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浙江缙云高山红茶是后起之秀,是成功推入市场的优质小叶工夫红茶之一,近年来"仙都黄贡"牌、"轩黄"牌高山红茶、贡珠红茶连续多次分别荣获世界茶联合会国际名茶评比、"中茶杯"全国名优茶(红茶)评比、"国饮杯"名茶评比和"浙茶杯"红茶评比"金奖"及"一等奖"。缙云高山红茶主要采用中黄1号、中黄2号及当地高山土种茶等特色品种,采摘其一芽一二叶初展的无杂质均匀茶鲜叶为原料,通过改进工艺制作而成的高端红茶,其成品茶条索紧细显锋苗,色泽油润,金色毫毛披露,茶汤红艳、金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由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五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于6月30日圆满结束。本届“中茶杯”共收到全国19个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选送的301只茶叶样品,其中绿茶259只,红茶8只,乌龙茶23只,特种茶11只。“中茶杯”组织单位对所有参评茶样按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07,29(1):23-23
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即将举行,评比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6月10日以前送样,6月中下旬评比;第二阶段10月10日以前送样,10月中下旬评比。征集范围:六大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再加工茶、茶制品、特种茶等。样品数量:每个参评茶叶样品500克,茶饮料1000毫升,速溶茶250克。请有意向参评的单位向  相似文献   

4.
正铁观音品种适制乌龙茶类是大家公认的,加工红茶在业界存在不同看法,更有一部分人认为铁观音品种不适宜加工红茶。可是笔者从事铁观音品种加工红茶已经33年整,尤其是在2003年后经过8年努力攻关,连续取得铁观音加工高端红茶和夏暑季铁观音鲜叶制高级红茶2项技术突破。2011年"观音红芽"夺得"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红茶一等奖;紧接着"金毫""红芽"获2013年"中茶杯"一等奖;2014年"观音金芽""双塔红"红茶获国际名茶金奖;2015年"金  相似文献   

5.
我国名优茶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4~2011年连续九届3948只"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茶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六大茶类名优茶均呈现发展态势,绿茶是发展的主茶类,乌龙茶、黑茶稳步增长,红茶、白茶和黄茶呈恢复性增长。四大茶区中,江南茶区获奖率最高,发展势头强劲;浙江名优茶产业引领我国名优茶发展,江苏名优茶总体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山东显现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福建、四川、湖北、贵州、广东和安徽等省也占重要地位。无性系品种茶样比例不断提高,福鼎大白茶、白叶一号、福鼎大毫茶、龙井系列品种等是主要无性系良种。名优茶质量不断提高,但外形同类化趋势明显;卫生安全状况良好,有机茶发展较快;名优茶机制率、按标准生产率和商标持有率等逐年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浅析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国茶叶学会举办了第五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本次评比分两阶段进行,6月份评绿茶、乌龙茶、红茶、特种茶,10月份评花茶.这次评比共收到全国20个省(含台湾)、自治区、直辖市选送的322只茶叶样品.  相似文献   

7.
1989年7月5~9日,农业部在西安组织召开了全国名茶评比会,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送评了茶样116个。这次送评的茶样都是在各省(市、区)初评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质量优秀者,基本上均已评上省名优产品,因此这是一次高水平的评比竞赛活动。各地选送的茶类广泛,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等。但其中仍以绿茶为主,约占茶样总数的80%。经过到会代表和专家的认真审评,这次评出的名茶有25个,优质茶15个,另外还对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13,(11):34-34
宁波作为传统的绿茶产区,今年至少有二三十家茶企生产红茶,引起了业内和媒体人士的关注。今年6月,宁波市选送红茶样品18只,参加首届“浙茶杯”红茶评比,其中宁波福泉山茶场、宁海县望府茶业有限公司产品获银奖,另有11只红茶获优质奖;8月,在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宁海县望府茶业有限公司的望府金毫,获红茶类特等奖。  相似文献   

9.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逸明 《中国茶叶》2005,27(3):13-14
台湾先后引进了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龙井、眉茶及煎茶)等制造技术并得到发展,使台湾成为兼具不发酵茶类(绿茶)、部分发酵茶类(包种茶、乌龙茶)及全发酵茶类(红茶)产制技术的产茶地区.  相似文献   

