膜对膜下金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动电位扫描法测试了表面形成硫化亚铁膜的A3钢在含有不同离子的3%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  TQ0288  相似文献   

19.
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以及能谱分析观测了经(NH_4)_2MoS_4溶液二次阳极电解沉积润滑剂处理的硫酸膜,磷酸膜和草酸膜中的沉积产物和膜结构。沉积产物由S与Mo的化合物构成,并非单一的MoS_2;在靠近膜表层部分沉积产物较多,膜中存在规则的无阻挡层的大孔;磷酸膜阻挡层中存在有规则的与原阳极氧化膜结构单元参数无关的细小通道。Ar气保护下加热时,膜中的硫可以硫化钼的形式保留在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