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剑敏  陈志红 《应用化工》2006,35(6):407-409
制备了一种含Zn2+、Mn2+、N i2+三系离子的LC-1磷化液,通过硫酸铜点滴、氯化钠浸蚀、SEM等手段对磷化膜进行了测试,测定了磷化温度、磷化时间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化温度大于65℃,磷化时间大于10 m in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磷化膜结晶均匀、致密、黑褐色,耐蚀性良好。LC-1三系磷化液可适用于大批量钢铁工件的磷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单组份环保型中温锌钙系磷化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给出了磷化液的最佳配方,通过硫酸铜点滴法及失重法对磷化膜进行评定。讨论了空气湿度,磷化时间对磷化膜层耐蚀性的影响及磷化时间与膜重的关系。试验中发现含添加剂A、B的磷化液较只含添加剂A的磷化液得到的磷化膜的耐蚀性约提高2-5倍,磷化膜结晶均匀,致密,深灰色,耐蚀性较为理想,并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磷化工艺的不同得到的膜重在5-15g/m^2之间,磷化液为单组份,具有易于操作,无需进行表面调整,节省工作时间,环保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钢铁工件的磷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钢铁常温发黑-磷化工艺在我国已推广使用十多年了,在广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其结合力和耐蚀性能不断提高.我们在2003年研制出一种常温发黑-钝化工艺,其膜层结合力和耐蚀性均高于原常温发黑(磷化)膜层3~5倍.如果在常温发黑钝化后再进行中温磷化,得到的发黑-钝化-磷化膜,其结合力和耐蚀性显著提高,采用磷化膜的点滴试验可达20~30 min.若在该复合化学转化膜上再浸涂防锈油或清漆等后处理,则耐蚀能力更高.本文从膜层性质和结构等方面探讨钢铁复合化学转化膜高耐蚀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镁-锂合金锌系磷化膜和锰系磷化膜的宏观形貌及微观形貌,分析了2种膜层的化学组成,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对比了基体、锌系磷化膜、锰系磷化膜的电化学性能,并比较了2种膜层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锌系磷化膜与锰系磷化膜对镁-锂合金基体具有较大的防护作用,尤其是锌系磷化膜膜厚,膜电阻大,自腐蚀电流密度小,耐蚀性更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镁合金基体的耐蚀性,采用磷化方法在其表面形成一层非金属的、不导电的、难溶的多孔磷酸盐转化膜。研究了磷化温度、磷化液pH值、磷化时间对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提高AZ91D镁合金耐蚀性为主要目的,采用化学磷化在其表面制备了锌系磷化膜。通过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抗(EIS)以及Tafel曲线等方法研究了磷化膜的外观形貌与耐蚀性。结果表明,在磷化时间15 min,温度60℃,酸比6~8区间范围内磷化膜盐雾试验5.5 h不生锈腐蚀。调节磷化液酸比范围有效的改善了磷化膜的膜层质量,间接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高耐蚀性常温磷化工艺,优选了磷化液配方,讨论了磷化液各组分对磷化膜的影响.通过硫酸铜点滴实验、氯化钠浸泡实验及塔菲尔曲线对磷化膜进行了耐蚀性检测.结果表明:磷化膜耐蚀性高,色彩均匀,呈蓝色.  相似文献   