10.
周陈清 《中国茶叶》2013,(11):14-15
2010年以来,浙江省龙泉市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开发了龙泉金观音红茶,并通过浙江省科技新产品鉴定,相继获得农博会金奖、中华文化名茶、“浙茶杯”红茶评比金奖、“中茶杯”特等奖等荣誉称号。2013年首届“浙茶杯”红茶评比中,全省参评茶样141个,金奖的产品15个,龙泉19个企业的22只茶样参评,获得金奖5个,银奖2个,金奖数量占全省的1/3,成为浙江省红茶发展较早及最好的县(市)。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4.76万亩,产量1630吨,产值2.04亿元,其中:红茶产量300吨,产值5165万元,分别占总产量、总产值的18.4%和25.3%。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农业厅于6月19-20日在福州开展全省茶叶品质鉴定活动。全省8个市选送茶样共185只,其中乌龙茶124只,绿茶45只,红茶3只,白茶3只,花茶10只。本次活动参照农业部名优茶评选评分标准,采取密码审评的办法对茶样进行公正鉴评。同时对所送茶样按国标要求(GB9679-88《茶叶卫生标准》)委托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测站进行农残检测。依据茶叶感官审评和农残检测两项要求,得分在95分以上(含95分)且农残检测合格的茶样共有20只,其中乌龙茶7只,绿茶10只,红茶1只,花茶2只,被评为省名茶,名茶比率为10.81%;得分在90-95分(含90分)且农残检测合格的茶样共…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丽水红茶产业发展现状本世纪初,浙江百山茶叶公司在丽水市首先恢复试制红茶,经过反复的试制获得成功,在省内取得了很大的反响。2010年"百山红茶"在上海世博会名优茶评选中获得金奖。2008年,龙泉市开始大力发展金观音品种,并成功试制出金观音系列红茶。2011年龙泉金观音红茶顺利通过浙江省科技新产品鉴定,并获第九届"中茶杯"评比一等奖、省农博会金奖、2012年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等荣誉。随着红茶热  相似文献   

13.
福建是中国当代主要产茶大省,中国茶树原产同源区域分布的古老茶区,又是茶类最多、名茶最丰富的茶区,早在明朝已将茶叶输出欧美等国.自古至今创造了多茶类及各种名茶的制造工艺,并发明创新了茶叶产制的机具、装备.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张天福先生创造了"九?一八"揉茶机,引进国外先进的茶机,其后又创新新茶机,试验成功"乌龙茶做青...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背景   河源市是传统绿茶产区,也是广东历史名茶产区之一.河源市包括东源、和平、龙川、紫金、连平5县和河源区,1999年统计,5县1区茶园面积3726公顷,茶叶产量1778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少量红茶、乌龙茶出产,近年重点发展传统绿茶,商品茶类称‘炒茶‘,与梅州、揭阳、汕尾、惠州一带的‘炒茶‘合称‘粤东炒茶‘.……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背景 河源市是传统绿茶产区,也是广东历史名茶产区之一.河源市包括东源、和平、龙川、紫金、连平5县和河源区,1999年统计,5县1区茶园面积3726公顷,茶叶产量1778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少量红茶、乌龙茶出产,近年重点发展传统绿茶,商品茶类称‘炒茶',与梅州、揭阳、汕尾、惠州一带的‘炒茶'合称‘粤东炒茶'.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背景 河源市是传统绿茶产区,也是广东历史名茶产区之一.河源市包括东源、和平、龙川、紫金、连平5县和河源区,1999年统计,5县1区茶园面积3726公顷,茶叶产量1778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少量红茶、乌龙茶出产,近年重点发展传统绿茶,商品茶类称‘炒茶',与梅州、揭阳、汕尾、惠州一带的‘炒茶'合称‘粤东炒茶'.  相似文献   

17.
王辉  龚淑英  李淦成  陈美丽 《茶叶通讯》2011,38(1):14-16,20
自然环境是名茶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本文分别阐述了气候和土壤对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名茶品质的影响,提出加强长兴紫笋茶自然环境因子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龙泉金观音     
《茶叶》2017,(3)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  相似文献   

19.
龙泉金观音     
《茶叶》2015,(2):123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茶类的传统工艺技术和相应的茶机配置,并以此为基础在六大茶类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新技术和新工艺,对改善茶叶香气和滋味,降低苦涩味,提高茶叶品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