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动脉的起源、分支和肝外胆道变异较多。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性腹部标本时,发现胆囊动脉发自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副肝右动脉和存在胆囊肝管,这种变异较少见,现报道如下:肠系膜上动脉紧邻腹腔动脉下方起于腹主动脉前壁,在距该动脉起点2.0cm处发出1支副肝右动...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尸时,发现其胆囊动脉起源与分支变异,现报道如下:经防腐固定成年男尸解剖后发现,腹腔干在主动脉裂孔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并发出胃左动脉、脾动脉和肝总动脉,肝总动脉右行距起始处3.2cm分  相似文献   

3.
<正> 作者在200具尸体中,对肝外胆道系,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发现存有副肝管者占观察总数的8. 5%;存有肝外吻合肝管者占总数的1. 5%;存有胆囊肝管者占2. 4%,并对肝外肝管的数目、来源、注入部位和位置做了仔细解剖观察,为临床提供了外科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肾副动脉相当多见,且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作者根据对160具成年尸体(男145具,女15具)的观察,就肾副动脉的出现率、数目和起源、入肾部位和在肾内的分布以及与邻近结构的联属关系逐一分析和讨论,为国人解剖学和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本文所谓肾副动脉,系指经肾门和不经肾门入肾的全部髂外动脉而言。  相似文献   

5.
睾丸血管变异的报道在国内外并不少见。其中,睾丸动脉存在着数目、起源和行程的变异[1~3],而睾丸静脉也存在着数目和注入部位的变异[4,5]。作者在解剖1具中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左睾丸动、静脉同时存在变异,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性尸体标本时,发现腹腔干分支异常,除发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3支外,还发出副肝右动脉和1支空肠动脉,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该例标本为成年女性尸体,来源于标本库,已用福尔马林固定,组织固定良好,用常规方法解剖腹部器官.数码相机拍照,游标卡尺测量.  相似文献   

7.
在解剖一具约七岁男童尸时,见副肝左动脉与胃右动脉共干。据文献报道副肝左动脉的出现率为5~15%,其起源变化也较多,但副肝左动脉与胃右动脉共干较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总动脉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尸时发现肝总动脉起源变异较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固有动脉起点变异的情况临床较常见。多见肝固有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或肝固有动脉与胃左动脉共干[1-3]。作者在尸体标本肝动脉应用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有2支不同起源的肝固有动脉,现报道如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0%福尔马林固定成年男尸1例,年龄约70岁,常规方法解剖显露肝门区,发现该标本有左右2支肝固有动脉,仔细追踪动脉来源,观察记录其行程及毗邻关系,数码相机拍照,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外径和长度。2结果右侧肝固有动脉(图1 a):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管径a:右侧肝固有动脉起源;b:左侧肝固有动脉起源;1:腹主动脉;2:肠系膜…  相似文献   

10.
胃十二指肠动脉大多起自肝总动脉,变异少见.作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胃十二指肠动脉起自肝右动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总动脉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总动脉起自腹主动脉的脏支腹腔干,变异较少.作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尸时,发现肝总动脉存在变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胃短动脉的起源和分布,与胃、脾等手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为此我们在70具(童尸62,成尸8)尸体上进行观察。这些材料多数系学生局部解剖用的材料和教师作的教学标本以及透明标本,由作者进行清理解剖、登记和绘图,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作者在解剖一具中年男性尸体标本的肝门结构和腹后壁结构时,发现其存在肝动脉、右肾动脉变异及右侧输尿管畸形,现报道如下:(1)肝动脉变异肝总动脉由腹腔干发出,在肝胃韧带内右行至肝门下方分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发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模拟左外叶活体肝移植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的切取方法。方法:解剖正常人肝脏标本30具,观察肝脏铸型标本30具,测量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长度、管径及属支或分支分布情况。结果:左外叶门静脉的血供来自门静脉左支,主要为左外叶上段门静脉支、左外叶下段门静脉支;动脉主要来源于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肝中动脉,偶有迷走动脉支;胆道引流属支有左外叶上段胆管支、左外叶下段胆管支。结论:左外叶解剖变异较多,活体取肝前应仔细研究其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切取模式;对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支需行必要的整形,以便与受体相应的管道进行吻合。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人体质调查一书统计,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占3.76%。作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腹部标本时,发现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固有动脉起点变异的情况临床比较常见,多见于肝固有动脉与胃左动脉共干或肝固有动脉起自于肠系膜上动脉,或有起源不同的两支肝固有动脉。作者应用解剖制作标本过程中发现一例肝总动脉末端呈三叉型发出肝左动脉、肝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并无肝固有动脉,同时肝左动脉在近起点处发出细小肝副左动脉与肝左动脉平行进入肝左叶。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肝总动脉起始部分出一粗大动脉,进而分出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左结肠动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外鼻的动脉供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5具成年尸体50侧标本上解剖了外鼻的动脉。分布到外鼻的动脉有上唇动脉的鼻中隔动脉、面动脉的鼻翼下缘动脉、鼻翼动脉和鼻外侧动脉;还有眼动脉的鼻背动脉;有的眶下动脉也发出分支到外鼻。对上述动脉的起源、行程、分布、吻合和外径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对与人中部组织瓣、鼻翼下缘组织瓣和鼻背岛状瓣有关的动脉应用解剖进行了讨论。对鼻外侧动脉和鼻背动脉的命名问题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19.
胆囊动脉的起源 ,分支变异较多 ,最常见的变异即胆囊动脉行经肝总管的前方。我们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发现 :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副肝右动脉及胆囊动脉。现报道如下 :在解剖腹腔血管时 ,见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上动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 ,但未见胆囊动脉。于右侧肝管与胆囊之间发现一支动脉 (副肝右动脉 )入肝右叶 ,向下追踪该动脉 ,发现其在胆总管后方行走 ,且发出三条分支 ,其中有二支进入胆囊 ,一支进入肝右叶。继续向下追踪 ,发现该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该变异动脉起始部距肠系膜上动脉根部2 9cm ,位于胰后方。发出后向…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解剖变异的DS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种类及分型,结合文献提出肝动脉变异的新分型。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因肝脏疾病而行DSA检查患者肝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情况,并分别统计其变异类型和发生率。结果:1000例肝动脉造影中,正常型占72.7%(727例)。肝动脉变异占27.3%(273例)。273例肝动脉变异中肝总动脉分叉变异占5.4%(54例);肝动脉起源变异占21.4%(214例);肝动脉分叉 起源变异占0.5%(5例)。结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种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结合文献和本研究结果提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新分型:正常型、肝总动脉分叉变异、肝动脉起源变异、肝总动脉分叉变异合并肝动脉起源变异、多种变异共存五大类,共50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