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淤泥及淤泥质土定名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  刘福臣 《土工基础》2010,24(3):88-90
淤泥、淤泥质土地基是广泛分布的软弱地基,由于其含水率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属工程上的不良地基。在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实际中,如果对淤泥、淤泥质土的定名不准确,将导致工程的不安全或不经济。探讨了淤泥、淤泥质土定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2.
软土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乐缩性上层构成的地基土,而软土的特性是天然含水最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地基承载力低,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大,不均匀变形也大,且变形稳定时间较长,据有  相似文献   

3.
软土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土,而软土的特性是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地基承载力低,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大,不均匀变形也大,且变形稳定时间较长。据有关资料介绍,建在软土层上的房屋有的基础沉降竟达1600毫  相似文献   

4.
注浆工法作为一种地基加固手段,多用于填土、碎石类土及砂土,在淤泥质土层中的应用较少,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注浆工法在淤泥及淤泥质土层中作为一种地基加固手段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卢杨泵站是一座具有抽排和自排功能的排涝工程,设计排涝流量为25 m3/s,该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淤泥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厚度大等特点。由于场区土层中含有30 m左右的淤泥质地层,为更好地完成软土地基前期沉降,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减少不均匀沉降,地基加固设计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钰 《中州建设》2004,(11):57-57
软弱地基系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渗透性较小的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是沉降量大,沉降速率大,沉降稳定时间长,这些都给设计、施工带来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定向压力喷射灌浆 (以下简称压力灌浆 )加固软土地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 ,它的设计概念是将带有特定的喷射注浆管置于地基土的预定深度 ,以压力喷射流 ,使加固浆液 (如水泥浆、石灰泥浆或化学浆等 )与地基土强制混合形成水泥土的复合地基 ,用这种方法来加固淤泥、淤泥质粘土、粘土、粉土、砂土和人工填土后形成的水泥土 ,其抗压强度比原来地基土要大几倍甚至几十倍  相似文献   

8.
在多层建筑设计及施工中,经常遇到天然软弱地基,这类地基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持力层含水量较高、孔隙较大、压缩系数较高、部分夹层的渗透系数大,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和不均匀变形也会增大.且变形稳定时间较长,往往不能满足建造建筑物的要求。因此,在基础选型时,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地基条件.采取适宜的设计方案.并对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地基变形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软土地基上吹填造陆工程中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和吹填淤泥工期较长、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堆载吹填淤泥并同步真空预压加固技术,将吹填淤泥加固及软土地基加固两阶段施工整合到一个真空预压周期内完成,大幅度缩短了造陆工期。通过实验发现,该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常规真空预压法中上部吹填淤泥导致变形过大使得加固效果降低的问题,充分利用地基本身重力作用,不需要额外的材料就能够完成软土地基处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加固模式,显著地提高了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0.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市政道路及防洪工程。该工程跨越一个长100m,宽80m的废弃水塘。水塘处地基岩土层分布为两层:上层为淤泥及淤泥质土,层厚8m左右,含水量大,高压缩性,其承载力标准值fk=70kpa;下层是基岩。本工程在该处的河床低于淤泥质土层顶面5m,而路面高于该层顶面2m,其横段面及地层分布示意如图一。故本工程必须对道路及河道地基和河道挡土墙进行特别处理。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所谓软土地基是主要指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其特点是强度低、变形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含水量高且透水性差.这些特点能够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路基沉降过大,路面开裂,桥头跳车,路堤严重变形甚至失稳等.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对地基的处理也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地处海滨、湖泊、河漫滩的淤泥,淤泥质土、盐渍土、粉土及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等地基上的建筑物,地基处理就显的尤为重要。二、粉喷桩的原理及特点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直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种类选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粉喷桩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对以上几种软土地基比较适用。它  相似文献   

13.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及基础施工由于其隐蔽性、复杂性及事故多发性等原因,往往是工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为重要。而地基处理及基坑支护又是基础施工的关键所在,且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淤泥质复杂地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存在根据现场地质实际情况优化和调整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能,以求最大限度的保证基坑和支护安全。文章将以某工程为例,主要探讨了淤泥质复杂基坑地基处理及支护技术,包括电梯基坑、深大承台等"坑中坑"的支护和地基处理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其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软土地基的特性1. 颗粒小,孔隙比大软土通指饱和粘土,或淤泥质粘土和淤泥。其颗粒结构以粒径小于5μ的粘粒为主。孔隙比一般大到1.0~2.0,我国云贵高原的煤田地带有一种泥炭,其孔隙比高达6~7。目前还被视为工程地质的禁区,不敢触及。但在国外,墨西哥城的火山灰质淤泥孔隙比高达7~12,已被工程师们所征服。2. 含水量大,塑性高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于其液限,一般为50%左右。贵州泥炭的含水量则高达300%,而墨西哥淤泥的含水量竟高达600%。按我国《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规范》(TJ7-74)规定,软土地基的塑性指数I_P  相似文献   

15.
李冬梅 《城市建筑》2013,(24):154-154
软土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软土往往给工程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对软土地基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对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和地基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5,(3)
地基是工程建筑的根基,确保地基的质量,提高其稳定性,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工程地质特征又是影响地基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湿陷性黄土与淤泥及淤泥质软土的特殊土地基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李德臣 《安徽建筑》2003,10(3):51-52
<正> 1.引言 软弱地基由软弱土组成,软弱土通常指淤泥和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膨胀土等;软弱地基的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大,不均匀沉降也大,而且沉降稳定历时较长,造成  相似文献   

18.
吹填淤泥造陆既能解决淤泥的堆放问题,又能提供大面积建设用地。总结分析了淤泥地基加固方法 :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技术及几种复合方法的研究现状,得出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及局限性,发现复合加固方法是地基处理发展的一个典型趋势。  相似文献   

19.
淤泥软土地基力学性质具有:强度极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工程特性: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汪小兵 《四川建材》2009,35(2):171-171
淤泥软土地基力学性质具有:强度极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工程特性: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