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窗》2017,(1)
针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尝试将BIM技术运用到工程资料管理的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阶段,以实现项目不同参与方在Web 3D技术支撑下通过4D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建筑工程资料倌息的实时监控和有效数据筛选共享,提高资料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宿迁港及仓储一期工程项目为依托,结合设计要求高、方案复杂、时间紧张、绿色施工的特点,针对传统施工所遇到的问题,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现场大量使用高新信息化施工技术,实现复杂工程可视化,进行参数化建模,利用虚拟三维模型模拟施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得到最准确的工程基础数据,能够对全过程实现造价管理;工程数据在全过程被共享和重复利用;全力保证工程满足绿色建筑评价要求。结合宿迁港项目,进一步研究了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包括深化设计应用、可视化技术、与高科技技术结合、5D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在电力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由于各参与方独立开展,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信息孤岛、相关工程信息数据更新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BIM在工程建筑行业应用的一些功能优点,同时结合电力工程造价自身的一些问题,探寻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的应用。通过研发分析,本文提出了BIM和电力工程造价的结合思路以及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相结合在电力工程造价的应用前景,通过BIM的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集成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交易、施工、竣工验收、生产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连接,实现工程信息的共享,从而解决电力工程造价中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直径公铁合建盾构隧道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为了将产生的信息更好的共享与管理,在施工前期建立基于GIS的BIM模型,BIM模型内的各构件信息包含了该构件的所有三维几何信息和施工信息,通过BIM模型链接施工全寿命周期内产生的信息,并研发建立BIM智慧指挥平台,从而指导项目管理。依托大直径公铁合建盾构隧道项目,将BIM技术覆盖至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包括隧道地质勘察、前期设计、设计碰撞核查、施工技术交底、工程进度可视化管理、大数据信息集成、安全质量监管与风险管控等阶段,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集可视化、协调性、模拟化于一身的BIM技术,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BIM技术较少应用于城市管网工程领域。以广东省某排水管道工程为例,将BIM技术应用到管网工程中,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方案,即在设计阶段,实现三维可视化、信息化、多专业协同设计,减少设计变更;在施工阶段,实现BIM施工模拟和成本控制;在运营阶段,实现综合BIM模型展示及排水管道检测监测等。  相似文献   

6.
BIM技术是融合数字化、互联网、建模等技术的仿真手段,具备可视化、可出图、虚拟化等应用特点。针对BIM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展开分析,结合BIM技术在房建工程原材料准备阶段、合同管理阶段、施工质量管理阶段等环节中的具体应用,研究健全现有管理制度、做好技术人才培训、引进先进的软硬件设备、提升企业信息共享度的优化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房建工程施工过程的有序性,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贯彻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上海建设工程三维审批规划管理试行意见》的精神,探讨了通过运用BIM技术,提高地下管线从探测到设计的精度的方法。在工程设计阶段提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为后续工程建设打好基础。同时,将此技术精准化地运用于地下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中。基于BIM技术可视化、可追溯、可继承、可模拟等特点,在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全过程开展BIM应用,建立BIM交付标准和实施标准,搭建基于BIM和GIS的可视化工程信息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建设管理的可视化决策、信息的各方共享,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水平。竣工后交付一个包括设计、施工和设备信息的BIM模型和数据库,亦可为重大工程运营维护的BIM可视化、信息化等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BIM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工程数据的共享,加深和方便了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本文结合BIM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价值体现,从成本、质量、进度方面提出了BIM技术应用的优势;以期提高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超高层项目,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实现施工企业对项目工程信息的集成管理。以BIM模型为基础,使项目各参建方实现信息共享,实现文档、视频的提交、审核及使用,并通过在投标阶段及施工阶段应用,实现数字化施工,达到从经营投标到施工、维护全面实现建筑信息化和精细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夏源 《建筑技术》2021,52(6):691-694
某大型地下交通工程管廊施工中,通过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关键点,提出BIM与IOT技术融合驱动的管廊智能建造方法,采用IOT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数据实时采集,应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现场的智能安全管理;使用BIM与RFID技术集合管廊的基本信息和施工信息,通过管廊信息集成化、信息采集智能化、识别精确化、定位可视化,实现了管廊的施工过程全方位管理.  相似文献   

