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教学肩负着语言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并要求两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但是从中学语教学的现状看,对德育渗透还存在片面的认识,德育成了游离于语教学之外的附属品,语言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德育就隐意于语言教学之中,以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平净化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的情感,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水平和思想品德修养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德育是全部教育目标中的最高目标.德育的发展对智育的提高能起到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材中充满着德育的内容,优秀的课文是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从作品中可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可以受到高尚精神的激励,可以看到时代的辉煌。本文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几种实用的德育渗透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它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还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远大理想教育、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情操感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适当点拨、引用、总结,就能对学生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遵纪守法的情操。我就如何在语文课中渗透德育作过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作文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驾驶语言能力等的综合考  相似文献   

5.
周泽南  朱靖 《江西教育》2002,(23):28-28
文道统一,寓德育于讲读教学之中。讲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诸如作者和背景简介、词语辨析、情节和结构剖析,人物分析、主题归纳、写作技巧赏析……都可以渗透德育。“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叶圣陶语)在讲读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情境中去,让他们在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之中,感觉到“亲”,因而与作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教《祝福》,可抓住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特别是眼神的变化,来分析其心灵的重创,再剖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封建礼教的罪恶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借助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揭…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作用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形象。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到每一个环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完善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无论哪一篇文章,哪一句话,都是作者思想的外露,或喜、或哀、或怒、或乐、或褒、或贬。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如讲《一件小事》时,启发讨论,为什么平常的小事,却写得那样  相似文献   

7.
<正>德育范畴比较广泛,下面仅以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例,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三个方面。一、增强道德意识1.增强自我完善意识。人是矛盾的集合体,人的心灵世界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无时无刻不在斗争着。没有自我完善精神的人,任凭这种斗争呈自然状态发展,任凭生命之舟随波逐流。有自我完善精神的人则能用自己的意志调动心灵中真善美的力量,有意识地战胜假恶丑,使自己的生命之舟沿着有  相似文献   

8.
王敢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6(6):F0003-F0003
唐代韩愈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其实就是进行道德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寓于授业解惑之中,这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人们说“文以载道”,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字里行间无不蕴伏着思想教育的因素,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与素质每况愈下,但“成才先成人”,这就决定了德育教育必然要在中专学校发挥出它尤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中专语文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粗浅地论述一下本人对中专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德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败,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重视德育.但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如德育过程枯燥无味、照本宣读,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离,与学生的知行相脱离,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问胚时难以适从,无能为力.因此,我认为德育的内容必须是生活化的,德育过程必须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毕业后要走向生产、服务和技术第一线工作的他们,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会技术,而且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所以中职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尤其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思想性强,知识面广,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具有很强的德育渗透功能,值得教师拓展多种途径进行德育。  相似文献   

12.
<正>在启蒙教育时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及综合素质,对于提升其思想觉悟与社会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选择更为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才是最关键的实践基础。相较于初中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最特殊的。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社会品质都会受到年龄、认知、生活等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14.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见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吴廷书 《考试周刊》2014,(82):39-39
<正>"教之道,德为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将育人寓于学文中,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  相似文献   

16.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就是教师凭借中职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结合学校中的各种语文活动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德育和素质教育相配套,受到社会一致关注。德育一直在教育中存在,但是没有做系统的教育目标,没做相应的措施进行鼓励。德育在小学阶段很重要,它有启蒙作用,影响学生成长。知识,教育所欲也,德育,教育亦所欲也。要将知识和德育结合,知识在作为主体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知识为主,德育辅助的方式。学生既掌握知识,还掌握学识。着重讲述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在将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能够把德育渗透进去,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外,还要充分挖掘教材,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培养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在学习语言文字中渗透德育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往往有一个或几个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讨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优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途径等四方面的内容,得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避免在教学中不重视或过度重视或脱离学生实际的渗透德育。教师可以在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作业批改、语文课外活动等六个方面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较好地处理了传道与受业解 惑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 一、以教材内容为切入口,融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 中 1.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教育 学习解说词《历史的抉择》,让同学们在深挚激昂感情 的反复朗读中体会邓小平伟大的历史抉择对我们国家的 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冯督军怒斥洋人》,让学 生在领会谈话技巧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结合《求职信》、《推荐信》,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