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甘三酯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UPLC-ELSD)测定油脂中甘三酯组成.以双低菜籽油为研究对象,以丙酮-乙腈(体积比63.6:36.4)混合物为流动相,探讨了流速、柱温条件对双低菜籽油中不同等价碳数(ECN)甘三酯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以丙酮一乙腈(体积比63.6:36.4)混合物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5℃,方法简单快速.以此法测定不同油脂样品的甘三酯组成,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此法在甘三酯组成测定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前言 在该部分中就计算测定油脂中甘三酯分子个体结构时所涉及到的甘三酯分子结构时甘三酯分子双键数量和现行标准进行一些阐述。甘油三酸酯分子除了在变化的AAA…ABC类型中有其所对应出的甘三酯分子个体结构(ISTM)外,从甘三分酯子的SSS…UUU排列经构类型中也能获得甘油三酸酯分子个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碳链甘三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樟树籽仁油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用醇解法合成和纯化中碳链甘三酯的生产工艺,得到了中碳链甘三酯生产工艺的最佳条件及产品的物性参数.结果表明,该法工艺简单、能耗小、副产物易于分离且环境污染小.通过对所得产品的物化参数与国外中碳链甘三酯产品标准对比,表明用醇解法合成和纯化中碳链甘三酯的生产工艺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技术在甘三酯组分含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然油脂中甘三酯结构和组分的复杂性和规律性。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计算错误,造成不必要的实验误差。为此,根据甘三酯结构和组分的规律性,利用Visual Basic(VB)语言对其组分含量的计算进行了计算机语言编程,编译成可操作软件,并且实现了直接对Microsoft office Word的调用和计算结果的输出。此外,还对软件的设计和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软件具有可视性、简便性、可行性,它的应用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4种典型的木本油料沙漠果、碧根果、甜杏仁和巴旦木为原料,测定了4种木本油料种仁的粗脂肪含量、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以及4种油脂的脂肪酸和甘三酯组成。结果表明:4种油料种仁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较低,粗脂肪含量较高,为40. 67%~69. 29%;巴旦木油、碧根果油和甜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90%以上,沙漠果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 85%; 4种油脂的脂肪酸均以油酸为主(48. 04%~80. 16%);巴旦木油、碧根果油和甜杏仁油以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为主,含量为69. 88%~75. 50%,沙漠果油以二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为主,含量为48. 50%; 4种油脂甘三酯均以OOO最多,碳原子当量中均以ECN48最高。  相似文献   

6.
有关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推算其甘三酯组份的假说很多,但用之比较有效的仅有两种、即Vander Wal的2—随机1.3—随机假说与Tsuda的1随机2随机3随机假说,前者以甘三酯2位脂肪酸分布为基础,而后者是以甘三酯“立体专一分析”数据为基础,因此后者更比较符合天然油脂的实际。本文综合介绍了有关甘三酯“立体专一分析”的函义、反应机制、操作程序以及对研究甘三酯组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8.
脂酶催化水解甘三酯,所得相应的单甘酯产率可达80%。这个反应是在无辅助活性剂条件下,按照配方制备的微乳状液中(L2相)进行的,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双(2-乙基已基)磺基琥珀酸钠盐(AOT),以异辛烷为烃类溶剂,pH7的缓冲水溶液,水与表面活性剂的克分子比为12,(水与AOT  相似文献   

