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煤矿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满潮 《煤》2000,9(1):6-11
简要论述了中国煤矿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的研究进展 ,首先指出了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关于软岩定义的缺陷 ,提出了新的软岩定义和分类 ,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软岩的变形力学机制、软化状态方程、软岩工程地质力学设计方法。可以认为 ,中国软岩工程地质力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框架系统。  相似文献   

2.
陈鹏  张月芬 《煤炭学报》1995,20(6):572-577
阐述了世界低煤阶煤的资源、生产、消费及其分类,国际低阶煤分类日趋统一,结合我国资源特点,建议增加次烟煤类,便于和国际低阶煤分类衔接,次烟煤是褐煤与烟煤类间的过渡煤类,归属低煤阶煤。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岩分类的复杂性和用单一指标划分软岩类型存在的局限性,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根据软岩分类的7个指标,对软岩类型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这种评判方法,克服了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软岩进行分类时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使评判结果更加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中国煤分类的研究,介绍了褐煤、无烟煤、烟煤分类指标的选择,在原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褐煤、烟煤、无烟煤分类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增加,软破岩工程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在分析软破岩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据软破岩石三轴试验,而建立其破坏准则,为对软破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同时为岩石强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实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条件下褐煤生物气生成的化学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宽  秦勇  邵培 《煤炭学报》2016,41(4):948-953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添加0.2 mol/L乙酸钠、0.2 mol/L甲酸和5 mg/L酵母浸出液作为外源碳源,研究煤层本源菌作用下褐煤生物气生成潜力和生成过程中的化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软褐煤和硬褐煤中有机物质都能作为独立碳源生成生物气,软褐煤生成速率(0.18 mL/(g·d))大于硬褐煤(0.13 mL/(g·d)),其组分均主要由CH4和CO2组成。有机碳源的加入对褐煤生物气生成速率和气体组分影响各异。0.2 mol/L乙酸钠可以提前甲烷的初始生成时间,同时提高生成速率,显著增加CH4含量,但总体不会影响煤样本身产生的甲烷量;0.2 mol/L甲酸不仅可以激活产甲烷菌活性,而且可以有效增加褐煤生物气产量和CH4含量,且成熟度低的软褐煤增加的效果更明显;5 mg/L酵母浸出液对产甲烷菌有抑制作用。氯仿沥青A含量高可能是导致软褐煤生物气产率高的主要原因;DOC对褐煤生物气生成影响不大。研究认为煤基质中底物可利用性和外源有机碳源类型是影响地下煤层中甲烷生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题  目    刊期页次题  目    刊期页次矿山地质勘探与测量云南金所上新世软褐煤的岩石类型分类 5 53吐哈盆地煤储层物性特征研究及煤层气资源前景 4 50皖北矿区煤层底板岩溶水环境同位素判别模式 2 4 4利用天然电场选频法的动、静态信息确定地下径 流通道 4 2 5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安全生产实践 7 1矿业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矿山若干问题探讨 855基于B/S模式煤矿地测远程管理系统的实现 1 9地测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2 1双源大地电磁测深及其应用 1 1 5矿山基本建设双钩串车副暗斜井上部车场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 0 4 8采…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6,(7):27-29
针对和睦山矿区软岩巷道顶板掉块、片帮、底鼓等问题,运用地质雷达无损探测、岩石力学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建立了和睦山矿区软岩巷道围岩综合分类表。根据软岩巷道围岩综合分类表,提出了采矿进路与穿脉运输巷支护与修复加固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新奥法是一种最大限度提高支护效果和尽量减少岩石破坏的支护系统。这种支护系统通常是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喷锚支护。不过,支护系统的类型和支护网度将取决于现场的岩性条件,并参考岩石分类进行选择。锚杆支护系统可以分为四大类:机械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雁二矿的生产实际,阐述了褐煤软煤岩巷道受压破坏的基本规律,探讨了控制褐煤软煤岩巷道受压破坏、减少翻修量及维修支护的基本途径,论述了喷砼的作用原理,通过试验分析了可行性,提出了施工方法和要求,得出了肯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