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松辽盆地白垩系火山岩类型与鉴别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127口钻遇火山岩探井和盆缘剖面研究资料,提出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及沉积岩、变质岩的分类方案,将火山岩类划分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四类.根据火山岩化学成分、斑晶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等区分具体岩石类型,依据火山岩出现的频率和厚度确定出松辽盆地北部常见、典型火山岩类型20种.从深层火山岩勘探的实际入手,从岩石的颜色、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裂缝等特征详细描述了这20种火山岩类型和鉴别特征,并附有42张特征照片和简要说明,以期促进松辽盆地火山岩命名与鉴定研究,进而直接应用于火山岩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岩相与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依据,综合利用钻井录井、分析化验、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在对该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火山岩的岩性特征、岩相特征与岩相分布、储层特征,并确定了控制火山岩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该盆地火山岩可综合划分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及沉火山碎屑岩4大类,主要发育玄武岩、角砾熔岩、含凝灰角砾熔岩、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等岩石类型;②该盆地内大面积分布溢流相、喷溢相和火山沉积相等3种火山岩相类型,其中溢流相主要发育玄武岩,喷溢相主要发育火山碎屑熔岩,火山沉积相主要发育凝灰岩及沉凝灰岩等;③火山岩储层岩性主要为火山碎屑熔岩和玄武岩,其中火山碎屑熔岩主要发育脱玻化微孔、溶蚀孔,为中孔、低渗的孔隙型储层,玄武岩主要发育裂缝及溶孔,为基质孔隙度较低的孔隙—裂缝型储层;④火山岩储层控制因素主要为岩性、岩相、后期流体改造作用和构造作用,其中火山碎屑熔岩在快速冷凝的过程中脱玻化形成大量弥散状微孔,为后期进一步溶蚀增孔提供了有利条件,溶蚀等成岩作用及裂缝发育使储层物性变好。结论认为,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平面展布主要受岩相控制,川西南部雅安—乐山—屏山地区主要发育孔隙—裂缝型玄武岩储层,成都—简阳—三台地区主要发育孔隙型火山碎屑熔岩储层。  相似文献   

3.
升平气田下白垩统营城组火山岩的岩性学与岩相学、火山活动机制等研究结果显示,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少量火山碎屑熔岩、沉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和次火山岩。熔岩以流纹岩为主,少量英安岩。营城组重点含气层段营三段可划分为4个火山喷发-喷溢旋回。火山活动以喷发频率高和喷发迅速、间隔时间短和冷凝迅速、较强烈的中心式爆发与较宁静的裂隙式溢流喷发交替为特征。可识别出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火山侵出相、火山通道相和火山沉积相5个相和溅落熔岩、火山碎屑岩、熔岩、火山重力流、火山颈和次火山岩6个亚相。高产气流井主要位于火山爆发相以及爆发相与溢流相互层地带。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主要受岩性、岩相、火山岩厚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控制,其次受火山活动特点、古地貌、成岩作用与构造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莱州湾凹陷中生代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与储层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湾凹陷中生代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岩性和岩相对储层控制作用明显,岩石类型主要有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角砾岩;在岩性识别基础上将火山岩岩相分为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3大类5小类,火山岩岩相对储层控制作用明显,其中爆发相中的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储层物性最好,溢流相中的原地自碎角砾化熔岩、气孔安山岩和碎裂安山岩物性次之,均为油气的有利储集层;沉火山角砾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孔缝发育差,为非储层。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金龙油田佳木河组发育良好的火山岩储层,明确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分布是进行火山岩储层勘探和开发的关键。本文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和高压压汞分析,结合物性资料,分析火山岩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并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分布。结果表明,佳木河组火山岩类储层包括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和沉火山碎屑岩类4种。火山岩储层物性总体上具有中-低孔和低-特低渗的特征。储集空间类型根据形态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根据成因都包括原生和次生两类,其中收缩孔、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不同的火山岩性和岩相表现出不同的压汞曲线类型,包括双峰正偏态细孔喉型、单峰正偏态细-微孔喉型和单峰负偏态微孔-极细微孔喉型3类,总体以微细-细孔喉为主,分选差-中等。岩性上火山角砾岩、玄武岩和安山岩是工区内最好的储层,岩相上火山爆发相和喷溢相上部储层物性最好,平面上最好储集相带位于研究区中部呈北西-南东的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6.
