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挤压法生产可溶性燕麦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结果显示 ,当在燕麦麸中加入有机酸时 ,一部分燕麦淀粉转化为可溶解的膳食纤维 (SDF)。正交试验表明 ,柠檬酸添加量和挤压温度对加工燕麦麸的SDF含量有显著影响。如果要获得高SDF的燕麦麸产品 ,挤压条件应控制温度在 180℃ ,柠檬酸添加量 1% ,控制水分在 14 %~ 2 2 %。  相似文献   

2.
以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素食火腿肠的制作工艺,并对自制产品的品质与市售产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素食火腿肠的破断力及凝胶强度随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但破断距离随淀粉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对素食火腿肠制作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拟合模型具有显著性(P0.05)。将该拟合模型用于制作高凝胶性能的素食火腿肠的工艺优化,得出淀粉添加量1.38%、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31.70%时所得火腿肠的凝胶性能最好。以该工艺制作素食火腿肠产品,所得产品与市售肉类火腿肠相比,自制产品的凝胶强度优于市售产品,但自制产品的色泽及风味、口感均较市售产品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水饺皮易失水干裂,导致水饺皮捏合性差等问题,通过加入不同添加量海藻糖(0、1.0%、2.0%、3.0%、5.0%)对水饺皮品质进行优化。以面粉湿面筋含量、水饺皮失水率、煮制吸水率及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确定海藻糖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海藻糖添加量为2.0%时,面粉湿面筋含量最大,较空白组增加了15.49%。海藻糖的加入可以降低水饺皮的失水率,当添加量≥1.0%时,失水率较空白组显著降低,当添加量达到5.0%时,失水率最低为7.46%;海藻糖的添加可以增强水饺皮的煮制吸水率,当海藻糖的添加量为1.0%时,水饺皮的吸水率最大为54.41%,较空白组增加了13.85%。海藻糖的加入使水饺皮面团表现出良好的拉伸特性,当添加量为1.0%时,抗延伸阻力最大为83.73 g。海藻糖的添加可改善生水饺皮及熟水饺皮的TPA特性,与空白组相比,海藻糖的添加量≥3.0%时,生水饺皮的粘着性显著增加,使生水饺皮在包制过程中更易捏合,2.0%海藻糖使熟水饺皮硬度增加了14.60%,咀嚼性增加了11.66%。综合表明,适量海藻糖的添加能够改善水饺皮的品质,可考虑将其作为改良剂应用于水饺皮的生产中,且海藻糖的最适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加工因素对蒸煮火腿中二乙基亚硝胺(NDEA)形成的影响,分别研究了不同的亚硝酸钠(NaNO2)添加量、煮制温度和煮制时间条件下低温蒸煮火腿中NDEA含量的变化,研究确定了NDEA的形成变化与生产过程中NaNO2含量变化、煮制温度及煮制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蒸煮火腿生产过程中NaNO2添加量、腌制和煮制结束时的NaNO2含量和NDEA的形成量具有显著正相关,NaNO2含量升高使NDEA形成量显著(P<0.05)增加;煮制温度和时间都与NDEA形成量呈正相关性,煮制温度比煮制时间其总体相关系数高.  相似文献   

5.
将自制的烟酸处理血粉应用于猪肉香肠制作.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烟酸处理血粉添加量、VE 添加量以及煮制温度与时间对色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猪肉香肠感官品质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加工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表明烟酸处理血粉添加量、煮制温度均对肉肠制品色泽影响很大,而 VE 添加量与煮制时间对肉肠制品色泽影响较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肉肠制品品质影响顺序依次是烟酸处理血粉添加量、煮制温度、VE 添加量、煮制时间.烟酸处理血粉添加量0.4%,VE 添加量0.25%,煮制温度90℃,煮制时间50min,产品感官评分最高达9.33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和二次通用旋转试验研究浸泡时间、温度、NaHSO_3添加量、乳酸添加量对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并比较了湿法提取的玉米淀粉与市售淀粉的理化指标、透明度、凝沉性、水吸收指数等性质。试验得出玉米淀粉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泡时间42h、浸泡温度55℃、NaHSO_3质量分数为0.5%、乳酸质量分数0.6%,淀粉提取率为63.07%。湿法提取玉米淀粉与市售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接近;与市售玉米淀粉相比,湿法提取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水吸收指数、膨润力有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性质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绿豆与脱皮绿豆在煮制过程中淀粉性质的变化规律及两者之间的差异,以明绿豆为原料,采用传统煮制方法对两个样品进行煮制处理,对煮制过程中淀粉含量及其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都呈下降趋势;煮制50 min时达最低值,未脱皮绿豆淀粉含量为33.89%,脱皮绿豆淀粉含量为13.15%;脱皮绿豆淀粉水合能力和膨润力较强,溶解度较高,凝沉稳定性较好;煮制40 min时两者透光率出现重合点。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煮制时间与绿豆中淀粉含量及淀粉理化性质都存在相关关系;与脱皮绿豆的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溶解度和膨润力存在相关关系。煮制时间是影响绿豆淀粉含量及其性质的主要因素,而绿豆种皮的有无也会进一步对其产生影响。绿豆皮在煮制过程中对绿豆淀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缓淀粉的糊化速度;但绿豆脱皮后持水力更好。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综合评判以选择合适的绿豆样品。  相似文献   

8.