11.
周力  王瑜辉  马小波  杨栋才 《建筑施工》2021,43(6):1121-1123
以某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为依托,结合工程自身特点,探索了信息化技术在超大洁净电子厂房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建立三维信息模型,智能拆分构件,推动工厂智能化加工;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围绕施工现场材料、资源、进度、成本管理等诸多内容,整合施工资源,使施工管理智能化;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信息数字化特点,进行施工安装模拟分析,有效实现施工现场信息的智能化管控.总结的管理技术,为推动洁净电子厂房建造中信息化和BIM技术的高效应用提供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某大桥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建设和安全高效管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了精细化的全桥三维模型,在BIM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施工模拟、图纸审核、工程量统计、三维方案推演、装配式预制构件自动化流水线信息采集以及结合云技术的协同管理等BIM技术应用,实现了BIM自动化建模、钢筋自动化下料、BIM信息化平台、库化数据体系等研究领域的BIM技术升级。BIM技术在某跨海大桥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了桥梁工程项目的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缩短了项目周期和成本,为该技术在跨海大桥工程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利用BIM的可视化和信息化等的功能,将施工管理中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文明管理等主要方面进行BIM模型数据化的管理,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奠定了基础。通过BIM技术使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进行更高效、更加可视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及管理需求,研究工程施工阶段的BIM应用模式和模型建立,建立了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BIM转换的建模规则。综合应用BIM及三维数字技术,研究隧道4D-BIM施工集成管理技术,结合进度信息构建4D-BIM模型,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数据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等信息与4D-BIM模型相关联,形成集成化管理环境。开发了基于BIM的铁路隧道施工管理平台,实现隧道工程施工的数字化、可视化和集成化管理。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项目实践。  相似文献   

15.
往常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存项目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共享与协同困难、易形成信息单一化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模型不具有可视化、指示缺乏质量保障以及管理不到位等缺点。将BIM技术应用在桥梁工程中,可丰富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综合提高桥梁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并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对施工资料和工程数据的管理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基于Web和BIM技术搭建协同应用平台,实现信息化与可视化施工管理.通过在珠海铁建大厦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BIM协同应用平台有效提高了施工资料和工程数据的分类集成管理,大幅改善了施工效率.该应用平台可在建筑施工,尤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得到较好应用,从而实现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施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信息获取单一、沟通反馈不及时、项目各参与方无法协同参与质量控制等问题,本文研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施工项目全面质量信息,包括采用BIM技术获取建筑实体信息、利用RFID、3D激光扫描等物联网技术获取施工过程信息以及采用本体工程对施工质量规范标准重组得到本体质量知识信息。从信息协同角度出发,通过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整合项目中的全面质量信息,构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协同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信息协同应用模块,以形成施工项目质量数据管理平台,使各参与方基于管理平台协同工作,实现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可视化。最终,建成以质量为主题的信息数据库,为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机电安装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加入BIM应用,通过可视化模型创建、现场施工模拟的应用、数据和信息及后期运维的信息化集成平台,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在进场准备阶段、安装阶段、调试阶段,可以实现真正实际的工程进度管理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地下综合管廊传统施工方式信息化程度不足、难以协同等问题.利用BIM技术与GIS、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进行管廊运维管理,基于BIM技术在应用中的适用性和需求性,构建管廊三维可视化运维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协同水平,控制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风险,为综合管廊后期运维和构建信息可视化平台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国联龙信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为工程背景,将BIM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施工和质量管理等阶段,解决设计图纸错漏、技术交底效果差、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提高建筑协同设计水平与装配施工质量,改善信息共享效率和技术交底水平,避免信息孤岛、返工误工现象,从而减少材料损耗、缩短工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