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欺凌是中小学常见的行为问题,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在校园欺凌中,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会受到负面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需要引起学校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流动儿童由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更是成为校园欺凌的高发群体。本文分析了校园欺凌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防范对策,以期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校园欺凌一直是各个国家的“心病”,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性问题。以往研究多注重欺凌者——受害者的二分结构,对其中的旁观者效用鲜有关注。旁观者群体作为校园欺凌的第三方,他们在欺凌事件中的反应与行为直接影响着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行为。因此,从校园微生态视角看,旁观者干预应当成为预防和阻止校园欺凌的一个重要切入口,通过建构“同心圆”式的同伴支持计划、强化课堂亲社会生态规范、营造反欺凌学校文化氛围,将旁观者转化为积极的校园欺凌干预力量,以最终消除校园欺凌,使学校真正成为风清气正的学生成长乐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留守儿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因校园欺凌而造成的惨案触目惊心,社会各界对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校园欺凌的关注日益增多。加强校园欺凌治理迫在眉睫,以往的研究多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原因探究校园欺凌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教育场所,理应放在首要位置来思考,分析家庭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对治理校园欺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刘庆 《贵州教育》2022,(2):13-14
<正>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逐渐变成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性问题。目前,无论是教育系统还是社会大众,主要关注大龄青少年的欺凌现象,忽视了小学生群体中的欺凌事件。然而,近几年小学生群体的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出现,校园欺凌事件更加严重地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关注这一群体的欺凌现状,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就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一帆 《教师》2019,(5):28-29
校园欺凌事件是校园内出现的恶劣突发事件,极大程度地危害了校园安全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今,高校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且性质恶劣,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一些地区也出台了有关校园欺凌的治理方案。由此可见,校园欺凌问题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问题。文章简要叙述了高校校园欺凌的现状,探究了该行为出现的成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为预防和遏制校园欺凌行为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触碰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开展"农村初中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课题研究,可以了解平桂区农村初中校园欺凌行为的特点及成因,期望能对校园欺凌事件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有效防治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共建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8.
罗金海 《学周刊C版》2019,(4):155-156
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校园欺凌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对于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这种情况都会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造成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等等。只有深入分析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才能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探索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中学校园欺凌方式以言语欺凌和肢体暴力为主,网络欺凌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求助方式性别差异化显著;道德因素成为中学校园引发欺凌现象的重要成因之一。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中学校园反欺凌治理与道德素养培养的缺失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对中学生德育和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应尽快建立中学生德育培养体系,形成三方联动的德育模式,合力防治中学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以及普及应用,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导致对于整个社会以及学校的教育都产生了相对比较严重的影响。人们对校园欺凌事件进一步关注,也更加重视对于小学生的培养。本文针对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从多个方面有效地防止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进一步扩散以及严重化。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1])欺凌行为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正常社会化进程。~([2])近年来的调查显示,校园欺凌行为日益走向低龄化,欺凌手段也更具有隐蔽性。~([3])对于校园欺凌存在的原因,学界及社会各界基本达成一致,即社会、学校、家庭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会、学校、家庭在各自应行使的职责中存在的缺位和错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4])在国家层面,有关部门亦认识到家庭在预防校园欺凌工作中的重  相似文献   

12.
校园欺凌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但是由于互联网的传播,大量的校园欺凌现象被集中展示在人们面前,脚踹掌掴、扒衣拍照的视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因而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沸沸扬扬的校园欺凌事件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校园欺凌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通过对校园欺凌进行概念界定、成因分析、现状研究发现,当前造成校园欺凌的因素复杂多样,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负相应责任,其中家庭养育方式、家庭教育功能和家庭教育内容对校园欺凌有重要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在家庭教育中植入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危害,采撷了临夏州若干初级中学校园欺凌事件,分析成因,根据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策略。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学校和社会各类组织的有效沟通,加大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加大对校园欺凌事件危害的教育宣传等方式,可以有效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实践证明以上四种策略手段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社会影响恶劣,法律后果严重。研究校园欺凌的内涵、特点、危害,探寻造成校园欺凌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原因。建议采取加大法律惩戒的力度、加强社会环境治理、创建美好家庭、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和对学生个体的引导教育等举措,以减少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在学校中经常出现学生之间比较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而这些校园的欺凌事件影响程度及发生次数都在不断的增加。并且,这些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在农村校园里面更加严重,农村校园暴力有着快速蔓延的趋势。下面本文对于一些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因为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非常敏感的阶段,特别是包括那些自身感知、感觉和相关负面情绪的问题,因为受到了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比较容易产生校园欺凌欺凌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从而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希望对这些校园欺凌事件的研究能够帮助解决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刘雨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2):93-94,F0003
近年来,校园欺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欺凌研究与防治亦取得诸多成果。随着情感社会学的兴起,情感在教育社会学研究方面也开始发生转向,为我们认识校园欺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情感动员的角度审视,个体情感冲突、集体情感认同和情感话语协同是导致校园欺凌成为公共事件的重要原因。充分理解情感在校园欺凌成为公共事件中的生成机制,要求重视情感治理在校园欺凌中发挥的作用,以便准确与有效制定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校园欺凌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PISA 2018对15岁学生校园欺凌的经历和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从特征来看,各国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比肢体欺凌更为普遍,不同国家和学校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校园欺凌发生率越高的学校学生幸福感越弱,近九成学生赞成反欺凌,女孩反欺凌态度比男孩更强烈。校园欺凌主要受学生和学校两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制定和完善反欺凌方案,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创设育人性和同伴欣赏性的学校环境,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氛围;增强教师对学生欺凌事件的干预,实现“零容忍”校园欺凌治理愿景。  相似文献   

19.
陈清建 《成长》2020,(4):91-92
校园欺凌现象在如今社会屡见不鲜,并且学生的年龄愈加趋于低龄化。在小学阶段,这样的欺凌事件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欺凌的表现为语言恐吓、强索、肢体暴力与网络暴力等方面。而影响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因素包含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而作为学校,本人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教学实施,对校园欺凌现象的预防及抑制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下文将就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道德与法治课与之对应的策略浅谈一些想法,以期待能改变这样的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20.
校园欺凌一直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近年来,校园欺凌行为多发,不仅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且给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校园欺凌中,被欺凌者通常处于弱势地位。在受到欺凌后,被欺凌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很容易产生不良的问题,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文着重从被欺凌者的角度分析了欺凌行为对被欺凌者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并从个体、家庭、校园、社会等方面分析了被欺凌者易遭欺凌的影响因素。从被欺凌者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提出预防和干预的对策,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