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9日晚,美国惠普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瑞纳乘专机抵达上海,开始了她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此次行程是这位全球商界最成功女士作为惠普“掌门人”的第四次中国之行。 据悉,卡莉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上任5年中四度访华。前三次访华分别是1999年以及2001年11月和2002年12月。无疑,中国市场对于卡莉来说,是她推动惠普业绩增长的强大引擎。记得上次卡莉访华正是惠普彻底完成与康柏的合并,那次她带着“长期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规划和帮助用户充分发掘IT投资价值的决心”来到了中国。人们渴望卡莉此次中国之行能带来一些新的东西,那么卡莉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不妨从卡莉此次的行程中来找答案吧。 3月10日 上海:◆HP中小企业论坛“商务无忧——HP携手中国中小企业共成长”;◆“消费策略发布会”发表“惠普领军家庭数码革命”的主题演讲; 3月11日 北京:◆信息产业部和惠普合作,由信息产业部牵头的“Linux实验室”产品服务供给协议签定仪式;◆中国惠普和东软IT应用与服务战略联盟签约; 3月12日 北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与惠普共同建立“动成长企业管理培训研究中心”协议签订仪式;◆赴清华大学演讲;◆邀请全国400位CIO(首席信息官),共同分享IT管理经验。 卡莉的到来,许多人认为是这家IT巨  相似文献   

2.
获悉惠普收购康柏的消息后,除了惊诧以外,还有数不清的感想,其中有一个强烈的反应就是惠普那美貌绝伦女总裁卡莉真敢赌!1999年7月卡莉一上台,就把60年老店的招牌改了,什么 Hewllet Packard,就叫 HP!接着大刀阔斧地改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紧接着不顾股票下跌不下跌,裁员不裁员,与康柏合并悄悄地进行。250亿美元并购案除了让所有 IT 业界人士瞠口结舌之外,剩下的就是冒了一身汗,这能行吗?惠普自己有PC 产品线,也有高,中端解决方案,要康柏干什么?连康柏的员工都这样问。要血拼64位,要康柏的客户……卡莉自有卡莉的道理,惠普自有惠普的道理,卡莉又不傻,惠普也不呆,过马路都要冒险,何况并购,当初她在  相似文献   

3.
陈琼 《互联网周刊》2004,(25):54-55
“我坚信,惠普的每股收益在今明两年将每年增长20%以上。”这是今年6月,卡莉对金融分析师所说的话,其时恰逢惠普“动成长”战略全球发布一周年、惠普康柏合并二周年。如今,经过第二次机构调整的惠普能否继续其灵巧的步伐而顺利登上“全球第一大高科技公司”的宝座?  相似文献   

4.
“成为新蓝色巨人”是新惠普成立后为自己立下的目标。惠普康柏合并后规模优势尽显,据有关数据显示,在IT服务领域,新惠普排在了全球第三和亚太与中国市场第二。人们关注着,合并后的中国惠普服务将以一种怎样的策略实现服务领域的突破,中国惠普服务将给用户带来怎样的期待与帮助? 2002年7月3日,融合了原惠普与康柏服务业务全部精髓的中国惠普专业及支持服务集团(HPS)管理层首次在北京亮相,隆重推出了全新的中国发展战略,为所有热切期待的用户、合  相似文献   

5.
一年前,IT业界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合并事件:惠普和康柏的合并。当时这个消息曾引起极大的震撼,许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大家对康柏与DEC的合并记忆犹新。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惠普和康柏的合并应该还算顺利。原因何在?在惠普公司动成长企业(Adaptive Enterprise)战略发布会上,惠普全球副总裁暨惠普中国区总裁孙振耀先生一语道破天机:动成长企业战略成就惠普。  相似文献   

6.
说起2002年IT界的头等大事,当首推惠普与康柏的合并。如今,合并已经尘埃落定,新惠普的产品与渠道整合也已经初步完成。此时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合并转向了新惠普今后的发展:合并后,新惠普对原康柏产品用户将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中国市场在新惠普占有什么样的位置?新惠普如何响应中国政府推出的电脑类产品“三包”的政策?……带着中国用户的诸多疑问,笔者采访了惠普专业与支持服务集团支持服务事业部商用产品支持运营经理刘桦,请他从多方面阐释新惠普支持服务的中国之道。  相似文献   

7.
继5月9日新惠普中国区管理团队在京亮相一个月之后,其信息产品集团(PSG)管理团队日前也浮出水面。惠普中国区信息产品集团总经理陈汉钱携其团队成员,就品牌融合和未来目标等合并后的关键问题,于近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作为新惠普中整合康柏产品最多的集团,也是唯一继续使用“康柏”作为部分产品品牌的集团,PSG对双方的品牌产品是如何处理的呢?是“牺牲”还是“融台”?就此敏感问题,记者特意采访了中国内地市场与销售总经理李国庆先生。他认为,在过渡期内,消费者可能会发现康柏品牌和惠普品牌共同存在的现象。而在过渡期之后,所有产品的公司品牌都会被统一为“HP”。商用台式  相似文献   