三种天然植物淀粉辅料对米粉丝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然绿豆淀粉、玉米淀粉及马铃薯淀粉3种天然植物淀粉为原料,探讨其作为辅料添加对米粉丝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绿豆淀粉、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可显著提高米粉丝的烹煮品质及质构特性。绿豆淀粉添加量在0.5~1.5%时加工的米粉丝具有较高的烹煮品质,其添加量在1%时可以显著提高米粉丝的质构特性;玉米淀粉的添加量为6%时米粉丝的烹煮品质较佳,其添加量在4~6%时可显著提高米粉丝的质构特性;马铃薯淀粉的添加量为2%时,米粉丝具有最高的烹煮品质,其添加量在2~3%时可使米粉丝的质构特性显著提高。综合考虑,当绿豆淀粉、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的添加量分别达到1%、6%和2%时能够显著改善米粉丝的蒸煮和质构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通过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分析,探讨了胡萝卜、淀粉、大豆蛋白、卡拉胶的添加量以及煮制条件对肉丸品质特性的影响,确定胡萝卜肉丸的最佳配方为香菇添加量20%,淀粉为4%,大豆蛋白2%,卡拉胶0.4%。最佳的煮制条件为90℃保温15min。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一种苦荞皮粉-小麦粉杂粮面条配方,尤其针对苦荞皮粉的面团面筋形成率低,面条煮制易断裂,色泽晦暗、口感差等问题,试验以苦荞皮粉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将混合粉制作的面条烹调损失率作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试验,明确苦荞皮粉添加比例、加水量、食盐和羟甲基纤维素(CMC)四个主要因素对苦荞皮粉面条煮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皮粉添加比例为5%,加水量为55%,食盐量为2.50%,CMC添加量为0.32%时,验证试验显示烹调损失率为3.73%。苦荞皮粉面条可作为日常膳食产品达到调节营养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影响香菇鸡肉丸品质特性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通过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分析,探讨了香菇、淀粉、大豆蛋白、卡拉胶的添加量以及煮制条件对香菇鸡肉丸品质特性的影响,确定香菇鸡肉丸的最佳配方为香菇添加量15%,淀粉为4%,大豆蛋白4%,卡拉胶0.4%。最佳的煮制条件为90℃保温15m in。  相似文献   

12.