克拉玛依油田中拐-五八区佳木河组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克拉玛依油田中拐-五八区佳木河组火山岩储集层岩类复杂,有火山碎屑岩、熔岩等;火山碎屑岩主要为凝灰岩、沉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熔岩类主要为安山岩和玄武岩.火山碎屑岩以晶屑、岩屑内溶蚀孔和火山灰脱玻化孔为主,主要发育在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中;熔岩以半充填或未充填气孔和冷凝收缩缝为主,主要发育在安山岩和流纹岩中.火山岩储集性质总体差-很差,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中由于绿泥石、沸石和方解石等矿物的充填,破坏了在冷却成岩阶段中形成的原生储集空间,后期虽然受地表水的淋滤和地下酸性流体溶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层质量,但是整体溶蚀作用不强且不普遍,主要发生在与不整合面有关的佳木河组上亚组中酸性火山岩中.后期裂缝对火山岩的储集性能的改造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7.
详细分析了新疆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晚石炭世—二叠纪火山岩岩石类型、岩相及储层发育特征。岩石类型主要有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包括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以及火山集块岩;火山熔岩包括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不同岩性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韵律性,气孔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多分布于熔岩流单元的顶板和底板,中上部为杏仁玄武岩、杏仁玄武安山岩过渡带,中部及中下部为致密熔岩。顶板气孔-杏仁熔岩带和底板气孔-杏仁熔岩带原生气孔发育,气孔之间通过构造裂缝连通,是储层物性最好的岩相带之一。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沉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高丰度气藏,但对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还不清楚。以王府断陷CS6井区沙河子组为例,利用铸体薄片、压氦法、压汞法和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孔喉和孔隙直径,探讨了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优质储层岩性为沉集块岩和沉角砾岩,为向上变粗的序列。进一步识别出3类7种储集空间类型,其中具有丰富原生孔隙的岩屑内气孔是沉火山碎屑岩优质储层独有特征,为大孔隙-小喉道型储层;沉集块岩孔渗稍高于沉角砾岩、二者均明显高于沙河子组沉积岩,其孔隙度与埋深关系密切。沉火山碎屑岩储层形成机理为母岩挥发分逸出、颗粒支撑、溶蚀和构造改造作用,其中前两者为主控因素。研究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沉火山碎屑岩扇体平面位置的中部,其中颗粒支撑、颗粒粗、岩屑内气孔碎屑含量高和埋深小于3000 m的沉火山碎屑岩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段宏伟 《录井工程》2015,26(2):86-88,94
海拉尔盆地于见尔湖坳陷贝尔凹陷、乌尔逊凹陷及扎赉诺尔坳陷巴彦呼舒凹陷发育侏罗系兴安岭群地层.岩性复杂.火山岩分布广泛是其主要特征,准确卡取兴安岭群地层可以保证井资料质量.降低钻井成本。通过对兴安岭群多年来现场录井的实物资料分析、归纳认为.海拉尔盆地兴安岭群火山岩岩石为火山熔岩类、正常火山碎屑岩向熔岩过渡岩类、正常火山碎屑岩类和正常火山碎屑岩向沉积岩过渡岩类4种娄型。兴安岭群岩石组合为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向沉积岩过渡岩石组合等3种类型。兴安岭群测井双侧向视电阻率曲线为厚层状、山峰状、不规则齿状高电阻率值.一般都高于50Ω·m,自然电位曲线较平直.自然伽马曲线呈高值特征。在海拉尔盆地录井现场应啊岩性变化及测蚌曲线变化特征卡取了22口井的兴安岭群地层.经完钻后验证.实际地质分层吻台。实践证明利用录井岩石及其组合特征.结合删井曲线变化特征可以准确卡取兴安岭群地层.为甲方决策提供依据.也为资料后续应用及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辽河坳陷牛心坨地区火山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岩石系列、岩石类型以及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均有挤压造山的特征。该区火山岩有熔岩和火山碎屑岩2种喷发类型,熔岩主要为流纹岩、安山岩和粗安岩,其中流纹岩为油气的主要储层,火山碎屑岩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构造活动是火山岩储层形成的先决条件,岩石类型和酸性流体是储层形成的必要条件,火山岩储层物性取决于裂缝和次生孔隙的大小,原生孔隙对储集物性基本没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位火山岩的圈定及其顶部埋深和厚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油气勘探的盆地中经常发育有火山岩。火山岩的存在给油气勘探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尤其是高位火山岩的存在使得地震勘探难以取得品质较好的资料,同时高位火山岩与相邻地层有较大的密度差产生一定的重力异常效应,对应用重力研究盆地的基地深度带来相当大的误差。因此,探索高位火山岩的圈定及其顶部埋深和厚度的计算方法尤为重要。提出了应用航磁资料结合高位火山岩的磁异常特点圈定和计算高位火山岩的顶部埋深和厚度的计算方法并在漠河盆地的早期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解决了高位火山岩顶部埋深和厚度计算的难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宁  石强 《天然气工业》2012,32(10):14-23