8.
AZ91D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AZ91D镁合金基体的耐蚀性,采用电化学转化方法在其表面制备一层非金属、不导电、难溶的多孔磷酸盐转化膜。通过金相显微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磷化时间和电流密度对磷化膜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化时间为5min、电流密度为3.25A/dm2时,制备的磷化膜均匀、致密,完全覆盖基体,并且耐蚀性优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建筑用16Mn钢的耐蚀性,采用磷化处理、铈盐钝化再经过硬脂酸修饰在16Mn钢表面制备出超疏水膜层。表征了膜层微观形貌和成分,并测试了表面粗糙度、水滴接触角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铈盐钝化、硬脂酸修饰后磷化膜的微观形貌、成分和表面粗糙度存在差异,导致表面润湿性和耐蚀性不同。只是通过增加表面粗糙度的方式无法制备出超疏水膜层,膜层呈亲水性或超疏水性与其耐蚀性之间存在关联性。钝化-修饰磷化膜表面水滴接触角达到150.7°,表现出超疏水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有效抑制16Mn钢腐蚀从而提高其耐蚀性。原因是钝化-修饰磷化膜表面形成微纳米粗糙结构,有利于俘获空气形成气垫,对腐蚀介质具有较好的阻隔作用,有效抑制腐蚀并降低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建筑用16Mn钢的耐蚀性,采用磷化处理、铈盐钝化再经过硬脂酸修饰在16Mn钢表面制备出超疏水膜层。表征了膜层微观形貌和成分,并测试了表面粗糙度、水滴接触角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铈盐钝化、硬脂酸修饰后磷化膜的微观形貌、成分和表面粗糙度存在差异,导致表面润湿性和耐蚀性不同。只是通过增加表面粗糙度的方式无法制备出超疏水膜层,膜层呈亲水性或超疏水性与其耐蚀性之间存在关联性。钝化-修饰磷化膜表面水滴接触角达到150.7°,表现出超疏水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有效抑制16Mn钢腐蚀从而提高其耐蚀性。原因是钝化-修饰磷化膜表面形成微纳米粗糙结构,有利于俘获空气形成气垫,对腐蚀介质具有较好的阻隔作用,有效抑制腐蚀并降低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11.
高耐蚀常温磷化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鸿  李丽 《电镀与涂饰》2004,23(4):31-33
以普通的常温磷化液为基础,利用水溶性高分子覆膜,研制出一种高耐蚀常温磷化液。介绍了该常温磷化液的配方、操作条件、磷化液中各成分的作用及操作条件的控制。以丙烯酸为单体合成该水溶性高分子物质。检测了该磷化膜的耐蚀性能,结果显示,试片经该磷化液浸渍10s后,硫酸铜点滴试验时间大于60s,而浸渍15min后,硫酸铜点滴试验时间大于80s,氯化钠浸渍试验时间可达8h,表明其耐蚀性大大强于普通的常温磷化膜,可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了较佳的磷化液配方,检测了此磷化液以及生成磷化膜的性能,阐述了其中各组分对磷化液的影响。最终在常温下该磷化液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耐腐蚀性好、成膜速度快且性能良好的磷化膜。  相似文献   

13.
钢铁常温耐蚀磷化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平 《电镀与环保》2009,29(4):35-37
研究了复合助剂HN对A3钢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确定了磷化温度、溶液pH值和磷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并对磷化液中有无HN助剂时生成的磷化膜的腐蚀电位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在含有助剂HN的磷化液中生成的磷化膜具有更正的腐蚀电位,耐蚀性明显提高,磷化膜耐CuSO4点滴时间超过160s。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磷化温度对汽车用冷轧钢板表面锌-锰磷化膜的外观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锰磷化膜主要由Zn、Zn_3(PO_4)_2和MnHPO_4组成。当磷化温度低于50℃或超过65℃时,磷化膜的外观和耐蚀性都不太理想;随着磷化温度的升高,磷化膜的色泽趋于均匀,耐蚀性逐渐改善。当磷化温度为60℃时,磷化膜呈深灰黑色且色泽比较均匀,耐硫酸铜点滴时间达到75 s,在盐水中浸泡24 h后磷化膜表面的腐蚀坑数量较少,其耐蚀性明显比未磷化的冷轧钢板的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5.
常温可水洗铁系磷化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可水洗的新型常温铁系涂装前磷化液的组成及其磷化工艺,探讨了其成膜原理,该磷化液无铬,无亚硝酸盐,无渣,膜层致密均匀,耐蚀性能优良,磷化后可水洗,适用于中,低碳钢及其合金制件的涂装前磷化。  相似文献   

16.
铸钢件黑色磷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色磷化各种工艺因素的研究,确定了铸钢件锰系中温黑色耐磨磷化工艺的最佳方案.采用体视显微镜研究了磷化膜表面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磷化膜的厚度和成分进行了测定;采用点蚀法对磷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化膜性能好,磷化液污染小,便于维护和调整;温度适中,节约能源.本文还对磷化液中各成分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吕芳  谷娜 《电镀与精饰》2022,44(3):59-63
以化工管道连接使用的Q235钢法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磷化处理以提高耐蚀性.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磷酸二氢锌浓度、氟化钠浓度、硝酸镧浓度、磷化液温度和磷化时间对磷化膜耐CuSO4点蚀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最佳磷化工艺条件为:磷酸二氢锌浓度60 g/L、氟化钠浓度2.5 g/L、硝酸镧浓度40 mg/L、磷化液温度...  相似文献   

18.
常温高稳定性彩色磷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彩色磷化液的稳定性,开发了一种常温高稳定性彩色磷化工艺,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磷化液组分及添加剂的用量,并对磷化液,磷化膜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得磷化膜蓝紫色到彩虹色,色泽鲜艳均匀,耐蚀性优良,磷化液稳定性高,沉渣少,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适用于钢铁件的一般性装饰和涂装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