8.
在惠普与康柏宣布合并之前,康柏发布了第一台IA-64架构工业标准服务器,人们不禁会猜测,在合并之后,康柏的IA架构服务器将何去何从,ProLiant品牌未来又是一个什么样了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康柏工业标准服务器事业部营销体系副总裁HughJenkins。对于ProLiant的去留,Jenkins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小企业从业者深刻地认识惠普是在2001年10月.当时惠普并购康柏仅一个月,时任总裁卡莉·费澳莉娜在上海参加完APEC会议之后坐客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这个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价为“有弹簧般的舌头,钢铁般的意志“的铁娘子在那次访谈中如旋风一般横扫了每个在场者的心.有感于她的个人魅力,很多电视观众也在看过那次访谈之后对惠普和康柏的合并寄予希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惠普成立,管理团队集体亮相后,大家对这家满是旧面孔的新公司格外关注。2001年在中国区,惠普和康柏的业绩之和高于 IBM 中国,那么整合后的中国新惠普是否能与 IBM 一较高下,是否会给用户和合作伙伴以足够信心?记者为此采访了惠普公司亚太区总裁兼企业系统集团(ESG)全球高级副总裁陈贵华以及惠普公司中国区总裁兼企业系统集团总经理孙振耀。构架新惠普陈总强调,现在公司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调整组织机构,完成整合。“我们的调整需要60天,现在已经过了16天”。孙振耀不需计算的脱口而出,让人看到达次调整的进程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从去年9月惠普宣布与康柏合并到现在,多半年的时间里几经波折,拖了这么久,是否会给新惠普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惠普和康柏合并的一年间,您企业是否感受到惠普的变化?”“没变化。”“您公司原有康柏产品的维护是否有变化?”“没变化。”“您企业对惠普公司产品的采购是否因合并而受到影响?”“没影响。”  相似文献   

12.
惠普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11日,带着鼓舞人心的最新财报和沉甸甸的计划书,卡莉第四次来到中国,开始以“惠普消费战略首席架构师”的新身份在中国宣讲惠普数码消费、数码娱乐的新战略。 卡莉当然有资格为惠普制订新的战略。当惠普并购康柏时,许多人担心它会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沉没,一年后的业绩证明.惠普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害,而且利润比过去更多了。合并之后35亿美元成本的成功削减自然功不可没,其成长更是来源于四大集团的集体力量。 这一阶段性的胜利对卡莉和惠普而言显然还不够,现在卡莉屹然决然的带领惠普涉足到本不平静的消费电子领域——曾经错过了互联网第一次高潮的惠普不能再错过消费电子的浪潮。但惠普的“消费之路”绝非平坦,前有索尼、三星等老牌劲旅,后有摩托罗拉、戴尔等产业新兵,他们瓜分着市场,也具有成熟的战略。 然而,卡莉所期望的绝不是某一个战略的成功,各个新战略发布都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在收购软件公司、服务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等等消费战略之外的动作背后,是惠普重返辉煌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没有人能够想到,11月6日早上10点 钟,一个叫沃尔特·惠立特的人的一通简短的电话,给“急普+康柏”这一电脑行业最大的合并案带来了巨大的变数。 作为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老惠立特的儿子,沃尔特·惠立特在这通电话中向惠普现任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莉娜表示,他和他所代表的惠立特家族公开反对惠普和康柏合并。而在电话之后的半小时,沃尔特·惠立特向外界公开了这一决定,使得惠普公司官员、律师以及银行家们大感意外,不知如何是好。 据悉,惠立特家族及其所操纵的基金会共拥有惠普公司超过6%的股票。沃尔特本人是一位软件设…  相似文献   

14.
硬件情报     
本刊记者刘畅6月25日,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笔记本电脑产品部在京宣布其产品、服务、市场及渠道的最新战略。这是自惠普与康柏宣布正式合并后,以全新面目出现的惠普笔记本电脑产品部在国内的首次亮相。惠普笔记本充分融合原惠普与康柏的优势,凭借产  相似文献   

15.
合并,凭什么?过日子,靠什么?“问”的是惠普康柏的产品线,这是他们的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16.
合并,凭什么?过日子,靠什么?“问”的是惠普康柏的产品线,这是他们的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17.
很难说存储业务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惠普与康柏的合并,但合并的结果却给新惠普的存储业务带来了更多踏实的感觉。新惠普提出的“公共设施”概念,不仅让存储高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世界上市值最高的10家IT企业中,除了惠普以外只有三星电子和谷歌更换了一次CEO,而且除了惠普以外无一例外都是选择效力多年的老臣子。唯独惠普一家特立独行,自从选择卡莉开始,惠普就对空降兵青睐有加,但这样的高层频繁变动和不停的空降兵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而进入中国市场短短26年的惠普中国高管变动更为频繁,收购、收购、拆分、收购,每一个惠普总部传来的变化都会带来惠普中国的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9.
财经观景窗     
并购推前浪新人换旧人 惠普与康柏并购案的最 终结果还未出现,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康柏就再次感受到更大余震的冲击波。3月29日,各大财经与IT媒体记者的信箱中出现了一封康柏公司整合市场营销部发来的邮件,内容是关于康柏惠普合并人事安排“相关传言”的声明,简单概括就是合并正式结果未出,康柏目前依然独立运作,所有有关合并后人事、产品和市场策略等  相似文献   

20.
立羽 《计算机》2002,(13):3-3
3月19日和3月20日足让惠普和康柏的员工最紧张的日子。自从2001年传出惠普即将和康柏合并的消息之后,事情就反来复去好几次,最后不得不决定:让两家公司的股东来决定到底合并与否。3月19日是惠普的股东投票日,次日则是康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