火山岩储层具有裂缝-孔隙型双重孔隙结构特征,其岩性识别和物性主控因素分析是研究工作中的难点。为此,以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通过岩心、薄片、常规测井和FMI成像观察,对火山岩岩性、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基性熔岩主要分布在五彩湾凹陷东部,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主要分布在滴南凸起西部和东部,进而总结了不同类型火山岩岩性测井响应的特征;② 该区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可分为3大类9小类,孔隙组合有4类,包括原生孔隙型、次生溶孔(洞)型、次生溶孔-裂缝复合型以及裂缝型;③中-基性熔岩以斑晶溶孔为主,酸性熔岩和各种凝灰岩以基质溶孔为主,裂缝以溶缝和风化缝为主,其中酸性熔岩中的基质溶孔与溶缝、风化缝组合物性最好;④该区火山岩物性影响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和后生改造作用。结论认为:依据孔隙度、渗透率相对高低可将火山岩储层分为4种类型,靠近火山口的火山岩储层物性较好,构造高地易形成各种裂缝,油气产量大,盆地中心以各种溶孔为主,以产油为主,含气量较少;次生溶蚀和交代充填对该区火山岩储层影响较大,前者对火山岩储层物性起到了主要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lithofacies and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 in the Fenghuadian Suite (Huanghua Basin, eastern China)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ree lithofac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pyroclastics, lavas and volcaniclastics) and each has different reservoir potential due to differences i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Pyroclastics and lavas have better reservoir properties than do volcaniclastic rocks. In the pyroclastics, voids and fractures within brecciated rocks together with dissolution voids and fissures result in highly connected porosity (up to 22%). In the lavas, vesicles, dissolution joints and cooling fissures together with weathering cracks and fissures are abundant and have high connectivity in the upper portions of each volcanic cycle, giving rise to excellent reservoir properties. By contrast, volcaniclastic rocks have low porosities and poor reservoir potential.
We suggest that porosity development is partly related to palaeo-geomorphology. Thus, volcanic rocks in palaeo-highs and in neighbouring transitional areas have enhanced reservoir properties as a result of weathering and the consequent development of vugs and fissures.
Chromatographic analyses of crude oils and rock extracts indicate that the Kong-2 Member of the Eocene Kongdian Formation, which overlies the Fenghuadian Suite in the study area and which also occurs in the nearby Cangdong Depression, is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hydrocarbons reservoired in the Fenghuadian Suite. Faults may have acted as conduits for hydrocarbon migration.  相似文献   

14.
塔中47油田的发现证实在塔里木盆地围绕火成岩寻找油气田是现实的。火山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火成岩体对油气聚集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沿火成岩与围岩的接触面构成油气运移的通道,火成岩与围岩接触,似一直立的不整合面,与孔渗性好的岩层组合不仅能使油气运移而且遇有圈闭油气还会聚集成藏;二是构成火山岩遮挡的圈闭,或是对原有圈闭进行改造、分割。另外,火成岩也是一类潜在的储集层,在国内外都有不少实例,塔中隆起中-1井在二叠系火成岩中也见到油气显示。与火山活动相关的油气聚集将成为塔里木盆地一个新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野外观测、钻录井、薄片、常规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之中。火山熔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构造缝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孔渗相关性差,为孔隙–裂缝型储层;火山碎屑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粒间扩大孔、微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可见冷凝收缩缝,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物性均优于火山熔岩,但孔渗相关性一般;熔结凝灰岩有较好的孔隙度和孔渗相关性,为孔隙型储层,储集性能优良。有利的岩性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爆发相是储层发育最有利的相带;地表的风化(淋滤、溶蚀)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次生溶蚀孔隙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构造作用是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作为储集空间的同时也连通了火山岩中部分原生的孤立孔隙。  相似文献   

16.