9.
油脂及富含油脂食品(巧克力、冰淇淋、人造奶油等)的加工和使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含甘三酯的结晶特性。对甘三酯的晶体结构、结晶行为和结晶特性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超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微光束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与差示扫描量热法同步结合等先进的研究手段,并总结了甘三酯单体的结晶以及甘三酯混合物体系相行为的研究进展。从结晶、动力学以及表界面特性方面对甘三酯结晶特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有关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推算其甘三酯组份的假说很多,但用之比较有效的仅有两种,即Vander Wal的2—随机1,3—随机假说与Tsuda的1随机2随机3随机假说。前者以甘三酯2位脂肪酸分布为基础,而后者则是以甘三酯“立体专一分析”数据为基础,因此后者更比较符合天然油脂的实际。本文综合介绍了有关甘三酯“立体专一分析”的涵义、反应机制、操作程序以及研究甘三酯组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12.
无溶剂体系中酶促合成中碳链甘三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溶剂体系下,采用Lipozyme 435催化甘油和中碳链脂肪酸(辛酸和癸酸混合物)酯化合成中碳链甘三酯(MCT).结果表明在无溶剂体系下,反应温度对MCT得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制备MCT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加酶量(以脂肪酸质量计)5%,底物摩尔比(脂肪酸与甘油摩尔比)3∶1,反应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MCT得率为92.10%,产物中甘二酯、甘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03%、0.13%和1.74%.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一部分综合讨论的基础上对甘三酯立体专一分析方法作了初步探讨。以液体油(菜油)及固体脂(猪脂)为基质,系统地研究了这一分析方法,取得了经验并补充了一些具体验证方法。分析液体油的结果与文献数据相一致,分析猪脂的结果欠佳,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乌桕脂甘三酯的HPLC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忻耀年 Ait.  PK 《中国油脂》1991,(1):23-30,60
本文除叙述了一种高压液相色谱(HPLC)甘油酯的结构分析法外,还给出了乌桕脂的脂肪酸组成和甘油酯结构。乌桕脂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脂,主要含棕榈酸(P)和油酸(O),POP组成约占甘油酯总量的80%。  相似文献   

15.
李静 Aitze.  K 《中国油脂》1995,20(4):45-48
利用薄层色谱(TLC)和气液色谱(GLC)法对部分种子毛油,如毛醚油、沙棘油、日本蜡(脂)、橄榄油及棕榈油的游离脂肪酸组份(FFA)及甘三酯组分(TG)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种子油在经TLC分离后得到的FFA组分和TG组分中的脂肪酸组成是不同的,种子中的甘三酯并不以油脂总脂肪酸组成的比例进行水解,这个结果是由于植物种子或果实中存在的解脂酶对水解过程的影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17.
以中碳链链甘三醋和大豆油为原料,以甲醉钠为催化剂催化醋交换反应合成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甲醇钠添加童3个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0min,甲醉钠添加童(以油质童计)0.3%时酯交换反应达到最佳状态,产物中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的含童为75.29%.通过正交极差分析得出,甲醉钠添加量是影响酯交换反应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甘三酯分析新方法:RP-HPLC/APCI-M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RP-HPLC通过APCI接口与MS联机来分析甘三酯,可达到定性及定量目的,与以往的分析方法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小。并且详细阐述 APCI接口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由 RP-HPLC/APCI-MS获得的数据处理方法、准确性检验。  相似文献   

19.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中碳链甘三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溶剂体系下,采用离子液体—1-甲基-3-磺丙基咪唑硫酸氢盐[Spmim][HSO4]催化甘油和中碳链脂肪酸(辛酸和癸酸混合物)酯化合成中碳链甘三酯.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4.03 h,催化剂加入量(以脂肪酸和甘油的总质量计)0.74%,底物摩尔比(脂肪酸与甘油摩尔比)3.2∶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中碳链甘三酯的得率为92.90%,酯化率为95.48%,产物中甘二酯、甘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38%、0.21%和4.51%.  相似文献   

20.
冷榨茶叶籽油甘三酯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茶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得出茶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主要是以油酸的形式存在,含量为59.84%;采用胰脂酶水解法测定茶叶籽油的Sn-2位脂肪酸分布,并根据1,3-随机-2-随机分布学说计算出茶叶籽油甘三酯组成, 得出主要甘三酯是OOO、OOL、POO、PLO、LLO等,其中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在53.5%以上,而三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仅为0.05%左右;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得出茶叶籽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为0.18 mg/g;Rancimat仪测定茶叶籽油氧化稳定时间在110 ℃时为6.02 h。茶叶籽油具有很好的食用营养价值和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