以咸蛋清和淀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糯米粉与玉米淀粉添加量、鱼糜添加量、麦芽糊精添加量、水分含量、微波功率及喷动频率等单因素对重组粒膨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糯米粉与玉米淀粉比例为1∶1,鱼糜添加量50%,麦芽糊精添加量5%,水分含量为46%,微波功率48W/g及喷动频率4次/min时得到的重组粒产品最好,产品具有较高的膨化率和脆度。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在灌肠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大豆蛋白在灌肠加工中的添加方法、添加量以及食用胶种类的选择.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当大豆蛋白以水化法添加且添加量为7%,水分含量为40%、淀粉含量为10%、脂肪含量为6%,食用胶选择卡拉胶时,制作的灌肠制品其各项感官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黑豆皮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Black Soybean Coats, EBSC)对大米淀粉的透明度、老化度、溶解度和膨胀度、凝胶强度、糊化和回生的热力学性质以及体外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BSC的添加会导致大米淀粉的透明度增加,在第0 d时,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的EBSC的大米淀粉的透明度提高了22.29%;EBSC可显著提高大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EBSC的大米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分别提高了约2.7倍和2倍;与对照组相比,EBSC的添加对大米淀粉的老化具有抑制作用,添加量为2.5%时,抑制效果较为显著(P<0.05);EBSC的添加导致了大米淀粉的糊化焓值、回生焓值、回生率均下降,且EBSC的添加量为10%时,与对照组相比,大米淀粉的糊化焓值、回生焓值、回生率分别下降了46.98%,48.37%和15.85%。此外,EBSC的添加,可导致大米淀粉中的RDS含量下降,SDS和RS的含量增加。因此,大米淀粉中添加EBSC,可改善大米及其大米淀粉类产品的加工性能、感官品质并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糯小麦粉中支链淀粉含量很高,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好,在食品加工中应用比较广泛。本试验将糯小麦粉以0%、10%、20%和30%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研究了配粉对速冻水饺蒸煮特性、质构、冻裂率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小麦粉混配后降低了饺皮的蒸煮时间和蒸煮损失率。随着糯小麦粉添加量的增加,速冻水饺冻裂率显著降低。糯小麦粉的添加使得生饺皮的强韧性增加,一定比例的添加有利于饺皮煮后TPA特性的改善。在速冻水饺的感官上,糯小麦粉的添加使得水饺在口感上有所提高,但在外观上得分较对照组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添加了糯小麦粉的速冻水饺品质比较稳定,能够较好地保持产品食用价值。最适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16.
盐水火腿加工中影响亚硝基化合物生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肉类加工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很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肉的色泽和风味,延迟脂肪的氧化和酸败,并且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但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了这些添加剂的危害:它们可以和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而且亚硝酸盐在胃液环境下也可以形成亚硝胺。本文主要研究盐水火腿加工过程中,腌制时间、煮制时间和煮制温度以及亚硝酸钠和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对最终产品中残留的亚硝酸钠和生成的亚硝胺含量的影响,以期加工出更安全卫生的肉制品。研究表明,腌制时间控制在24h,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为0.12g/kg,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为0.64g/kg,而煮制温度为85℃,煮制时间为1h(肉块大小为250g)时产品既能保持良好的色泽,又能使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蒜能够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药理价值和防腐性能,通过添加蒜粉原料制作一种老北京蒜肠,并研究该低温肉制品的加工工艺。以蒜粉添加量、乳化皮添加量、木薯变性淀粉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最优生产工艺:蒜粉添加量1.5%、乳化皮添加量2.5%、木薯变性淀粉添加量6.0%,感官评分值为93.11。实验表明响应面分析对加工工艺的优化具有科学性、适用性,老北京蒜肠的优化工艺满足了实际生产和消费者需求,值得在其他工艺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加压煮制能够改善干面条煮制品质,但其作用机理还不清楚。研究以小麦和燕麦干面条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的煮制压力对其品质的影响机制。随着煮制压力的增加(常压+0 kPa-常压+60 kPa),小麦干面条的吸水率增加了55.71%,吸收的水分均以自由水(T23)为主。加压煮制通过快速吸水改善了小麦干面条的感官与质构特性,煮后面条蛋白网络连接点密度降低、蛋白平均长度降低,末端点率、孔隙度和内部糊化程度增加。随着燕麦粉添加量(0%-40%)的增加,燕麦干面条适口性变差;燕麦添加量相同时,加压煮制(常压+60 kPa)比常压煮制T23含量提高了11%;蛋白网络连接点密度增加、孔隙度减小,感官和质构特性得到改善;加压煮制燕麦添加量为30%时干面条品质与常压下燕麦添加量为10%干面条相当。综上,加压煮制可以改善小麦和燕麦干面条的吸水率,提高了煮面效率,改善了干面条煮制品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鱿鱼鱼糜为原料的鱼燕皮加工工艺及淀粉、蔗糖、山梨醇添加量和水浴加热温度对鱼燕皮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鱼燕皮的最佳工艺配比,即添加5%马铃薯淀粉、1.5%蔗糖、2%山梨醇,采用45℃的水浴加热温度。通过对影响鱼燕皮品质因素的研究,不仅优化了其制作工艺,而且也改善了鱼燕皮的透明度、收缩率、黏性、韧性等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温州蜜柑皮渣为原料制备良好水合能力与增稠效果的柑橘纤维(citrus fiber,CF),并将其作为果酱关键辅料,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模型优化低糖柑橘果酱的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CF添加量2.1%、柠檬酸添加量0.21%、纽甜添加量0.002%时,产品呈亮黄色,均匀细腻,酸甜适口,能量值仅为市售果酱的60%,展现出良好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