火山岩油气藏广泛分布于全球13国家的40余个盆地中,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经过近20年的积累,火山岩储层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发育11类28型孔隙,其中原生气孔、炸裂缝和冷凝收缩缝等为特有的类型,原生孔缝与次生孔缝的组合形成优质储层;盆地内火山岩多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局部可发育高孔、中—高渗储层;火山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少,通常在3 km之上(沉)火山碎屑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高于熔岩类,在3 km之下则相反;总体来看各类岩性均可发育有利储层,但在具体的区块中只能有特定的岩性发育有利储层;岩相中有5相7亚相可成为有利相带;储层分布模式受火山地层单元约束,如熔岩流垛叶体和熔岩穹丘形成"上好下差"的模式,熔岩流储层物性高于熔岩穹丘;火山机构的中心相带储层物性好于近源相带、远源相带最差。多数有利储层分布在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或构造不整合界面之下的200 m范围之内。盆地火山岩储层是多种成岩作用的综合叠加结果,具有复杂的形成过程,特别是火山地层经受了多次抬升和埋藏时其储层演化过程更加复杂。其中挥发分逸出、冷凝收缩、埋藏前风化、脱玻化作用等是火山岩储层特有的储层成因类型,高含量的酸性条件下易溶成分为溶蚀/溶解提供了物质基础。火山岩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基本达到定量阶段、而储层形成机理研究还处于定性阶段,基于火山地层单元的储层建模和孔隙成因量化研究应该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回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火山岩油气藏广泛分布于全球13国家的40余个盆地中,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经过近20年的积累,火山岩储层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发育11类28型孔隙,其中原生气孔、炸裂缝和冷凝收缩缝等为特有的类型,原生孔缝与次生孔缝的组合形成优质储层;盆地内火山岩多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局部可发育高孔、中—高渗储层;火山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少,通常在3 km之上(沉)火山碎屑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高于熔岩类,在3 km之下则相反;总体来看各类岩性均可发育有利储层,但在具体的区块中只能有特定的岩性发育有利储层;岩相中有5相7亚相可成为有利相带;储层分布模式受火山地层单元约束,如熔岩流垛叶体和熔岩穹丘形成"上好下差"的模式,熔岩流储层物性高于熔岩穹丘;火山机构的中心相带储层物性好于近源相带、远源相带最差。多数有利储层分布在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或构造不整合界面之下的200 m范围之内。盆地火山岩储层是多种成岩作用的综合叠加结果,具有复杂的形成过程,特别是火山地层经受了多次抬升和埋藏时其储层演化过程更加复杂。其中挥发分逸出、冷凝收缩、埋藏前风化、脱玻化作用等是火山岩储层特有的储层成因类型,高含量的酸性条件下易溶成分为溶蚀/溶解提供了物质基础。火山岩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基本达到定量阶段、而储层形成机理研究还处于定性阶段,基于火山地层单元的储层建模和孔隙成因量化研究应该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塔中地区火成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末,其产状包括层状火山岩、火山岩颈、岩脉等。对各类火成岩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描述。层状火山岩分布于下二叠统顶部,其厚度较薄,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两个近平行的低频高振幅强反射同相轴;火山岩颈呈不规则柱状体刺穿震旦至石炭纪地层,并直接与二叠纪层状火山岩相接,古地貌显隆起特征,内部呈杂乱反射;岩脉一般由与层理斜交的两个强反射同相轴组成,常成组发育并呈V形或凹槽状反射。与火成岩  相似文献   

19.
以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和油气勘探成果为基础,探讨了南堡凹陷新生代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及差异控藏作用。研究表明南堡凹陷主要发育沙三段、沙一段、东三段、东一段和馆陶组5套火山岩组合,平面上主要分布于盆地西北部,受NW向、近EW向断层控制。不同层位的火山岩具有不同的控藏作用,沙河街组火山岩对烃源岩热成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沙三段、沙一段主要为欠补偿沉积,砂岩不发育,火山岩在深层储集能力优于同等埋深的砂岩,是深部储层的有利补充;东营组和馆陶组火山岩具有较好的构造背景,为后期圈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馆陶组巨厚的玄武岩是区域性盖层,为油气富集提供了封盖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开采特点及勘探开发适用技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与国外相比,中国煤层气构造条件复杂,成藏类型复杂,层内非均质性强。根据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总结了我国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①区域含煤区构造高点是高产富集有利部位;②上斜坡区域煤层后期受构造运动抬升幅度大,次生割理发育,煤层变浅压实作用弱,渗透性好,在稳定的盖层条件下,处于承压水滞流封闭环境,下倾部位有充足的烃类补给,高产条件优越;③构造抬升盆地凹中隆火山岩活动区有利于高产;④封闭好的浅层,低煤阶厚煤层有利于煤层气富集;⑤断裂活动次生割理发育区是煤层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同时系统分析、总结了中国煤层气开采特征和不同措施影响煤层气井产气特征,以及受构造部位和层内非均质性影响的单井产气特征,列举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适用技术,包括二维地震AVO高产富集区预测技术、羽状水平井钻井技术、超短半径水力喷射钻井技术、煤层气井重复压裂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