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HBeAg、HBcAg、Pres1Ag、HBcAb和HBV DNA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Pres1Ag和HBV M检测采用酶免法,HBV DNA采用荧光探针技术定量PCR法,HBcAg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结果5项复制指标分别在HBV M不同模式组检出率不等同;HBcAb(+)组的HBV DNA和HBc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cAb(-)的HBV M模式组(P<0.01);若以HBV DNA检测阳性为HBV复制金标准,HBcAg检测符合率(83.2%)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1),而HBcAb检测特异性和HBeAg检测灵敏度过低.结论(1)HBcAg与HBV DNA相关性最好.(2)5项指标评价HBV复制的临床意义为:HBV DNA>HBcAg>Pres1Ag>HBeAg>HBcAb.(3)HBcAb仅仅可作为HBV复制的初筛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海南岛某疟疾流行地区的352例疟疾病人的血型分布,它与本地区811名正常人的血型分布有差异。在正常人群中,O型血较高,但在疟疾病人中,B型血较高,特别在间日疟病人中B型血明显高于其它各型。作者认为,此结果在流行病学上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筠  汪承柏 《武警医学》1993,4(6):365-367
笔者对1984年7月~1992年10月经肝活检证实的14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的中医证型、乙肝病毒(HBV)复制状况与疗效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4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17例,女性27例。年龄14~63(平均33.19±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孕妇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效价检测在夫妻ABO血型不合中对母婴血型评估的差异性,并分析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798例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所有孕妇均在产前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IgG抗体效价检测,并测定婴儿的血型,分析IgG抗体效价检测对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母婴血型差异评估及与HDN发生的关系。结果 798例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中,母婴血型不合率为50.50%,其中孕妇血型为O型占25.63%,高于A型8.52%、B型7.27%,孕妇血型为O型,丈夫为AB的母婴血型不合率为100.00%;798例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中,IgG抗体效价<1∶64占比为80.45%,1∶64占比为8.65%,1∶128占比为6.14%,1∶256占比3.26%,≥1∶512占比1.50%;其中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1∶64占比19.55%,A型3.13%,B型3.26%;IgG抗体效价≥1∶64诊断HDN的灵敏度84.44%(38/45),特...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分型与临床预后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及分型,评价CT分型对判断临床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结合临床进行CT分型,并与临床预后作对比分析。结果将外伤性脑梗死分为5型:Ⅰ型,腔隙性梗死型(n=44);Ⅱ型,单脑叶型(n=20);Ⅲ型,多脑叶型(n=15);Ⅳ型,挫伤出血型(n=15);Ⅴ型,小脑与脑干型(n=8)。其中Ⅰ~Ⅱ型疗效较好,Ⅲ-Ⅴ型病情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结论外伤性脑梗死CT分型有助于判断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有作发现肝组织中AFP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正相关。为了探讨血清AFP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我们对251例血清AFP增高与正常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血清胶原1V(COIIV)、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血清AFP增高与正常慢性乙肝患血清COIIV、LN、HA含量差别显(P<0.0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高原地区356例病例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原脑水肿的临床基本特征,诊断标准及分型,并对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掌握本临床分型,有利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病程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指标与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80例临床资料及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结果:住院好转组与住院死亡组TBIL、ALB、INR和Chitd-Pugh评分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ALT、GLB和HBV-DNA水平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组病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12.5%、26.3%及37.5%;并发腹水54例,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18.5%、35.29/6及48.2%;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1例,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6.5%、32.3%及41.9%;并发肝性脑病10例,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60.O%、90.O%及90.09/5;并发肝肾综合征11例,6个月、1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72.7%、100%。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已有资料表明,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患者约2800万人[1]。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脉舌象分析,属中医的黄疸、胁痛、痞积、膨胀等病症范畴,临床表现复杂。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类、病毒指标三者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以供临床参考。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120例患者系1996年7月~1999年7月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30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008岁。合并肝硬化31例。12 中医辨证分型 按照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标准及中医辨证基本原则分型[2],本组病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